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志先,肖建涛,张旭升,2,赵 丽,陈小纳
(1 东莞市谢岗医院放射科 广东 东莞 523590)
(2 东莞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广东 东莞 523059)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病因在于冠状动脉出现狭窄、阻塞,血流难以正常流通,引起心肌缺氧、缺血甚至坏死,对患者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造成影响[1]。冠心病程度与患者冠状动脉硬化斑块类型存在紧密联系,且斑块情况可作为评估患者预后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临床诊断冠心病患者斑块类型多采用CT 血管成像(CTA)技术,具有准确性高、操作简单、影像清晰等优点[2]。近几年研究发现,血小板参数与斑块情况存在联系,值得临床进一步探究。本文针对2018 年1 月—2020 年12 月东莞市谢岗医院收诊的60 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分析,探究斑块与外周血小板功能参数相关性,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选取2018 年1 月—2020 年12 月东莞市谢岗医院收治完成CTA 检查的冠心病患者60 例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0 例,女性30 例,年龄33 ~84 岁,平均(47.56±1.55)岁。选择同期于本院接受体检的健康者60 名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31 例,女性29 例,年龄32 ~85 岁,平均(47.57±1.5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CTA 检查:在实施检查前需为患者讲解具体的流程,并训练深呼吸、屏息等技巧,帮助其将身体和精神调整至平稳状态,要求检查前心率需低于(70±5)次/min,检查时患者取平卧仰卧位。使用GE OptimaCT660 128层CT机,管电压设定为120 kV;自动毫安(100 ~400 mA);扫描层厚设定为0.625 mm;扫描的速度则设定为0.4 s/r,以心脏智能软件包模式下进行检查。同时为患者注射碘帕醇(370 mgI/mL)对比剂,剂量需根据患者自身体质量而定,总剂量控制在60 ~80 mL,给药速率控制在5 mL/s 左右。扫描时应由气管隆突下缘10 mm 处起始,直至膈下20 mm 处停止,并叮嘱患者配合医生的检查而屏住呼吸。
图像处理及分析:将所有扫描后的影像原始数据均传输至GE AW4.6 工作站进行处理,并利用容积再现技术、曲面重建技术、最大密度投影技术、多平面重建技术等获取冠状动脉造影的三维成像,且对主要分支血管予以准确重建。同时采取基物图像、能谱曲线等技术对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给予分析,要求斑块覆盖率需达到80%以上,测量相应CT 值,并对平均CT 值进行评估。所有患者的影像数据均由至少两名高年资影像诊断医师完成阅片,其中冠状动脉血管内表面突入管腔的结构厚度超过1.3 mm 者即可认定为冠状动脉斑块,如两名医师阅片意见不统一,需开展进一步讨论,在统一意见后方可给出诊断结果。
血小板功能参数检查:在检查前一晚叮嘱患者常规8 h 禁食禁饮,检测当天在空腹状态下抽取血样。选择肘部主静脉作为采血点,每人采血5 mL 即可。采血后在规定时间内将血样转送至生化检验科室,使用血细胞计数仪对血小板参数进行检测,分别记录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同时以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含量、P 选择素的指数进行确认。
总结观察组冠心病患者斑块诊断结果,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血小板功能参数差异性,同时探讨斑块与血小板功能参数间的相关性。
采用SPSS 26.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 s)表示,行t检验,多组数据间以F值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 相关分析。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CTA 诊断结果显示,斑块阴性者11 例(18.33%),脂质斑块13 例(21.67%),斑块CT 值范围为32 ~42 HU,平均(37.45±1.23)HU;纤维斑块14 例(23.33%),斑块CT 值范围为66 ~86 HU,平均(73.98±3.44)HU;钙化斑块12 例(20.00%),斑块CT 值范围为735 ~776 HU,平均(750.78±12.14)HU;混合斑块10 例(16.67%),CT 值范围为300 ~342 HU,平均(320.77±12.14)HU。
观察组无斑块患者血小板功能参数结果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同类型斑块患者血小板功能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斑块类型冠心病患者与对照组血小板功能参数对比(± s)
表1 不同斑块类型冠心病患者与对照组血小板功能参数对比(± s)
?
Pearson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CT 值与血小板参数中PLC 指标呈正相关,与P 选择素、PDFGBB 及MPV 呈负相关,见表2。
表2 相关性分析
目前,国际医学界还未就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机制给出统一的解释,相关研究指出该病的形成和患者自身血脂代谢能力下降、血小板异常聚集、血管内壁损伤、血管内壁成分异常改变等均有着密切关系,所形成的斑块包括粥样斑块、纤维斑块等多种形态,部分严重情况下还可能产生钙化,使血管更加脆弱[3]。且在产生粥样硬化斑块后还会引发多种继发性疾病,也会提升内出血、血管破裂等的发生率。其中冠心病就是冠状动脉内产生粥样硬化斑块后对心脏造成的器质性损伤类病变,该病症的程度和斑块阻塞冠状动脉内径的程度成正比,且和影响的分支血管数量也有密切关系。脂质斑块通常容易导致血管内壁破裂,从而使血小板发生异常聚集情况,即可形成血栓,也会导致其他多种心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另外很多研究数据表明,钙化型斑块的稳定性较脂质型更高,因而导致的血栓、心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率反而更低[4-5]。
目前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时多推荐使用CT 扫描的方式,再利用血管成像技术,可以准确地区分不同类型的硬化斑块,也可确认病灶所处的具体位置。根据现代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性质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血小板参数也存在一定差异。这是由于血小板直接参与了硬化斑块的整个形成过程,其对于斑块自身的稳定性、结构等均有着巨大的影响[6-8]。常用的血小板参数为PDGFBB,其可用于评估血小板自身的活性和黏附功能,而P选择素则是血小板功能被激活后所释放的物质,其血液中浓度指标的高低直接反映了血小板激活的状态,即浓度越高血小板越活跃。同时当血小板因凝血崩解后产生大量的PDGF-BB,可在血管内壁形成纤维帽,而这也是粥样硬化斑块的早期形态之一[9-10]。从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患者中共有13 例为脂质型斑块、14 例为纤维型斑块、12 例为钙化型斑块,而进一步对不同类型患者血小板参数进行检查时可见,脂质型斑块的P 选择素、PDGF-BB 含量均最高,而钙化型最低。观察组无斑块患者血小板功能参数结果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同类型斑块患者血小板功能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CT 值与血小板参数存在相关性(P<0.05)。
综上所述,CT 血管成像技术可以有效甄别粥样硬化斑块的类型,同时血小板功能参数的变化规律也可为硬化斑块类型的评估提供参考,可用于临床诊断工作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