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点入文

2022-07-18 07:25刘佳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湖心亭看雪选点雪景

刘佳

摘 要 《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文学家张岱的一篇回忆性小品文,篇幅短小,意蕴丰厚,构思巧妙,层次分明,用空灵之笔点 染了一幅水墨山水画,文字背后更彰显出张岱的精神世界。以人、景、情为切入点 ,逐步理解文本的丰厚意蕴,将《湖心亭看雪》分成起承转合的叙事结构、天人合一的审美之境和茕茕孑立的孤独之境三个选点 教学,将文本的突破口聚焦于最佳的点 上。以点 入文的方式来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以期为一线语文教师提供新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 《湖心亭看雪》 雪景 审美 选点 教学

教师拿到一篇课文时,可以采用“五步法”来逐步解读文本,分别为文体定位、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以及这样写后产生了什么样的表达效果。以《湖心亭看雪》为例,首先,我们要文本定位,明确这是一篇经典小品文,其主要特征是篇幅短小,构思巧妙。文章笔墨精炼,融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为一体,既有故事的跌宕起伏,又有景色的优美宜人,还有抒情说理,这样一来,行文起落有致,不落窠臼,具备多重审美特征和丰厚意蕴。大致解读了文本主要内容之后,解决了要教什么的问题之后,接下来,我们要解决的是如何组织课堂教学。

“‘點’是课文的聚焦点,也是阅读教学的关注点,如何让学生对这些‘点’形成聚焦,这是教师需要关心的问题。”[1] 教师进行《湖心亭看雪》课堂教学时,采取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思路,聚散结合,紧扣住文本大处的“面”,细致展开小处的“点”。以选点教学的形式,聚焦课核心内容,高效组织教学内容,求让学生优化思维过程,提高审美能力,提升写作表达能力,多方面落实语文核心素养,让课文内容能够打动人心,唤醒学生对语言的审美愉悦,去感受作者传达的千古之美。

文章以叙事为框架,融合写景、抒情,其叙事技巧高超,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文章有清晰的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之后的更定时分;地点——湖心亭;人物——张岱、两个金陵人;起因——看雪;经过——独往湖心亭看雪遇他人;结果——更有痴似相公者。这年腊月,张岱住在西湖,大雪连下了三天,净化了天地,也冻结了人声鸟语。晚上八时左右,张岱撑着小船,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看到雪中的西湖果然风光不凡,更意外的遇到了两个和自己一样冒着严寒的赏雪人。“一篇之中,先起大意,启承转结,三致意焉,则工致矣。”这是杨载在《诗法家数》中所录之语,所论的是诗歌创作,逐渐成为中国古代写作章法结构的模型理论。“‘起承转合’作为一种思维的推进的外化,本身具有符合思维的形成和推导的逻辑。”[2]据于此,将全文分为四层叙事脉络,开篇“崇祯六年,余住西湖”交代了时间和地点,为起;描绘西湖雪景独有的疏朗特征,为承;写诗人湖中偶遇两个金陵人煮酒赏雪,为转;借舟子之口“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来表达文章主旨,为合。本文起承转合的精致结构,是中国古诗文创作的第一笔法。

承接上文,文章便进入了雪景描写过程,以作者的所见所闻为线索,教师这时再带领学生抓住第二段叙事的关键句“舟中人两三粒”展开,文章开篇说作者独往湖心亭看雪,这里是否矛盾?如何理解? 教师抓住这里的人物活动,巧妙设置主问题,组织教学内容,通过解读人物的内心活动来体会作者的心境。作者到了亭上,见两人铺毡对坐。在他心中,大雪三日,更定时分选择看雪之人肯定是对西湖的景色有着“痴痴地”的执着,除了自己想不到还会有其他人,因此在看到舟子、金陵人时,不禁发出“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的感叹,这是因为张岱不相信还能有和自己同样喜欢欣赏雪夜景色的同伴,这令他感到惊喜。

