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桂萍
(甘肃省临洮县椒山小学,甘肃临洮 730599)
音乐能够带给人智慧以及哲学的启示,具有强大的触及人的灵魂的感染力。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能引领学生参与聆听、表现以及创造音乐的审美活动,培养学生欣赏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其审美及欣赏能力。学生能充分感受与体验蕴含于音乐中的美以及情感,融情入境,与音乐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在音乐的熏陶下陶冶性情,不断完善自我人格,实现快乐、健康的成长。
当前小学音乐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首先,不重视音乐教学,教学方式单一。音乐作为艺术类课程,远不如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受到师生、家长重视,受到传统学科教育体系的影响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地位。教师对于小学音乐教学的精研程度不深,课堂教学形式单一,依然采用灌输式这一传统形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受到束缚,没有足够重视开展欣赏教学。有的教师认为欣赏世界名曲对于音乐素养不高的小学生来说复杂且深奥,学生有可能不感兴趣也听不懂,因此只让学生唱唱歌即可。教师将讲解与记忆音乐案例的知识点作为重点,并不关注创设实践情景及丰富课堂教学,导致学生无法学以致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其次,无法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课堂教学不仅要搭建师生之间互动交流的平台,也要给予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但目前教师成了音乐欣赏课教学的“独奏者”,教学过程按部就班,学生被动接受讲解与单向灌输,束缚了激发与转化创造性思维,培养核心素养也受到影响。教师没有探索满足小学生欣赏音乐的好方法、好途径,认为音乐欣赏就是单纯机械地倾听音乐,由此削弱了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品格修养以及审美能力也无从谈起。最后,教师的音乐鉴赏能力亟待提高。不少小学音乐课程教学都是由其他学科教师兼职,导致音乐教学出现专业水平不强的“短板”,忽略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而小学生善于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的行为及思想。如果教师的专业水平不高,无法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教学指导,就会影响学生学习音乐的心理与情绪,也影响音乐欣赏教学的效率。
提高音乐欣赏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随着不断深入实施新课程改革及推进素质教育,教师要及时更新教育理念,与时俱进,将原来的“一言堂”变成“多言堂”,把“独奏者”变成倾听者、伴奏者,让课堂形式从单一到多元,发出众音齐鸣的和谐之声。要从教学生变为引导学生,进而充分激活学生内在的学习潜力,把课堂主角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同时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为学生提供展现智慧、个性色彩、个性思维、个性魅力的舞台,尽最大可能让学生融情入境地感受音乐的美,同时生出无限的创造力,不断发现美、欣赏美、延伸美。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领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发挥主体性,让他们在探究以及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提升音乐素养。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调动各种感官参与聆听、节奏、体态、乐曲、歌唱等,真正变成音乐学习的主人,由浅入深地欣赏、体验音乐创造的情感,产生美好的审美体验。教师还要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引导学生融入音乐情境,积极参与体验和感受,鼓励学生讲述倾听音乐的见解及独特感受,在实践过程中探索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有效教学策略。
