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涛 李高
摘 要:新课标提出,教育需要重视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改革,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需求。21世纪是以“信息化”为特征的时代,智能手机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影响了学习方式。在新课改和信息时代双重叠加的背景下,笔者结合高中物理教学的特点和自身教学实践,尝试从搭建微信公众号平台、物理微课选题和开发、形成新颖教学评价方式等三方面来进行基于微信平台的高中物理教学探究。
关键词:微信平台;微课;微信公众号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1]提出:“教育要反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关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改革,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新课标还要求教師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科学技术进步新成果,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话语体系。
21世纪是以“信息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全民教育、优质教育、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已成为信息化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2]。特别是近几年来,移动通信技术、社交媒体蓬勃发展,社会节奏加快,个性化学习需求旺盛,教育资源也逐渐开放、共享,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各种类型“微”教学实践在国内如火如荼地铺开。
在新课改的要求和信息社会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即组织单一的课堂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接受知识的模式已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传统教学模式存在诸多弊端,一是抽象、生硬,缺乏针对性、灵活性,特别是当学生水平差异较大时难以取得良好教学效果;二是缺乏与学生互动,学生被动接受,授课教师难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三是40—45分钟的课堂教学容易让学生疲劳,不易长期集中精力。认知负荷理论(Cognitive Load Theroy,CLT)认为,影响认知负荷的基本因素是学习材料的组织呈现方式、学习材料的复杂性和个体的专长水平(即先前知识经验)。因此,微课的“短小精悍”能很好地解决学生学习的问题,实现教材内容的碎片化、情景化、微课化,把复杂的教学内容制作成既可融于课堂,又可服务于课前、课中的开放性的终身教育的视频单元。但如何设计微课、把微课与物理学科的教学、学习有机结合,是值得我们反复思考和认真研究的课题。
在新课改的要求和信息时代的背景下,结合高中物理教学的特点,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一、搭建资源丰富的交流平台
在信息时代的潮流中,智能手机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影响了学习方式。每逢周末,我们会发现学生经常用手机刷微信、刷短视频。为此,我们研究小组打算抓住这个契机,通过创设微信公众号“微力课堂”,利用微信公众号推广微课教学视频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一)注册公众号、录制视频
2012年8月23日,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它是微信中的一个功能模块,与微信一脉相承。使用者可以通过平台向用户发送文字、图片、语音、视频、图文消息等五个类别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借此平台与用户进行线上交流互动。
首先,申请者可以先登录微信官网http://weixin.qq.com进行注册。例如,我们就通过官网注册了一个公众号,名字是“微力课堂”,旨在构建一个力量虽然微小,课程虽然微型,但仍可点燃学生内在求知渴望的公众号。
接下来,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及学生的需要选择适当的内容进行微课制作。制作中需要用到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或Corel VideoStudio等录制微课。Camtasia Studio等软件给我们提供了从录屏到视频编辑、屏幕操作配音、转换再到发布等功能。
(二)优化菜单,构建一个系统的微课库
微信平台支持自定义菜单,还具备超链接功能,我们根据高中物理的教学要求,把菜单分成“高一物理”“高二物理”“趣味物理”三个栏目,在图文中设置超链接,构建一个微课库以方便学生学习。
“趣味物理”栏目设立目的:介绍身边有趣的科学实验,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发展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科学探索精神,培养振兴中华、服务社会的责任感。比如“塑料袋提瓶子”展示了摩擦力的威力;“隔空点灯”展现了电磁感应下的神奇现象。
“高一物理”“高二物理”栏目设立目的:里面设有子栏目高一、高二的必修内容。我们小组根据教学中的重难点和学生学习情况录制了多节微课并根据课程设置情况,上传到指定栏目中,以供学生课前、课中、课后反复学习。
(三)推广平台,辅助课堂教学
我们利用微信平台构建了一个微课库,供学生或教师使用。设计的理念是“吸引学生学习,方便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学习”,希望真正能做到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满足个性化需求,体现终身学习的理念。
学生只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微力课堂”,就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选择任意内容,实现自我学习。而且,学生也可以选择在课前观看微课视频进行自主预习、独立解决问题,或课后观看视频进行复习小结、线下探索等。
教师也可以关注公众号,点击观看里面的微课内容,为教师提供一个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宽他们的教学思路,也可以通过公众号向我们小组反馈意见,促进同行间的交流。
(四)进行翻转课堂尝试
