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同云
摘要: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教学理念影响,致使初中数学课堂普遍采取着灌输式的教学策略,因而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加之学生本身便面临着较为繁重的学习任务,故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教育成效。甚至因数学的晦涩难懂而让许多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对此,为避免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需积极探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并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方式,以此方能增进学生的认知与理解并满足新课程改革的号召及要求。显然,生活化教学能很好满足上述诉求,教师应对此给予高度重视。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生活化的教育理念已然融入到了各学科教学,其中自然也包括数学。然而,虽大多数教师对生活化教育理念的运用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但因实践理论体系的缺失,加之受限于自身能力,故也导致了生活化的教育理念未能得到有效落实。对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认真探索运用生活化教育理念的有效方法,以此在创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同时提高课堂教学成效。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将生活化的教育理念引进初中数学教学,教师可融合情境教学的策略,一来对生活化教育理念的合理融入提供途径;二来有助于优化课堂教学氛围,继而提高学生的综合体验。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不仅较为枯燥,且学习难度也较高。这也导致了不少初中生对于学习数学产生了强烈的抵触心理。基于此,教师若能合理将生活化的教育理念引进并搭配情境创设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中感知数学知识,将能在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同时保证理想的教学效果。当然,这也需要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动态,知晓其生活经验及环境,以此方能确保所创设的生活化情境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并确保情境创设能够达到理想的功效。
如在教学“点和线”的相关内容时,教师便可将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引进课堂,并结合情境创设的方式讲解相关内容。虽然,在学习“点和线”的相关知识时,学生可凭借自身能力理解相关定义,但平铺直叙的讲解势必会让课堂显得异常沉闷,继而容易引发学生的抵触心理。为避免以上状况发生,教师可在介绍定义时引入生活场景,如手电筒、电线杆等。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介绍相关知识,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且能促使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继而在营造欢乐、和谐的课堂氛围同时亦能促进教学效率的全面提升。
二、引入生活化案例,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过程
数学从生活中来,并最终在生活中应用。所以,对课外教学活动进行合理的优化设计,可以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运用数学知识趣味性的感受,提高其计算与数据分析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以“轴对称”相关知识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带领学生到操场,为学生布置一些任务:要求学生探寻五个轴对称事物;观察操作的相关事物,然后设计轴对称的图标。又如,教师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中,可将男篮世界杯融入到教学中,为其布置相应的任务,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记录中国队易建联每场比赛获得了多少分?其罚球多少分?最后,学生对统计结果进行提交时,给予学生引导,要求学生立足于得分统计,预测易建联可能会投出的两分、三分球个数。如此,通过向学生设计合理课外任务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数据分析与计算能力,并对掌握到的知识进行灵活运用。
三、巧设生活化问题,丰富数学课堂教学内容
受传统应试教育教学理念影響,致使绝大多数初中生学习并不是为了给之后的学习、工作及生活提供便利,而是为了在考试时能够取得理想的考试成绩。这显然与素质教育的宗旨背道而驰。因此,我国教育的当下之务应是改变学生的错误认知,使其意识到学习的巨大作用。以此方能在强化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同时为其今后的学习及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相关内容时,教师便应采取生活化的教学策略,既要讲解三角形定理,也要找出生活中与之相关的事物。通过引进学生生活中的事物,再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攻克教学的重难点,如三角形的稳定性,通过做多边形物件的稳定性试验,再与三角形相对比,思考其中缘由并最终得出结论,以此有效的运用数学知识来解读生活常识,将切实提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继而在彰显生活化教学的积极作用同时切实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四、结语
总之,将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合理运用至初中数学教学,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且因教学过程所引进的“工具”为真实的生活案例,故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亦能起到良好的促进效果。不仅如此,因所用案例皆来自于现实生活,故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巨大帮助,这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切实提高学生运用课堂所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与素质。
参考文献:
[1]丁德海.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回归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7):1.
[2]赵苏阳.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