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闫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教学改革,既是对“教书育人”的教学本质的回归,更是对党领导下的高等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根本性问题的回应。2020年初,新冠病毒恣意横行,举国上下全民抗击疫情。随之“战疫”歌曲纷纷涌出,讴歌“战疫”中可歌可泣的故事。这些音乐作品成为此次“战疫”中的重要精神力量之一。本文将“战疫”歌曲与《乐理与视唱》教学相融合,并以“战疫”歌曲为切入点,渗入思政教育。通过“战疫”歌曲背后的故事,将一个个鲜活事例展现出来,让学生看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战疫”中所展现的中国速度、中国效率、中国力量、中国精神。把灾难变成教材,充分挖掘“战疫”歌曲中丰富的育人元素,把爱国教育、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道德教育与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做到有机融合,将思政教育有效落实到本课程的教学中。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传统的《乐理与视唱》课程通常被划分为乐理知识与视唱练习两个教学模块,教师在乐理知识教学模块向学生讲授音乐理论知识,在视唱练习教学模块训练学生音乐感知力与鉴赏力。两部分教学模块虽上下承接,但均为音乐理论性内容,注重了课程教学的“育才”功能,却忽视了“育人”功能。在此种情况下,本文将“战疫”歌曲中的思政主题进行整合提炼并植入教学中,形成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引领的五大教学模块。
在乐理知识教学模块中加入“战疫”歌曲,通过分析“战疫”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本体,让学生感受到独特的民族音乐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和爱国之情。例如“战疫”歌曲《风月同天》,华东师范大学原创校园歌曲,运用了中国民族五声调式进行创作,传达了对武汉人民深沉的爱并致敬所有“战疫”中的逆行者。通过对《风月同天》的创作背景与本体的分析与鉴赏,让学生发现并体会歌曲中蕴含的爱国情怀,在视唱中接受歌曲带来的洗礼,充分发挥“战疫”歌曲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精神力量。
通过视唱“战疫”歌曲旋律,将生命教育融入教学中。例如由邓紫棋演唱《平凡天使》,歌曲旋律舒缓温暖,歌词“你是最平凡最温暖的天使,此刻风雨里可幸有你的坚持……”在课堂中,可以通过播放歌曲MV的形式让学生在鉴赏音乐的过程中直观地看到“抗疫”一线中的医护人员们众志成城的无私奉献行为,让学生在生动且真实的画面中感受到这首赈灾歌曲在当时所产生出的力量。在视唱旋律中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珍贵以及奉献精神的高尚,充分发挥“战疫”歌曲在生命教育中的精神力量。
通过视唱“战疫”歌曲旋律,将信念教育融入教学中。例如歌曲《坚信爱会赢》,歌曲旋律坚定不失亲切,歌词“有难一起扛,共分担才更坚强,风雨中凝聚民族的力量,我们坚信有爱就会赢……”通过对歌曲的鉴赏让学生了解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虽然经过很多磨难,但从未被压垮过,而是越挫越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奋起。在视唱旋律的同时让学生领悟到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坚不可摧的力量内涵,坚定必胜信念,充分发挥“战疫”歌曲在信念教育中的精神力量。
通过视唱“战疫”歌曲旋律,将科学教育融入教学中。例如网红歌曲《口罩歌》,歌曲节奏明快风趣,歌词“人人坚持戴口罩,不讽刺不嘲笑……利国利民新风潮”,通过朗朗上口的节奏视唱,让学生懂得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是科学,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在旋律视唱中感受我国强大的科学力量,充分发挥“战疫”歌曲在科学教育中的精神力量。
通过视唱“战疫”歌曲旋律,将道德教育融入教学中。例如李超的《不放弃》,旋律从容热情,歌词“一群人一条心,相守更加了不起……”。在鉴赏歌曲的同时让学生确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价值观。疫情期间,中国肩负大国担当,同其他国家并肩作战、共克时艰,对疫情给各国人民带来的苦难感同身受,尽己所能向国际社会提供人道援助,支持全球抗击疫情。在视唱旋律的过程中,让学生坚信团结友爱、守望相助是抗击疫情的情感依托,充分发挥“战疫”歌曲在道德教育中的精神力量。
