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硕人 康佳妮 刘心语 牛兴芬 陈昊
摘 要: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际需求使英语演讲在大学生学习和职业发展中愈发重要。然而,仍有学生尚未认识到英语演讲能力重要性,大学生英语演讲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英语演讲水平的要求仍有疑惑且在演讲及学习过程遇到一些困难。本研究基于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本科生的问卷调查和抽样访谈,使用交叉(卡方)、方差、t检验分析大学生英语演讲现状,并总结大学生英语演讲过程及其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在此基础上探究有效提升英语演讲水平的对策。
关键词:英语演讲水平;演讲学习;对策分析;大学生英语演讲;演讲问题
作者简介:冯硕人(2002.02-),女,吉林白山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本科在读生,研究方向:英语翻译;康佳妮(2001.06-),女,北京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本科在读生,研究方向:英语;刘心语(2001.06-),女,重庆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本科在读生,研究方向:英语;牛兴芬(2001.06-),女,河北石家庄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本科在读生,研究方向:英语;陈昊(2002.03-),男,江西宜春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本科在读生,研究方向:英语。
根据本小组成员自身的经历和观察,我们发现,无论是英语专业的同学还是其他专业同学都面临着学习和生活中对英语演讲能力的更高要求。面对这种情况,仍有很多学生没有认识到英语演讲能力的作用,自身学习意愿、自身学习能力、学校资源等方面影响大学生的英语演讲水平,导致大学生英语演讲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大学生对应该达到什么程度的英语演讲水平仍有疑惑,并且没有高效科学的练习对策。同时,近年来,对大学生英语演讲能力现状及提高策略进行调查与梳理成为国内学者关注的课题,2020-2021年共有22篇核心期刊文章。其中对大学生英语演讲的学习动机分析,现存问题及培养方式的研究是重点关注领域。针对不同阶段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采访是使用较多的研究方法。
因此,本研究选取中国地质大学(北京)366名本科生为研究样本,调查大学生英语演讲水平现状,运用卡方、方差、t检验分析得到的数据来探索大学生英语演讲时及演讲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而采访11位大学生,探讨普遍性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大学生英语演讲水平的有效建议。
一、大学生英语演讲现状
此次研究设计的调查问卷主要采用李克特(Likert) 五点测量法, 主体部分的每道题根据要测量的概念设置一个陈述语句, 要求受测者在五个回应等级, 即 “A.完全不符合”“B.比较不符合”“C.不确定”“D.比较符合”“ E.非常符合”中,选出一项作为答案,以此来反映受测者对此题陈述内容的心理认可程度。 这种按五点法设计的问卷使用间隔相等的 5 个等级,对每个回答赋予一个分数,从完全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分别为 1分、2分、3分、4分、5 分, 最后可以將受测者各个项目的分数相加得到个人态度总得分, 使原本抽象的概念转换成可操作的具体数字,使调查结果更易于量化和数据分析借鉴。演讲水平量表,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存在的情况,以阶段性的顺序对题目进行设置。题型分为单选、打分及多选三种形式,多选题型设置了自由填写的板块,以便受测者更好地回忆和描述自身情况,也便于精确地了解同学们的英语演讲能力及遇到的问题。
(一)英语演讲水平现状调查
该问卷的第一部分,主要针对大学生英语演讲能力现状,将十个演讲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对应四个维度的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交流能力、思维能力、知识储备能力)。发出问卷366份,收回有效问卷366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涉及英语演讲水平的10个问题,英语专业学生人均得分3.439分,为中高水平,可见英语专业的语音课、日常发音练习等日常专业学习对学生英语演讲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有较大积极影响。非英语专业学生人均得分3.105分,水平中等,需要在各方面加强英语演讲水平,知识储备和运用能力尤其需要加强。
