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的结构探索: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

2022-07-19 09:42尹志华付凌一孙铭珠刘皓晖汪晓赞
体育学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范畴编码体育教师

尹志华 付凌一 孙铭珠 刘皓晖 汪晓赞

摘      要:《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要构建和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而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前提是教师要具备相应的发展核心素养。通过深度访谈38名不同类型体育教师,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通过开放性编码、主轴性编碼和选择性编码,构建新时代体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结构体系,并结合视频分析进行结构验证。结果表明:体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结构体系包含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关键能力3个方面,制度观、职业观、学生观、体育人文底蕴、体育科学精神、体育品德、体育运动能力、体育课程领悟能力、体育教学实施能力、课外体育执行能力、体育教研能力、学习与反思能力等12个范畴,以及79条概念和307条语句。该结构以完整体系全面描述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发展核心素养。

关  键  词:学校体育;体育教师;核心素养;扎根理论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22)04-0104-08

Exploration on the structure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development for

key competency: A qualitative study based on the grounded theory

YIN Zhihua1,2,FU Lingyi1,SUN Mingzhu3,LIU Haohui1,WANG Xiaozan1

(1.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1,China;

2.Postdoctoral mobile st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3.Divis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Shanghai 201620,China)

Abstract: "Opinions on comprehensively deepening the curriculum reform and implementing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moral education" proposes to build and cultivate "students' development key competency system", and the premise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development key competency is that teachers should have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key competency. In this study, 38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of different types were interviewed in depth, using the grounded theory research method, through open coding, principal axis coding and selective coding, it constructs the structural system of development key competencies of the new era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and then the structure is verified by video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ucture system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development key competency includes three aspects: values, essential character and key ability. They are 12 categories: system view, professional view, student view, sports humanities, sports scientific spirit, sports morality, sports ability,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understanding ability,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ability, extracurricular sports implementation ability,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ability, learning and reflective ability, as well as 79 concepts and 307 sentences. The three aspects and 12 categories of the structure all express different connotations, and it is a complete system and comprehensively describes the categories that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should have.

Key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key competency;the grounded theory

教育部于2014年颁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要“研究各學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全面启动我国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改革。在此基础上,教育部先后组织专家组研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各学科的核心素养[1]。其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由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3个方面构成。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前提是教师应该具备相应的核心素养[2],因而有学者进一步提出基于核心素养变革的三大要素是“教师发展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3]。因此,构建教师发展核心素养是未来我国核心素养导向课程改革的关键工作,是新时代确立教师新形象、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和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迫切需求[4]。当前,国际上对教师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集中于素养要素遴选、指标框架分析,同时对教师应该具备一些特定素养,如语言评价素养、健康素养、融合素养等也进行较为深入研究;国内学者在宏观层面尝试构建教师核心素养的模型,但已有研究较少关注具有学科取向的教师核心素养,这使得其应用的针对性有限。基于此,研究聚焦特定的体育学科领域,秉持“自下而上”的逻辑起点,在无预设的前提下,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中的扎根理论,基于收集的资料构建出体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的结构,并对结构中所包含的要素进行解释,从而对体育教师应该具备何种核心素养进行整体刻画。

1  研究设计

1.1  资料收集

扎根理论的基本逻辑是从下往上的资料浓缩并建立理论,研究者事先不做出假设,而是直接从资料入手进行归纳分析。因此,在收集资料时需要保证资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本研究收集的资料包括已发表文献、访谈内容、观察备忘录等。

首先,通过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等国内外数据库检索体育教师核心素养相关文献,共获得271篇中文文献和55篇英文文献。以这些文献资料为来源分析初步概念,并用于解释文中建构的理论体系。

其次,编制包含10个开放性问题的《体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结构访谈提纲》,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核心素养下体育教师发展面临的挑战等问题认知;二是体育教师应具备哪些方面的核心素养。该访谈提纲编制过程中,征求4位学者的意见,从内容、结构、语句等方面进行两轮修改。确定38名访谈对象,包括体育教研员2名、大学教师8名、中小学教师11名、职前教师17名。主要采用面对面访谈(个人访谈、集体访谈)、笔谈两种形式,访谈结束后对录音进行逐字转录,对笔谈文字进行整理,形成共约10万字的访谈资料。