引导学生聆听音乐是音乐欣赏教学的主要方式。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欣赏音乐需要通过听觉了解音乐中饱含的情感,通过“听”这一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引发学生心理与音乐产生共鸣。教师要借助具有启发性、生动形象、简明扼要的讲解提示引领学生从无意识的倾听音乐转变为有目的性的听,从而真正变成音乐的聆听者、欣赏者。教师要结合学生需求引领学生欣赏音乐,有意识地通过情感渗透实现学生情感与音乐情感的同频共振,让学生充分理解、倾听、欣赏音乐,尊重学生的个性、想法与观点,让学生放飞想象的思维翅膀,不断感知和理解音乐作品,关注音乐蕴含的内涵,通过音乐的力量净化内心、陶冶情操、升华精神。
音乐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对生活的美化及形象化。音乐是通过整理节奏而形成的,其中节奏发挥着根本作用,要想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水平及感知力,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是必要途径。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节奏训练,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通过掌握节奏感受音乐旋律的美妙,欣赏音乐的内涵与真谛。节奏是音乐的灵魂和骨架,引领学生参与节奏训练、感受音乐的节奏美能让学生真正爱上音乐,进而欣赏音乐之美。如“大钟和小钟”是二部合唱的简易歌曲,通过简单的节奏及简洁的音符生动再现钟表当当的摆动声及小钟滴答滴答走动的声音,大钟与小钟的音乐形象在歌曲中既独立又关联,大钟与小钟先分别演唱再一起合唱,整个歌词简洁明了又生动形象,学生很容易识记,乐于感受节奏,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体验与同学合作的快乐。教师要引领学生比较倾听与欣赏,感受大钟与小钟二声部的和谐与统一,最后让学生用轻快而和谐的声音演唱。为了让学生认识二分、四分及八分音符,教师可以先引入学生经常听到的小动物的叫声,让学生先练习二分、四分及八分音符的节奏。通过创编让学生熟练掌握二分、四分及八分音符的节奏,让他们在愉快的模仿过程中体会整个节奏的旋律。教师引领学生欣赏大钟和小钟的声音,鼓励他们讲述节奏带来的深刻体会,引导学生模仿、演奏大钟与小钟的声音、节奏,体会声音的和谐统一,进而感受、欣赏音乐,表现音乐的特点,增添情趣,提高欣赏水平及音乐素质。学生在节奏训练的过程中,基于音乐基础通过聆听加以判断、对比,整个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学生展开音乐思维活动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引发他们与音乐产生情感共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乐曲的情感体验由抽象变为具象,从而完整、轻松地感受与理解整首乐曲。
为了引导学生充分感受音乐,寻找音乐的表现规律,加深理解音乐形象,教师可以利用口风琴、陶笛、竖笛等小乐器吹奏音乐主题或者片段,从而使音乐更形象、生动,学生也会留下深刻印象,不断提高欣赏理解音乐作品的能力。通过吹奏小乐器激发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与热情,同时还能丰富音乐教学的内容与形式,切实提高音乐教学效果。将小乐器演奏引入音乐欣赏教学,丰富的音乐表现形式极易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促使学生产生浓厚、持续的兴趣。音乐是一种生动、活泼、形象的艺术形式,开展音乐欣赏教学要与学生丰富的形象思维、直接的感知能力相适应,教师有效利用小乐器引领学生深刻感悟和欣赏音乐,用有形的乐器演奏无形的音乐,能不断增强音乐的表现力,丰富学生的体验感受。比如在低年级音乐欣赏课中,教师可以引入三角铁、手板、木鱼等简单的打击乐器,再逐渐加入小鼓钹、双响筒等小乐器,丰富学生欣赏、感悟音乐的体验及方式。教师可以结合教学需要渐次加入自制的串铃及沙槌等,让小学生借助小乐器欣赏、体会音乐。同时为了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给予学生展示平台,到了中高年级,教师可以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引入简单易学的口风琴、竖笛等独奏小乐器,帮助学生掌握音乐节奏,让学生在展示自我的舞台上充分演奏、欣赏音乐,在愉快的音乐实践过程中自觉、主动地感受、表现、欣赏和创造音乐,体验成功的喜悦。如欣赏音乐“龟兔赛跑”时,教师要引领学生认识管弦乐,通过聆听、欣赏管弦乐器独特的表现力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乌龟和兔子的音乐形象,解读这首乐曲要表现的内容——小兔子的骄傲自大与活泼可爱,乌龟的缓慢爬行与坚韧不拔。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欣赏音乐,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沙槌或三角铁等表现音乐的故事情节,学生通过不同的乐器表现不断增强音乐欣赏理解力,同时提高参与性。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通过打击乐器等小乐器的伴奏,学生能体会音乐的强弱、快慢及音乐呈现的整体形象,由此深刻理解音乐,同时与音乐中蕴含的情感产生共鸣,切实让音乐浸润心灵、升华情感,提高音乐欣赏水平。