(二)英语专业学生与非英语专业学生演讲水平对比分析
根据问卷第一部分的调查结果,本研究利用方差分析,研究专业学习和英语演讲水平的相关性。其中,除讲稿内容逻辑能力一题涉及的专业与演讲逻辑结构相关性较低。其余9题t值均<0.01,专业与此九项演讲水平相关性较高。其中,选题能力、开场能力、语音语调、非语言表达、现场反应水平、PPT等视觉辅助工具的使用能力t值均为0.00,相关度极高。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演讲水平普遍高于非英语专业学生,论据选取、语言组织、语音语调、现场表现水平高低与专业选择相关性较高,英语专业的学习对英语演讲水平影响大。
本研究利用交叉(卡方)分析,研究英专学生、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演讲水平能力差异性。英语专业学生总体得分较高,得分均高于非英语专业学生。总结可知: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演讲水平呈现出显著性差异。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演讲水平普遍更高,且分布在中高分区域,综合能力更强。
综合分析可知,英语专业学习过程中的课堂教师讲解、演讲作业、课堂英语展示等学习形式对英语演讲能力有显著提升作用。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词汇、语法、修辞格的运用)和交流能力(口才:观众意识、交流意识、语言交际)水平高于非英语专业学生,非语言交际能力(心理素质、时间控制)、思维能力(逻辑思维、审辨性思维、独立思考)、知识储备能力专业差距不大。
二、问题分析及对策探究
(一)演讲选题、准备、表现常见问题调查
在问卷的第二部分,本小组针对演讲三个阶段收集常见问题,利用交叉分析对不同专业受访者在演讲各个阶段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如下表所示。
选题方面,普遍存在问题有选题不够新颖、选题不恰当、选题分析角度不恰当等。其中,非英语专业学生选题表面、缺乏专业性占比较多,英语专业学生选题不恰当问题出现最多。演讲准备方面,英语专业学生存在问题较少,但在选择论据时66.96%的学生遇到问题。非英语专业学生遇到的问题较为平均,如讲稿内容、结构、词汇方面英语基础不足,有较大提升空间。正式演讲方面,超过50%的学生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演讲稿记忆不熟练,出现忘词现象。英语专业学生认为选择一个良好的开场较为困难。心情紧张影响发挥也影响了超过半数的学生。此外,临场发挥困难、语音语调问题也影响正式演讲效果。
(二)演讲水平提升现状调查
调查显示,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对于英语演讲的需求主要在课堂展示、自我陈述方面;而英语专业学生由于专业需求,在演讲比赛等活动中对英语演讲的需求更大。以此来看,两种学生对于英语演讲水平提升的方向应当也有相似的需要。利用交叉分析对不同专业、性别受访者的英语演讲水平提升意愿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大学生对于“提升英语演讲水平”有较强意愿,且在提升演讲水平过程中遇到困难。
演讲水平的提升中,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学生遇到的阻力总体来说差距较小。其中反响最强烈的共同问题是自己练习没有动力,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均有超过50%的学生选择此项。其次,双方各有40%左右的学生由于找不到学习的途径和资料而降低对演讲的热情,甚至对英语演讲失去信心,更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由于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而不知从何下手。同时,缺乏自信、没有搭档、没有教师指导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演讲能力提升。所以,在提升英语演讲的道路上,最大的阻力就是没有学习的动力,以及没有合适的资料和途径来支撑演讲学习。
提升方法方面,英语专业学生和非英语专业学生选择的方法大致相同,总体倾向于演讲进课堂、参加比赛和参加英语角等方法。其中,非英语专业学生倾向于参加英语角、结交语伴练习等灵活而有趣的方式;而对于英语演讲有比赛需求的英语专业同学则对参加比赛提升演讲水平的方式认可度较高;同时,由于专业课的影响,英语专业学生对参加英语演讲选修课的方式认可度低于非英语专业学生。有趣的是,调查中显示,英语专业学生与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寻找专业人士帮助指导方面热情均偏低,更多偏好于自学、模仿和与同伴交流。不难发现,在英语演讲水平提升方法方面,双方都更偏好于参加英语角,其他方法的选择略有不同,英语专业学生对演讲比赛的需求大,而非英语专业则更希望演讲进课堂。
(三)有效提升演讲水平的对策探究