再次,收集2019年CCTV-5“我是体育教师”大型综艺节目中,来自重庆、江苏、宁夏、浙江、上海、新疆、广东、福建等全国不同地区14名体育教师的访谈视频(包括9名小学教师、3名中学教师和2名大学教师,涵盖10个不同专项),对视频中的画面进行观察,对其中的话语进行记录,以形成观察备忘录。备忘录主要用于理论饱和度检验,即为保证建构的体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结构体系完整,在最后还需要与未使用过的原始资料进行匹配验证,以保证现有结构体系不断完善,使之逐步接近饱和。

1.2  资料分析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由Glaser和Strauss于1967年创立,其主要宗旨是在没有理论假设的前提下,直接在原始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5]。即首先通过文献整理和深入访谈收集原始资料,再对资料进行编码。编码过程包括3个步骤:开放性编码、主轴性编码与选择性编码。开放性编码是指将最原始的数据初步概念化、概念化和范畴化,从而得到最初的概念与范畴;主轴性编码是指通过将各种概念或范畴进行分类与比较,从而提炼出主要概念或范畴,即得到“主范畴”;选择性编码是指通过分析不同主概念或主范畴之间的联系,进行持续比较而进一步挖掘出能够统领所有概念或范畴的“核心范畴”。研究借助NVIVO(11.0版)对资料进行编码,通过编码过程形成体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不同层级结构体系。编码结束后,使用视频观察的备忘录与编码结果进行比较,以检验理论是否饱和。

2  体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结构探索结果

2.1  开放性编码结果

开放性编码包括3个基本过程,即标签化、概念化、范畴化。所谓标签化,又称初步概念化,是指将所有原始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比较,凝练成初步的语句,这些语句之间相对独立,每一条语句表达某个方面的内涵。所谓概念化,是指将标签化形成的语句进一步的提炼和浓缩,组合其中相对集中的内容,形成概念。所谓范畴化,则是在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抽绎出带有统整性的范畴,并为范畴命名,这些范畴之间保持独立,但所有范畴下面又包含所有的概念。在开放性编码过程中,在NVIVO(11.0版)中采用逐句编码的形式,对所有与体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相关的资料进行标签化、概念化和范畴化处理,并凝练其中重复内容,使其达到饱和状态。

1)标签化结果。

通过对原始材料标签化处理,共获得307条有关体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的标签化节点(见表1)。从这些语句可知,体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涉及教学、训练、管理、课程、职业认知、个人发展、研究、学生培养、专业团体、社会联动等方面,比较全面反映我国体育教师在核心素养大背景下对自我专业形象的期待。

2)概念化结果。

在大量标签化节点的基础上,逐步进行概念化,即根据一定原则将大量标签化资料加以逐级缩编,用概念正确反映资料的内容,并把资料记录以及抽象出来的概念打破、揉碎并重新综合的过程(见表2)。

最终,将307条标签化节点进行一步概念化抽绎出79条概念。其中,“材料来源”数字指“标签化节点”从多少份原始材料中提取,“参考点”数字指原始材料中提取点的数量,“标签化节点”数字指将原始材料所有“参考点”进行合并后,总计的节点数量(见表3)。

3)范畴化结果。

在完成概念化过程后,下一步就是对概念进行范畴化,即对获得概念进行分类、比较,提炼出范畴并为范畴命名。按照以上范畴化程序,最终形成制度观、学生观、职业观、体育品德、体育人文底蕴、体育科学精神、体育教学实施能力、学习与反思能力、体育教研能力、体育课程领悟能力、课外体育执行能力、体育运动能力等12个范畴(见表4)。

2.2  主轴性编码结果

主轴性编码的过程是为发展主范畴和副范畴,即进一步发展范畴。在主轴性编码环节,通过对不同范畴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和比较,以进一步挖掘主范畴。本研究根据已提炼的“范畴”,最终形成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关键能力3个主范畴(见表5)。

其中,“价值观念”主范畴包括“制度观、职业观和学生观”3个范畴;“必备品格”主范畴包括“体育人文底蕴、体育科学精神、体育品德”3个范畴;“关键能力”主范畴包括“体育运动能力、体育课程领悟能力、体育教学实施能力、课外体育执行能力、体育教研能力、学习与反思能力”6个范畴。

