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劳动教育目标与实践实施探索

2022-10-31 10:21吕孝敏朱华炳李小蕴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23期
关键词:劳动精神大学生

吕孝敏,朱华炳,鲍 宏,李小蕴

(合肥工业大学 本科生院,安徽 合肥 230009)

一、大学劳动教育现状

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随着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家庭对孩子娇生惯养,家长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基本不让孩子做家务,农村孩子也很少参与田间劳作,欠缺劳动锻炼,部分大学生变得怕苦怕累,贪图安逸和享受。学校教育以知识和能力培养为主,部分学生劳动价值观不端正,劳动习惯不好,劳动态度消极,劳动能力较差。据调查,大学劳动教育现状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劳动技能欠缺,相关实践不足

从总体上来看,大学生内心有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认可劳动是现代人谋生的重要手段,也是人生价值的外在体现,但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重理论、轻实践,专业劳动技能欠缺,相关实践不足。大学生虽然接受劳动“只有分工不同,无贵贱之分”的劳动观念,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看不起体力劳动、不尊重劳动者和劳动成果、铺张浪费、贪图享受的现象。部分大学生比较功利,劳动态度不积极。劳动态度的不端正导致学习态度也不够端正,出现逃课、作弊、毕业论文找人代写、沉迷于网络游戏等不良行为,在日后的择业上也会表现出好高骛远和不切实际的不良倾向。

(二)社会责任感淡薄,缺乏奉献精神

大学生在心理上认同“吃苦耐劳、拼搏奋斗”,但是部分大学生存在懒散懈怠、眼高手低、社会责任感淡薄、缺乏奉献精神等弊端。

(三)尚未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大学生有一定的劳动习惯,但部分学生在家没有养成打扫和整理房间的习惯,在学校不检查就不打扫卫生,甚至有的学生宿舍凌乱不堪、臭气熏天。有些学生认为周末、假期就是用来休息娱乐的,不愿去学习,更不愿意劳动。可见部分大学生劳动卫生习惯差,尚未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四)缺乏时代性和创新性

高校的劳动教育途径还需不断探索和改革。目前劳动教育方式不多,以实习、实验活动为主,义务、公益劳动组织较少,且以卫生清洁为主,缺乏时代性和创新性。

二、大学劳动教育目标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学劳动教育在各高校开展起来。结合大学教育的特点,大学劳动教育的实施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劳树德

通过劳动教育,让大学生正确理解劳动是人的一般本质,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崇尚和尊重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主动投身到祖国各类建设实践中,通过诚实劳动实现人生价值和理想。将个人成长、职业规划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联系起来,把个人理想追求与国家兴旺发达融为一体。

(二)以劳育美

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坚信美好生活是劳动创造出来的,美好未来也要靠辛勤劳动才能实现。劳动不分贵贱,形成以尊重和肯定劳动者地位为要义的劳动创造财富、创造幸福的态度;引导学生形成以弘扬和践行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为内核的美好职业追求。

(三)以劳增智

通过劳动教育,学习劳动知识,培养学生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及专业实践能力,教育学生爱劳动、会劳动,在劳动中学以致用,在实践中以用促学,从而锻炼本领,增长才智。

(四)以劳育人

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具备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良好的沟通合作能力,展现优良的新时代青年精神风貌,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三、大学劳动教育实施探索

大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探索分为线上学习和线下劳动实践两个部分。

(一)线上学习的教学模式探索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探索实施了线上劳动教育课程,通过线上学习,强化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弘扬劳动精神,学习新时代的劳模事迹,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的劳动价值观,鼓励学生践行新时代的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发挥新时代的青年主体作用,激发劳动热情,创新创造的勇气,掌握基本的劳动概念、职业分类、劳动安全等基础劳动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质量、效益、环境、职业健康和服务意识。课后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制作手工作品。通过作品介绍及团队合作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好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积极作用的能力。

通过“腾讯会议”,教师和学生可以在家准时开展教学活动,网课可以做随堂练或发布课后作业,课后通过QQ群交流和答疑。校园网站同时有网络课程及随堂练习。教师在网上批改作业,课程结束时在网上提交学生的课程成绩。

