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巨大食管平滑肌瘤1例

2022-07-16 03:18俞瑶涵郑怡周银宝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6期
关键词:平滑肌本例造影

俞瑶涵,郑怡,周银宝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放射科 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医学研究中心,浙江 杭州 310003;*通信作者 俞瑶涵 yuyaohan@zju.edu.cn

1 病例简介

女,11岁,主诉:进食后哽噎7年余,呕吐3年余。体格检查无异常。食管钡餐造影检查见图1A、B,胸部CT检查见图1C~F,胸部MRI检查见图1G~J。

入院后行胸腔镜探查+食管病损切除+胸腔闭式引流:胸腔镜下见肿瘤巨大,与周围组织部分粘连,剥离困难,开胸,肿瘤组织质硬、脆,肿瘤外包膜与肿瘤粘连,部分位置外包膜缺损,肿瘤包裹食管中下段,食管肌层缺如,食管黏膜层与肿瘤粘连紧密,分离过程中2处食管黏膜破损,破损处行食管黏膜层间断缝合修补,周围残留肿瘤及包膜覆盖食管。2个月后再行食管肿瘤切除+腹腔镜辅助下食管再造术(胃代食管)+腹腔引流术+切口皮片引流,肿瘤及相关食管均完整切除。术后病理诊断:食管平滑肌瘤,免疫组化染色示CD117(少量+)、Desmin(+)、EMA(弱+)、Ki-67(约2%+)、SMA(+)。

2 讨论

食管良性肿瘤较少见,仅占食管肿瘤的1%,其中以食管平滑肌瘤最常见,约占2/3[1]。本病好发于20~50岁人群,中位年龄约35岁,男性多于女性,一般好发于食管下2/3段[2],肿块大小从数毫米到 22 cm,>5 cm罕见[1]。临床一般可无症状,当肿瘤较大时,常表现为上腹部不适、吞咽不适。食管平滑肌瘤通常采用食管钡餐造影检查,其典型表现为边缘完整、光滑、锐利的圆形、椭圆形充盈缺损,或呈分叶状,当大量钡剂通过后,肿块上下缘可见弓状或环形钡剂环绕涂布,称为环形征;一般食管黏膜无明显异常[1]。但因食管钡餐造影无法准确判断食管外及食管壁间病变,对较大病灶容易误诊[3],而CT检查能清楚地显示肿瘤的来源、特征及与邻近器官的相互关系,尤其对于较大或向管腔内外生长的食管平滑肌瘤有很好的价值。食管平滑肌瘤在CT检查中一般表现为食管壁局部呈肿块样增厚,肿瘤密度均匀,无坏死囊变,病灶边界清,部分报道肿瘤可有钙化,可以作为本病较为特征的表现[4];CT增强扫描强化均匀,一般呈轻中度,与肿块血供较少有关[3]。

本例病变范围累及食管胸段全程,直径>5 cm。食管钡餐造影表现不典型,仅表现为食管下段向右推移改变,左缘见深压迹,食管稍扩张,黏膜完整,因此误诊为纵隔占位;CT表现与既往大部分报道相符,本病例病灶巨大但无钙化,可能与患儿年龄较小有关,既往研究显示发生钙化病例年龄均较大。目前MRI检查在食管肿瘤中应用较局限,但刘鹏等[5]认为MRI检查除能更好地显示肿瘤的信号及强化特点外,对食管黏膜及周围脂肪的显示明显优于CT检查,食管平滑肌瘤在MRI检查中肿块信号均匀,信号在T2WI略高于肌肉,增强扫描呈中度强化,本例MRI表现与上述报道相符[5]。食管平滑肌瘤根治主要是依靠手术切除,本例因为肿瘤巨大,手术中剥离困难,剥离后食管缺损较大,因此进行食管重建术,朱晓峰等[6]认为对于病灶>5 cm的平滑肌瘤术后,进行消化道重建是可行的。

巨大的食管平滑肌瘤需与食管间质瘤、食管平滑肌肉瘤、食管原发性淋巴瘤相鉴别。①食管间质瘤好发于65岁人群,可鉴别两者[7]。②食管平滑肌瘤即使体积很大,肿块密度均匀,一般无明显液化坏死改变,肿块强化均匀,一般也无邻近脂肪层和纵隔结构受侵表现;而食管平滑肌肉瘤一般血供较丰富,易出血,形成溃疡,坏死、囊变较明显,肿块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明显强化。③食管原发性淋巴瘤好发于42~75岁人群,主要表现为管壁弥漫性增厚,CT增强呈轻度或中度均匀强化,黏膜面光整且周围脂肪间隙清晰,食管狭窄不明显[8],与食管平滑肌瘤在CT上较难鉴别;但是淋巴瘤在扩散加权成像检查时扩散受限明显,呈显著高信号,食管平滑肌瘤则扩散受限不明显,呈等稍高信号,从而可以鉴别两者。

食管平滑肌瘤在儿童罕见,当肿瘤巨大时食管钡餐造影极易误诊,CT检查是诊断巨大食管平滑肌瘤最好的方法,MRI检查可作为CT检查的补充,并能为肿瘤手术提供更完善的信息。

猜你喜欢
平滑肌本例造影
大蒜素抑制家兔离体小肠平滑肌收缩及机制的实验研究
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胆囊壁弥漫增厚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思考心电图之176》答案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共沉淀法制备YOF:Yb3+,Er3+造影颗粒的发光性能及正交优化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西门子S7-1500 PLC串行通信的应用
ALOX15对血管平滑肌细胞铁死亡的影响
窗外
瘦素对人脑血管平滑肌细胞活性及ROS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