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然
1.俄罗斯岁月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俄裔美籍小说家、文体家、诗人、文学评论家、翻译家。被公认的20世纪最杰出的小说家和文体家之一。1899年4月23日,纳博科夫出生于圣彼得堡一个富裕而显赫的贵族家庭。纳博科夫的父亲是一名自由派律师、政治家和记者,与他的母亲共育有五个儿子。
在他十岁到十五岁之间,他几乎读遍了英、俄、法三国语言的文学巨著。
六岁时,一位法国女教师住进了他的家,带他领略了法国小说。年纪不大的时候,就第一次阅读了福楼拜那部经典通奸小说《包法利夫人》。十一岁那年,小纳博科夫结束了家庭教师的教育,进入俄国自由派贵族开设的丹尼谢夫学校学习。
2.从俄罗斯到欧罗巴
1917年,俄国革命爆发。纳博科夫的世界土崩瓦解。1919年在红军的一次围剿中,他们全家乘坐一艘名叫“希望号”的轮船逃往希腊雅典,开始了漫长的国外流亡生活。
在英国,纳博科夫和弟弟被送进著名学府剑桥大学读书,起初靠变卖母亲的首饰作为经济来源。后来得到了奖学金。
剑桥毕业后,他回到寄居柏林的家中,在四个月中出版了四本书,不久即在当时激烈的文坛上崭露头角。二十四岁时,他在一次舞会上邂逅了维拉·斯罗宁,她后来也成了他的妻子,他一生中最爱的人。
1937年,由于维拉的犹太人身份,纳博科夫一家不得不流亡到巴黎。尽管他在侨民中十分著名,但法国当局却拒绝发给他工作证,全家生活在贫困的边缘。此间,他完成了最好的两部小说《馈赠 》和《塞巴斯蒂安爵士正传》。在德国占领法国的前夕,他全家得到一个犹太人救济团体的帮助,买到了两张救援船上的廉价票前往纽约,他们的儿子狄米特里一手拉着父亲一手牵着母亲登上了前往美国的船只,从此,他们的忧虑烟消云散。
3.初到美国
1945年,纳博科夫和家人在纽约登岸,来到新大陆给他的生活带来了转机。
由于他缺乏高级学历,当他初到美国时,他只好以讲师职位作为收入的主要来源。随着他英文作品的大量问世,欣赏他的人数不断增加。他后来到了康乃尔大学任职副教授。他不仅讲授俄国文学中的高级阅读课和高级专题课,同时还开设了一门英文课:欧洲的小说大师。
在康奈尔度过的岁月也是纳博科夫的多产时期。他的《洛丽塔》也就此完成。1958年春季学期结束后,《洛丽塔》使他突然富裕起来。
在纳博科夫早期,他曾就说过想创作一部反映社会伦理的小说。在其来到美国之前,《洛丽塔》的种子已经萌芽,但是使这一题材彻底得以实现的正是美国和美洲大陆。美国的生活和经历为《洛丽塔》的成长提供了地理背景,有地方和时代特色的人物,小说第二部分的发展线以及完全不同的结局。
美国现实生活还为纳博科夫描写洛丽塔与成年男子同居的大胆举动提供了活生生的事实案例。在这一过程中,纳博科夫格外关注各种故事、性犯罪案件以及谋杀案的新闻报道,还把有些案件的大致情形记录下来,甚至有些几乎被原封不动地引入《洛丽塔》中。
《洛丽塔》从问世就带着很大的争议。1954年,小说完稿后,纳博科夫将稿子依次给纽约四家出版社。但在当时,描写性爱的书在美国是禁止的,尤其是纳博科夫描写的还是禁忌之恋。这些出版社的编辑不知所措,有的虽已洞察出小说的文学价值,但却知道它不会被清教徒式的社会大众所接受。纳博科夫只得将《洛丽塔》拿到了法国,这个极具包容性的地方,在一家情色出版社出版。一经出版,立即引起了轰动。美国英国加拿大也都争相出版,风行了整个西方世界。
但出版后,对小说的争议一直不断,英国当局要求法国政府加以查禁。小说在英美等国面世后,英国内阁曾专门为此召集会议。进行辩论,不过没有发布禁售的命令。当时,相当一部分读者和评论界人士都认为《洛丽塔》当归入色情淫书之列。
当然,也有无数读者涌进书店,争相购买,先睹为快。许多批评家为小说所取得的成就而欢呼。英国著名小说家雷厄姆·格林称《洛丽塔》是1955年三部最佳小说之一。
而如今,文学与道德彼此间的纠结已经消失。《洛丽塔》已跻身于现代世界文学经典之列。
《洛丽塔》有译者又将它译为《一树梨花压海棠》。这一句来源于苏轼对其好友张先80岁娶下18岁小妾的调侃。苏轼为张先做下诗赋“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装。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两人一个白发苍苍如梨花,一个娇艳欲滴似海棠。译者为洛丽塔选用这句诗作为书名,也别有一番讽刺意味,可见其对书中恋童癖的心理带有抵触情绪。
