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霞
(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红湾小学,甘肃肃南 734400)
小学生正处在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强小学生的德育培养和行为养成将有助于实现其全面素质发展的目标。而小学生的发展离不开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因为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融合、全面渗透、科学构建更易于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多元的认知意识。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对牧区小学家校共育模式的运用进行分析。
家校共育是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的一种教育模式,促使家长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认知成长当中,给予学生健康、积极、科学的教育指导和发展空间。相较于传统的教育培养活动,家校共育突出家庭与学校的联结作用和协作优势,使家长能够清晰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也有助于推进学校教育工作得以有序、高效开展。同时,家校共育还是一种相互沟通、协作共建的教育活动,使学生的基础培养更具有科学性和全面性。
在小学阶段开展家校共育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小学生正处在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是夯基础、塑习惯的“黄金期”。加强家校共育可以使学生在其基础行为的养成方面得到更为全面、具体的引导。同时,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教育协同可以使小学生的行为教育达到无缝链接的培养效果。在小学阶段开展家校共育活动有助于促进家庭与学校之间的信息交流,形成通畅的信息互动模式,从而保证基础教育的实施效果。
通过对当前牧区小学家校共育活动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一些教师缺乏科学的教育观念,对家校共育的实施缺乏一定的主观性,导致家校共育的效果不佳,难以形成联动发展的教育效果。同时,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认知方面常常保有“教育是学校的事情”“老师教得好、管得严就行”等想法,并认为自己没有义务参与到学校的教育工作中去。这不仅影响学校教育工作的开展实效,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
多样化的教育方法不仅能加强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教育渗透性,还使家校共育的实施更加高效、组织更加紧密。然而,在现阶段的家校共育培养中,部分教师依然沿用“老套路”“旧方法”,缺乏创新意识,导致在开展家校共育活动的过程中缺乏具体方向和实施目标,使得教师与家长的互动效果难以保证,难以发挥其教育共同体的引导效果。
家校共育是一个相互协作的教育活动,其共育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广大教师进行主体化组织和科学性引导,进而保证家校共育的有效发展。但在实际的组织活动中,部分教师未能理顺、理清家长与教师的角色定位和责任划分,导致家校共育活动在其具体的实施中缺乏条理性、秩序性和组织性,影响其主体培养的实效性。
环境是学生认知成长的外部驱动力。良好的培养环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意识,还使学生在德育氛围的体验和感知中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这对小学生的行为养成和道德品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现阶段牧区小学家校共育的培养过程中,很多教师未能重视教育环境的构建和培养,难以与家庭教育形成联动,从而出现教育渗透不足、环境影射不佳等问题。
1.沟通时间少。在通常情况下,学校与家长并不会保持长时间的联系,只有在学生出现违反学校纪律、学习成绩下降等情况时才会向家长反映,这时家校之间才会产生沟通交流,而且这种沟通交流的时间是很短的,通常在问题得到解决之后就结束了,并没有展开后续更为深入的交流和联系。这从表面上看已经解决了问题,但是更深层次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改善和解决,没有建立长效的沟通机制,最终导致家校共育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2.沟通方式单一。家校共育的传统方式包括召开家长会、拨打电话、家访等等。目前家校共育的整体状况就是沟通和交流的形式、方式并不丰富,次数也不多,仍然采用传统的沟通方式,家长会往往是教师主讲、家长被动接受,双方很少就学生的具体学习、发展情况展开深入的交流,更谈不上个性化、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家访这种沟通方式虽然能够实现教师、家长之间的深入交流,但是要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沟通效率低。上述情况使得家校之间的沟通并不频繁,无法让二者之间形成全面、深入的了解与合作,无法做到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
家校共育的内容通常局限于针对解决学生的学习、发展问题,是针对某些特殊时刻的。家校双方的沟通交流也只是围绕这些方面展开的,并不关注产生这些事情、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从而导致家校共育内容狭窄,并不具有广泛性、全面性,并不能有效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心理健康、行为习惯等多个方面的发展、成长,从而造成家校共育连贯性、系统性的缺失。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学校、教师是实施教育的主体,自然而然地就成为家校共育的主导和中心,因此在家校共育过程中出现了家庭、学校地位不平等的情况,如经常会有教师指导甚至指挥学生家长的现象,家长则处于被动倾听和接受的地位,难以建立和谐的共育关系。家长不愿意向教师敞开心扉,教师也不愿意和家长进行平等的交流,这就使得家校双方沟通交流的机会变少,互相不够体谅和理解对方,最终对家校共育的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家长和教师作为家校共育的活动主体,其相互之间的信任与尊重尤为重要。在家校共育工作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及时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构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和谐关系,并保持开放化、参与化、民主化的管理模式,使家庭与学校、家长与教师之间形成积极的互动关系,进一步提升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组织性。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对家长的观念引导和行为培养,并站在家长的角度理解家长的内在心理、体会家长的教育难处,进而在双向交流的沟通中产生切实有效的共育行为。这能够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实施基础。
除此之外,学校和教师应该从学生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表达内心想法,并据此来实施针对性的教育、管理和引导。教师也可以通过选举的方式让部分学生参与到家庭委员会当中,并代表广大学生说出他们的心声、问题和需求,这样才能够让家校共育的内容、方向更为明确,进而为家校沟通、合作实效的提升不断助力。
