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情景交融 体会民族审美心理

2022-07-18 05:27胡根林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自然

【任务群解读】

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第七单元“自然情怀”,和同册的第一、三两个单元,同属“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课标中明确,该任务群要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其主要的学习目标和内容有:

1.精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写作经历,发挥想象,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力求有自己的发现。

2.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

3.结合所阅读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写作的一般规律。捕捉创作灵感,用自己喜欢的文体样式和表达方式写作,与同学交流写作体会。尝试续写或改写文学作品。

4.养成写读书提要和笔记的习惯。根据需要,可选用杂感、随笔、评论、研究论文等方式,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与他人分享,积累、丰富、提升文学鉴赏经验。

其主要的学习方式为:

1.运用专题阅读、比较阅读等方式,设置阅读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阅读、鉴赏、探究与写作。

2.文学作品的阅读与写作,应以学生自主阅读、讨论、写作、交流为主。应结合作品的学习和写作实践,由学生自主梳理探究,使所学的文学知识结构化。

课标还就如何实施该任务群提供了建议:教师应向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做好问题设计,提供阅读策略指导,适时组织经验分享和成果交流活动;在学习过程中相机进行指导点拨,组织并平等参与问题讨论;引导学生制订阅读计划,并要求阅读一定数量的经典文学作品,包括反映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历程的作品,关心当代文学生活;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组织、举办诗歌朗诵会、读书报告会、话剧表演等活动,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创造更多展示交流学生作品的机会或平台,激发学生文学创作的成就感;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为学生提供观察记录表、等级量表等自评互评的工具,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本单元是必修教材中唯一一个专门的散文单元,所选的都是散文名篇,内容以写景抒情为主,兼及叙事和议论。其中既有现当代散文,也有古代散文。郁达夫《故都的秋》是对故都“秋味”的吟唱,朱自清《荷塘月色》则描绘了月下荷塘朦胧幽静之美,史铁生《我与地坛》写出了地坛对于自己的意义;苏轼《赤壁赋》是夜游赤壁的吊古伤今,姚鼐《登泰山记》则是登临东岳的畅想。这些散文名篇的共同特点是:景物描写精彩,情与景完美融合;意蕴深厚,语言优美。学习本单元,学生通过感受和品味作品的语言,分析和理解作者观察景物的角度和表现景物的艺术手法,把握其情景交融、情理结合的特点,并进一步体会民族审美心理,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核心知识与关键技能】

本单元是散文单元,我们确立的语文大概念或核心学习目标是情景交融。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人间词话》),“情景交融”是写景散文的一个基本特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将之作概念化的理解,变成文本阅读与分析的套话。因此,立足于不同的课文,教师要善于“打开”情景交融,引导学生看到不同经典名篇在景情关系上的不同处理,并进一步体会其背后的民族审美心理。

对于情和景的关系,学界说法很多,也颇为混乱,笔者建议化繁为简,按“景”与“情”的先后关系,大致分出两类。

一类,景在情先,触景生情。作家看到景物,自然而然触发了某种感情,将这样的景物描写出来,将这样的情感抒发出来,并让景物和情感之间建立某种联系,就是一篇好的写景抒情文字。本单元中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可为代表。起初内心“颇不宁静”,淡淡的哀愁弥漫字里行间。随着作者独行小路,领略了月下荷塘之景,哀愁依然还在,但平添了一份淡淡的喜悦,感受到一丝得来不易的宁静。这喜悦、这宁静都是由荷塘之景自然生发的感受,待到环顾荷塘四周听到热闹的蝉声和蛙声,这喜悦、这宁静渐渐变淡,回到了现实。作者写荷塘之景时并没有直接抒情,但情自在景中。

一类,情在景先,借景抒情。作家生活中常常经历情感的变化,当他以情感为中心来选择与之高度契合的景物进行描写,将自己的情感赋予景物,使“景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同样也能写出好的散文。本单元中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就是其例。北平之景物何其多,作者单单选择那些衰飒落寞的景物,如槐树的落蕊、秋蝉的残声、微凉的秋雨等冷色调,颇具悲凉之感的景物,来表现对故都的思念与眷恋,皆因它们与自己内心的孤独、苦闷之情一致。史铁生的《地坛》也是如此,“剥蚀”的琉璃,“淡褪”的朱红,“坍玘”的高墙,以及“散落”的玉砌雕栏,都高度暗合了作者失落、悲伤甚至绝望的心境。

要“打开”情景交融,不止于要了解情与景的关系,还要把握作者与文本的独特性和丰富性。同样是现代散文,《故都的秋》秋景中渗透着“雅趣”与“物哀”之美,《荷塘月色》之景显得静谧、朦胧和梦幻,《我与地坛》的景物则在荒芜寂静中显现出生机活力。它们各具特色、摇曳多姿,和作者经历、性格和审美趣味的不同有關,也根植于民族文化传统和审美倾向的丰富多样。同样是古代散文,苏轼《赤壁赋》“以江山风月作骨”,富有层次地写出了赤壁所见、历史之中、哲理感悟的江(水)月;姚鼐《登泰山记》则按照时间顺序写登泰山全程,先写登临景象,后浓墨重彩写日出景象,再写沿途所见之自然和人文景观。两者根植于“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中国文化传统,一乐水,一乐山,均为名篇,各异其趣。