经过一轮课程实践,劳动教育线上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认识到劳动的意义和价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劳动人物故事、劳模成长之路、新时代劳动探索实践等教学内容让学生领悟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勇于奉献的劳动精神,爱岗敬业、淡泊名利的劳模精神,专注、精益、创新的工匠精神,以及严谨、执着、求实的科学精神。

(二)线下劳动实践的教学模式探索

由于大学阶段已有了专业的区分,大学毕业生将进入各个专业领域工作,因此可以设计以职业体验为主的劳动实践项目,让学生学习专业的劳动知识、技能、安全及职业规范,学习劳模精神和专业劳动,完成规定的劳动项目,体验劳动过程,解决劳动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完成实践并撰写实践执行报告,记录项目执行过程、专业知识、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最后总结不足,提出改进方案。

通过多种职业劳动实践,可以学习丰富的职业劳动知识,提高劳动技能,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创新能力。通过劳动实践过程,践行新时代的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1.工业劳动实践。工业的现代化程度及其发展规模,最终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面貌,因此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工业劳动实践教育可以培养学生从事专业工作的劳动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在劳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规范的劳动习惯,有利于切实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并形成社会主义劳动观,切实感受劳动的光荣、崇高与伟大。

2.农业劳动实践。“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基本的生存资料,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突出的表现在粮食的生产上。学生通过参加农业劳作,感受具体的种植管理过程,学习一年四季农作物的种植常识,学习农作物的田间管理和采收方法。学生只有体验过劳作的艰辛与快乐,才会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劳动,并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果实,从而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服务业劳动实践。上班族的忙碌成就了服务业的火爆,也成为学生懒惰的“支撑”,同时是创新创业最活跃的“基点”。服务业的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与专业技能的锻炼,让学生切身体会“为人民服务”是光荣且快乐的,懂得劳动是不分贵贱的,每一个诚实劳动的劳动者都值得被尊重。让学生体会只有劳动才能创造美好生活,只有劳动、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人生才是精彩的有价值的人生。

4.生活劳动实践。生活的美好是多姿多彩的,一个整洁温馨的房间、一份香飘万里的美食、一身得体优雅的装束等,都足以令人赞叹。通过专业的培训与实践锻炼,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亲手整理、清洁、消毒的房间才是最干净的;自己亲手制作的菜肴才是最可口、最美味、最健康的;只有爱生活、爱劳动,才是最美丽、最幸福的。生活劳动实践有利于养成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给学生营造温馨、舒适、健康、活泼、文明的生活环境,从而影响着学生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行为规范、价值理念和理想信念,有利于加快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

5.公益劳动实践。在我国古代倡导日行一善,就是每天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更多的人,让社会更加美好和谐。当今社会,国家提出促进“共同富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地域的差距不应该成为贫富分化的理由,职业的差别也不应该成为阶层的鸿沟,追求共同富裕已成为时代赋予中华民族的使命。高校应该教育大学生帮助社会低收入人群或改善社会公共福利事业,为社会的共同富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因此公益劳动是学校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做公益推动学生接触社会、深入生活,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为公众谋利益的良好思想品德。公益劳动实践活动围绕学校、社区的需求服务开展。学生通过公益劳动实践能够掌握一定的生活本领、劳动技巧和服务社会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增强运用科学原理和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公益劳动实践能够增强服务意识,端正劳动态度,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情感,树立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公益意识。

结语

劳动教育需面向全体大学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学习与劳动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获得劳动经验,锻炼学生发现实际问题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践行劳动精神,使学生在享受劳动过程和劳动成果的同时,切实感受到劳动的快乐。劳动实践项目的训练,教会了学生高标准、严要求的劳动技能,让学生切实体会到良好的劳动习惯带来的精致生活及经济效益,成为学生劳动习惯养成最好的“良药”,以及学生终身受益的“长效法宝”,有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劳动精神大学生
虎虎生威见精神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拿出精神
热爱劳动
大学生之歌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