范一尹 程鹏
摘 要: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与时俱进的创新和创造,这主要取决于非遗传承主体的精神驱动力、生产能力和创新创意能力。基于保护和传承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诉求,在产教融合的范畴内探讨“非遗+职业教育”“非遗+旅游”“非遗+互联网”等发展途径,旨在探寻新常态下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关键词:传统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教融合;可持续发展模式
注:本文系2020年度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科研项目“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发展模式研究”(CEFA20200016ND)研究成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具体体现,它的传承和发展塑造了中华文明的集体记忆,承载了社会的群体认同,同时也蕴含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先天的文化承载优势。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与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因此,艺术职业院校应积极参与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促进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群的可持续发展,保障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群的发展权利,从而有效地解决非遗保护中生产性保护缺失、创新特色不足、推广途径单一等问题。
一、传统技艺类非遗与高职教学的关系
近年来,我国逐步将非遗传承工作提升到了新的历史高度。众多学者一致认为教育在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在出台《“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和《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的大背景下,艺术职业院校通过“非遗+学历教育”“非遗+互联网”等方式,探索产教融合的多元途径,在发展文博产业、传承非遗文化精神、改善非遗传承人群的困境、促进非遗传统工艺的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部分职业院校通过搭建产教融合平台,充分共享了相关产业和机构的资源,将职业教育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把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起来,使之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把学校办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为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促进地方经济繁荣发展、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等方面具有实际作用和重要意义。从教育的视角出发,研究和改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加强对非遗项目的保护,加强非遗研究和管理的科学性和专业性,促进非遗相关成果的传播、宣传和普及,能够进一步解决传统工艺低质发展、非遗传承人群管理混乱等方面的问题。
二、传统技艺类非遗的传承发展现状
(一)传承模式落后,文化属性淡化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人才的传承是非遗项目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传统农业社会中,传统技艺类非遗的传承主要固定在一定的区域内,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授技艺。但随着社会发展、民俗流变,传统技艺类非遗的传承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传统的传承方式日渐式微。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个影响因素是,传承人群依赖技艺为生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成都银花丝制作技艺是一项具有代表性的四川传统工艺。目前,父子相传、师徒相授的传统传承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银花丝技艺现代化、产业化的发展需求。一部分手艺人由于缺少市场意识和自我营销能力,一直以来只能以制作和售卖通货为生;而另一部分手艺人创作的作品却越来越偏向于高端的纯艺术,只具备了陈设与欣赏的功能,并不能被应用于日常生活。这些都使得银花丝制作技艺面临持续发展的困难。不少从业者都指出了手工艺人为了生存导致创作已死的尴尬现状。传统的手工艺人一般具有相对保守的发展观念,这是严格、刻板的传统手工艺传承模式决定的。因此,以非遗传承人为主导的手工艺非遗活化项目,多数是以传统手工艺品为基础进行产品复刻、升级和创新,其产品输出形式以工艺美术品为主、文化创意产品为辅,除此之外鲜有其他类别产品的输出和转化。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传统工艺品产量低、受众少,既不能产生可观的经济效应,也不能有效地促进非遗相关的社会文化的形成。此外,传统手艺人容易忽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为传统技艺类非遗带来的新的发展可能性,甚至主观地排斥有可能带来产业升级的科技革新。
(二)创新能力缺乏,品牌意识淡薄
大量传统技艺类非遗的生产集中在乡村,并且以传统家庭作坊和集体合作社为主要生产形式,缺少“生产—使用—反馈—改进”的产品升级闭环。这样的传统生产模式下所生产的产品,不但质量难以把控,而且在形式设计上缺乏现代感,难以跟上现代社会的发展脚步,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而造成了创新动力和革新空间的不足。另外,品牌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而非遗传承人、匠人、普通技工普遍不具备相关的专业能力和素质。因此,高水平设计人才和运营管理人才的缺乏,是导致非遗产品的宣传策划、营销推广与品牌建设能力不足,产业链条延伸能力有限,市场竞争力较低的重要原因。
(三)產业化水平低,社会知名度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传统技艺类非遗产品在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中开启规模化的生产。在这种程序化的生产和传承中,对工艺技巧的重视往往使传统手工艺作为文化遗产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被忽略,逐渐失去文化价值。这也正是当下众多非遗项目在面对国内外市场时存在影响力和传播力不足等问题的重要原因。
在文化自信的号角下,全国各地涌现了一批非遗活化的典型案例,带动了“非遗+”项目重点支持地区的经济发展。然而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市场缺乏对传统技艺类非遗产品的生活使用场景的营造和文化消费氛围的打造。在现代大众传播的过程中,传统技艺类非遗产品的生产者更注重产品所用艺术技巧的展示和描述,而忽视了与使用人群、专业人才和潜在爱好者的互动和交流,忽略了市场审美的变化,进而导致了产品运营遇冷的局面。例如,大众对待漆器这一传统技艺类产品依然持有奇货可居、待价而沽的刻板印象,对它作为非遗产品的价值和意义缺少认知和认同,既不能体会其承载的历史内涵,也难以理解其蕴含的人文价值。
三、产教融合下传统技艺类非遗的
可持续性发展策略
