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超
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文化生态学”的检索中,得出约350条相关著作,较早的文化生态学著作董欣宾、郑奇(2001)著《人类文化生态学导读》对黑色文化、白色文化、黄色文化分别进行阐释,最终得出经典的文化四大定律即“本体自律”“异体互律”“双妄律”“整协律”,为中国文化生态学开辟了宏观的研究视角;随后,庄鸿雁、张碧波(2013)著《中国文化生态学史学》得出天人合一的古老哲学是中华文化生态观念的具体体现,和而不同的对立统一是中华文化生态学的立论标准,为中国文化生态学的研究提供了历史性文献参考;近20年,文化生态学在中国的学界展开了广泛的应用。其中艺术类的研究著作有张平(2019)著《音乐与生态文化》、 况成泉,刘宁(2018)著《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等,邢令果(2017)著《河北民间舞蹈的文化生态学研究》是唯一一本文化生态学研究舞蹈的著作,文中对河北地区民间舞的整体性研究、个案的整理、分类都有一定的创新性解读。
通过中国文献收集网站中国知网对“文化生态学”的检索得出了2091篇论文。中国学界最早关于文化生态学研究是1977年,共有6篇论文发表;2016年研究成果最多,共106篇。文化生态学已应用于多研究领域,其中音乐舞蹈类共96篇,占总研究的百分之4.35%;通过中国知网检索“文化生态学”“舞蹈”两个关键词得出了20篇学术论文,从中选取舞蹈类相关论文12篇,其中大致分为舞蹈学类研究、民间舞蹈类研究、体育舞蹈类研究;再对中文期刊服务平台维普资讯对“文化生态学”“舞蹈”的关键词检索,得出16篇论文,研究领域集中在民间舞蹈。
文化生态学关注文化与生态环境间的关系,关注点并不在于寻求适应于所有文化和环境的普遍规律,而是发现不同地区之间特殊文化与环境孕育出不同的文化形态。特定的环境因素形成特殊的文化特征。王颖在硕士论文《聊城“运河伞棒舞”的功能研究》中表明,“运河伞棒舞”是鲁西地区一种集伞舞、扭秧歌、火流星等一体的综合表演形式。族群认同的文化生态背景之下,区域各个文化因子相互碰撞、相互融合,促成了区别于其他文化带本区域文化特异性;刘信论文《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白族“里格高”的传承研究》文中运用文化生态学理论分析了白族“里格高”存在环境,因生存环境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动作;孙群群、白晋湘、罗玲《中西舞蹈身体运动的文化生态学研究——基于对水族斗角舞与西班牙斗牛舞比较分析》文中从文化生态学视角的物态文化层(服装、头饰、表演道具)、心态文化层(动作场合、动作意识、社会功能、社会需求)、制度文化层(社会制度、管理组织、传播区域、传承方式)、行为文化层(动作类型、动作内容、动作特点、动作风格)对比水族斗角舞和西班牙斗牛舞,最终得出中西舞蹈身体运动文化的差异;成天、李小红、文静论文《桑巴舞起源与发展的文化生态学研究》,同样利用斯图尔德文化生态理论从物质文化层、心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分析桑巴舞;熊云、段泗英、张全辉论文《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彝族“擦大钹”舞蹈》从“擦大钹”舞蹈的生态环境、社会习俗环境、民间信仰等多种形式因素都展开了论述;李涛《文化生态视野下闽南拍胸舞保护与传承研究》中运用文化生态学视角对拍胸舞的自然和社会、民俗文化、表现形式方面进行了分析;王宇(2019)《蒙古博歌舞与草原文化大传统的关系阐释》文化生态学的原理,作为草原文化中“小传统”的蒙古博歌舞与作为“大传统”的草原戏剧文化之间存在高度的关联性,系草原艺术文化、宗教文化及审美文化之文化生态养育出来的民间文化。
