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媒体实施“开放式”音乐教学的尝试与体会

2022-07-21 01:57吴霜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2年3期

◎吴霜

开放式音乐教学就是课堂上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主动进行体验式、探索式、创作式学习,即是一种开放的环境、开放的空间、开放的课程、开放的资源运用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形象生动、愉快积极的氛围中开发音乐潜能,提高音乐素养和音乐审美能力。本文就开放环境、开放教学内容、开放资源运用、开放空间、开放思维共五个方面浅谈运用多媒体实施“开放式”音乐课堂教学的尝试与体会。

一、创设情境,获得体验——开放环境

现代信息、声像技术具有形象性强的特点,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古今中外、风土人情、世间万象都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体会歌曲情感,单靠教师的讲解,既抽象且枯燥无味,往往学生不感兴趣,这时可以借助多媒体——运用录像并集视、听、唱于一体,让学生感受歌曲意境,回归音乐本体,边听边看边模仿,初步学会处理歌曲情感,获得情感体验。

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歌曲《小小少年》,在教学前,我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该歌曲,引导学生注意聆听,在掌握其旋律的基础上进行初步感受。然后在第二次播放时配上相应动画,将音乐和动画结合在一起,帮助学生体会这首歌曲的真实含义,将原本书面化、呆滞的内容以一种生动、形象的动画形式展示给学生,使其体会更加深刻。同时,也可根据歌曲内容将其编撰成一个小故事,随着音乐的播放为学生娓娓讲述,营造一个真实的意境,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其投入到音乐和故事编撰的情境中,加深理解。

又例如,一年级在开始学习音阶时,学生除了通过钢琴声分辨出音高的变化,还可以用多媒体出示一个跳动音符楼梯的动画,每一个阶梯代表着一个音,小音符慢慢往上跳,声音越来越高,反之,越往下走声音越来越低,这样童趣又直观的方式,调动了多种感官参与体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知识。

二、化难为易,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开放教学内容

多媒体具有艺术性,不但能展示文字、声音、图片和视频,做到图文声像并茂,将学生带到丰富的知识世界,而且将难以直观的语言文字通过模拟仿真手段表现出来,减轻学生的认知难度,加深学生的理解,使学生在妙趣横生中学习知识。在唱歌教学中免不了要教学生唱音乐旋律,为了让学生轻松掌握节奏,利用多媒体将枯燥的音乐知识内容呈现为生动、直观、有趣的画面,这样化难为易,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湘教版二年级上册《大钟和小钟》时,如何快速让学生理解二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区别,我分别播放了大钟和小钟的钟声,学生一下子就听出来大钟的声音沉重冗长,小钟的声音轻巧短促。这个时候再出示二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以身体作为“乐器”,来表现相应的时值,二分音符身体左右摇摆,左“当—”右“当—”,八分音符右手食指快速上下点,“滴答滴答滴答滴答”,这样更简单清晰,也更容易理解,并且加深了学生对二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印象,为之后大钟和小钟合唱部分奠定了很好的基础,稳定了节奏,学生合作效果不错。

例如,湘教版三年级下册《顽皮的小杜鹃》,这是一首奥地利民歌,它结构短小,旋律优美流畅,情绪欢快活泼,非常适合孩子们学唱。课堂导入中我播放了杜鹃在枝头“咕咕叫”的视频,学生们全神贯注一下子被视频吸引住,在接下来的环节中,为了解决歌曲中的知识点:弱起小节,从四四拍入手,我在课件中做了一个图谱,边哼唱旋律边做相应动作—点头—五个踏步—唱咕咕,学生很快就找到了规律,并且能和我一起跟着旋律做动作,在旋律学习时,学生马上就知道第一次点头的动作就是弱起小节那一拍,并且图谱上的节奏基本就是整首歌曲的节奏。运用这样的手段进行教学一举两得,既愉悦了学生又简化了教学难点。在最后歌曲演唱时,学生会自然而然地边唱歌边做动作,声势动作已经和歌曲融为一体,学生们投入了全部的情感,全身心地感受着音乐的美妙。

三、拓展延伸,开阔视野——开放资源运用

音乐是多元化的,而教师的信息量是有限的,光靠音乐教科书上仅有的图片和音像资料,学生无法真正了解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音乐特征。教师要借助信息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丰富和开阔学生音乐生活的范围和艺术视野。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我利用多媒体先播放关于伦敦、柏林、巴黎的图片,把学生真正带入到不同城市的情境中去,再展示吉他、小提琴、法国号的图片,配上乐器的录音,将音乐、图片、歌词等内容结合在一起,达到意境和内涵的延伸。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加深学生对乐曲旋律、意境、歌词、内涵、乐器形状、音色、演奏形式的理解和掌握,提升课堂教学氛围和效率。

戏曲是民族音乐的瑰宝,光彩照人。音乐课是推广与普及戏曲艺术最重要的途径,教师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信息,拓展艺术视野。

例如,湘教版六年级下册中的《苏三起解》是京剧《玉堂春》的选段,学生对京剧知识有些了解但不深,他们的求知欲望强、好奇心大,在导入时,我先提问学生对京剧有哪些了解?学生知道京剧有四大行当:生、旦、净、丑,我又讲述丑角一般不重唱,以念白和做工为主,念白和其他角色不同,一般用普通口语,就是京剧中的“京白”。随后我通过多媒体播放了一段动画京剧视频,主角文丑向我们演唱了苏三的故事,从她被冤枉入狱,再到洗清冤情,课堂气氛一下子调动起来,学生都听得津津有味。第二次再进行动画听赏,注意了强调用板眼击拍的方式进行,同时注意在体会主角苏三的思想情感中哼唱旋律。然后在听赏的基础上进入学唱京剧的阶段,教师对个别字发音做了示范,用流行唱法对比演唱,让学生加以比较区别,深化了学生对京剧唱腔的认识和肯定。学生感受到了京剧作为国粹艺术的独特魅力,不仅提高了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与鉴赏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热爱与传承传统文化艺术的激情。