2.3  选择性编码结果

选择性编码是指选择核心范畴,把它系统地与其他范畴予以联系,验证其间关系,并把概念化尚未发展完备的范畴补充完整过程。该过程主要任务包括:(1)识别出能够统领其他所有范畴的核心范畴;(2)用所有资料及由此开发出来的范畴、关系等扼要说明全部现象;(3)通过典范模型将核心范畴与其他范畴联结,用所有资料验证这些联结关系;(4)继续开发范畴使其具有更细微、更完备的特征。选择性编码中的资料分析与主轴性编码差别不大,只不过所处理的分析层次更为抽象。根据具体情况,研究在选择性编码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以体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的历史特点、现实情况与发展趋势作为选择核心范畴的依据;二是核心范畴的选择必须具有真实性、专属性、导向性、美誉性和认同性;三是核心范畴的选择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体育教师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的具体形象。

通过对制度观等12个范畴的继续考察,尤其是对价值观念(B1)、必备品格(B2)、关键能力(B3)这3个主范畴的深入分析,同时结合原始资料记录进行互动比较,发现可以用“体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A)”这一核心范畴统领其他所有范畴。此外,通过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比较,发现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也涵盖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3个维度。而体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主要区别是对象不同,各个核心素养的内涵也有所区别,但总体框架较为相似。因此,用“体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作为核心范畴统领所有范畴与概念十分合理。

基于上述过程,通过标签化→概念化→范畴→主范畴→核心范畴的编码进程,形成体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的结构体系。该结构体系包含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关键能力3个方面,12个维度,79条概念和307条语句(见图1)。

2.4  理论编码的饱和度检验结果

研究通过3级编码形成的体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结构体系包含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关键能力3个主范畴,制度观、职业观、学生观、体育人文底蕴、体育科学精神、体育品德、体育运动能力、体育课程领悟能力、体育教学实施能力、课外体育执行能力、体育教研能力、学习与反思能力12个范畴,79条概念和307条语句,这一具有统整性的结构建立在大量资料编码基础之上。因此,是否还能进一步在新的资料中抽绎出新的概念和范畴,是判断目前已形成的结构体系是否完备的标准。基于此,研究以2019年CCTV-5“我是体育教师”大型综艺节目的视频为参照,对14位来自不同地区体育教师的采访视频文本内容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结果显示并未出现新的节点,由此认为编码内容已达饱和,至此编码过程全部结束,形成的体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结构体系较为客观、科学。

3  体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结构的内涵分析

3.1  价值观念的内涵

价值观念是人们关于价值的根本观点、看法,反映客观事物对于人的意义或价值,是人们基于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要,对某类事物的价值以及普遍价值的根本看法,是关于如何区分好与坏、对与错、符合与违背意愿的总体观念,也是指向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基本见解[6]。体育教师的价值观念反映体育教师的基本认知,包含“制度观、职业观、学生观”3个范畴,分别指向制度层次、自身层次和学生层次。

“制度观”反映体育教师对新时代党和国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有关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等政策、法规文件的认知与看法。制度的重要性就在于它可以提供正确的激励,使人们发挥创新能力,引导人们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颁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制度,明晰国家意志并提出相应要求。体育教师作为政策制度的执行者,首先要形成正确认知,深入认识这些制度背后潜藏的内涵,基于自身专业职责提升政治站位。其次,要积极主动了解和学习政策文件,并在学校体育工作中严格执行和贯彻落实。此外,体育教师不仅自身要形成积极的制度观,还要向学校体育利益相关者普及和传播相关制度,帮助他人形成正确认知,打造有利于制度落实的舆论环境。

“职业观”反映体育教师对自身职业的看法,对提升职业认同起着关键作用。众所周知,体育教师“污名化”这种固有形象的压迫使得很多体育教师不自信甚至自卑[7]。基于此,具备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师必须要有正确的职业观,对体育教师职业的重要性、价值与意义有清醒认知,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意识,坚定从事体育教师工作的信念。在面对提升青少年身心健康、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时,对自己作为体育教師感到无比自豪;在面对外界质疑与歧视时,体育教师要敢于维护职业尊严,以高度责任感和无畏的勇气进行反击。

“学生观”则反映体育教师对“培养什么人”这一关键问题的认知。体育教师的服务对象是青少年学生,其工作职责就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因此,体育教师要理解“立德树人”的根本意蕴,认识到体育学习对学生成长的重大价值,始终牢固树立“学生以发展为中心”的体育教育价值观。在此基础上,分析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主动了解不同年龄、不同学段学生的个性化体育学习需求,深入剖析青少年在身心发展方面的规律性差异,将学生成长作为体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宿。