当学生把这些经典名篇置于历史文化长河去探本溯源,对作者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追求的独特性会有更深的理解,自然也就能更好理解不同文本所呈现的不同的“情景交融”的面貌和样态。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①

1.联系课程标准,明确所属学习任务群,筛选学科“大概念”

(1)从课程标准角度看,本单元属于必修“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中的第三个学习单元,目标定位为:精读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能根据不同文学体裁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和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

(2)教材分析:①本单元人文主题为“自然情怀”,选取的五篇散文都是写景抒情的名篇,或写景抒情,或借景明理,其背后都不同程度地折射出某种共同的民族审美心理,学习本单元不仅要培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更要体会这一民族心理,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②关注作品中的自然景物描写和人生思考,体会作者观察、欣赏和表现自然景物的角度,分析情景交融、情理结合的手法;反复涵泳咀嚼,感受作品的文辞之美。③尝试写景抒情的散文写作。

(3)学情分析:①学生已经学习过“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青春激扬”和“生命的诗意”两个单元,对统编教材编写体例、单元任务等概念有所了解。②学生初中学习过写景抒情的散文,对这一文体并不陌生。能够运用一些简单的术语、概念对文本做分析、谈感悟。③学生对于文人写景抒情散文理解不深入;对情景的内在关系、对自然生命的民族审美心理理解不够;对文学短评和写景抒情散文的写作还需进一步实践,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4)单元大概念:①学习人文主题——徜徉自然,润泽心灵,体会民族审美心理(对应教材分析①);②语文学科大概念:感受景物之美,品味情感之真,体悟情景交融之境(对应教材分析②);③写一篇写景散文,体现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对应教材分析③)。

2.围绕大概念,提取学习元素,确定单元学习目标

(1)感受文人笔下的美景,关注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和人生思考,激发对自然的珍爱之心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进一步体会民族审美心理。

(2)分析和把握文章描写景物的角度和表现景物的艺术手法,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体会文章情景交融、情理结合的特点,增强思维和审美认知能力。

(3)感受作品的文辞之美。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提高语言的感知能力。

(4)借鉴本单元文章的写法,写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力求做到情景交融。

3.预估学习结果,确定表现性评价任务

总任务:无论是主动探寻还是无意邂逅,注定了人类生命与自然的相逢,这份自然情怀酿出百般滋味,从古绵延至今。金秋未远,冬至未至,我校文学社《潮生》公众号准备推出以 “遇见·自然”为主题的文学展示活动,向全体同学征集作品,包括音画朗诵视频、文学短评和散文创作等作品形式。期待你的作品带领大家徜徉自然,润泽心灵。

子任务1:寻找一幅最美的风景,感受写景之美。从景物描写角度阐释你认为“最美”的理由,争取能引发同学们的共鸣。(回应单元目标(1)(2))

子任务2:赏析一段最有情味的文字,品味情味之真。从“我”与物、情与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角度,撰写一篇文学短评。(回应单元目标(1)(2))

子任务3:朗诵一个最喜欢的段落,品赏散文语言之韵。挑选合适的音乐和场景,制作音话视频。(回应单元目标(3))

子任务4:写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学习表达之妙。班级评比推荐给文学社活动筹备组。(回应单元目标(4))

4.创设学习情景,设计学习活动

(1)单元引读课:遇见自然,徜徉自然,了解学习任务(1课时)

①创设单元学习任务情境

生命是一场大的遇见。苏轼遇见赤壁江月,姚鼐遇见泰山风雪,郁达夫遇见故都的秋,朱自清遇见荷塘月色,史铁生遇见北京地坛……无论是主动探寻还是偶遇邂逅,自然已深深融入人的精神世界,这份“自然情怀”酿出百般滋味,从古绵延至今。

金秋未远,冬至未至,我校文学社《潮生》公众号准备推出以 “遇见·自然”为主题的文学展示活动,现向全体同学征集作品,包括音画朗诵视频、文学短评和散文创作等作品形式。期待你的作品能带领大家徜徉自然,润泽心灵。

②学习活动设计

学习活动一

情境与任务:珍惜初读感受,整体感知单元内容。

步骤 1:阅读本单元的五篇写景抒情的散文,随文批注,记下你初步的阅读感受或困惑。

步骤 2:课堂分组交流:朗读你最喜欢的句段,说说喜欢的理由;说出你的困惑,向同伴寻求帮助。

步骤 3:理解单元导语中“自然”的内涵。

阅读单元导语第一段,可以看出该单元的关键词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请找出五篇散文中的“自然”有哪些?

