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晶江
(常州市金坛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江苏 常州 213200)
结肠癌根治术为治疗早期结肠癌的主要方式,但因创伤面积较大且患者本身合并免疫功能下降,术后易发腹腔感染等并发症,不仅延长了患者住院治疗时间,还增加患者痛苦[1-2]。基于此,临床不断寻找更为有效降低患者结肠癌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的干预手段。本研究从结肠癌术后腹腔感染发生率、切口愈合情况、围术期指标,炎症因子水平等方面对自制负压吸引装置用于结肠癌术后腹腔感染中的价值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常州市金坛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0.49±4.95)岁;TNM分期:I期21例,II期9例;分化程度:高分化15例,中分化12例,低分化3例;病变部位:升结肠12例,乙状结肠9例,横结肠7例,降结肠2例;病理类型:腺癌25例,鳞癌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1.03±5.47)岁;TNM分期:I期18例,II期12例;分化程度:高分化15例,中分化13例,低分化2例;病变部位:升结肠13例,乙状结肠9例,横结肠6例,降结肠2例;病理类型:腺癌22例,鳞癌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常州市金坛第一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对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均符合《2017版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结直肠癌指南更新解读》[3]中结肠癌的诊断标准,且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②临床资料完整且均行结肠癌根治术;③预计生存期≥12个月。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心血管疾病;②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③存在严重免疫性疾病;④术前接受过放化疗后其他治疗;⑤依从性较差;⑥存在既往腹部手术史;⑦肝功能衰竭。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术后护理。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乳胶引流,腹腔打孔后根据患者情况置入引流管,外端连接引流袋。观察组患者采用自制负压吸引装置引流:外套管为输血器导管,通过丝线固定;内管及冲洗管为头皮输液针胶管,外接负压吸引。打孔器于腹腔打出0.1~0.3 cm侧孔后,对外套管进行灭菌处理,于剑突下2~3 cm处作穿刺孔,放置引流管,以低流量、低负压法引流。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结肠癌术后腹腔感染发生率。②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术后两周时观察患者切口愈合情况,将其分为良好(切口完全愈合)、一般(切口表皮良好但切口处有明显红肿或渗液)、切口裂开(切口未愈合处于裂开状态且切口处有明显红肿或渗液)[4]。总有效率=(良好+一般)例数/总例数×100%。③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包括引流液变清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及平均引流量水平。④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炎症因子水平。于术后1 d及术后7 d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以3 300 r/min离心3 min,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试剂盒由上海抚生实业有限公司提供。⑤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瘢痕面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周、8周、12周、16周的瘢痕面积。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表示,组间对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不同时间点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结肠癌术后腹腔感染比较 观察组患者结肠癌术后腹腔感染2例,发生率为6.67%;对照组患者结肠癌术后腹腔感染9例,发生率为30.00%;观察组患者结肠癌术后腹腔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5,P=0.020)。
2.2 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比较[例(%)]
2.3 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引流液变清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平均引流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比较(x)
2.4 两组患者术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1 d的IL-2、IL-8、IL-10、hs-CRP、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7 d的IL-2、IL-10水平显著高于术后1 d,IL-8、hs-CRP、TNF-α水平显著低于术后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7 d的IL-2、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IL-8、hs-CRP、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x)
2.5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瘢痕面积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4周瘢痕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8周、12周、16周瘢痕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瘢痕面积比较(cm2,x)
结肠癌术后创伤较大,严重损伤局部脂肪组织,导致腹腔内渗液出现,加大切口愈合难度,术后剧烈疼痛也会导致患者卧床时间延长,不利于切口正常引流,造成术后腹腔感染风险增加,进而严重影响患者预后[5]。因此,需寻找行之有效的引流手段以降低术后腹腔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结肠癌术后腹腔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切口愈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引流液变清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平均引流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术后8、12、16周瘢痕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提示应用自制负压吸引装置可有效降低结肠癌术后腹腔感染发生率,加速切口愈合,分析原因,负压引流装置可将腔隙内渗出液及时析出[6],引流液中所含组织碎屑及细小组织等会随引流液排出体外,因此术后感染率较低。同时本研究所采用的负压引流装置为双套管负压引流[7],可避免肠壁组织被负压吸引后将引流管堵塞,多侧孔设计扩大了吸引范围,当腹腔内存在液体时可快速析出,且不会吸入腹腔健康组织,因此患者切口愈合较好。
IL-2、IL-10、IL-8、hs-CRP、TNF-α均 为 常用于检测的炎症因子,IL-2水平升高提示机体淋巴细胞活性增加[8],IL-10为重要抗炎因子,IL-10水平升高提示机体炎症反应下降[9]。IL-8促进炎症反应[10];hs-CRP是一种全身性炎症反应急性期的非特异性标记物,在炎症开始数小时就会升高[11],在手术感染的检测中应用极广,如泌尿系感染的检测[12];TNF-α是由巨噬细胞分泌的促炎细胞因子,IL-8、hs-CRP、TNF-α水平降低提示机体炎症反应下降。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7 d的IL-2、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IL-8、hs-CRP、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应用自制负压吸引装置可有效降低结肠癌患者术后炎症反应。结肠癌术后因创伤与疼痛导致患者处于应激及免疫下降状态,炎症反应剧烈,本研究所采用的负压引流装置可高效负压引流,清除腔隙内残存液体速度较快,控制感染的同时可缩小死腔,减少炎症反应。
综上所述,应用自制负压吸引装置可有效降低结肠癌术后腹腔感染发生率,加快切口愈合,减少炎症反应,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