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国庆
【摘要】语文是学生们成长路上的人文学科,小学阶段的语文对于学生的人格培养十分重要,让学生意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朗读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进行阅读,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有感情的朗读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密切相关,帮助学生在课文中的情节中遨游,重视情感朗读能够增强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的水平,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阶段;语文教学;情感朗读;有效性研究
引言:
语文是一项入感情与热情的学科。语文的学习与其学科特点相关,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能力。是训练学生综合性语文水平的客观要求。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应该从基础抓起,让学生能够在人文学科的熏陶下,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帮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不仅能够融入学生们学习的热情,同时也能够提高语文课堂的质量,让课堂的阅读教学效果更好。教师要在实际过程中结合学生们的情况进行情感朗读,找到情感朗读阅读教学方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真正做到对症下药,令阅读情况改善。
一、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重视情感朗读的意义
阅读不仅能够陶冶学生们的情操,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们感受到文字的魅力,在小学阶段,阅读与学生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息息相关。阅读能够帮助学生组织语言能力,令学生写作得心应手,阅读帮助学生们的写作进行知识储备。阅读是由一个个优美的中国文字组成,汉字是象形字,学生在阅读由汉字组成的文章时,能够在文章所描写的情节中展开想象。同时还可以从文字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而重视情感朗读,帮助学生们进行情感的抒发,在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中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
情感阅读的目的是让学生在阅读文章时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同时能够将自己的情感与文本所要表达的内容进行融合,学生能够感受作者创造相应文章的目的,结合作者创作文章的背景来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情感朗读帮助学生能够大声读出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减少学生由于扭捏而不能够真正感受阅读魅力的现象,帮助学生实现语文的全面学习,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储备,理解所学习课文的内容,真正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真正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
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大脑会进行思考,课本中的语言会被学生们理解吸收,再以自己所理解的元素表达出来,这一个过程是学生们内化吸收的过程。这些元素在学生自己消化的过程中,会在学生们的头脑里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比如说在学习《怀念母亲》时,这篇文章是作家季羡林所写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对于母亲的思念之情和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当学生对其进行朗读时,能够感受到本篇文章中所蕴含的浓郁的爱国与思乡之情。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一)教学方式单一
小学阶段的学生们年龄较小,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不同老师应该根据学科特点选择相。语文学科本身有着自身的特点,人文魅力是其最为主要的特点,教师应当抓住语文学科的特点,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凸显出语文学科的特色。将语文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克服小学生年龄小的弊端。在教学中融入创意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热情,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教学方式的僵化导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达不到标准,学生无法了解文本的内容,同时也会产生对阅读的厌恶心理。
(二)维度目标存在不统一的现象
语文教师进行教学时,往往让学生们反复去朗读,这样学生才能够熟悉课本的内容。有一部分语文教师甚至为了保证学生们的尊重成绩而让学生们进行死记硬背,学生强行记忆。但是如今是素质教育的时代,在语文课程阅读教学中,容易忽视课堂教学目标,一部分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将学习成绩认定为学生们唯一的评价标准,而没有形成三维目标,没有形成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没有让学生们形成正确的情感导向,学生们对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只能够通过强行记忆以来掌握这种反复的训练,并不能够让学生们对阅读产生兴趣,只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机器,学生们的阅读水平也无法提高。
(三)缺乏朗读时间
情感朗读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一个重要方法,语文教学目标中存在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这一个,教师需要根据新课标的引导,对学生们的语文课堂学习进行指导。语文知识包罗万象非常丰富,作为教师,语文老师想要将这丰富的语文知识传授给学生们。便会缩短学生们的朗读时间来。传授给学生们的语文知识。学生们的朗读时间被压榨,那么学生们便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练习朗读,便无法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到文字的魅力,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感情,也无法真正的与作者产生共鸣。中国的文字是具有生命力的,具有魅力的,在朗读时,需要教师注入感情,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所注入的感情变化,能够跟着教师的引導去阅读文章,但是一部分教室并没有注入充沛的感情,学生们也无法形成良好的朗读。
(四)师生之间缺乏交流
沟通是解,在教学中也是如此,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对等的,教师与学生的地位也是对等的,教师与学生之间只有经常性地沟通,才能够解决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矛盾。语文教学也是如此。在阅读教室,学生们由于年龄较小,存储知识有限,无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语文教师要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与沟通。帮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解释,了解学生们对于阅读的整体需求。语文是一门人文型学科,语文教师与学生之间要经常交流沟通,教师才能够切实了解学生的阅读需求,但是部分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在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学生对朗读时间的需求,令学生们的朗读效果达到理想的境地。
(五)问题设计过于随意
阅读是提高学生人文情怀的一种方法,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对于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受,语文教师需要让学生通过朗读的方式去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教师通过设计问题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提升阅读水平,但是教师往往在教案设计时,并没有将问题的设计作为教案中的一部分,教师往往在课堂上随机进行问题的选择,同时,也无法让学生们深入文章,无法提高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也无法让学生掌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三、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情感朗读有效性的策略
(一)正视讲解与朗读之间的关系