几篇文章的描写对象与人们通常理解的大自然的概念并不完全吻合,它是广义上的自然。有江南、北国这样抽象的地理概念,也有老树、秋蝉等寻常而具体的景物;既包括泰山风雪、赤壁江月等纯粹的自然风光,也包括地坛的高墙、清华园的荷塘这种都市景观。它们都是作者与外部世界展开对话的对象,也是其传情达意的符號。

该单元的的“自然”是存在于认知活动和审美活动中的、与人的生命主体相对应的客体世界。“人与自然的关系”即是人的生命主体与客体世界的相互关系。

“我”与物、主体与客体形成一种“观照—反映”关系,在主体对客体的观照过程中,双方互相作用:

或者心情大于外界因素的影响,“以我观物”,万物皆着我之色彩。表现为以情驭景,借景抒情。如《故都的秋》。

或者外界景物大于我的心情,情绪随着景色变迁。表现为触景生情,情因景生,情随境迁。如《荷塘月色》《我与地坛》。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我”与物、人与情境、主体与客体融为一体,在相互作用、相互激发中,二者的色调和价值往往能得到升华。如《赤壁赋》。

学习活动二

情境与任务:了解有关“散文”文体的核心知识和赏析散文的必备能力。

步骤 1:结合单元导语和学习提示,用好《语文知识手册》和补充资料(1),梳理出学习写景抒情散文的重要概念。

步骤 2:请以你学过的一篇课文为例,提出写景抒情散文的阅读建议。

识“文眼”(揭示全篇旨趣,有画龙点睛妙用)、抓“线索”(文章的思路脉络)、重“手法”(如渲染、铺垫、象征、伏笔、照应、悬念等技巧)、品“语言”、悟“情感”……

教师小结:联系单元学习内容,进一步明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

(2)单元重点突破课 1(2课时)

《故都的秋》精读课教学活动设计

情境创设:人们总会带着某种感情欣赏景物,以情观景,景物就会着上人的感情色彩。我国著名学者王国维就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今天,我们随郁达夫一起走进《故都的秋》,去品尝他笔下故都特有的秋味。

学习活动一

情境与任务:整体感知寻“文眼”,鉴赏画面品“秋味”。

步骤 1:通读全文,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呈现出什么特点?

“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文眼:

步骤 2:为了体现故都秋的特点,作者选取了哪几幅秋景图?为什么不写香山红叶?为什么不详细描绘陶然亭西山等风景名胜?

步骤 3:请在文中任选一幅图画,为画面命名,并从景物选取、形声色态、画面组合、氛围意境等角度进行赏析,写一段赏析文字。

步骤 4:小组分享。组员共同形成评价量表,并形成评价或修改意见,作者进一步修改。

评价角度提示:能多角度赏析;能举例分析;能正确使用术语,语言准确生动;条例清晰,总分结合等。

步骤 5:推荐发表。小组评议,推选一篇最佳,写出推荐理由。被推荐者将赏析连同推荐文字一并发到征稿微信群,可配图1-4张。

学习活动二

情境与任务:知人论世探情由。

步骤 1:作者为什么不用明快的笔调来颂秋呢?(“悲凉”的由来)联系背景:国家内忧外患,自己背井离乡,国仇家难使他内心充满忧思、苦闷和孤独。补充:郁达夫自幼经历坎坷,抑郁善感。文学创作上,提倡“静的文学”。

步骤 2:探究:体会民族审美心理。作者说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有什么道理?回顾你所读过的写秋的诗文,谈谈你的看法。

学习活动三

情境与任务:总结方法明路径。

步骤 1:学习了本文,你学到了哪些赏析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

归纳:(1)梳理作者所选之景与刻画这些景物的方式,发现作者对自然景物的取舍、强调与忽略等处理方式,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2)知人论世,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精神性格、审美取向等,体会情的由来。

步骤 2:郁达夫笔下的“秋味”,是其“秋心”的映射。以“我”观物,以情驭景,借景抒情,“我”与物、情与景融为一体。那么,情景的交融还有其他的表现方式吗?

(3)群文阅读课 1(2课时)

组合篇目:《我与地坛》《荷塘月色》

学习活动一

情境与任务:阅读《我与地坛》(节选),梳理作者所选之景与刻画这些景物的方式,关注作者对自然景物的取舍、强调与不同时期景物特点的变化。体会“物”与“我”的相互作用。

步骤 1:圈画、梳理文中所写的景物,归纳作者在不同时期关注的景物的特点,填入表格。

步骤 2:比较不同时期景物特点的变化,把握作者认识变化的轨迹,填写表格。领会地坛对作者的精神成长和生命启迪的意义。

小結:梳理三次景物描写中作者所选择的景物及其特征,就可以看出作者的精神世界在与地坛相伴十五年间的变化。感受到“物”对于“我”、自然客体对生命主体的慰藉启发。触景生情,情因景生,情随境迁,“我”与物、情与景同样交融一体。

