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顺,李春凤,黄丹华,李林
1.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感控管理科,广西桂林 541001;2.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广西桂林 541001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贯穿了医疗工作的整个环节,对医疗质量带来重要影响[1]。 良好的感染管理质量能够医院整体水平有效提升,进而降低受感染因素影响而产生的不良事件[2]。 医疗工作中感染问题是需要高度重视的,在入院接受治疗期间,会有部分患者是因出现感染而造成病情恶化,不但会对治疗效果带来不利,甚至还会导致其死亡,因此需要高度关注感染管理工作[3]。在实施常规管理过程中,由于其内容比较单一笼统,并不全面细致,因此对医院感染问题并不能够做到有效控制[4]。随着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追踪方法学与PDCA 循环管理开始受到关注,并已经发挥出诸多积极作用[5]。在该管理模式下,所有从业人员会以患者为中心,以追踪方法学为基础,融入PDCA 循环管理理念,充分强调实践过程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并配合现代化管理工具,使医院管理工作更加具有科学性、精细化的特点,确保总体管理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6]。 基于以上内容,该研究选取2020 年1 月—2021 年12 月该院30 名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管理效果展开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选取该院30 名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包括男2 名,女28 名;年龄22~43 岁,平均(31.58±2.46)岁;受教育程度:大专11 名、本科16 名、本科以上3 名。 于2020 年1—12 月,医院应用常规管理,300 例患者被纳为调查对象(对照组),135 例,女165 例,年龄18~27 岁,平均(49.57±3.25)岁。 于2021 年1—12 月,医院应用追踪方法学与PDCA 循环管理,300 例患者被纳为调查对象(观察组),男137 例,女163 例,年龄19~79 岁,平均(49.63±3.32)岁。 医务人员在研究期间没有出现岗位变动,所有调查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患者纳入标准:①一般资料完整;②认知功能良好。
患者排除标准:①有精神障碍性疾病的患者;②不愿配合该次研究的患者;③有沟通障碍的患者;④既往有感染性疾病的患者。
对照组应用常规管理,主要是按照相关标准开展管理工作。
观察组应用追踪方法学与PDCA 循环管理,主要内容如下:(1)构建管理质量追踪小组:设定感控督导员,在组内成员中,组长为科室责任人,组员为经验丰富的科室从业人员。 完成构建后,组织所有成员共同学习追踪方法学的相关知识,并对其进行考核,待考核通过后对其工作职责进行细致划分。 (2)确定追踪检查目标与评价项目:以三级传染病医院、二级综合性医院等评审标准为基础,结合医院自身实际工作情况制订相关管理质量评价标准,同时确认追踪检查目标。 具体评价项目包括健康教育、病房管理、基础管理、消毒管理、查对制度、危重患者。 (3)个案追踪具体实施工作:①检查点的自由选择。 起点可设定为检查科室、病房、急诊等,查询患者治疗、检查情况,并对管理工作执行情况进行观察和评估。 ②随机选择几名护理人员展开访谈工作,评估其对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若存在问题,则做好相关记录。 ③针对是否将重要管理工作内容贯彻落实进行评估,另对部门间配合、跨部门交接等工作内容进行评估与记录。 ④将上述问题展开系统化整理分析,进而制订出相应的改进计划。 (4)PDCA 循环管理工作:结合追踪方法学下总结出的相关问题展开PDCA 循环管理工作,其具体为P(计划)、D(实施)、C(检查)、A(处理),对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然后制订出更具针对性的应对办法,避免此类问题再次出现。若有项目没有达成目标,则一个循环操作完成后,做出进一步的总结、追踪、观察,然后在下一个循环中进行处理,防止问题再次产生。
观察指标包括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分、管理总满意度、医院感染发病率。
①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分:使用自拟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分量表评价获取, 指标内容主要涵盖健康教育、病房管理、基础管理、消毒管理、查对制度、危重患者,共计6 项内容。 各项内容的评分范围均在0~100 分,分值与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之间呈正相关。
②患者管理总满意度: 在各组完成管理工作后,向患者发放医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告知其正确填写方式,并以匿名的形式完成评分。问卷总分值为100 分,分值90~100 分表示十分满意; 分值75~89 分表示一般满意;分值<75 分表示不满意。 总满意度=十分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③医院感染发病率:对研究期间医院感染事件进行统计汇总, 其中2020 年度共计监测73 580 人,2021 年度共计监测87 025 人。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各项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分对比[(±s),分]
组别观察组(n=30)对照组(n=30)t 值P 值健康教育94.17±3.71 90.48±4.22 3.596<0.001病房管理基础管理消毒管理94.32±3.57 90.42±4.15 3.902<0.001 94.78±3.32 90.45±4.37 4.321<0.001 94.67±3.74 90.32±4.04 4.327<0.001查对制度 危重患者94.24±3.95 90.26±4.18 3.790<0.001 94.85±3.61 90.32±4.57 4.260<0.001
观察组患者管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管理总满意度对比[n(%)]
医院感染综合性监测显示:2020 年合计监测73 580 人,发生医院感染420 例次,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为0.57%(420/73 580);2021 年合计监测87 025 人,发生医院感染476 例次, 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0.55%(476/87 025),2021 年度同比2020 年度下降0.02%。
医院感染管理医院日常管理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若管理质量不佳,则非常容易导致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对患者及医护人员生命健康带来较大威胁[7]。然而在常规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其内容比较固定化且过于笼统,因此效果并不理想。
随着时代的发展, 追踪方法学与PDCA 循环管理方法开始受到关注,并在实际应用中产生了诸多积极价值[8]。在该次研究中,观察组各项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健康教育、病房管理、基础管理、消毒管理、查对制度、危重患者)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管理总满意度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94.67%(P<0.05)。 该结果与黄颖等[9]的结果一致,在其报道中提出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8.0%高于对照组92.0%(P<0.05)。 分析原因:追踪方法学属于一种较为新颖的管理方法,其具有科学、实用、先进等特点,在实施过程中,会以患者为服务核心,展开相应的评价工作[10]。 与常规管理方法相比,该模式是将传统管理中的终末质量为主的检查方式加以改进,并将医院工作开展中的各个流程包含其中,对其实施相关工作,进而对潜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与评价[11-12]。与此同时,应用该方法还可在发现问题的同时,对相关责任人、责任部门进行追踪,然后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订出更具科学、有效的改进措施[13]。 而在实施改进措施的过程中,所选用的方法为PDCA 循环管理法,该方法更具科学性,可以实现全面质量管理的目的[14]。 该方法主要包括4 个阶段,应用后能够对工作薄弱环节起到良好的改进效果,有助于促进预期质量目标的实现[15]。 此外,该院医院感染发病率结果显示, 与2020 年度相比,2021 年度降低幅度为0.02%,进一步说明追踪方法学结合PDCA 循环管理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 在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工作开展中,采取追踪方法学与PDCA 循环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显著改善整体控制效果,对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促进学者管理满意度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