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国产动画电影中民族文化的表达

2022-07-22 22:52:46郑其宝沈妙
大观 2022年6期
关键词:国产动画数字时代民族文化

郑其宝 沈妙

摘 要:我国著名动画艺术家特伟提出了“探民族形式之路,敲喜剧风格之门”的口号,提倡将民族文化融入动画内容和形式的多个方面,包括动画故事、图像风格、音乐、动作等。如今,在数字时代,国产动画仍旧注重从多个方面表现传统文化。因此,分析动画电影中的民族元素构成及数字动画中民族文化的内容表达,探讨数字动画中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以更好地促进国产动画电影中民族文化的表达。

关键词:数字时代;数字动画;国产动画;民族文化

注:本文系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思政专题项目“课程思政与动画教学创新研究”(2021SJB1249)阶段性成果。

一、动画电影中的民族元素构成

(一)民间艺术

我国民间具有皮影、木偶、剪纸等传统艺术,在动画创作过程中,导演可将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艺术融入动画创作。

1.动画中的木偶艺术

我国的木偶艺术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奴隶社会时期。到了汉代,我国的木偶已经具备了表演功能,宋代木偶的制作工艺、操作工艺已较为成熟,已经能够表演完整的故事。1955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了具有代表性的木偶定格动画《神笔》,该片由靳夕、尤磊担任导演,虞哲光负责木偶的制作,由于传统木偶动画不能实时表现动画角色的生理特征及运动属性,导演靳夕、尤磊扬长避短,通过发挥木偶动画的固有属性——“笨拙感”,来表现木偶动画独特的“偶味”。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木偶片组也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木偶定格动画,如《阿凡提的故事》,动画中蓄着山羊胡、小眼睛的阿凡提的形象,深深地烙在观众的心中。此外,还有《曹冲称象》《小马虎》等。

2.动画中的剪纸艺术

剪纸艺术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西汉时期,在唐宋时期工艺逐渐成熟,而到了明清时期则达到了顶峰,如今更是我国民间艺术的瑰宝。剪纸的图案、折叠、剪影、色彩表现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经过多次的试拍,我国的第一部剪纸定格动画《猪八戒吃西瓜》是在1958年9月试制成功的,它吸收了剪纸、窗花、皮影等民间艺术,与传统动画相比,剪纸定格动画造型的装饰性更强,动作表演也更为简洁。

(二)传统绘画

除了民间艺术之外,我国传统绘画也为动画艺术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表现形式,使动画电影能够表现出风格多样的画面,呈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动画艺术兼具绘画与影视二者的特点,绘画的表现形式对动画图像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国产动画要想具有民族化特征,则要对传统绘画形式进行运用。

水墨画是我国传统绘画之一,与西方绘画有所不同,水墨画主要通过画家在绘画的过程中用水将墨调成深浅不同的墨色来表现,更强调写意与意境的表现。1960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开始试制水墨动画片,通过对齐白石的名画《蛙声十里出山泉》中青蛙、蝌蚪、虾的研究,最终在黑白底片上实现了水墨动画的效果,制作出了世界上第一部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在动画中仅仅借助水墨就把小蝌蚪不同状态下的游泳方式表现得栩栩如生。

(三)传统戏剧

传统戏剧为国产动画民族化的表现提供了丰富的养料,京剧中的脸谱造型、服饰设计、程式化的动作表现都被国产动画借鉴。比如:在动画《骄傲的将军》中,脸谱造型塑造了将军骄傲自大的形象;在《三个和尚》中,导演徐景达、马克宣借助京剧中程式化的动作来表现和尚挑水走路的不同状态;在《哪吒闹海》中,不同人物身份的服饰设定也参考了京剧中角色的服饰表现,如代表着李靖武官身份的大红袍。

(四)民间音乐

国产动画中使用较多的乐器为锣、鼓、唢呐、编钟等。在动画《三个和尚》中,全程没有对白,故事的节奏完全靠音乐来把控,在表现运动节奏时,采用锣、鼓、板胡、坠胡、笛子等乐器来伴奏。同时,该动画采用佛教音乐来渲染寺庙庄严的气氛。此外,武打的镜头中还经常会使用唢呐,如动画《灵笼》中的战斗镜头就使用了唢呐来烘托紧张的氛围。

