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光奎,丁春青
(1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CT 磁共振室 山东 聊城 252600)
(2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 山东 聊城 252600)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骨科慢性疾病,其关节软骨面的炎性症状不明显,主要为继发性骨质增生病变和关节退行性病变,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出现运动疼痛、行动障碍以及关节肿胀等症状,并且多见于中老年人,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1]。当前尚不明确膝骨关节炎的发生机制,可能与膝关节过度使用、损伤、遗传因素、肥胖以及年龄等诸多因素有关。患者发病后骨性关节炎导致机体磨损下软骨组织变薄,直接影响到患者骨质、骨膜和周围韧带等质量,导致患者的身心受到巨大的影响。由于膝骨关节炎打字软骨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问题致残率极高[2]。而且骨关节炎多发于活动较多的关节,其中膝骨关节炎最为常见,膝骨关节炎患者发病后,因为具有病程长、迁延不愈的特点,若不及时治疗,可出现诸多并发症,比如软骨下骨硬化、关节肥大、畸形等,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所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尤为重要。当前在诊断膝骨关节炎时,首选影像学检查,包括磁共振检查(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以及X 线检查等,但是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因此,本文分析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7 年1 月—2021 年12 月期间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35 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女性65 例,男性70 例;病程1 ~7 年,平均病程(3.7±2.3)年;年龄55 ~82 岁,平均年龄(66.7±4.5)岁。
纳入标准:①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②符合膝骨关节炎临床诊断标准;③患者意识清醒,可以正常交流和沟通;④临床资料完善者。排除标准:①严重精神异常或者意识障碍者;②依从性较差者;③合并其他骨关节疾病者。
X 线检查:选择GE Discovery X656 进行拍摄,取膝关节正侧位或负重正侧位,必要的情况下可拍摄髌骨轴位。
CT 检查:选择GE Optima CT660,对参数进行设置,其中螺距为1.375:1,层距为0.625 mm,层厚为0.625 mm,让患者仰卧平躺脚先进进入扫描区域,设置软组织窗宽为400 HU,窗位为40 HU,调节骨窗窗宽为1 500 HU,窗位为300 HU。
磁共振(MRI)检查:选择GE 公司的MR750 型磁共振成像系统,运用正交膝关节专用线圈,扫描时,指导患者合理摆放体位,一般为仰卧位,患者的膝关节稍微弯曲,外旋15°,采用SE 序列,矢状位T1WI,TE 15.70 ms,TR 548.00 ms;FS-PDWI,TE 25.51 ms,TR 2 000 ms;冠状位T1WI,TE 15.52 ms,TR 466 ms;FS-T2WI,TE 42.72ms,TR=2 000 ms; 横 轴 位FST2WI,TE 42.11ms,TR 2 097 ms;FOV 160 mm,矩阵512×512,层间距1 mm,层厚4 mm。
由2 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师负责阅片,采用双盲法对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统计三种检查方法的病变检出率,包括关节间隙变窄、软组织肿胀、半月板变形、关节积液、骨质增生、半月板撕裂、韧带损伤以及韧带断裂伤。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磁共振检查和CT 检查对软组织肿胀、半月板变形、关节积液、半月板撕裂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X 线检查(P<0.05);磁共振检查对软组织肿胀、半月板变形、关节积液、半月板撕裂、韧带损伤以及韧带断裂伤的检出率显著高于CT检查(P<0.05);但是三种检查方法的关节间隙变窄和骨质增生检出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三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比较[n(%)]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之一,发生病症后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都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因现代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改变,国内肥胖率增加、加之工作压力导致不良坐姿、机体过度劳损,诱发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从病理发病机制来看,膝骨关节炎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骨关节病,其发生与膝关节结构出现异常改变有关,包括半月板突出、半月板撕裂、软骨下骨质破坏、滑膜增生、骨赘形成以及软骨丢失和破坏等。