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牡霞
【摘要】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笔者基于核心素养从深度体验,让学生学会语言运用;挑战智力的深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深度阅读感悟,促使学生审美创造;拓展视野深度,树立文化自信四个方面对初中语文深度教学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立德树人;核心素养;深度教学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学生应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深入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语文核心素养包含了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是关键的环节。而深度教学则能够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深度体验,让学生学会语言运用
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获得的,而学生的语言运用的能力,更是在语文课堂的深度体验中学会的。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可以设计多种语文教学活动,让学生全员参与进行深度学习获得深度体验,进而获得语言运用的能力,如文言文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互相探讨,合作参与等方式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再让各小组进行汇总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体验,在体验中沟通;诗歌教学则注重设计学生的阅读活动形式与讨论交流,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在深度体验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丰富自己的内涵;议论文的教学,注重设计中心论点及分论点的发现与提炼,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及生活体验,做出判断;除此之外还有背诵、辩论、演讲、读书分享等语文活动,让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中体验,进而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
比如,课前三分钟,教师通过组织朗诵、演讲、读书分享等语文活动,让学生在深度体验中成长自己,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运用能力。
课堂教学采用问题导向教学,抛出一些高阶问题,这些问题能够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有机会俯视或沉潜在文本中,获得真实的、丰富的感悟和体验,并有欲望把自己的心得与启迪分享给大家。
二、挑战智力的深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新课程改革之前,受应试教育影响,有的教师的语文课堂成了机械式的课堂,死记硬背式的课堂,“满堂灌”的课堂,过于注重授受的课堂,教学形式比较单一。新课程改革之后,有的教师把握不了方向,语文课堂成了一个过于注重探究与活动,过于追求活跃的形式、甚至“作秀”的课堂,滥用多媒体的课堂,过于追求学生自主的课堂。
先贤黄遵宪提出“我手写我口”,用文字表达自己想说的内容,这就意味着要让学生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用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为作文增光添彩。素质教育在“双减”政策之下的课堂应该是对学生进行深度教学,带领学生走向深度学习的课堂,注重学生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的课堂。而高质量、有深度的学习需要深入文本阅读思考,需要费尽心力对语言文字进行理解、加工并提炼,需要精心选择表达时的语言词汇,需要认真组织逻辑周密的语言,这一系列的阅读能力、分析比较能力、提炼概括能力、想象思维能力、信息转化能力、批判和创造能力等综合运用,才能完成高质量的学习,达到“我手写我口”的境界。
如,教师在教学生写真情类的作文时,以《______,我想对你说》为例,可以从网上下载邹越教授的《让世界充满爱》的父母篇视频,写作前,给学生播放视频,进行情感渲染,在学生脑海中生成画面感,再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诉说自己的情感历程,把学生的情感点推上高潮,让学生在脑子里回忆平时父母对自己的爱的点点滴滴,使画面感在脑海中更加地清晰,再让学生从细微处去发现,从小事处去体味,让学生明白生活中“不是只有轰轰烈烈的爱才是爱,细水长流、春风化雨也是爱的表现”,最后,再让学生动笔抒怀。写出来的作品一气呵成,真情流露。像这种以情触情,以情动心,激情释放的深度教学过程,不仅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感恩教育,而且真正地挑战了学生智力的深度,达到了“我心生真情,我口说我心,我笔抒我情”的境界。
三、深度阅读感悟,促使学生审美创造
语文教学离不开一个“读”字,一定要让学生大声地朗读,有感情地朗读,进入角色中去读。特别是古诗文,反复诵读和背诵,是最好的办法。诵读可以采取吟诵,自己读给自己听,随意就好,方式多样,能达到“进入状态”和“自我陶醉”就好,在读中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进入“浸润式”的阅读,通过深度诵读,努力将整个身心沉浸到作品的氛围节律中,去感悟、体味和想象,就能达到审美的境界,理解那些普世而又独特的情感表达,欣赏那些音韵节奏之美,领悟文中的意境美。俗话说:“好文‘三读’,读出感觉,读出韵味,读出感情。”
如,在教学余光中的《乡愁》时,可以先让学生欣赏龚玥唱的《回家的人》这首歌,让学生找到感觉,接着让学生读,读出感觉,读出这首诗的音韵美,读懂这首诗的意思,读出这首诗的情感,边读边想:夜深人静,你难以成眠,望着窗外的明月,想念家人时,那种油然而生的乡愁,那种从心灵深处产生的想念家人,思念至亲的情感倾泻而出,此为深度阅读之妙;边读边仿:让学生按照乡愁的时间顺序,仿照原文创造出一首属于自己的《乡愁》,此为深度阅读之绝。
四、拓展视野深度,树立文化自信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特别是古诗文,更是如此。许多文化精粹都藏在古诗文中,无论是文字角度,还是思想方面,都有许多值得借鉴的东西。不管时代如何的进步,这些精华文化都是不可丢弃的,但教师也要更新教学观念,与时俱进,利用语文深度教学,拓展文化视野,唤醒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
如,教学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我们可以从以下兩个方面进行教学:(1)在熟读诗歌的基础上,理解诗歌意思,懂得诗歌所体现的诗人的“忧国忧民,推己及人”的情感;(2)教会学生生物界的生存法则:优胜劣汰。茅屋现在还用吗?被什么取代了?为什么被取代?以问题导向引发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得出结论:茅屋因为不够稳固、易破等缺点,已经被高楼大厦取代,人类在进步,社会也在进步,一些不适应潮流的东西都将被取代。同样的,现在的我们如果不努力学习,学好科学文化知识,那么将来也有可能被社会所淘汰。因此,作为学生,趁年少一定要努力学习,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树立文化自信,这样才能达到爱国的高度。
总之,教师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标准,对学生进行深度教学,引导学生走进深度学习,促进学生精神的发育与成熟,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适应社会,适应时代的潮流。
参考文献:
[1]王璐.物理学科核心概念结构化教学研究——以“能量”教学为例[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21,50(17):20-22.
[2]候梅玲. 高中语文高效“6+1”教学模式应用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9.
[3]李芹芹.语文学科育人价值的实现路径[J].科幻画报,2019(8):209-210.
[4]王军.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策略探讨[J].文理导航:上旬,2012(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