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思政探究

2022-07-18 07:49平,姜丹,唐非,张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23期
关键词:工科专业课程应用型

孙 平,姜 丹,唐 非,张 俊

(沈阳工业大学 人工智能学院,辽宁 沈阳 110870)

2017年2月,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专业建设,为高等工程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理念,作为新工科建设的人工智能领域,现已上升为国家科技战略,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中心,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制高点。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不仅是新工科建设的重大机遇,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高校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教学模式依然陈旧,大多依据相近专业的课程体系,增加一些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课程。这与新工科背景下需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有一定差距。

高等教育作为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阵地,肩负着新工科背景下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责,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课程建设,课程是实现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主渠道。2020年,教育部党组会议审议通过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其中指出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课程思政对高校人才培养进行了顶层设计,体现了课程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价值引导,对新工科专业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价值取向进行了有机结合。而在学生的专业教育中,专业课程教学在保证学生获得所需的理论知识、职业技能、应用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在塑造学生人格、提升精神品质、培养科学素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对专业课程进行充分有效的教学设计,使教学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有机融合,必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近年来,为了满足国家对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的需求,许多高校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沈阳工业大学于2020年7月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面向学校的办学定位,在原有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上,成功申办了工业智能专业,前者面向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需要,以智能感知、智能信息处理为主要专业方向;后者面向我国工业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以智能建模与控制技术、智能传感与实时检测为主要专业方向,并明确了两个专业均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在新工科背景下,学院倡导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建立具有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从专业课程建设的角度对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

一、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

(一)课程思政是新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新工科教育融合了理科、文科、人文社科三个方面,是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式,其建设与理工、文理与工管密切相连。新工科背景下的人工智能教育密切关注社会前沿,不仅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勇于担当、敢于挑战的品格,包含了很多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因此新工科建设环境下要求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而推动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开展。

(二)课程思政是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我国人工智能领域人才不足,尤其是应用型人才欠缺。由于各高校对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起步较晚,没有积累更多的经验,在落实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上主要依赖思想政治理论课,然而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人才在社会中肩负着更多的职业道德,需要塑造更加完美的品德素养,仅仅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不够的,只有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才能构建全方位育人的大格局。

(三)课程思政是优化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的需要

为了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应用型人才,面向人才市场和产业需求,学院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和工业智能专业,根据需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专业伦理等思想政治素养,优化了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分别制定了体现专业特色的培养方案,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分别见表1和表2。

表1 智能科学与技术的专业课程设置

表2 工业智能的专业课程设置

由表1和表2可以看出,专业课程设置紧密围绕培养方向,并体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前沿,并且明确要求教师在课程大纲中融入思政元素,通过专业课程的前后衔接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从而实现每一门专业课的思政知识与专业知识同向同行,使融入思政元素的专业课程更好地发挥育人作用。

二、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课程思政的构建

(一)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

与人工智能领域相关的专业课既有理论算法,也有案例应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一定的困难,若不及时加以引导,会产生畏难情绪影响学习效果。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都要进行思政元素挖掘,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在专业课中自然融入课程思政,推进课程思政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实施。通过预习课前的前沿应用技术激发研究热情,厚植爱国情怀;课中的交流讨论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工匠精神;课后的实际应用提升学生实践创新、大胆超越的意识,使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培养思想政治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

专业课程体系思政元素的挖掘效率,对实现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教育的快速融合起到了决定作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将多媒体资源、线上线下混合、思想政治案例等进行融合,让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在教学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完成思想上的指导,让学生能够真实感受到课程思政中积极向上的育人元素,这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授课结束后,可与学生进行及时的交流沟通,并利用课后形式多样的作业,如学习体会、总结报告、小组项目等,反思教学设计,完善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

(三)主要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

专业课程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两条平行发展的直线,而是互相渗透、深度融合,共同实现育人价值叠加的教学过程。针对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和工业智能专业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部分专业课程,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通过课堂的教学内容设计,巧妙融合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既体现了人工智能专业课程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也体现了课程思政的育人力量,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的融合必将使人才培养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表3 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部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结语

新工科背景下,将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融入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促进了人才道德修养和专业能力的同向同行,能够培养国家急需的具有家国情怀、福祉社会、勇于创新的人工智能领域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通过沈阳工业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工业智能专业的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切实体会到要形成完善的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思考,教育者要不断探索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和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规律,在润物无声中感受课程思政的育人力量。

猜你喜欢
工科专业课程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工科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创新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