在传统的教育管理中,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信息传递存在沟通问题,难以及时传递教育信息,造成家校共育的实施效果不理想。因此,在开展牧区小学家校共育的工作中教师应注重双方的信息沟通和教育互动,把握双方的信息质量和共享效益,进而提升家校共育的合作性。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家校共育工作中不仅能加强双方信息的传递效率,还能够使信息的交流更加便捷和高效,有助于促进共育活动的良性发展。
家校共育的实施本质是关注学生的发展情况,为学生提供更为合理、全面、健康的主体发展。因此,在家校共育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与家长应立足教育本质,全面对学生的成长问题进行讨论,优化措施、改进方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指明道路。同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与家长不应只关注学生存在的问题,还应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和肯定。小学生正处在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其内在心理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表扬,尤其是家长和教师的表扬。对此,在家校共育模式下教师和家长应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和语言空间,更易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主题是家校共育的基础,也是教育开发的重要目标。注重家校共育的主题渗透不仅能明确教育发展的方向,理清共育的流程和任务,还对共育的教育质量和实施效果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在家校共育的实施中,教师应合理明确教育主题,科学设计每一个共育环节,既要从家长的教育水平和思想层次考虑,又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考虑,从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育主题,保证其活动的渗透效果。
教育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家校共育的实施更应遵循其发展原则,采取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保证共育的有效开展。同时,在家校共育的活动选择上,教师可以根据牧区家庭的实际情况定期召开家长会、组织个性化家长会、创设家长交流平台、成立家长委员会、发放调查问卷等活动。多样化的活动组织不仅能激发家长的参与兴趣和教育意识,还使家校共育实现包容、多元和高效。这正是家校共育、协作育人的实施目标。此外,在家校共育活动的组织方面,教师还应考虑实施细节,关注活动是否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是否能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是否能保证家庭、学校、学生三位一体的共同发展等要素,使其促进共育活动的全面发展。
家校共育是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法,也是促进学生素质发展、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家校共育的目标主题在于合作教育。加强合作性教育将有助于提升家校教育的渗透效果,保证教育工作的主体化推进。因此,在家校共育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校园开放日、家访、教学参观等活动,使家长进一步了解学校的课程安排和教育方式,与孩子共同体验、共同学习、共同成长,消除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障碍,增进双方的交流和沟通,保证交流的融合性和共通性。此外,安排校园参观等活动还有助于筑牢家校共育的合作根基,更易于深入了解家长的心声、教师的教学等情况,提升家校共育的协同能力。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方法的传授和指导有助于提升教育质量和实施效果,保证共育双方的组织性和教育性。对此,教师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特点对不同情况的家长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包括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沙龙的现场和在线的支持、指导,及时端正家长的教育思想,进而优化学生的行为方式,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榜样,进而在潜移默化的行为影响下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促进自身健康发展。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家校联系卡”“校长信箱”“家校培训班”等方法进一步了解家长的发展问题和共育的实施难点,为家长提供多样化的培养方式,多渠道、多途径提升家长的教育水平,进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家校共育的教育质量。
家校共育的内容应该是广泛的,并不单纯局限于学生出现的问题,所以学校和教师应该对家校共育所涉及的内容加以研究整理,依据现实学情和家庭情况设计多种多样、有针对性的指导内容,保证内容的丰富和全面。具体来说,教师应该建立和完善各个年龄段学生的家庭教育指导内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思维、心理发展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会出现特定的问题,因此教师要收集和整理不同年级阶段家庭教育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师还要针对不同的家庭教育内容实施对应性指导,包括学习、生活、交往、心理等各个方面,同时做到“未雨绸缪”,定时定期地围绕内容和家庭进行沟通和联系,保证学校和家庭之间关于学生的信息得到互通,实现及时性地反馈与更新,从而优化家校合作的最终效果。
家校共育是一个相互配合、相互合作、相互整合的教育活动。教师与家长要以学生的主体发展为目标,整合推进、家校配合,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因此,在家校共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发挥组织者、带头人的职责,科学引导双方的合作形式和发展方向,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整合优势,有效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家长的育儿能力。
总之,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能够发挥“共”“育”的整合优势,促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所以家校双方都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坚持多样渗透、多元开发的组织原则,关注家校共育过程中的问题,从问题出发总结经验教训,实施更为科学的家校共育方式、方法,进而提升小学生的行为素养和道德品质;同时,教师要进一步增强家长的育儿水平,形成有效的教育共同体,推动教育改革工作的深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