“课堂教学的成功,必须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对所教文本的熟悉,二是找到破译文本的突破口。”[3]在简略的叙事语言中,通过细细解读,便能发现其用意深远。通过与舟中人的行为进行对比,发现张岱看雪,只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不携一物,更没有约友人一起,而舟子和金陵人结伴而来,铺毡对坐,还有童子烧酒作兴,张岱明白了他们虽表面是来欣赏西湖的雪景,但实际上是找了个静无人烟的地方饮酒作乐,这与张岱看雪的初衷并不相同。而这几个人物之间除了不同之处,也有相似之处,正是“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这句话在实际教学中很容易被忽略,教师应引起重视。本是“问其姓氏”,回答理应是姓甚名谁,可却接了“是金陵人”,明显答非所问,这是叙事中的留白之一;而后再接“客此”则更是令人疑惑,这是留白之二。通过作者背景分析知道张岱本是绍兴人,船上二人是金陵人,他们本都不是杭州本地人,故在此皆为客。既然皆为客,又哪里需要知道姓甚名谁呢?在哪皆为客,因此“客此”一词在这里既表现了作者国破家亡的飘零之感又是流露出作者对亡国的无限悲痛。简短叙事,不作详写,就为给读者留下大量的想象空间,教师在教学时可利用这个叙事留白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令学生回味无穷。

新课标指出:“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4]教师结合教材中的单元要求,指导学生多次诵读课文,采用合作交流的方式将全班同学分组,分别从几个角度去分析文中写景的句子,并在小组分享讨论,从而使学生能身临其境的去感受作者笔下的山水风景画,而教师只需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去思考,使课堂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下进行下去。

教师在ppt上面展示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用山上的飞鸟,路上的行人都毫无踪迹来摹写笼罩一切的静,用远距离画面来描写独自在江雪中垂钓的蓑笠翁,营造了一个寂静的雪景氛围。这与张岱描写的寂寥空旷的雪景一样,有异曲同工之妙。接下来,看看课文中是如何描写西湖的极静雪景。

张岱在描写雪中湖景时,运用了国画的手法——先确定一个点,再画出轮廓最后再加以整体把握。这样点、线、面的组合正好构成了一幅晶莹剔透,富有人的韵味和意趣的水墨山水画,也展现出中国古代文人的灵气。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分别从点、线、面三个层次来进行讨论。

第一层次——整体写壮丽的西湖雪景。

首先,教师在屏幕上展示给学生几幅山水雪景图,让学生视觉上有直观的感受,然后使学生沉浸在“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的雪景中。再通过引出三个“与”字让学生思考有何作用?并了解这是用白描手法写景的句子,让学生去感受文字背后独特的审美意境。这里的三个“与”字贯穿天、云、山和水四个不同的审美形式,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天空、云层、山水浑然天成的景象,作者在明知道天与云与山与水是有界限的,却依然选择这样描写,这是因为“雾凇”在这里模糊了界限,“上下一白”模糊了界限。正是这样的模糊下,各个景物也被放大了集中展现给读者,引导读者把视线停留在天、云、山、水各个景物中,营造了一个气势磅礴,但又单纯宁静的白茫茫的雪夜氛围。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小组讨论列举所学过的描写西湖景色的其他诗句,让学生明白在张岱笔下西湖里这样的独特景致是难得一见的,西湖本来的月夜就很美,而这样极致的西湖雪景与任何时候任何地方的雪景都有所不同。这是能工巧匠的工笔刻画——“面”。

第二层次——线染写雪景的疏朗、宁静、梦幻。

湖上影子,唯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这一句采用了白描的叙事手法。“一痕”是淡淡的、朦朦胧胧的秀美在其中,但又有长堤的特征。“一点”是基本轮廓看得清,又突出虽小,但湖心亭是墨色濃重的一点,结构紧凑,远看一点,突出湖心亭在西湖中的位置,在整体中是疏朗有致的一点,与西湖平时热闹的场景不同。“一芥”是舟的形状,飘逸灵动,人的热闹,寂绝中有人声,冰冷中有人在。“两三粒”中“粒”的意思是很渺小,很灵动,在这里作者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来叙述。作者想告诉我们,在茫茫雪夜中,只能远远看见这长堤、湖心亭、舟、舟中人四个影子和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的景色,以此来反衬雪之大,天地之大,人之孤独。这里用了几个量词也值得探究,一般来说,我们修饰亭子和人会用量词“座”和“个”,而不是用“点”和“粒”来做修饰词,而且这两个本都是修饰体积相对较小的物体,而这里用来修饰无论如何也不算细小微小的亭子和人,这也是水中倒影和实物的区别,在大雪的衬托下,湖心亭只有“一点”,舟中人也只有“两三粒”,这就形成了一个反衬。通过对比将自然景观和人相结合,犹如一幅绝妙的水墨画,实现了“以我观物”和“以物观物”的和谐统一。