特定的生态环境是与文化之间相互依存和平衡的科学。一方面,承认自然界对于生物属性的人类具有不可忽视的强大的规定性,越是简单的早期的人类社会,受环境的影响就越直接。地形、动植物群落的不同,会使人们使用不同的技术和构成不同的社会组织;另一方面,又强调社会文化对于自然环境具有超常的认知、利用甚至改造能力,形成文化与环境的交互关系。文化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并非环境决定文化,同时,文化还反作用着环境的变化。环境与文化须研究互动性关系。
段妃的论文《西班牙弗拉门戈文化生态初探》梳理了弗拉门戈历史文化变迁发展脉络,分析了弗拉门戈的文化生态特征,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艺术环境和政策环境等不同因素等相互作用中了解弗拉门戈的文化特征;孟猛博士论文《贵州丹寨县苗族丧葬仪式中芦笙乐舞研究》,运用文化生态学视角得出丹寨县苗族丧葬仪式中芦笙乐舞文化功能为承接苗族历史文化的功能、地域文化的呈现,同时承载了苗族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最终得出核心观点为文化生态与芦笙乐舞共生共融文化与环境的互动关系;薛峰《闽南拍胸舞现代文化生态特征与传承》,文中运用文化生态学视角阐释了舞蹈与环境变迁的关系,环境的变化影响着舞蹈 传承和演变,文化与环境交互改变着舞蹈的形式与内容;许钰民《对昆舞文化生态环境的透视及昆舞现时态存在的分析》,昆舞是从昆曲中提炼的,昆舞的提炼应在昆曲的文化下对昆曲肢体语言的强化,而非机体的移位和分离,而是生命体中任一有机构成一个相互作用、关联的整体,有机部分的合力促使生命体的旺盛与平衡,文中将昆曲视为文化生态系统,昆舞是生态因子进行提取时不应脱离总体;邓彩兰、陈玉忠《青海土族於菟舞文化可持续发展研究》随着社会环境变迁,於菟舞应平衡传承中的经济开发价值与文化价值,应树立文化生态保护新理念,单一的保护已不能支撑其保护,应从它所在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整体性、综合性保护。
“文化生态适应”是指“一个历史上发现出来的文化在特殊的环境中得到了适应过程”,文化生态学是就一个社会适应其环境的过程进行研究。确定这些适应是否引起了内部的社会变迁与变革;“调适”指文化传承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宜和吻合内在的发展和变化的要求。谢晓曼论文《中央芭蕾舞团《黄河》跨文化传播交响化认同》, 芭蕾与交响乐都是西方的文化语境产物,舞剧〈黄河〉使用了交响乐与芭蕾却演绎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文化环境决定了艺术的发展,创作底蕴深化了历史内核,使观众有了文化认同。同时,舞剧《黄河》在国外的演出也能够得到认同,是跨文化的交融与发展,该论文阐释了文化的适应与整合;李建勋、孙珊珊发表论文《燕赵舞蹈的文化生态适应研究》,文中认为燕赵文化的形成是有文化、历史、环境等诸多生态因素影响,文化适应的形成、发展、成熟等阶段又有自身的适应性,最终总结为“慷慨悲歌”是燕赵文化的精神特质,这种精神特质根本上影响了燕赵舞蹈风格的形成;索美超论文《非遗视野下临县伞头秧歌的文化生态学研究》《临县伞头秧歌语言特征与变迁研究》,临县伞头秧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源起、发展和演变受到该地域自然地理和社会文化的共同影响下形成,通过社会文化的变迁来分阶段性解读伞头秧歌的发展,同样解析了不同时期伞头秧歌适应生态环境,是一种动态的研究;罗婉红《文化生态视域下湘西苗族鼓舞的变迁与调适》,文中对苗族鼓舞服饰道具、鼓舞的动作、表演形态三个方面进行了变迁与调适的论述,湘西苗族鼓舞逐渐从苗区的深山走上了舞台,从湘西走向了全中国全世界,成了文化交流的使者,不断地在变迁与调适中发展;王海涛、李佳霓《后移民背景下三峡祭神歌舞“跳端公”文化生态研究》,三峡库区移民时代,很多文化遗产和原始文化生态环境消亡,急迫需要保护和传承修复及重建文化生态系统,建设村落文化,搭建延续“跳端公”新的文化生态环境。
颂雅风·艺术月刊2022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