学习活动二

情境与任务:迁移运用,将梳理景与情的关系的阅读策略运用到《荷塘月色》的阅读中,具体深入地体会自然对于人的意义。

步骤 1:识“文眼”、抓“线索”。

步骤 2:圈画“家—— 小路——荷塘——家”中的不同景象,梳理、归纳其特点,把握作者情绪、情感变化的轨迹。完成表格。

步骤 3:分析《我与地坛》《荷塘月色》两篇文章中的物我关系、情景关系的异同。

步骤 4:思考“家”和“荷塘”这两个核心意象的象征意义,把握散文主旨。反思自己生活中的“家”与“荷塘”。

学习活动三

情境与任务:含英咀华,品赏散文语言之韵味

步骤 1:三篇现当代文人写景散文的语言各有特色,请从修辞、用词、句式、语言风格等力面细加品味,并精选最能体现该文语言特色的段落,写一则语段鉴赏。

提示:三篇文章的语言都有精妙生动的特色,情真意切。但呈现出的作家的语言风格又有不同:朱自清的语言清丽婉转,他主张散文创作应“新而不失自然”,善于用平白如话、晓畅流利的语言描绘情状表达心情。从比喻句、拟人句、叠词句以及用得十分精当的动词可以体会到。郁达夫的语言深沉多思,有感伤色彩,侧重于从主观角度赏秋味、品秋色,借细节描写和联想表达故都的秋的姿态,有浓厚的文人的审美情趣。史铁生的语言寓深远于朴素,寄激情于从容,融客观性、抒情性和思辨性为一炉,多運用双声叠韵词和口语化表达,增强节奏感和亲切感,运用大量意象进行象征、比喻、排比等手法,使朴素而富含哲理性的语言更加形象。

步骤 2:诵读展示:美文需要美读,需要朗读者视觉、听觉与情感、思维的全方位投入。请同学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同组的伙伴听,请大家给出改进意见。小组合作,录制朗诵,配以音画,编辑视频,再加上一段导听说明,将作品发布活动作品征集微信群,请同学投票评比。

(4)单元重点突破课 2(2课时)

《赤壁赋》精读课教学活动设计

情境创设:李白遇见黄河,狂放之气喷薄而出;陈子昂遇见幽州台,发千古之叹;在人生中最艰难的时期之一,被贬黄州的苏子遇见了赤壁江月,生命的情境从此迥然不同……

任务与要求:核心问题:苏子的哲理之思是否能够化解心中之悲?

学习活动一

情境与任务:分析苏子之悲从何而来?

步骤 1:观文本

苏子歌:“望美人兮天一方”

溯历史:一世之雄,而今安在

观当下:长江无穷而吾生须臾,物我对峙。

步骤 2:探经历

“乌台诗案”,含冤被贬,前途渺渺

步骤 3:析根源

思想根源:儒家思想,济世情怀

学习活动二

情境与任务:探究苏子的哲理之思

步骤 1:朗读第四段,思考苏子所悟之理是什么?

小组合作:借助表格或思维导图,分析本段中景、情、理是如何相互作用,促成了苏子情感变化的?

示例:

步骤 2:名家点评:“以吹萧和歌声中引入,则文境奇。其论曹公之诗,曹公之事,低回流连,两迭而出,则文致奇。盛言曹公英雄,较论我生微细,蜉蝣短景,对境易哀,则文势奇。迨至以水、月为喻,发出正论,则《南华》、《楞严》之妙理,可以包络天地,伭同造化,尤非文人梦想所能到也。”

——明·林云铭《古文析义》

小结:景情理交融 儒释道相济

学习活动三

情境与任务:苏子的哲理之思能否化解心中之悲?

步骤 1:赋家常用虚设主客,通过“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方式阐述观点。

填空:

本文的主客实为一人,前者是 的苏子,后者是 的苏子。主客对话实际上是苏子的心灵独白,是苏子在努力说服另一个自己。

步骤 2:结尾处写“客喜而笑”,有人认为这表示苏子所悟之理化解了心中之悲,也有人不认同这种看法。

在赤壁月夜,你化身苏子舟中之客,承载着苏子的苦闷与悲愁,苏子从赤壁水月中所悟之理能够化解你心中之悲吗?请谈谈你的认识。

课后作业:

写一篇文学短评,就“所悟之理是否能够化解心中之悲”谈谈你的观点。观点要有理由支撑,理由要有文本依据。

推荐阅读:余秋雨《苏东坡突围》,林语堂《苏东坡传》。

(5)群文阅读课 2 (2课时)

古代写景、游记散文群文阅读

组合篇目:《赤壁赋》《登泰山记》《黄州新建小竹楼记》(2课时)

古代有很多写景、记游名篇,或叙述,或描写,或抒情,或议论,或纪实,或想象,并由此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思考认识。《赤壁赋》以“赋”记录了赤壁之游,文中景、情、理交融,纯粹写景文字较少。《登泰山记》以“记”的形式,叙说了登泰山经过, 描写了泰山夕照和日出佳景,文字极为精简,却充分表现出雪后登山的特殊情趣。补入一篇北宋文学家王禹偁被贬为黄州刺史时所作的一篇散文。文章通过描绘竹楼的特点和作者寓居竹楼所领略到的独特风光和雅趣,集中表现了作者遭贬后怅惘落寞、茫然无奈而又不甘沉沦、刚正不阿的复杂感情。旨趣上关联《赤壁赋》,形式上关联“记”体散文,加深对“记”这种文体的理解。

学习活动一

情境与任务:读懂文意,积累文言字词;品读课文,赏析山水风物之美。

步骤1:通读《登泰山记》《黄州新建小竹楼记》,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懂文意,积累文言字词句及文学文化常识。

步骤2: 找出《登泰山记》《黄州新建小竹楼记》两篇文章中集中写景的文字,概括景物特点及写景特色,体会作者的情感。

学习活动二

情境与任务:基于不同学习目的,进行群文比较阅读

步骤1:对比《登泰山记》《黄州新建小竹楼记》处理景与情(理)的异同,了解“记”体散文的特征。

步骤2:《赤壁赋》《黄州新建小竹楼记》同为贬谪黄州之作,两篇文章的情感以及情感的表达方式有何相似和不同之处?