本着“校企合作、双元育人”的原则,结合幼儿园常用的活动主题,设计项目任务。以任务为引领,在“做中学、做中教”,让学生尝试如何利用单一的音乐材料,设计出丰富多彩的幼儿园音乐活动。并采用“院园合作”的方式帮助学生检验、论证设计方案的实际实施效果,以及进行反思调整。
现以课程中的第十六讲《中国民族五声调式》为案例,说明具体实施状况。教学内容包括中国民族五声调式的理论学习、民族音乐鉴赏、幼儿园音乐活动设计,课时2学时。
教师通过云班课平台,发布本节课的项目任务,并推送学习任务。学生登录云班课平台查看任务,通过本节课的微课和学习资源,学习理论知识、完成视唱作业,并在线提交视唱音频。教师在线评审,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聚焦教学重难点、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共四个环节:启、赏、创、评。
1.启: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引导学生观看两首“花”主题的MV,一首是中国民歌《茉莉花》,另一首是日本民歌《樱花》。让学生体会两首歌曲不同的音乐风格,从调式调性、旋律风格方面去分析。通过模唱、分析、比较,师生共同总结两首歌曲各自的音乐特征:中国民族五声调式是宫商角徵羽,不用4和7两个不稳定音级。而日本民歌最喜欢用4和7两个音级,并着重强调这两个音。这是因为两国的地域文化、时代背景和审美方式不同,所以这两首歌曲的音乐特征就有了明显的差异性。
2.赏:音乐鉴赏,课程思政。
在熟悉了中国民族调式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鉴赏“战疫”歌曲《听我说谢谢你》,歌曲采用中国民族五声调式进行创作,传达了人们对“战疫”中的逆行者们的深深谢意。引导学生从调式调性、旋律风格、歌曲选用的乐器音色、乐曲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让学生发现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感受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博大和精深,从而对祖国产生亲切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3.创:实践探索,设计活动。
将《听我说谢谢你》这首歌曲进行解构,抽取其中的调式和节奏元素,引导学生运用这些元素进行模仿、创造、组合并结合奥尔夫声势律动。由简到繁,将简单的音乐元素,设计出融合歌唱、声势律动、打击乐为一体的幼儿园音乐活动并进行模拟演练。
4.评:成果展示,取长补短。
学生分组展示幼儿园音乐活动的模拟演练,分享设计方案。通过教师点评、小组互评,选出最佳设计方案,课堂连线幼儿园一线教师,将幼儿园一线教师“请”进课堂做点评。
督促学生课后观摩云班课平台上传的幼儿园优质课案例,结合幼儿园一线教师反馈,对音乐活动设计的方案进行反思调整。
1.厚植“战疫”情怀。学生通过对“战疫”歌曲的分析、视唱练习、线上资源学习、邀请一线优秀的幼儿园教师“走进”课堂等途径,在学习与实践过程中厚植了“战疫”情怀,在“战疫”歌曲中感受到了中国力量。
2.本课程通过“战疫”歌曲的融入,不仅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音乐基础,更好地适应今后在幼儿园的工作,又增强了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增加了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兴趣,并提高了团队能力与创造能力。
1.在音乐理论教学中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的同时,还要高度重视与各学科教师的沟通和科研交流,尤其是与思政教师进行交流和互相学习,对帮助音乐理论教学融合思政教育有着积极的作用。
2.通过增强自身思政教育理论知识和方法,在音乐理论教学中总结和反思自身经验,从而不断探索新的音乐理论教学模式,最终开辟出一条音乐理论的思政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3.音乐理论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音乐专业教师从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教学方法等多方面考虑和实现。
颂雅风·艺术月刊2022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