3.2  必备品格的内涵

品格是个体在与外界互动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一种正面向上的稳定特征或表现。对于体育教师而言,需要具备的品格有很多,其应该具备的最核心品格即为必备品格。体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在“必备品格”方面涵盖“体育人文底蕴、体育科学精神、体育品德”3个范畴,分别表达相应的内涵。

“体育人文底蕴”主要是从体育教师的人文特质、审美表达等层面描绘体育教师的形象,涵盖体育教师的人文思想、所掌握的人文知识、体育文化浸润、对体育美的理解与升华等要素。人文底蕴彰显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长期形成的各种优秀体育文化的高度珍视,对人的全面健康发展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但体育教师在人文底蕴方面存在缺失现象,对文史哲的学习和优秀文化的了解较少,甚至很多体育教师不屑于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因此,新时代的体育教师要大力提升人文底蕴和厚重度,要了解国内外传统体育思想的精华,积累体育人文领域的优秀知识和成果,意识到体育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学会体育艺术的审美和表达,关照人的生存与幸福。具备人文底蕴的体育教师,其所蕴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将对学生产生正面积极影响。

“体育科学精神”主要是指体育教师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要求体育教师要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科学思维和良好的问题解决能力。具体而言,新时代的体育教师要掌握公共卫生健康、运动人体科学等方面的科学原理与知识,为提升学校体育工作的科学性奠定基礎。在当前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的背景下,体育教师对公共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不够充分,而这是应对公共健康危机需求下体育教师需要具备的知识,有助于体育教师在健康危机应对中发挥专业的作用[8];科学思维意味着体育教师要改变冲动、感性等性格特质,要具备冷静、好奇、求真务实等方面的素养,以科学的视角形成思考的习惯;问题解决能力则要求体育教师能够利用掌握的科学知识和形成的科学思维,仔细分析和思考自身专业发展、学生健康促进等方面的困难,并大胆利用专业素养帮助学生予以解决。

“体育品德”主要是从人际交流合作、责任担当、积极乐观心态、文明礼貌、尊重他人、遵守规则、诚信自律、自信心、勇于挑战、理解他人等角度体现出的对体育教师的行为准则要求。体育品德更多强调体育教师的为人处事,体现在精神激励、伦理规范和品性修养3个方面。作为专业工作者和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体育教师要能够积极进取、勇于担当和敢于超越,对职业热情和默默坚守以感染和激励他人。体育运动以规则为基础,体育教师应将长期在运动体验中形成的公平、诚信、自律等特质发扬光大,成为自信和有责任担当者。在品性修养方面,体育教师应该具备文明礼貌、乐观开朗、同理心等特质,大力提升修养,成为“体育文明人”。

3.3  关键能力的内涵

如果说价值观念和必备品格是新时代体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的“软实力”,那么关键能力则是“硬实力”[9],涵盖“体育运动能力、体育课程领悟能力、体育教学实施能力、课外体育执行能力、体育教研能力、学习与反思能力”等6个范畴,可大致划分为基础能力、实施能力和拓展能力3个层次。

体育教师关键能力的基础层主要是指其应具备的运动能力,这是体育工作从业者独一无二的能力,也是体育教师能够开展教学、训练、竞赛等工作的基础,是体育教师与专业对话的途径。但需要指出的是,体育教师应该具备的基础性运动能力不仅仅只是运动项目技术本身,还包括运动原理与方法、体能水平、运动项目的展示和比赛应用能力等方面,是一个综合构成体系。近年来,基于升学、就业各种功利原因,新入职的体育教师运动能力越来越薄弱,亟需引起高度重视,否则就偏离体育教师的工作特征。