膝关节退化性关节炎/骨关节炎是随着年龄逐渐恶化的关节疾病,病因来自于膝关节的长期使用,时间如果过长便造成膝关节面的软骨磨损,膝关节囊(articular capsule)所分泌具有润滑作用的关节液(synovial fluid)减少,而造成膝关节疼痛、肿胀、无力及坐蹲困难[3]。膝骨关节炎通常发生在中年50 岁以后,与过度工作、肥胖、个人体质、年老或关节受伤有关,通常女性较多而且也较严重,且以发生在膝关节内侧较常见,更严重的情况会造成膝关节内翻,甚至呈现O 型腿的现象,使得病患走路产生困难。初期的症状是呈现酸痛,膝关节本身或附近的肌肉变紧,接下来是关节可活动范围减少,病患上、下楼梯及坐蹲都会感到疼痛[4]。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KOA 在我国的发病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因为具有病程长、迁延不愈的特点,不仅危害患者健康,在一定程度上还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在KOA 患者的临床诊断,X线是首选的一种辅助检查方法,KOA 在X 线片上的三大典型表现为非对称性关节间隙变窄、关节边缘骨赘形成以及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5]。欲明确退变的具体部位、退变的程度以及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则需进一步完善膝关节的CT、磁共振或超声等检查。而磁共振技术操作考虑到了患者肿胀、关节变形、晨僵等问题,诊断期间不需要打开切口就可诊断疾病。而且磁共振技术属于当前最新的医学影像技术,可以有效观察患者的周围血管组织情况,临床诊断也间距扫描速度快、高分辨率等优势,检查的成像显示多而且操作方便。此外,磁共振技术的安全性高,尚未发现经过检查后出现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发病率增加的报道。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早期诊断治疗,控制疾病发展已成为临床重点研究的课题。当前临床上在对KOA 进行诊断时,病理学诊断结果作为一个金标准,虽然特异性和准确率较高,但是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可加重患者的应激反应,再加上大部分患者年龄较大,对手术的耐受性较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应用[6]。CT检查和X 线检查是比较常见的影像学方法,在X 线检查中,虽然能够将机体关节的骨骼系统充分显示出来,并且可以清晰观察骨小梁结构、骨皮等情况,但是由于X线具有一定的穿透性,无法清晰显示软组织结构如积液、韧带以及半月板等,容易出现漏诊或者误诊;而CT 检查无法将关节韧带、软骨完全显示出来,虽然对中晚期病变的敏感性较高,但是早期的特异性较低;与CT 检查相比,MRI 的组织分辨率较高,并且可以从多参数、多方位进行显像,有抗辐射、无创伤、安全性极高的优势,同时操作方便,能够准确判断半月板损伤程度[7-10]。同时,MRI 检查还具有以下优点:①MRI 检查的组织分辨率较高[8]。KOA 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骨科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软组织退化程度明显加剧,运用MRI检查,能够对患者的膝关节部位进行全方位扫描,可以将软骨组织状态清晰显示出来,有助于临床诊断[11];②MRI 能够提供较多的成像参数,从不同角度对KOA病变部位的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判断患者炎性症状,了解病情进展[12-13];③MRI 检查具有无创性和安全性的特点,运用磁共振诊断技术,不需要对患者的膝骨关节进行创面处理,操作比较简单,患者接受度较高,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14-16]。
临床也有研究表示磁共振诊断膝骨关节炎的准确率高,如朱本祥[17]分析了膝骨关节部位的解剖学特点,对存在膝骨关节炎的病理特征进行了研究论述,结果对比X 线检查,磁共振技术(MRI)的诊断准确率高,不需要处理患者创面,而且检查安全性高,患者依从率高,对比X 线的综合诊断准确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吴国保[18]探讨了CT 检查、X 线检查和MRI 的原理和膝骨关节炎疾病的诊断效果。结合患者的诊断结果,MRI 诊断准确率也高于CT 和X线片,综合诊断的结果理想。以上研究和本次研究结果一致。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磁共振检查和CT 检查对软组织肿胀、半月板变形、关节积液、半月板撕裂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X 线检查(P<0.05);磁共振检查对软组织肿胀、半月板变形、关节积液、半月板撕裂、韧带损伤以及韧带断裂伤的检出率显著高于CT 检查(P<0.05),MRI 比CT、X 线诊断准确率更高。
综上所述,临床上在诊断膝骨关节炎时,与CT 检查和X 线检查相比,采用磁共振检查的准确率较高,能够明确患者病情,可以为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有效参考依据,具有一定的推广运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