美国精神协会对恋童癖的定义是对青春期前的孩子反复表现出性的兴趣,如存在持久的性意图,进行性幻想,迫切的性要求,有性唤醒以及与孩子发生性行为。毫无偏差,小说主人公亨伯特具有与之完全相符的特征。
1.亨伯特幻想中的洛丽塔
亨伯特始终认为,洛丽塔是个小妖精,是她在勾引自己。缺乏来自家庭的良好管教,洛丽塔确实染上了许多不良习惯。小时,即与查理偷尝禁果,她思想上对应守的规矩的逾越与蔑视,也为她后来受到亨伯特的第一次侵害埋下祸根。同时,洛丽塔自己也是对亨伯特保留着爱的,童年缺少的父爱,使得她对亨伯特产生一种微妙的恋父情结。
而亨伯特将这种情结扩大化了,他认为“要是我吻了她,她也不会拒绝,她是愿意的。”可事实并不是这样,洛丽塔对于亨伯特的尝试性行为其实是很惶恐不安并感到反感的。在最后,他自己也清楚:“令我着魔的不是她,而是我自己创造、另一个想象出来的洛丽塔,也许比洛丽塔更真实,没有意志、知觉,缺乏真正的生命。”
事实正是如此,在夏洛特死后,在他终于如愿能与洛丽塔相处后,他以自己的意念一直奴役着洛丽塔。他喜欢的是那个有着少女身躯,但却臣服于他的洛丽塔。他喜欢的,还是幻想中的洛丽塔,并认为她就是那个自己幻想中的洛丽塔。
2.亨伯特的双重人格
亨伯特本身出身于贵族,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他对道德的认知是很深刻的,并且在遇到洛丽塔之前也在克制自己。在安娜贝儿死后,他意识到了自己对女童的变态的迷恋,但他竭力隐藏自己这种不正当的想法,以与当时上层的成熟女性保持关系为手段。从亨伯特的内心他是深谙道德底线的,并且也在努力地不要逾越,他不是一个毫无克制的人。
但他之前所作出的一切努力,在遇到洛丽塔后,就彻底摧毁了。他不择手段地接近洛丽塔。甚至与洛丽塔的母亲夏洛特结婚,只是为了留在洛丽塔身边。
在带着洛丽塔出走的路上,亨伯特企图通过安眠药让洛丽塔沉睡,以便自己能近距离欣赏洛丽塔。此时的亨伯特还没有占有她的想法。在洛丽塔与他玩了那出游戏后,他开始与洛丽塔的真正不伦之恋。并且越发展到后,这段恋爱关系越是畸形。
但是,从文本中可以看出的是,亨伯特对洛丽塔的爱不完全是肉体上。或者说,对洛丽塔肉体的占有,他并没有多大兴趣。他所迷恋的,是那个来自童年未完成的残缺遗憾的梦。
奎尔蒂在小说中一直以一个谜蒙不可见,出现就自带阴影的形象存在着,一直到小说末尾,亨伯特枪杀他时,才得以完全的显现。奎尔蒂从他的名字开始,就是“邪恶、罪恶”的象征。他是洛丽塔从十岁开始就迷恋的一个作家,他对洛丽塔与亨伯特的逃亡了如指掌,并在其中点拨洛丽塔,他使洛丽塔认识到了她与亨伯特之间扭曲的恋爱关系。但奎尔蒂在让洛丽塔清醒后,又引诱她投入自己的怀抱,在玩够之后,又将她抛弃。
在亨伯特得知奎尔蒂让洛丽塔出演情色电影并抛弃她后,他将奎尔蒂杀死了。亨伯特厌恶奎尔蒂,厌恶到极点。除了他对洛丽塔的伤害,更是因为他知道,他与奎尔蒂有共通的地方,他们都迷恋女童。亨伯特杀死了奎尔蒂,更是杀死了自己精神中最肮脏龌龊的一面。
洛丽塔是一个生于美国、长于美国的“时尚”女孩,她父亲去世早,与母亲生活在一起,具有很叛逆的性格。洛丽塔是众多美国小女孩的缩影,尤其是在亨伯特带着她环美旅行中,她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在性方面还是其他方面。
洛丽塔表现出的行为总是我行我素,好像一个坏透顶的女孩,玩世不恭。可是往往一个内心充满不安感,受过深深伤害的人,越会表现出外表的顽强与无所谓。她受不了与亨伯特变态的关系,她不顾一切地逃跑,可是最终确仍被奎尔蒂玩弄抛弃。最终洛丽塔认清了,她选择与一个老实的人结婚,平稳地度过自己的余生。可是最终却难产而死。洛丽塔十七岁短暂的人生经历了实在太多畸形心理下的折磨。
安娜贝儿是一个比亨伯特小几个月的孩子,她聪明伶俐、天真无邪,做着那个时候其他小孩子做的事情。她怀有一颗善良的心,幼小动物的软弱无力引起她同样强烈的痛苦。安娜贝儿与亨伯特相爱,而不是像亨伯特对洛丽塔那样,一方痴迷地爱着另一方。另外,安娜贝儿是一个有理想的小女孩,她想到亚洲一个闹饥荒的国家当一名护士。虽然文本中对安娜贝儿的描写很少,但她是与洛丽塔完全不同的女孩。
如果说奎尔蒂是亨伯特完全阴暗面的剥离,那么安娜贝儿则是洛丽塔美好面抽离出来的人物。亨伯特爱的就是这样的安娜贝儿,同时亨伯特想象中的洛丽塔也是这样一个完美的安娜贝儿模样的女孩。
在作者的自述中,他说到《洛丽塔》不是一本描写性的小说,也不是一本讲道德小说。但从这本小说中,我们看到了社会中的种种不为大众所知的现象。让人感受到道德与爱情之间,人性与亲情之间艰难抉择的无奈与痛楚。
颂雅风·艺术月刊2022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