二、数字动画中民族文化的内容表达

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当前数字动画技术发展较快,但无论数字动画技术变得如何智能化,国产动画在叙事过程中都摆脱不了民族文化的基因。

(一)传统故事改编

我国传统文学内容丰富,是现代动画创作的源泉。如今国产动画表达内容最常见的视角是以一些观众比较熟悉的古代神话小说、古典名著、民间传说为背景,在内容上进行现代化改编,借古喻今,表现现代生活的精神内涵,给观众带来一种既充满新意,但又毫不陌生的感觉。《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等以我国古代神话小说改编而成的动画已经形成一种风潮。但在现代国产动画创作中,导演并不是直接使用这些题材与故事,而是以这些故事为背景,不断推陈出新,进行现代化改编。比如,动画电影《白蛇:缘起》取材于民间传说《白蛇传》,影片只沿用了《白蛇传》中白素贞与许仙的爱情故事的设定,叙事内容、叙事结构都做了全新的编排,给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

(二)儒家、道家与佛家思想的融合

1.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由孔子创立后逐渐形成完整的体系,儒家文化把“仁”作为道德标准,把“礼”作为行为标杆,對我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国产动画电影中,正面角色的刻画体现了儒家思想中“仁”的内核。比如:《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的江流儿,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从妖怪手中救出小丫头;《大鱼海棠》中的族群生活在与人类世界平行的空间中,遵守秩序,循规蹈矩,互相友爱,共同建设自己的家园。

宋代周敦颐提出了“文以载道”的文学观点,国产动画电影创作也一直遵循这一原则。动画在叙事的过程中能够表达一定的思想,比如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在《姜子牙》中表达的是“愿世间,再无流离失所;愿众生,再无谎言愚弄;愿天下,再无不公”的思想。动画电影的主题离不开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但在实现教育意义的同时,还需注重动画的趣味性、娱乐性,在轻松、诙谐的氛围中达到教育的目的,即寓教于乐。

“中和”是儒家重要的思想,出自儒家经典著作《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国产动画电影的人物塑造、内容叙事的过程中皆能体现出“中和”的观念。在人物塑造的过程中,“中和”思想体现在不会出现绝对完美或者绝对恶劣的形象,《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主角哪吒是动画中的正面形象,但也会表现出顽童的形象;敖丙是动画中的反面形象,但人物性格中也透露出一些善意。在叙事的过程中,“中和”思想表现在国产动画中没有绝对的悲剧,表现的一般是主要角色的成长过程,并且角色的成长道路一般都是坎坷、辛酸的,但结局一般都比较圆满。

2.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以“道”为核心,强调自然、天性、无为,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大鱼海棠》的取材、主题思想就是来自庄子的《逍遥游》,动画以“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为开场,通过对“鲲”的展现,描绘出一幅幅图景,讲述主角们突破传统规律的束缚,顺应自然,做出超越自我的选择。

道家的基本原则——道法自然,“自然”即不要过于刻意,寻求顺应自然,是一种对待自我的自然和对待他人的自然,并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国产动画中的角色展现出的是一种顺应内心变化、忘我的境界。在《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被解除封印的孙悟空自然地顺应内心,不再害怕去面对,最终战胜心魔找回初心。此外,国产动画中还表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比如,在《罗小黑战记》中,罗小黑在家园被破坏后,开始了流浪之旅,罗小黑希望人类与妖怪能够和平共处,最终找到了真正的归属。这部影片虽然讲的是人类与妖怪,但明显地讲述了人与自然的共存。

3.佛家思想

国产动画中包含的佛家思想也比较多,如因缘、因果、轮回等。国产动画《白蛇:缘起》借用轮回的思想,讲述的是许宣(许仙的前世)与白蛇的爱情故事。在动画《雾山五行》中,妖兽命名为嗔兽、痴兽、贪兽,而“贪、嗔、痴”出自佛家经义,被称为“三毒”,代表残害身心及恶的根源。国产动画中还体现了一些禅宗的意蕴,如在动画《一禅小和尚》中,一禅小和尚喜欢问师父问题,并且一禅小和尚被赋予了禅宗“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檀香味。

