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雪静 常宇娟 高新颖
102400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儿科,北京房山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的开环固醇类物质,能够促进钙、磷自小肠黏膜吸收、促使钙磷沉着于骨。同时参与许多生物学过程,维生素D异常可引发免疫功能异常、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及癌症等疾病,与儿童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维生素D 经25-羟化酶的羟化作用,形成25-羟维生素D[25-(OH)D],其在血浆中含量较多且稳定,常作为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指标。维生素D 缺乏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我国维生素D营养缺乏问题亦十分严重。本研究通过测定房山地区儿童血25-(OH)D 水平,了解本地区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状况,提供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对防治维生素D缺乏及相关性疾病的发生有很大意义。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房山区良乡医院儿科就诊的2 210名儿童进行研究,均为房山地区及其周边的就诊患者。本研究征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健康体健、营养咨询者;②年龄1 个月~14岁;③临床病例资料完整者;④患儿及家属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障碍,影响维生素D代谢性疾病;②癫痫或其他慢性病疾病;③有影响脂溶性维生素吸收的疾病,如慢性病腹泻、短肠综合征及小肠淋巴管扩张症者。
方法:收集受试儿童的年龄、性别及既往病史,有无影响维生素D吸收的肝肾疾病及肠道疾病,居住地为城市或者农村。采用问卷调查了解受试儿童户外活动时间,饮食偏好,每日摄入肉、蛋、奶与蔬菜量,检测当日采集受试儿童末梢血0.2 mL,采用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检测25-(OH)D 水平。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维生素D营养状况判定标准如下。①维生素D缺乏:25-(OH)D≤15 ng/mL;②维生素D 不足:15~20 ng/mL;③维生素D 适宜:>20 ng/mL[1]。按照性别、年龄、居住地为城市或者农村进一步分层,了解性别、年龄、居住环境对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5.0 统计学分析系统展开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共纳入2 210名儿童,男1 205例,女1 005例;年龄1个月~14岁,男童平均年龄(3.71±1.13)岁,女童平均年龄(3.94±1.08)岁。25-(OH)D 平均水平为(27.26±8.56)ng/mL,维生素D 缺乏率10.2%,维生素D不足率33.8%。男童维生素D水平高于女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童维生素D缺乏率8.6%,女童维生素D 缺乏率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4,P<0.05)。城市儿童维生素D缺乏率11.6%高于农村儿童维生素D缺乏率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28,P<0.05)。见表1。
表1 一般资料
不同年龄儿童25-(OH)D 水平分布情况:婴幼儿25-(OH)D 水平高于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学龄期25-(OH)D 水平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年龄段儿童25-(OH)D水平结果分析
不同年龄儿童25-(OH)D 平均水平分布比较:学龄期儿童、学龄前期儿童、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的发病率占32.9%、13.2%、2.6%,学龄期儿童维生素D缺乏发病率高于学龄前期、婴幼儿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25-(OH)D水平逐渐降低。见图1。
图1 不同年龄儿童25-(OH)D平均水平分布比较
不同季节、月份25-(OH)D 水平分布情况比较:春、夏、秋、冬4 个季节维生素D 平均水平分别为(23.65±7.46)ng/mL、 (26.87±7.83)ng/mL、 (29.99±9.21)ng/mL、(25.37±8.3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895,P<0.05),其中秋季25-(OH)D 水平最高,春季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年之中,10月25-(OH)D 水平最高、3月25-(OH)D 水平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2。
图2 不同月份25-(OH)D水平的分布情况比较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2010-2013)》显示,我国3~5 岁儿童维生素D 缺乏率为8.9%、不足率为43%[2];张浩等[3]Meta 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儿童青少年(6~18 岁)维生素D 缺乏率为27.9%、不足率为31.6%,由此可知,在我国维生素D 缺乏和不足问题严重,在儿童尤为突出,涉及各个年龄段。维生素D不仅影响钙磷代谢,严重时可导致佝偻病的发生,甚至影响其他系统,如呼吸系统、自身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及心血管等,故降低维生素D缺乏、不足的发病率,改善维生素D营养状况至关重要。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又是一种类固醇激素,由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两种形式组成。人体内维生素D的来源有食物、维生素D 制剂补充及皮肤光照后合成。富含维生素D 的食物主要有深海鱼类(长须鱼)、贝类及天然来源和强化食品,如牛奶、奶酪、人造黄油和酸奶等,天然食物中含量通常较少;维生素D补充制剂主要成分有维生素D2及D3;紫外线照射UVB(295~315 nm)是维生素D 的主要来源[4-6]。
本研究显示,房山地区儿童维生素D 平均水平为(27.26±8.56)ng/mL,维生素D 缺乏率为10.2%,维生素D 不足率为33.8%,发病率高于我国平均水平。其中女童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男童且维生素D缺乏发病率高,与张浩等[3]Meta 分析结果一致。城市儿童维生素D 水平低于农村地区、缺乏率亦高于农村地区,但据调查显示,城市儿童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高于农村儿童(城市42.1%~62.5、农村11.9%~22.8%),提示城市儿童维生素缺乏、不足高的原因与其户外活动时间少、接受紫外线照射少有关[7]。不同年龄组儿童维生素D水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婴幼儿期儿童维生素D 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与我国重视初级预防保健工作、积极补充维生素D制剂及注意加强户外活动有关;学龄期儿童明显低于婴幼儿及学龄期儿童,考虑与此年龄段儿童户外活动时间少、室内活动多从而导致光照时间不足有关。本研究亦显示,不同季节、月份维生素D营养状况也不同,秋季维生素D营养状况最好、春季最差;10月份维生素D 水平最高、3月份最低,考虑与我地区处于北方,秋季时日照时间长、紫外线强度强有关。
综上所述,房山地区儿童的维生素D 营养状况较差,在女童、学龄期儿童尤为明显,且以冬春季节为著,故医护人员、保健医生及儿童家长应加强对儿童维生素D 水平的监测及补充,需重点关注学龄期儿童及女童。增加儿童户外活动时间可提高维生素D 水平,但美国皮肤病学会曾宣布紫外线辐射是已知的皮肤致癌物,故需强调阳光照射时间不是越长越好,达到1~2 h/d 即可;同时强调补充维生素D 制剂至关重要,尤其在冬春季节,婴儿和大多数儿童每天需要大约400 U(年龄较大的儿童为600 U)的维生素D[8-9]。因维生素D 营养状况受年龄、地区、季节、基础疾病等的影响,故维生素D 的补充应实行个体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