(6)写作与交流

情境创设

苏轼从赤壁清风明月中寻得一份释怀,史铁生从地坛公园悟出生命真谛,朱自清从荷塘月色暂享精神的宁静。自然风物给作者带来心灵的慰藉。你曾经在哪一种状态下,有过让你感到惊喜或悲伤或思索的“遇见”?

任务与要求

以审美的眼光关照自然,寻找与自我精神相契合的自然风景,获得人生慰藉与人生启示,以“遇见·自然”为主题写一篇写景抒情散文,表达自己个性化的感悟,力求做到情景交融。

学习活动一

情境与任务:盘点学习收获,借鉴写作方法

步骤 1:盘点(回顾)五篇写景抒情散文中“生命与自然”的契合。

步骤 2:借鉴写法,评价前置。

小组合作形成写景抒情散文的评價量表

学习活动二

情境与任务:感悟自然,表达自我

步骤 1:寻觅我的风景:叩问自己的内心,有没有一片风景深入心灵,留下印痕。

步骤 2:调动丰富的感受。确定自己的选材,选定相关景物后,思考用什么手法能更生动传神地表现出景物的风采。

借鉴课文,积累写作技法

角度:形、声、色、味、触……多层次、多视角

手法: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动静、虚实等表现手法;细节描写

语言:准确、生动、优美、有韵味

步骤 3:渗透独特的情思

如何达到情与景的交融?阅读写作指导,借鉴课文。

触景生情

因情设景

学习活动三

情境与任务:片段写作并分享

①写一个情景交融的片段

②小组交流,对照评价量表互相品评,提出修改建议。

③修改片段,完成全文。

④小组推荐,全班交流。

课后作业:评选优秀的散文作品,向校文学社专刊《潮生》(散文专辑)投稿。还可以配以插图或照片,作为对高中生活的一份纪念。

(7)单元梳理课(1课时)

学习活动一:分享文学阅读经验

情境与任务:本单元我们围绕“自然情怀”这一话题,阅读了五篇写景抒情的散文名篇,并创作了一篇散文,表达自我的自然感悟。请简要回顾一下单元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

写一段总结的话,与老师和同学交流本单元获得的阅读经验。

步骤 1:对照单元学习任务单,自我评估自己的完成情况,独立完成单元学习总结的写作。

步骤 2:学生分组交流,然后推选代表向全班展示交流。

步骤 3:修改自己的学习小结。

学习活动二:单元知识整理与反思

情境与任务:请根据你本单元学习的体验和收获,制作散文阅读板块的语文能力手册。

步骤 1:自由交流你认为散文阅读能力手册应该有哪些内容组成?

步骤 2:设计自己的散文阅读能力手册的内容,并在组内交流、修改。

步骤 3:完成散文阅读能力手册的制作。

附教学资源

1.钱理群《关于朱自清的“不平静”》、《品一品故都的秋味》

2.孙绍振《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故都的秋〉:悲凉美、雅趣和俗趣》

3.吴周文《谈〈荷塘月色〉》

4.余光中《论朱自清的散文》

5.梁平《两种生命形态的对比与选择——郁达夫〈故都的秋〉主题新探》

6.张勇《〈故都的秋〉的物哀之美》

7.吴小如《读苏轼〈赤壁赋〉》

8.郭春林《生死之思——史铁生及其〈我与地坛〉的意义》

[设计者:陈思源,上海市北蔡高级中学 ;张昕,上海市建平中学 ]

【重点突破·《赤壁赋》第二课时教学现场】

教学目标

1.感受和欣赏情、景、理完美融合的艺术特色;

2.探究作者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体会其以道济儒的生命哲学。

教学过程

导入

生命就是一场大的遇见。郁达夫遇见故都的秋,朱自清遇见荷塘月色,史铁生遇见北京地坛。而宋代的苏轼在他人生当中最困难的时期之一,被贬黄州之时,他遇见的是赤壁山水,人生的情境从此迥然不同。我们预习时注意到苏子泛舟赤壁之下,他感情是有变化的,今天这节课,我们来探究一下苏子赤壁水月所引发的哲理之思是否真的能够解开自己的心中之悲?