第三层次——定点。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定点,“点”出这一与世隔绝的境界,一片宁静。张岱描写这雪中夜景时,是经过静心设计的,从长堤写到湖心亭再到余舟,最后定在舟中人,从空间上来说,由远及近,层层递减,景物从“一痕”到“一点”最后“两三粒”,景物越写越小,最后定在一个点上,即这寂寥空旷的山水中,这也正是作者“独往”所想要追求的孤独之境。

教师已经引导学生从点、线、面三个层次把握了雪景的审美特征,此时应该升华主题,将文章中心聚焦于一个“独”字,从解读“独”的深层内涵来理解作者写下这篇文章的心境,使学生真正融入到张岱描写的自然美和人文美的意境之中。下面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王尚文先生指出:“其它学科重在教材‘说什么’,语文学科则重在教材‘怎么说’,以使学生从中学习如何具体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本领,培养读写听说等语言能力。”[5] 语文课要有语文味,语文味最直接的载体是语言,从导语、过渡语到结语都准备或动情的、或激昂的、或内蕴的、或深刻的语言来感染学生,唤起他们求知的欲望。教师可以用一句话总结雪景的特点,再通过提问张岱为什么选择一个人去看雪来引起学生的讨论,从而将课堂过渡到下一个教学环节,在此中间,还可以添加一些课堂互动,师生共同参与到课堂当中,构造一个充满活力充满语文趣味的课堂,教师学会使用恰当的教学语言,能达到教学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文是生活的外延。”[6]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试想如果自己要去看雪会做什么准备,现在人们看雪可以足不出户的在网上或者朋友圈中,而选择舟车劳顿前往看雪的人却少之又少,而选择独自一人前去看雪的人则会更少。激发课堂的话题讨论之后,再回到原文,点出作者正是在“人鸟声俱绝”的严寒环境下选择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引导学生把自己带入到作者的角度下,通过与其对比得出作者自身不仅有着对雪景的独特审美追求,而且还有着不同于常人的执着,从而学生能够在这样的教学中更加深刻的领会古代文人雅士的审美追求。这里的“独往”之“独”,是当时的天气独特,也是前往看时间的独特,亦是无朋友作伴的独特,这一系列的独特,就是作者独特个性的表现,这是其一。

其二,独特的审美意趣。大雪三日、是日更定、拥毳衣炉火,张岱把看雪日子选在大雪纷飞的晚上,只拥一毳衣便来看雪,不携一物。由此可知,张岱不仅独往湖心亭看雪,还喜欢看的是夜色的雪,这自然是与常人的习惯不同,他所期待的也不是结朋友为乐,而是让自己完全沉浸在这大雪之中,仿佛这天地之间唯有景色与他,这也正是张岱所想要和所追求的孤独的审美意趣。

其三,孤独的遗民者。国破家亡总是令人悲痛,杜甫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文天祥说“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杜牧说“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张岱说“客此”。对于张岱来说,在杭州这个地方,则是客,而国破家亡,无处归依,且此时的时间已是清朝,对于张岱来说亦是客居于时。一句“客此”,凝聚着他的孤寂飘零之悲,亦道尽了一个亡国遗民无所归依的辛酸,不管身处哪里,他都将永是一个“客”的身份,就如一个居无定所的漂泊旅人。

《湖心亭看雪》作为一篇经典小品文,其刻画的雪景之美和蕴含的丰富的审美价值使其在文学史上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文章仅用寥寥数语便将西湖雪景独有的疏朗特征和藏匿于文字背后的复杂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教师带领学生静下心来细细品味,走进文本深处,读懂文字背后潜藏的审美蕴藉。教师在进行选点教学时,要将这个点选得准,展得开,落得实,讲得透,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有无限的知识生成,不仅仅让学生只是完成一堂语文课,而是让学生能够切身的感受到学习语文的趣味,以此来提高自身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最后形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理想教学范式。

[1]王奖华.阅读教学的选点、达面[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30):56.

[2]周琦.起承转合话思辨[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高中),2019(7):50.

[3]黄玉峰.寻找课堂教学的最佳突破口[J].中学语文教学,2005(08):23.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11.

[5]王尚文.语言·言语·言语形式——试论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74.

[6]刘淼.当代语文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92.

[作者通联: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湖心亭看雪选点雪景
低转速工况VVT选点对排气温度影响研究与分析
“选点突破”技法的理论基础及应用
《雪景山水图轴》
《雪景寒林图》
《湖心亭看雪》中的文化审美价值观
从《湖心亭看雪》一文窥张岱的故国之思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如何理解《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往”
雪夜遇熊
基于ArcGIS格网选点的优化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