讲解与朗读都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但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为学生讲解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抓住文章的重点,而让学生朗读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文章的思想情感。在不同的语文课文题材中,不同的语文课堂上,要选择不同的方式。教师应作为学生们的服务者,所有的教学方法都是为了学生们对于文章的理解,所以教师应该明确讲解与朗读之间的关系,重视朗读,这样能够调动学生们的阅读积极性,帮助学生们主动汲取所需要的语文知识。
在进行《詹天佑》的教学时,学生们对于詹天佑所处的时代背景没有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詹天佑所处的时代背景。让学生们带着詹天佑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行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詹天佑的愛国情怀,也能够感受到詹天佑设计铁路时的决心,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毅力,能够向詹天佑学习。在讲解本篇课文时,正视讲解与朗读之间的关系,能够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人了解詹天佑所处的水深火热的时代,学生们便会更加了解詹天佑选择建造中国自己铁路的决心以及面临的困难。朗读与讲解二者结合既能够让学生们了解詹天佑所处的时代背景,不仅能够让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家国情怀。
(二)在教学目标中重视情感阅读的地位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三维目标,不仅要让学生们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们的情感。学生们对知识的深入吸收是以了解为前提的,语文教师保证教学目标的教学目标的系统准确,以此来提高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们带着感情去进行朗读。避免将学生们培养成为学习机器,应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倾注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同作者共欢乐,共感动;让学生们在朗读故事的情节中去开怀大笑,去获得思考,让学生们按照故事情节,一步一步的深入阅读,真正的徜徉在文章中。
在进行《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时,学生们通过学习能够感受到我们的祖国是地大物博的,我们对脚下的土地充满了情感,大地、绿叶、青草、花朵、雄鹰、沙滩、耕地都在我们的脑海中有深深的印象。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们能够流利朗读本篇文章,同时,也需要让学生们掌握本篇文章所蕴含的情感,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提高学生们的理解能力和想象力,学生们带着感情去进行朗读时,学生们对于祖国的热爱就会更深。在进行教学目标的定位时,教室一定要注重情感阅读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们成为一个具有人文情怀的人,学生也能够在有温度的学习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储备。
(三)教师提升自身素养,为学生带来良好的课堂体验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的自身素养与学生的课堂体验密切相关,作为小学,应当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人文素养。在课余时间汲取更多的知识作为提升自我能力的营养;向优秀教师学习;培养更加优秀,为学生们带来更加良好的课堂体验;这样才能够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在包罗万象的语文知识中为学生带来更加奇妙的课堂体验。教师应当向学生们传授朗读技巧,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学习中还原文章的思想,阅读课文内容需要技巧,教师就需要将这些技巧传授给学生们,学生才能够走进作者的世界去感受作者所处的背景,有感情的朗,学生对于作者的描写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脑海中会形成一幅幅有关作者描写情节的画面,这些画面对于培养学生们的想象力十分重要。帮助学生使用情感朗读的方式提高自身的学习质量,帮助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去进行朗读,与作者进行深入的交流,擦出火花,同时,通过朗读,学生也能够带动其他的学生徜徉在语文的世界。
(四)锻炼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们感性认知能力,学生对于文本内容理解只停留在感性认知的水平上,所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十分重要,这能够让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一个更加深层次的把握。语文教师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学生们的思维认知水平进行锻炼,提升学生们的思维认知能力。让学生能够对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一个更加理性的认知,帮助学生成为一个更加完善的人。
在进行《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时,学生可能对本篇文章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不了解。教师需要对文章中的重点段落讲解,比如说坐在轮椅上的他让自己的妹妹碧云去将草抱进家里时的动作,从这个动作中就能够看出他,对于我读书的看重。学生在思考时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于动作的描写是十分生动的,能够看出父亲是一个正直的人,而坐在轮椅上的他也是一个善良的人。教师引导学生对文中的关键字词进行探究,让学生将这些动作变化的字眼转化成一幅幅画面,从而令学生能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
(五)保证学生充足的朗读时间
朗读不是一蹴而就的,技巧、时间、实践等都是有感情朗读的因素,学生有了充足的时间应用朗读技巧进行朗读,在此过程中,学生才能够学会声情并茂的朗读课文,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小,所以注意力无法持久地集中在课程上,教师面临着较多的教学挑战,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教师初次阅读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主朗读,鼓励学生大声朗读,在不断的反复中强化学生们朗读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教师需要对语文教学任务以及教学实践进行合理的规划,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朗读实践,可以进行多次朗读,在第一次朗读时,让学生能够尽情朗读,在第二次朗读时,学生要进行思考;在朗读结束时,需要向教师提出在朗读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同时也能够解决在朗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四、结束语
小学语文阶段是奠定基础的阶段,语文教师应该将自己作为服务者,意识到所有的教学方法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语文阅读的方法,提升学生们的语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们的理性认知水平。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文章内容有更加深入的把握,促进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交流,让学生对文本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在朗读的过程中,反复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掌握作者所把握的深层含义,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真正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培养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性发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水平;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为学生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参考文献:
[1]吕珠源.追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朗读的有效性[J].教育,2021(2016-4):163-165.
[2]赵春萍.追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朗读的有效性[J].世纪之星—小学版,2021(1):2.
[3]崔庚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2020.
[4]普布仓决.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传奇故事:百家讲堂,2020(7):1.
[5]王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性朗读的策略探究[J].新智慧,20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