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抽象为具体

2022-07-17 12:40张满莹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35期
关键词:琴声听众比喻

张满莹

音乐是一种抽象的听觉艺术,音乐中美的旋律、变化的节奏,对人的精神、情操的陶冶有着不可替代的魅力和力量。音乐家冼星海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确实如此,千百年来,音乐以其深刻的蕴含及妙不可言的旋律,汇成了一条永远流淌不息,闪闪发光的音乐长河,使众人为之倾倒和沉醉。高中学生更是喜欢听音乐,但他们在表达听音乐的感受时总是词不达意,大多数情况下只是说好听,为此,我想引导学生从学习过的古诗词入手探讨学习描写音乐的方法。

既是描写,那就会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就是用生动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直接具体地描绘出来。要将音乐直接描绘出来难度很大,这时比喻就派上用场了。

一、以声喻声

用声音来比喻声音可谓最直接了。如《李凭箜篌引》中一句“昆山玉碎凤凰叫”说乐声清脆动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就像凤凰那激昂嘹亮的歌喉,具体而生动,学生自然就会想到。再如《琵琶行》中的一段:“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大弦的声音粗重急促如急雨,小弦的声音轻细就像是两个人在小声说话。大弦与小弦交错着弹奏,就像是大珍珠和小珍珠落在玉做的盘子里的声音。作者用熟悉的现象使音乐形象化。再如李白《听蜀僧浚弹琴》中的句子:“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乐师扬手为我弹奏一曲,就像听到万山滚动松涛阵阵澎湃。用万山滚动松涛阵阵澎湃来比喻声音,不仅调动了读者的听觉和视觉,还能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二、以形喻声

这种方法指用通感的修辞格把听觉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如《李凭箜篌引》中的“芙蓉泣露香兰笑”带露的芙蓉(即荷花)是屡见不鲜的,盛开的兰花也确实给人以张口欲笑的印象。它们都是美的化身。诗人用“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悲抑,而以“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这种表现方法,真有形神兼备之妙。再如韩愈《听颖师弹琴》中的句子:“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写声调由高滑低,戛然而止,就像攀登险峰,在再也无法升高分寸的时候突然失足跌落,直跌到谷底。再如《明湖居听书》中,作者是这样描写声音的:“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这里写的是听书的感觉,重在强调听觉上的舒适。言其唱到到高处时,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这里又用想象出的视觉形象来比喻,突出了声音的清脆、韧性、高亢。写声音的回环转折,而又节节高起时,作者又用看得见的景象、经历过的事情作喻:“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绝壁干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这段话突出了声音愈唱愈高,而又雄浑高亢、婉转悠扬的特色,使声音的变幻、回环似有形的景致一般展现于眼前。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虽没有正面描写来的直接,但在描写音乐时往往能达到正面描写所达不到的效果。

三、以境显声

古人在描写音乐时还常常通过对周围景物环境的描写来显示或烘托曲调的优美和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如 《琵琶行》“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在这里,“悄无言”是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乐曲引人入胜、感人肺腑,它虽然结束了,但听众还意犹未尽,仍然沉浸在动人的音乐中,神情恍惚,如醉如痴。这句精练而又意味深长的间接描写,凸显了音乐的魅力。《李凭箜篌引》中“十二门前融冷光”用长安城沉浸在寒光之中烘托出乐声的清冷。盛唐诗人李颀写过一首《琴歌》:在“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木风入衣”的夜晚弹琴的人先弹了《渌水》,又弹了《楚妃》,“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琴声一起,万籁俱寂,乌鹊不飞,林木不响,连星星也躲了起来,似乎都陶醉在琴曲之中了。这里作者并不直接描写琴声如何动听,而通过情景的描写来烘托,你看,世间万物乃至天上的星星都听得入神了,更何况人呢?

四、以感衬声

以感衬声指重点写听众的反映及感受,由侧面烘托出乐曲的美妙或演奏人技艺的高超。《琵琶行》中的“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要问在座之中谁流的眼泪最多?我江州司马泪水湿透青衫衣襟!作者用自己的“青衫湿”写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之感。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中并没直接写笛声的哀怨婉转,而是通过听众的反映,情感的变化来写乐曲声:听着这暗暗飘来的《折杨柳》的玉笛声,谁能不触动怀念故乡之情呢?中唐诗人王表的《成德乐》也是采用这种手法:“赵女乘春上画楼,一声歌发满城秋。无端更唱关山曲,不是征人亦泪流。”趙女是“乘春”上画楼,但听众从声音里感觉到的却是“满城秋”,不知为何她又唱起了以征戍为主题的《关山曲》,使得那些没有征戍生活体验的人都热泪横流了,对那有过戍边生活的人,就更不必说了。这里没有直接写歌声,但那悲悲切切的哀怨之声,如响在耳边,令人嘘唏不已。

好的诗歌往往以其铿锵的节奏、优美的韵律给人音韵和谐的美感。而描写音乐的诗歌更是诗中有乐、乐中有诗,两者交融,令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我对描写音乐的方法稍作整理,希望可以与同仁们探讨,可以让学生们受益。

猜你喜欢
琴声听众比喻
动物喻人的惯用语
泉水滴答
买椟dú还珠
倾听那琴声
可怕的琴声
听众
悦耳的琴声
怎样让竞职演说“挟持”听众
比喻
表达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