体育教师关键能力的实施层主要是指其在课内外学校体育工作中应该具备的操作性能力,这是体育教师的“看家本领”,涵盖课程领悟、教学实施和课外体育执行3个方面。课程作为教学的上位层面,是更加宏观层面的内容体系,很多体育教师聚焦操作性的教学事务,忽视了对课程的领悟,从而使得其工作被窄化和矮化。在核心素养导向课程改革推进的背景下,体育教师要主动学习国家课程标准的精神,理解国家课程方案和地方课程的要求,在体育课程目标体系构建、一体化课程内容选择与设计、校本课程开发和体育课程模式应用等方面形成深刻认知,唯有如此才能站在课程层面铸魂育人。教学实施则将体育教师所领悟的课程进一步落地,从而与学生的体育学习直接对接。指向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体育教学实施,要求体育教师能够设计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学计划、设置丰富的体育教学情境、开展结构化与统整化的体育教学,主动调控学生的运动负荷,尤其要将计步器、心率监测仪、视频剪辑、智能设备、动作轨迹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融入其中,通过慕课、微课和翻转课堂等重构体育教学新形态。在课外体育执行能力方面,新时代对体育教师要求与传统有所差异,将从传统的聚焦学校课余竞技运动训练转向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大课程观”。体育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必须要将大量课余时间利用起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即要拓宽对课程范畴的理解。基于此,体育教师要在课外通过体育锻炼、竞赛、社团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

体育教师关键能力的拓展层主要是指其开展教研、学习和反思方面的能力,是更加高阶的工作能力。长期以来,很多体育教师满足于完成日常教学工作,不开展教研也不主动学习反思,工作于教学一线却脱离于教学前沿,不利于关键能力的升华。体育教研能力要求体育教师要围绕“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以开展教研活动、申报课题、撰写教研论文、钻研教学技巧等为突破点,从体育课程与教学的关键问题出发,探讨在面向特定时代问题解决的前提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学习与反思能力则要求体育教师在认真反思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主动学习前沿的课程与教学设计、青少年健康促进、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新知识、新技术与新方法,创新专业发展新模式,尤其是要改变学习方式。比如,微博、抖音、快手、B站等社交媒体的应用普及给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10],体育教师必须要转变学习观念,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正式与非正式相结合的方式提升自身核心素养。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秉持“自下而上”的逻辑起点,通过扎根理论以标签化→概念化→范畴→主范畴→核心范畴的过程探索体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结构。该结构包含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关键能力3个方面,制度观、职业观、学生观、体育人文底蕴、体育科学精神、体育品德、体育运动能力、体育课程领悟能力、体育教学实施能力、课外体育执行能力、体育教研能力、学习与反思能力等12个范畴、79条概念及307条语句。该结构较为全面反映体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各部分内容相互独立又存在联系,形成完备的核心素养体系。

4.2  建议

(1)体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结构体系虽嚴格遵循“扎根理论”的程序,充分考量不同人群意见,但还需要对这一结构体系进行科学量化验证,从统计学角度探索各个方面和范畴间的关系,进而形成更加严谨的体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

(2)体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结构体系刻画完整的具备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师形象,既可以作为体育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参照系,也可以作为行政部门制订体育教师政策、评价体育教师综合素养的参考性标准。

参考文献:

[1] 石鸥. 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价值[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4(1):9-11.

[2] 谢凡,陈锁明. 聚焦教师核心素养勾勒“未来教师”新形象——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16学术年会暨第三届小学教育国际研讨会综述[J]. 中小学管理,2016(11):35-38.

[3] 杨志成. 核心素养的本质追问与实践探析[J]. 教育研究,2017,38(7):14-20.

[4] 付凌一,孙铭珠,尹志华. 体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构建的缘起与现实意义[J]. 运动精品,2019,38(4):11-14.

[5] 王世权,牛建波. 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途径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雷士公司控制权之争的案例分析[J]. 科研管理,2009,30(4):105-114.

[6] 吴向东. 论价值观的形成与选择[J]. 哲学研究,2008(5):22-28.

[7] 徐正旭,龚正伟. 当代我国体育教师“污名化”现象分析[J]. 体育学刊,2018,25(5):89-94.

[8] 尹志华,张古月,孙铭珠.关照健康:重大疫情下体育与健康课程面临的挑战、责任和未来转向[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20,36(2):20-25.

[9] 易宏.“综合实力=硬实力软实力”——软实力和硬实力及综合实力关系的拟数学模型解读[J].中国科技信息,2014(9):275-276.

[10] 徐悦,尹志华.社交媒体应用时代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机遇与抉择[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21,37(6):52-60.

猜你喜欢
范畴编码体育教师
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范畴研究
正合范畴中的复形、余挠对及粘合
基于SAR-SIFT和快速稀疏编码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配准
《全元诗》未编码疑难字考辨十五则
子带编码在图像压缩编码中的应用
Clean-正合和Clean-导出范畴
Genome and healthcare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