四、欣赏音乐,理解作品——开放空间

一个真正优秀的音乐教师,他能让学生从音乐中获得的不仅仅是音乐的知识和享受,通过多媒体,还能给孩子呈现无限广阔的世界。

音乐就像是一扇窗口,从中我们可以探究时代的变迁、历史的演变,饱览名山大川、风俗人情,而且可以让学生了解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和创作的意义。“欣赏音乐”不同于“听音乐”,它需要更高层次的心理活动,通过各种形式、感官的参与,触动人的心灵最深处,触发人内心的喜爱、快乐、兴趣等积极性的情感,从而理解作品本身所带来的音乐魅力。在欣赏湘教版三年级下册《铁匠波尔卡》一课时,我先利用多媒体播放小作坊的打铁视频,出现一对铁匠师徒分别手持小锤和大锤在叮当敲打着铁件的场景,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了情境中,以此作为引导后,教师播放乐曲的录音,先整体欣赏,边听边跟着课件画图形谱,同时让学生思考乐曲可以分为几个乐段,学生们看着形象直观的图形谱,听着美妙的音乐,听出乐曲可以分为三个乐段。在建立整体感知乐曲的基础上,接着分段欣赏,学生们脑海中画面感更强烈,由此展开大胆想象,学生们听出了:小铁匠在铁匠铺唱歌、小铁匠拉风箱准备打铁、趁热打铁,还有铁匠师傅们高兴地跳起了舞。整堂课学生都沉浸在音乐的氛围中,开心极了。学生丰富的音乐想象力和踊跃参与的热情,让他们在音乐中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还了解到有时候创作的源泉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声音,只要留心观察,用心体会,兴许下一个小音乐家就是自己。

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弘扬民族音乐,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操。”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如何清晰在了解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和音乐风格,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通过多媒体展示,精美的画面配上优美的音乐,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同时体验、发现和享受音乐。湘教版三年级下册《打秋千》一课中,学生对仡佬族是相当陌生的,连这两个字的发音都要老师教,课前导入我就给学生播放了身穿仡佬族服装女孩的画面,让学生猜猜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服饰,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好美呀”,我接着问“原来仡佬族服饰这么美,那仡佬族歌曲《打秋千》是不是很动听呢?想不想学会?”学生满怀期待兴致勃勃地投入到仡佬族歌曲学习中。

音乐和其他学科的整合。音乐课程是对学生音乐文化素质的培养,它涉及音乐与社会的方方面面,不仅与艺术类学科有紧密联系,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如语文、历史、地理等)都有非常密切的联系。通过多媒体,可以让音乐与其他学科渗透融合。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古诗新唱《咏鹅》,这是一首学生们都非常熟悉的用唐诗所创作的歌曲,多媒体课件上的小白鹅形象生动,富有情趣。歌曲旋律天真活泼、简单易学。学生齐背古诗后再聆听音乐,词曲结合在一起,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有声有色的画面,学生通过欣赏古诗的语言美,学唱歌曲的旋律美去认识其中表达的意境美,进而体验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美好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艺术审美素养。

五、表演创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开放思维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是优秀音乐课堂的表现。音乐中想象的翅膀对于学生的音乐个性和智慧是十分可贵的,借助多媒体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想象和创造。如我在上湘教版一年级下册《小雨沙沙》时,先播放一段雨声沙沙的声音,学生听声音看画面,接着播放这首歌的旋律,在欢乐的音乐声中,教师再用动画展示出一颗颗种子发芽、生根、长出绿油油的叶子,这样,歌曲的意境已经全部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通过听音乐——看画面,再看画面——听音乐,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了词意,同时也培养了视觉和听觉的感受力。学生会唱这首歌以后,再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肢体动作表现种子的发芽、生根、长叶子。这样组织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对音乐主题、旋律、节奏的感受力和表现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艺术创新的能力。

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是《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音乐教学的各个领域都有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机会,同一首歌曲、乐曲,学生们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创造性的理解,可以发表不同的评价,让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在这些艺术创造的过程中获得发展。例如,湘教版三年级下册《猜谜瑶》,歌曲欢快活泼、诙谐风趣,以猜谜为主题,让孩子们在演唱中感受童趣。歌曲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情趣盎然,答案没有局限性,使得孩子们的思维比较宽泛、自由。在歌曲拓展部分,我设计了一个“创编歌词”的环节,给学生提供一些动物图片素材,让他们模仿本课歌曲一问一答的模式进行创编和演唱,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演唱了自己创编的歌曲,有的学生唱着“背着壳,走得慢,不是乌龟是蜗牛”,还有的学生唱着“细尾巴,滑溜溜,不是泥鳅是小蛇”……学生理解了要创编像歌曲那样模式的歌词,必须抓住小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惯,这不仅增强了学生创作的欲望和自信心,还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给音乐教学带来重要变革,教师运用多媒体开放音乐课堂教学,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从体验式、探索式、创作式的学习中收获,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成为学习音乐的主人,让音乐课真正地“活”起来,让音乐课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音乐的灵性在学生心间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