(三)民族意味的表达

国产动画中的民族意味是指动画中传达的图像、动作、声音具有一定的民族意蕴,具有民族文化的烙印。很多国产动画取材于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但也会根据当前社会环境进行现代化改编,以达到推陈出新的目的。如国产动画中孙悟空题材出自《西游记》,但不同时期对孙悟空题材故事的演绎都不相同。比如,1941年,万氏兄弟根据《西游记》改编的动画长片《铁扇公主》,展现了孙悟空不畏强权、机智乐观的精神面貌。1961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一部彩色动画长片——《大闹天宫》,也是改编自《西游记》。在《大闹天宫》中,孙悟空的形象具有反抗精神,是黑暗制度的反抗者、新理想的追求者。2015年,在國产动画《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孙悟空是一个迷失自我后的成长与突破自我的形象,更符合现代人的价值观和审美习惯。

三、数字动画中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

(一)传统元素表现

在数字时代,国产动画中的图像表现是基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重构,从角色的造型来看,其风格、色彩设定、服饰设定仍蕴含着浓厚的传统文化特征。如《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哪吒形象,虽然是现代化烟熏妆,但仍能看出传统动画中哪吒的影子,头发的装束、乾坤圈、混天绫等元素被保留了下来。从场景表现上来看,现代数字动画场景仍追求意境表现,如《白蛇:缘起》的开场表现了江南水乡的场景,借用水墨的手法表现出江南雾霭朦朦的感觉。

《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被誉为“大道之源”。《易经》中的思想经常被融入动画创作,比如,在《雾山五行》中,一位神秘道人分别授予了阴阳五行的特殊能力给金、木、水、火、土五个家族,让他们用来抵抗妖兽,而封印怪兽的神盾的设计也是由八卦图演化而来的。

(二)传统绘画表现

水墨画是中国画的一种表现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专门针对水墨画钻研出水墨动画的制作方式,并制作了《小蝌蚪找妈妈》《牧笛》《山水情》等多部享誉世界的国产动画。在数字时代,国产动画的发展并没有完全摒弃水墨表现形式,当前国产动画已经完全能够借助数字技术实现水墨动画的表现。比如,《雾山五行》以泼墨画与工笔画相结合的形式来表现场景,并且部分打斗的镜头中甚至完全使用水墨画的表现方式,抽象的线条把打斗动作的速度、力量、镜头变换充分地展现了出来。

中国有着悠久的壁画历史,比较著名的有石窟壁画、墓室壁画、寺观壁画等。国产动画很早便将壁画的表现形式融入动画创作,《九色鹿》便改编自敦煌壁画中的《鹿王本生图》,且动画的表现形式沿用了敦煌壁画中北魏壁画的独特风格。2020年上映的动画《姜子牙》在开场的二维动画环节也采用了敦煌壁画美术风格,画面精致。

四、结语

随着动画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虚拟仿真技术逐渐被融入动画技术,使得动画创作更加便捷。但无论技术如何变化,国产动画仍需坚持走民族化道路,民族传统文化不仅是国产动画的创作源泉,更是国产动画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肖路.国产动画电影传统美学特征及其文化探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2]苏文健,黄玉丁.国产动画电影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当下取径:对近年来国产动画电影的一个考察[J].当代动画,2021(4):70-77.

作者单位:

郑其宝,南京传媒学院。

沈妙,金陵科技学院。

猜你喜欢
国产动画数字时代民族文化
浅论国产动画对小学生成长的影响
魅力中国(2016年16期)2017-02-09 20:50:12
浅谈上海美影厂的荣衰对当代国产动画设计的启示
我国报纸在数字时代的出版转型
人间(2016年30期)2016-12-03 22:33:39
从《大鱼海棠》看国产动画电影的文化回归
戏剧之家(2016年22期)2016-11-30 16:31:21
数字时代室内设计中绘画作品的运用
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8:30:23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 16:07:33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数字时代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观念的创新
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效果研究
论仡佬族作家王华小说中的乡村镜像与民间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