活动一 :知人论世,追寻作者悲从何来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苏子心中之悲,悲从何来? 老师给出探究的支架,首先可以观文本,从文本中去找;然后可以看经历,从他的人生经历中去寻;我们还可以去思考一下苏子之悲产生的思想根源是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诵读文章的第二段和第三段,同时也感受一下“赋”的韵散结合之美。

生(齐读)

师:苏子的情感从喜到悲的转折点 在哪?

生1:洞箫。客吹洞箫声音显得非常凄切。

师:客吹洞箫是和苏子之歌的,苏子歌中有没有透露出他悲的原因?

生2:望美人兮天一方。

师:“美人”在这里是有象征意义的。屈原就曾经用香草美人来来象征高洁的品格和美好的理想,而苏子在这里指他的美好的理想。他的政治理想离他近吗? 实现了吗? 没有。苏子当时仕途上处于什么状态 ?

生3:被贬黄州。

(教师呈现“乌台诗案”的资料)

师:“乌台诗案”之后苏子含冤被贬,差点 丢了性命,前途渺渺,渺渺,很旷远的样子。政治理想难以实现,功业未成,于是悲从中来。为什么到了赤壁,作者悲从中来呢? 请看文章的第三段。

生4:苏轼联想到了曹操。曹操,一世之雄也,当年“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那是锐不可挡!但一世枭雄“而今安在哉”,人生无常。

师:是的。枭雄如曹操,都被“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而苏子与客只能 渔樵于江渚之上,这又引发他怎样的悲?

生(齐):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生(齐):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师:想到自己当下在天地间就像蜉蝣一样,哀吾生而羡长江。为什么?

生(齐):人生苦短,人生短暂。

师:大家想一想,苏子感慨功业未成,人生短促,他为什么就感到悲呢? 这背后有没有一种思想的根源?

生5:能 够有所作为,能 够入世,积极入世,能 够建功立业……这是中国儒家知识分子的传统。

师:所以中国有这样一句话叫作“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无论是当年被放逐的屈子(屈原)在汨罗江畔行吟,还是这里被贬官的苏轼在赤壁月夜下泛舟,他们都没有放下这份济世情怀,所以他心中之悲苦真的浓得化不开!

活动二 小组合作,探究作者的哲理之思

师:那么既然悲苦如此深重,为什么后面 苏轼和客又喜而笑了呢? 他从赤壁的水月引发了怎样的哲理之思? 大家诵读文章的第四段,思考一下苏子所悟之理是什么,然后展开小组合作,通过表格或者是关系图来分析这一段情和景是怎样互相作用,促成了苏子这种情感变化的。

(学生齐读,分组探究,然后分享交流)

组1:我们组从第4段当中找到了几个景,分别是江水,它的特点 是循环往复,还有明月,它阴晴圆缺,然后是江上清风。苏子看到这些了以后,他悟出了一个道理,不必为人生短暂,功业无成而悲伤,也不必强求身外之物。因为苏子在二三段中悲的是自己的功业无成、人生短暂,所以我们组认为他悟出这个理就可以帮助自己走出人生困境,变为旷达和乐观。

师:掌声鼓励一下,请坐。这组同学用表格的形式把情和景梳理得非常清楚,由景入手,然后悟出了理,在理的参与下感情发生了变化,思路非常清楚!

组2: 首先我们关注的景物是水与月,水的循环往复,月的阴晴圆缺,这引发了苏轼的思考。他认为,事物的恒久与否其实在于人们看事物的眼光如何,而不在于事物本身。人生也是如此,功名利禄的取得与否并不是最重要的,只要坚持自己操守就可以了。我们是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这一段得出的结论。

师:功名利禄不重要,那人生的价值在哪呢? 在山间之明月,江上之清風中感受人生的幸福。他整个人其实已经得到了一种思想上的升华,这是我认为苏轼最伟大的地方!

我们这组这样梳理:先开始写景,然后由景悟理,然后由理转变了自己的情感。他们分析得怎么样?

(生鼓掌):好!

师:这一组为我们梳理了三层理,层层递进。在理的化解之下,感情升华,转为豁达,喜而笑的感情水到渠成。非常棒!

组3:我们组找到的景是风月和江水,它们的特点 是无穷无尽、循环往复。苏轼触景生情,寄情于山水,达到了自我解脱,超然无碍,乐观豁达的心态 。然后由情又想到了理,由江水他发现“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由清风明月觉得“物各有主”,无法得到的就不必强求。由此,他从之前的悲之中说服了自己。

师(追问):他是怎么说服自己的? 比如江水的“逝者如斯未尝往”怎么就可以让他由悲转喜?

组3补充:因为他觉得事情和事物的得到与否不取决于自己。

师:“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什么意思? ……你看水不停流淌,但是未尝往;月阴晴圆缺,但是不曾增减,对吗? 他想说明的是什么?

组3补充:万物是永恒的,“我”也是永恒的,“我”和物都是永恒的。因此就没有什么可羡慕的,也不用哀吾生了。

师:好,这样顺理成章了!