通过分析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技艺类非遗在保护和发展方面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可知,制定行之有效的产教融合方案,是构建健全的传统技艺类非遗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关键环节。
在对宏观社会背景的关注下,相关的组织或个人对活态传承手工艺类非遗的路径进行了诸多探索,找到了基于机构平台的手工艺类非遗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关键因子:非遗传承工作室。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文化发展最活跃、开放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也是目前我国最成熟的制造产业集群地区之一,市场活力强劲,科研基础和产业化实力雄厚,很适合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开展促进传统技艺类非遗的可持续性发展实践。
(一)德能并举,以人才培养促进非遗传承专业化
以传统的传承手段为基础,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角度,重新审视非遗的文化属性和专业属性,坚持以德为先、以德育人,科学规划传承路径,培养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在非遗传承工作室的建设过程中,专业院校应召集当地负责手工艺非遗项目的专家,丰富工作室的专业人才队伍。相关专业可以传承工作室助手的形式,选拔德才兼备的毕业生留校工作。留校生将签订2~3年期的助手工作协议,辅佐传承人以手工作坊的形式进行非遗手工艺产品的创作和生产。专业院校主要承担精英型传承人群的培养工作,需设计相应的模块化课程,将“教学做一体化”的交互式学习模式和“集体创作”的教育理念相结合,搭建起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有机融合理论知识的“应知”教育和实践技能的“应会”教育。专业院校应为传承工作室打造良好的职业环境,适时聘请行业企业专家、艺术家、工艺美术大师等,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使学生能够拥有精湛的技艺、创造性的思维和较强的市场适应力。同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使学生拥有继承非遗专业技能的使命感和荣誉感。专业院校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非遗文创大赛、非遗创意大赛及其他各类专业比赛项目。第一,这可以激发传统技艺类非遗传承人群的灵感,增强其创造性思维能力,进一步挖掘其潜能。第二,以“赛”代“创作”,以“生产”促“赛”,这样既锻炼了工作室的团队协作能力,提升了从业者的使命荣誉感,又对加强在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正面意义。第三,配合国家级和省级的非遗传承人培训,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帮助传承人群提升学历,为手工技艺类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开拓新的渠道和空间。
(二)“非遗+”,以多元创新促进非遗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长三角地区丰富的专业性展示平台拓展了非遗项目的发展空间,也为在校学生提供了多元的展示机会。数字化媒体平台在建设过程中加入了新的科技力量,例如,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建设关于漆器图案纹样和工艺的数据库。具有创新意识和市场意识的、掌握新技术的各类人才,通过创新工艺、创新科技材料、创新设计开发、创新产业化市场运营、创新推广传播等手段,纷纷参与非遺传承工作室的建设,助力开创了专业院校手工艺类非遗保护和传承项目的新局面。例如,艺术院校漆艺专业联合漆艺术研究院进行脱胎漆器制作标准化工程建设,并且联合化工专业进行材料开发,基于3D扫描技术,形成了“平、立、剖”的图样,探索了3D打印技术在漆器制作技艺中的创新性应用。漆艺大师工作室对海派漆器的木胎进行了3D打印的制作实践。相较传统工艺,3D打印技术的介入可以有效地缩短制作工时,提高生产效率,简化制作工序,解放劳动力。因为3D打印技术的加入,手工艺人对制作胎骨的工序进行了更新,并且实现了标准化的工序管理,有效地控制了制作成本。科技的加持开阔了手工艺人的视野,增强了其创作的动力并挖掘出创新的可能性。
(三)协同创新,以教学实践构建文博产业网络化
高校应顺应文旅融合发展的大趋势,抓住发展机遇,积极探索协同育人新模式,利用校企合作、“1+X”项目、“现代学徒制”、“第二课堂”等长效机制,促进非遗教育与文博产业的有机融合,以人才智力推动产业建设。高校应通过非遗传承工作室发挥其继续教育平台的功能,积极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认知和社会认同,面向社会组织开展非遗文化普及教育和手工艺非遗传习体验活动,有利于社会公众产生对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保护和传承的共识与价值认同,对促进非遗语境下的手工艺传承和坚定文化自信都有非凡的意义。例如,在华成与刘培义合作完成的艺术作品《触摸·戈山》中,平遥推光漆器的制作工艺被应用到西戈山村裴氏宗祠换下来的檩条上。该装置造型还原了当地民居屋檐的局部。此类作品是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装置艺术“携手”后产出的符合非遗语境、具有共情价值的艺术作品,更符合青年人的审美和消费习惯,既有助于青年人重新认识非遗,又对乡村振兴战略下传统技艺类非遗存在语境的重建,以及传统村落的保护等都具有实践意义。
我国的乡村地区还存在着大量优秀且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相当一部分因为地方产业更替和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正在逐渐丧失赖以生存的传承语境和传承条件。高校应将相关专业的学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在职业教育中建立科学合理的产教融合模式,加强校地深度合作,把社会服务延伸到传统技艺类非遗的传承地,进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传统技艺类非遗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珍珍.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策略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6.
[2]杭间.工匠精神的借古鉴今[J].中华手工,2016(7):16-17.
[3]马莉.社区教育中民间艺术传承的路径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20.
[4]朱晓波.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与传播策略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9.
[5]张秉福.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科学发展[J].甘肃社会科学,2017(6):244-248.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1.
[7]苏新平.中央美术学院教学改革之思[J].美术研究,2017(3):14-16.
[8]吕品田.以学历教育保障传统工艺传承[J].装饰,2016(12):12-15.
[9]李昱靓.荣昌夏布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创新策略研究[J].包装工程,2016(14):148-151,219.
[10]廖江波,吴婉菁.新余夏布绣的创新与衍生设计[J].包装工程,2020(6):313-317.
作者单位:
福建艺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