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语言表达能力却有限,因此小学生普遍喜欢用律动及舞蹈表达内心的情感。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加入体态律动及舞蹈元素能充分激活学生的音乐思维、情绪及乐感。通过律动感受音乐的情绪、节奏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通过这种富有情趣的动态体验成功感、培养节奏感,同时还能综合发展学生的听觉技能及感知力等。如教学“龟兔赛跑”时,教师可以在授课伊始让学生欣赏音乐时提出要求:听到兔子跑的时候,大家一起拍拍手;而听到乌龟走的音乐,就请大家一起跺跺脚。律动能体现肢体对于音乐的认知,而演绎舞蹈动作就是借助动作完美诠释音乐,把无形的音乐变成动态、有形的展示,让其更富有生命力和活力。音乐以声音传递为主要形式,而律动与舞蹈则通过动作表现音乐,两种艺术形式有效结合、相互促进。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增加舞蹈及律动能增强音乐美的感染力,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创造能力及高尚情操。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肢体语言淋漓尽致地展现音乐内容,促使学生在学习舞蹈动作及感受节奏的过程中体会音乐的内蕴与魅力。当学生以音乐为背景融入律动、舞蹈的氛围中时,其心灵之花会在特定的环境中绽放,通过舞蹈、律动艺术地表现音乐,展现音乐作品蕴含的情节、情感、思想,学生在音乐旋律的变幻中寻求思想境界的升华,提升艺术审美及音乐素养。
歌唱是人类表达情感的一种直接而方便的方式,教师引领学生歌唱能体会歌唱的乐趣,同时也能充分表现音乐作品的情感。教师通过听唱结合能让学生真正由浅层次的感官参与进入深层次的内化感受,在听唱结合过程中入耳、入声、入心地欣赏音乐作品是一种全面的感受与提升。教师要把握好音乐教材、做好分类,在欣赏教材音乐内容的过程中融入歌唱,做到听唱结合。可以聆听音乐作品时跟唱歌词或重新创编民歌及名曲的曲调,给其搭配歌词;可以通过聆听时哼唱主题音乐作品强化学生对乐曲的感受力及理解力,使欣赏教学达到以美育人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教师要结合音乐作品采取丰富的教学形式表现音乐。如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营造融洽、轻松及愉悦的课堂氛围,通过多媒体声像、动画结合的优势丰富音乐欣赏内容形式,引领学生逐渐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及鉴赏技巧,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教学“茉莉花”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图兰朵特》中的“东边升起月亮”及我国不同地区的“茉莉花”音乐作品,以便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听辨能力,帮助他们认识、欣赏不同音乐风格及其表达的情感。也可以采取图形音乐法,用图形表现乐曲高低起伏的旋律,增强音乐的表现力,让学生不断加深理解、感受音乐,提高音乐欣赏水平。
评价是音乐欣赏课必不可少的基本环节,是指教师评价学生的音乐兴趣、情感反应及其参与学习的状态等,通过及时发现、评价学生的闪光点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师可以基于音乐欣赏教学采用的具体方法,如聆听音乐、感知节奏、律动表现、唱歌演绎等开展生生之间的自评与互评,使学生在欣赏与表现音乐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弥补不足,实现共同发展。教师可以为学生搭建小组合作学习平台,学生之间在小组内相互进行评价,提高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欣赏音乐的潜能,增强音乐欣赏能力,提升音乐素养。教师要基于学生不同的认知层次与水平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地进行评价,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肯定、鼓励及引导下系统掌握知识,学会欣赏音乐作品,掌握音乐规律,不断增强内在驱动力。
音乐是集技术性、审美性及整体性为一体的艺术学科,实践性很强又具有创造性。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的手段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要不断提升音乐专业水平、教学能力及音乐鉴赏能力,立足学生需求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音乐欣赏教学的灵活性及时效性。通过实施多种形式的欣赏教学策略实现理论与实践、理性与感性的有效统一,使音乐艺术启迪人心、陶冶性情,培育学生高尚的情操,有效提高音乐欣赏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