组4:我们组首先描述了江水和明月这两种景物的特点 ,然后得出来这个结论就是“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 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这分别就是一个悲观的态 度跟一个乐观的态 度。如果你是站在变的角度上来看,那你会得出一个悲观的结论,天地的你一切都是一瞬间就没的,你的生命你的功业全部都是这样。但如果你站在一个不变的角度上来看的话,这就是一个很乐观的态 度,物与我皆无尽也,我自己的生命、我的一切都是无尽的。这种观点 ,就会使他的心情变乐观豁达起来。

师:当我们把视角放的更广阔一点 ,放在整个的历史长河生命长河当中去,你会感觉到物与我皆永恒,这样一来人就豁达了,感情就愉悦了。

组4:苏轼进一步得出结论:“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东西都不是你的,该是你的东西你自然会拥有它,不该是你一点 都不要去拿它,你再怎么争取也得不到……(掌声)你做的一切都变得既是有意义的也都是没有意义的。这就是一个道家的思想,不要去急着去追求功名利禄。

师:确实,当儒家的功业理想难以实现的时候,苏子把自己的眼光由庙堂转向了江湖,转向了自然,在大自然的无尽宝藏中去寻觅 精神的安顿之所。

活动三 结合赋体特征,追问作者的哲理之思能 否化解心中之悲

师:同学们知道赋这种文体,除了“铺采摛文,体物写志”这个特点 之外,它还往往通过“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方式阐述观点 。在这篇文章中,苏子与客其实是一个人“,主”“客”分别代表了怎么样的苏子?

生:乐观的苏子、豁达的苏子 、旷达的苏子;而客代表的是消极的、悲观的、苦闷的苏子。

师:所以苏子与客的对话其实是他自己的心灵独白,是积极的苏子在努力的去说服一个消极的苏子。他成功说服了吗? 回到今天的核心问题:苏子从赤壁水月中所引发的哲理之思,真的能 够化解他心中之悲吗? 结尾客喜而笑,有人认为这表示苏子的哲理之思化解了心中之悲,而有人认为化解不了,你怎么看?

首先亮出你的观点 ,你的观点 要有理由支撑,一条两条三条理由,尽可能 多想;还有你的理由要有文本依据,你从哪知道的? 给大家一点 时间思考,然后我们展开辩论。

(组内讨论,然后分组表达看法。)

组1:我们小组觉得是可以化解心中之悲的,因为苏轼兼有儒、道和佛的思想,儒家讲究积极入世,道家和佛家追求精神上的解脱,赤壁之水月让苏轼想通了,觉得自己其实是不用羡慕长江的无穷,认为“物与我皆无尽也”,人本身就是永恒,何必在乎眼前的得失呢。所以我们认为他从赤壁水月中所悟之理可以化解自己的心中之悲,谢谢!

师:这组同学观点 非常明确,可以化解。他的理由主要是苏轼的思想是多元的,他既有儒的积极入世,又有佛和道的超然物外,相济之下能 够让他变得达观,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能 够化解。

组2:我们组认为不能 。他思考之后确实变乐观了,但并没有完全的化解。这从《记承天寺夜游》这篇写于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的散文中可以看出。《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此篇写于它之后,这篇散文表达出的情感总体是旷达乐观的,但似乎又有点 悲凉。还有,晚年的时候,皇帝把他召回京城,他其实也去了,因此他总体思想倾向还是入世的。在某个时间点 上的豁达不代表他真正说服了自己,他内心对于自己人生的困顿还是有一些不甘的。

师:这组同学观点 比较辩证,还联系了他的经历和他前后的诗文对比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这种思路非常好,掌声鼓励一下!

组3: 我们也认为其实苏轼的悲苦没有完全化解,理由是,他在这个时期写了很多诗文,比如《记承天寺夜游》的最后“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闲人是一个自嘲自解的态 度;《念奴娇·赤壁怀古》里把自己跟周瑜比,通过周瑜的少年得志来凸显自己的华发早生,最后“人生如梦”的哀叹余音不绝;《水调歌头》里,苏轼内心徘徊在人间与天上,一个非常矛盾的状态 ,而这个矛盾心理在《赤壁赋》里面 也是有的,也是内心斗争的状态 。这种内心的斗争说明他并没有真的化解掉。

师:这一组引的作品更多,苏轼作品中这种积极与消极的、旷达与苦闷的纠结颇为明显,所以化解只是暂时的,而并没有完全解决问题。

生1补充:最后“洗盏更酌”,“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其实是借酒消愁的一种态 度。

师:文中说是喜而笑,你感觉到的是他借酒浇愁。第二天当苏子与客在舟中醒来,也许他依然还要面 对狰狞的现实。但是至少获得了一夜的安宁。也就是说苏子在遭遇人生的困顿的时候,他是在努力的把这种困顿排解出去,把它过成一种诗意的栖居。当面 对人生困顿的时候,在自然中另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以后也许不会遇到苏子这样大的挫折,但人生总有困顿,总会有失意。在困顿和失意的时候,我们要像苏子一样保持着一种豁达乐观的心态,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的诗意。

作业:写一篇文学短评,就苏轼“所悟之理能否解开其心中之悲”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要有观点,观点要有理由支撑,理由要有文本依据。

课到这里,谢谢大家!

