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胰岛素泵与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2 型糖尿病并肝脓肿的临床分析

2022-07-21 07:50吕垚王玉容
糖尿病新世界 2022年11期
关键词:胰岛素泵皮下低血糖

吕垚,王玉容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绵阳医院·绵阳市中心医院全科医学科,四川绵阳 621000

T2DM 血糖控制不佳者,易产生微血管病变,导致组织缺血、缺氧,增加感染发生风险[1]。长期高血糖抑制白细胞趋化和吞噬作用,导致机体对感染的免疫防御力降低,增加脓肿发生率[2]。T2DM 并PLA 病例易发生重症感染、感染性休克而危及患者生命。T2DM 并PLA 病例血糖波动大,传统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难度大。高糖环境中细菌易繁殖,高血糖与PLA 之间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治疗T2DM 并PLA 的基础是管理好血糖。该研究选择绵阳市中心医院2019 年7 月—2020 年7 月收治的62 例T2DM并PLA 患者为研究对象,就皮下胰岛素泵治疗和门冬胰岛素30 皮下注射治疗对T2DM 并PLA 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62 例T2DM 并PLA 患者为研究对象,每组31 例。观察组平均年龄(60.35±9.92)岁;男27 例,女4 例。对照组平均年龄(56.58±13.63)岁;男25 例,女6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WHO 的1997 年2 型糖尿病诊断标准;②年龄≥18 岁;③影像学检查(MRI、CT、B 超)提示肝脓肿改变;④有明确细菌学检查结果。

排除标准:①结核感染者;②妊娠、哺乳期者;③伴有其他部位感染者。

1.2 方法

两组病例均接受糖尿病生活方式干预,接受脓肿穿刺引流和(或)切开,并根据脓液细菌学检查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按照使用DANADiabecare ⅡS型皮下胰岛素泵[国食药监械(进)字2013 第3541051 号]和门冬胰岛素30 注射液(国药准字S20133006)控制血糖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0.5~0.8 U/(kg·d)胰岛素(国药准字S20153001)皮下胰岛素泵泵入治疗,对照组使用0.8~1.0 U/(kg·d)门冬胰岛素30 注射液三餐前皮下注射。两组均检测血糖,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使用剂量。

1.3 观察指标

①血糖指标: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葡萄糖低于目标范围时间(TBR)、葡萄糖高于目标范围时间(TAR)。②比较两组病例住院期间发热天数、住院时间。③比较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例数。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FPG、2 hPG 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IR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BR、TAR 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指标比较(±s)

2.2 两组患者发热天数和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发热天数、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发热天数、住院时间比较[(±s),d]

表2 两组患者发热天数、住院时间比较[(±s),d]

2.3 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例数比较

观察组发生低血糖1 例,低血糖发生率3.22%。对照组发生低血糖7 例,低血糖发生率22.58%。观察组低血糖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7,P=0.023)。

3 讨论

糖尿病是最常见慢性病之一,2020 年统计显示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1.2%。高血糖容易导致机体的免疫力下降[3],有利于细菌生长和繁殖[4]。糖尿病患者患感染性疾病的概率显著增加[5],且感染愈合缓慢。PLA 在糖尿病中的发病率高于非糖尿病人群[6]。PLA 患者因感染严重可导致儿茶酚胺大量释放入血,促使血糖升高,发热应激、纳差、进食不规律等因素增加血糖控制难度。而高血糖状态有利于细菌繁殖,使感染病灶不容易吸收、愈合[7]。

皮下胰岛素泵是一种采用人工智能方式控制血糖的装置[8],模拟人体胰岛素分泌,采用脉冲式、持续式皮下注射胰岛素模式,较非胰岛素泵能更有效控制血糖[9],多针胰岛素皮下注射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可应用胰岛素泵[10]。该研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门冬30 胰岛素方案TIR 为(0.61±0.24),血糖达标率较低。胰岛素泵可以精细调整每小时胰岛素用量,胰岛素用量可精确到0.1 U,对血糖控制具有显著优势。PLA 患者血糖达控制后,失去高糖环境后,细菌繁殖和生长会降低[11-12],感染更容易得到控制。该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治疗后TIR 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PG、2 hPG 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BR、TAR 均小于对照组(P<0.05)。表明T2DM 并PLA 病例中,皮下胰岛素泵血糖控制优于门冬胰岛素30。且T2DM 并PLA 患者中,皮下胰岛素泵组的住院时间、发热天数,分别优于门冬胰岛素30 组。同时皮下胰岛素泵可以减少因反复皮下注射胰岛素带来的不良治疗感受,增加患者依从性。

综上所述,T2DM 并PLA 患者使用皮下胰岛素泵方案较餐前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30 方案,血糖控制更佳,并且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发热时间。

猜你喜欢
胰岛素泵皮下低血糖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给药在恶性肠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内分泌科实施科外带胰岛素泵应用的管理体会
糖尿病反复低血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不同内镜术治疗消化道上皮下肿瘤的临床疗效比较
皮下结节型结节病1例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临床效果探讨
锯齿状缝线皮下埋置面部提升术临床应用(附140例)
胰岛素泵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新生儿低血糖108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