本小组成员对11名大学生(男女比例为5:6,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学生比例为5:6)进行了采访,对他们英语演讲能力、提升英语演讲能力的要求和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更加详细的了解,并询问相关的建议及采取的解决方法。本小组以分析采访结果为基础,结合前期问卷中的相关数据,进一步优化提升演讲水平的对策,提高该对策的普适性,使其能对多数学生解决演讲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帮助。
在分析提升演讲水平面临的问题时,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缺乏动力,其次就是没有合适的学习途径或方法去提升自己的英语演讲水平。在提升方法的倾向上,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说,他们最青睐的方法为参加英语角、结交语伴练习,占总选项的16%;其次是英语演讲进入课堂,占总选项的14%。而对于英语专业学生来说,除了以上两种方法,增加演讲比赛也备受喜爱。
针对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不同需求,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对于所有学生来说,我们建议将英语演讲列入课程,由校方提供合理且高效的学习途径,让想要学习演讲的学生有据可依;举办英语相关活动,增加结识一同学习英语演讲伙伴的机会,形成学习小组,互相督促;跨学科交互,既能不破坏整体课程体系,给学生增加压力,又能让学生有更多应用自身英语能力的机会,提高自我学习意识;老师可以在英语课堂上多多组织活动,提高学生竞争意识,增强学习动力;想要学习演讲的学生可以虚心请教老师,结合自己的现状找到合适的提升方法;学生也可以积极寻找志同道合的学习伙伴,互相督促彼此进步。此外,针对英语专业学生,我们还建议举办英语演讲活动,增加学生进行英语演讲的机会,增强他们提升个人英语演讲能力的动力;英语专业学生也可以积极参加校内校外的演讲比赛,开阔视野,增强学习动力。
在这些对策的基础上,练习演讲时还应该着重解决演讲练习缺乏动力、演讲选题不当和演讲忘词、紧张等问题,制订自主性强的演讲学习方式。调查和访谈表明,受调查者对演讲学习方式的创新性有期待,期望用新形式、新方法如线上互动、互助演讲学习等方式提升英语演讲能力。受调查者对学习资源质量和数量要求迫切,期待用高质量学习资源提升演讲自主学习效率。此外,受调查者还需要更好的口语表达环境,在不断练习中提升表达及演讲水平。
综上,英语演讲水平提升对策应集合创新性、高质量、实践性,在输入、输出和学习方法上下功夫,如建立英语演讲资源互助学习平台、组织线下演讲互评活动、建立演讲学习者社群等。
三、结语
本小组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本科生为样本进行大学生英语演讲水平现状调查、问题调查和提升方式探究。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英语演讲水平总体上仍有很大提升空间,且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应区别对待,以达到最佳提升结果。大学生普遍在演讲的选题、准备、现场表现过程中遇到困难,在英语运用能力、现场表现力、讲稿忘词等方面仍需重点注意。绝大部分学生认识到英语演讲水平的重要性,有提升自身能力的想法和实践,并期待用创新、高质、高效的方法提升自身英语演讲水平。创新的英语演讲水平提升方式探究很有必要,可以从提高学习资源质量数量、增加英语输入输出机会、增加良性互动等方面入手,探究适用于大学生的高效英语演讲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陈金波,梁迪斯,殷实.高校二级党校学生党员学习偏好研究——以北京師范大学为例[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4):1-4.
[2]池丽萍,辛自强.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测量及其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2):64-70.
[3]光彩虹.构建英语公众演讲能力的评估量规[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121-126.
[4]韩琳.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演讲能力的培养模式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535-540.
[5]许宏晨,高一宏.英语学习动机与自我认同变化——对五所高校跟踪研究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3):63-70.
[6]徐艳婷.形成性评价维度下的高职英语演讲教学实践[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83-89.
[7]张莲,黄俊,秦文娟.高中毕业生英语学习动机及相关因素分析[J].基础外语教育,2016(4):12-20,106.
基金项目:本文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A类)(项目编号:S202111415121)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