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莲
摘要:目的:浅析针对传染性疾病的控制以及预防的途径。方法:择取180例在2021年1月-2021年12月之间在武定县县人民医院院接受传染病治疗的病患,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参照组的病患接受常规控制治疗,实验组则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比较两组的疾病发病率。结果:实验组的传染性疾病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发病率,两组数据之间进行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传染性疾病需要注重此疾病的控制和預防工作,强化疫情监测,建立安全的卫生环境,并增强流动人口的管理,以此减少疾病的发生率。
关键词:传染病;控制;预防;发病率
传染性疾病具有较快的传播速度,并且病情发展速度极快,其发病和气温变化、季节更替、病毒滋生有关。一方面给病患的身体健康带来一定损害,另一方面还会导致病患出现恐慌心理,给社会治安造成巨大影响。临床治疗一般是控制病情,由于其特征为流行性、有种类多、地方性、周期性,目前预防和控制方法以阻止传播环节、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染源等为主要措施。为降低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特进行此次实验,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此次实验所有病人均自愿参与,并且经过院方批准实施。根据入院先后的顺序将于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之间在县人民医院院接受的180例患有传病性疾病的病患平均分为实验组90例与参照组90例,参照组中男性40例,女性50例,年龄为5-35岁,平均年龄为(20.00±2.90)岁,实验组中55例女性,35例男性,年龄为6-35岁,平均年龄为(20.50±3.14)岁,各组患者的年龄与性别等基础资料均无数据差异(P>0.05),不存在临床统计学对比意义。
1.2方法
1.2.1参照组所有参与研究组的病患接受常规的防控治疗。
1.2.2实验组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具体内容:(1)保护易感人群, 予以积极开展儿童免疫的工作,尤其针对接种免疫的预防,因儿童的机体各个器官功能未完全发育,无法抵御外界病原、刺激的侵入,需要大力控制儿童的传染病,注意加强儿童疫苗接种,进而提升其抵抗力和免疫力。(2)控制传染源,首先加强监测传染病的疫情,将传染源尽早进行隔离,若病人发生感染, 则应该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和治疗,并将其接触的物品、器具加以消毒,防止传染源传播。 若不明传染源不明,无法短期确定, 则采取实验室检验, 确定后给予相应措施实施控制,避免二次再度传播。(3)阻断传播路径,切断传播介质,通过消毒、灭菌等措施加以处理,确保室内空气新鲜,按时通风,提高室内的空气质量,降低空气微生物的数量。定期针对物品、器具、环境进行消杀,消灭苍蝇、蟑螂、老鼠等能有效控制疾病传染。同时强化安全输注和注射的管理, 例如、饮食、个人卫生等,出门佩戴口罩,肉类煮熟食用。(4)实施编制,同时建档分类, 根据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病患的疾病情况进行查询和调查统计,对病患以及其家属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并且记录。(5)加强门诊管理,医院需要强化对检疫门诊、分诊的管理工作,按照相关制度落实对传染病的防控,做好合理布局、人员配备、流程规范。 同时卫生工作同样是医院感染需要控制的关键环节,医护人员需加强卫生培训, 减少院内传染的发生或者爆发。
1.3观察指标和分析
观察实验组、参照组的病患应用不同治疗和预防措施后传染疾病的发生率,例如:流行性感冒、水痘、手足口病、病毒性肺炎、流行性腮腺炎等。
1.4统计学方式
研究数据按照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如传染疾病的发生率使用X检验,以(n,%)表示,计量资料如基础资料中平均年龄以()表示,当P<0.05时,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对两组的疾病发生率
实验组接受防治后的疾病发生率95%显著低于参照组发生率77.50%,两组数据对比分析,数据差异较大(P<0.05),详细数据,见表1。
3讨论
传染病主要通过某途径或者其他生物进行感染性疾病的传播,并且通过直接或者间接接触碰感染源进行传播。目前,我国预防、控制传染性疾病的效果并不理想,主要由于疾控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较差,无法在疾病传播初期实施隔离和预防,控制传染渠道和传染源的力度较差。因此及时有效的传染病控制以及预防举措极为重要,也是确保社会安定、人民健康的重要方式,其划分标准主要分为病原体类型和传播途径。其预防、控制主要通过多种方式,以此丰富疾病防治的有关知识,进而提升自身预防意识,更好的控制传染疾病的传播。为此相关防控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我的知识储备,提升实际操作的能力及水平,使该工作的开展更高效和可控。相关人员在发现疾病后需要作出针对性的控制和治疗,切断传播,从而控制传染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实验表明:实验组的效果优于参照组,数据对比P<0.05。
综上所述,相关单位和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切实掌握疾病传播的病因、规律、途径, 才能尽快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方法, 进而达到较好的防控效果,此方法具有普及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廖建星.传染性疾病预防和控制的有效途径浅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7,11(3):30.
[2]欧阳辉春,宋常萍.传染性疾病预防和控制的有效措施[J].医学信息,2021,34(z2):90-91.
[3]叶志娟.传染性疾病预防和控制的有效措施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25):199-201.
[4]石秀娟.传染性疾病预防和控制的有效措施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25):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