[执教者: 陈思源,上海市北蔡高级中学 ;

张昕,上海市建平中学]

【专家视点】

高中语文新课标所倡导的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单元教学,是以“学习任务”来整合单元教学,突破单篇课文教学的藩篱,强调单元内各组课文之间的联系,各组中每篇课文之间的联系,强调通过整合后的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来完成单元核心学习任务,达成总体的核心素养目标。这意味着统整是其核心的课改理念之一。

一線教学在如何做到统整方面有很多积极的探索。陈思源和张昕两位老师,在本单元的设计与实施中,也贯穿了她们对统整的理解,而且这种理解带有一定程度的辩证性和开拓性:统整不是抽取各种具体性的概括,统整也不是知识或能力的简单综合,统整是另一种层面丰富性的“打开”。在我看来,她们的“打开”至少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打开”了课文。在以往观念中,课文向来是供学生学习的自足的个体,无论它是作为定篇、样本、例子,还是用件、引子,单单课文自身就可实现其教学功能。但在陈老师和张老师的设计和教学实录看,她们为每篇课文建立了足够多足够广的联系:既有单元内与其他课文之间的联系,也有单元外与其他文章的联系;既有与作者经历、风格、审美情趣的联系,又有与作者其他作品写作史的联系。有“乌台诗案”等苏轼人生起落关键事件的丰富细节和心灵剖析,苏轼也就不是一个平面的抽象的文人;有《记承天寺夜游》《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作品序列为背景,《赤壁赋》也就不是一个孤立的呆板的作品。这样一来,课文本身就不是一个封闭的自足的个体了,而是在关系中被学生理解和重新建构起来的文本。站在这个角度看,语文课上所谓的阅读理解和鉴赏,其实就是我们教师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作品的多向度联系。联系越适切越深刻,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也越深入,鉴赏也越到位。

第二,“打开”了知识。有的课文本身就是知识,有的课文承载了知识。“打开”了课文,一定程度上打开了课文的具体性和丰富性,其实也就“打开”了知识本身。比如,本单元学生的核心知识和关键能力“情景交融”,学生在感受和触摸《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中体会现当代作家不同的“情景交融”方式,有的是景在情先,触景生情,有的则情在景先,借景抒情,至于体现于景物的选择、表现手法的运用和语言风格中的“情景交融”的独特性更是鲜明无比。这样,学生对于“情景交融”这个知识,就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术语,而变成依托于各种具体性和丰富性的活化的知识。陈老师和张老师以《故都的秋》为精读篇目,以《荷塘月色》《地坛》为群文阅读篇目,以《赤壁赋》为精读篇目,以《登泰山记》和课外引入的《黄州新建小竹楼记》为群文阅读篇目,实现了从知识学习的定向到比较,再到迁移的较为完整的建构过程,无非是为核心知识的学习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背景、条件和氛围。

第三,“打开”了课堂。陈老师和张老师在本单元的学习任务设计时,有意改变学生“做题”为“做事”,围绕“遇见·自然”主题展示这个总任务,设计了以下四个子任务:

子任务1:寻找一幅最美的风景,感受写景之美。从景物描写角度阐释你认为“最美”的理由,争取能引发同学们的共鸣。

子任务2:赏析一段最有情味的文字,品味情味之真。从“我”与物、情与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角度,撰写一篇文学短评。

子任务3:朗诵一个最喜欢的段落,品赏散文语言之韵。挑选合适的音乐和场景,制作音话视频。

子任务4:写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学习表达之妙。班级评比推荐给文学社活动筹备组。

这些任务既具有综合性,也具有生活性和实践性。所谓“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两位老师通过对学习任务的精心设计,很自然地把语文学习从教室延伸到了学生的经验世界,使之成为学生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四,“打开”了学生。当学生带着问题在一定情境下去“做事”,做我们经常说的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他们的思维、情感,甚至精神世界也就逐渐被“打开”了。很难得的是,在陈老师和张老师的【重点突破·教学现场】,我们看到,学生“真的”在讨论问题,在小组合作,“真的”在思考,在表达。这种“真”,在我看来,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教师给学生提供了“真”问题:苏轼在《赤壁赋》中,“所悟之理能否解开其心中之悲”?这是一个立足于文本,又超脱于文本的“真问题”,它有足够的探讨空间,可以在学生已读的苏轼作品序列中去追索,也可以放在苏轼人生经历背景下去思考。

与前三者相比,“打开”学生显然最难。“打开”学生要立足于学生真实的、深度的、解决问题的学习。这提示我们,课改理念再怎么变,无论是“双基”,还是“三维”,还是今天谈的“核心素养”,离开教师对真问题的设计,离开学生对认知冲突的有效解决,要提高语文课堂质量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①本设计的模板由王从华、胡根林两位教授商议后确定,在此深表谢意。

[作者通联:上海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猜你喜欢
自然
吟唱自然的歌者——米勒
日本导演河濑直美电影创作特征浅析
对自然万物的悲悯情怀
在“自然”课堂中探索幼儿教育新途径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自然》:中国的生物伦理并不狂野
《自然》关注中国科技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