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微课资源,我们为高一年级向学校申请了一门校本课程“高中物理微课教学”。在这节校本课程中,我们尝试开展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 Classroom”,也翻译为“颠倒课堂”,其名称是相对传统教学而言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在课后完成作业,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在课前完成,将知识内化任务放在课堂进行。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不需占用课堂时间来讲授知识,而是让学生课前观看教师提前录制好的视频进行学习,课堂时间则是用来解答学生具体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和运用有关知识,实现更深层次学习。
二、形成物理微课选题与开发的策略
物理微课的选题与开发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学生需要→教师开发→师生辅助→教师完善的过程。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做成微课。对于教师而言,最关键的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去制作微课,要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一节好的微课,必须合理定位,其内容应符合学生的需要。教师在设计微课之初,针对高中物理的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分析,从创设物理情境、呈现物理过程、拓展物理思维的教学需求出发,开发物理微课。
(一)创设物理情境
创设情境的实质在于唤起认知思维、激发内心驱动力,使学生进入探索者的角色,让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为学生创设所需要的生活情境、社会情境和现实情境,增加其感性认识。比如人教版《物理·必修二》第七章第三节“汽车启动问题”,这节课的难度较大,需要学生对动力學有一定的基础。若我们采用单一讲授式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因此我们在这里设计了一节微课,创设以下情境:一辆炫酷的汽车在盘旋的公路上加速奔驰,为什么汽车具有如此强劲的动力?它的功率应该如何计算?这一炫酷的导入迅速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带着疑问进行理论分析。学生通过此微课也明白物理来源于生活,学习物理对我们理解生活、理解世界有很大的帮助。
(二)呈现物理过程
物理研究的过程是一个变化的过程,有的变化缓慢,有的变化迅速。变化迅速的过程由于发生时间短、空间小,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往往不能比较准确地来理解物理概念,更不能将理论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相结合。
比如人教版《物理·必修二》第七章第二节“变力做功”课题。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计算驴拉磨过程中拉力所做的功。很多学生由于自身经历的局限,没有办法想象什么是驴拉磨。情境不能很好地建立,就更谈不上如何构建变力做功的模型。为此,我们设计了一节微课,先通过一档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中的片段给学生创设情境,直观上感受何为“驴拉磨”,其次再利用几何画板把整个完整的过程利用慢镜头一点一点地展示,让学生明白虽然驴拉磨的力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但在极短时间内仍可视为恒力,突破“化变为恒”的思维难点。
(三)拓展物理思维
物理思维不仅具有抽象性,而且具有形象性,抽象思维是物理思维的核心[3]。利用微课可以将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延伸与拓展,提供更为丰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储备更多信息,通过微课反复呈现以帮助学生建构物理模型,丰富学生的物理思维表象的储备。
比如人教版《物理·必修二》第五章第二节“类平抛运动”中,展现了一个经典题:有一小球从斜面顶端以一定的速度在斜面上沿水平方向抛出。本来这题的本质是一个类平抛运动,但由于学生不能建构出斜面类平抛的模型,产生了思维障碍。为此,我们利用几何画板设计了一个3D动画,模拟了整个过程,借此扫清学生的思维障碍,帮助学生顺利构建物理模型。又比如人教版《物理·必修二》第七章第十节“用力和能量观点结题”中,我们利用微课设计了很多与平时考查息息相关的物理模型,辅助学生主动建构模型,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素养的提升。
三、形成新颖的教学评价方式
(一)利用微信平台统计功能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当前教育评价中,教师一般通过学生平时完成作业的质量,单元测验、期中期末考试的成绩来检验自己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效果的反馈比较慢,不及时,不利于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而微信公众平台后台的统计功能,则可帮助教师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通过平台后台,可以迅速了解用户群体、图文和菜单点击情况,微课视频的播放趋势、播放时长、拖曳起点终点时刻、观看时间等信息。教师可以根据统计结果调整教学进度,以便提升教学效果。
微信公众号中设有“图文分析”“菜单分析”“用户分析”三个常用分析。“用户分析”功能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微课资源服务的群体,以及该群体的来源;“菜单分析”功能,帮助我们了解我们开发的微课资源中哪些更受学生欢迎,或者哪些内容是学生不理解的,需要我们调整和优化的;“图文分析”功能,帮助我们了解微课的使用情况,集中实践。这些统计功能都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教学效果,以便调整教学进度。
(二)利用微信平台推送检测试题
微课学习完成后可利用微信平台或微信群来推送微练习,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我们借助平台的功能可以及时发布题目,后台能及时统计出学生作答的情况,学生也能及时看到分数。若未达标,则可以自己安排时间再反复观看微课视频,及时查漏补缺。
(三)有效体现学生参与度的学习评价方式
学习是一个复杂的活动,它的意义不仅仅是学习的成果,如成绩分数、就业岗位等,也包括学习过程的质量,如个人参与度、投入度等。我们不能只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还应该重视学生参与的过程。在利用微信平台推广新课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平台后台中的“自动回复”“消息统计”等功能看到学生提出问题的次数、学生提出问题的质量等情况,作为学生学习投入情况的一项指标。我们小组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发现,有些平时比较内敛的学生,在虚拟的社交平台上变得活泼、积极好问。这一情况让我们看到孩子不同于平时的一面,让我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明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向。
结束语
微课有短小精悍、占用资源容量小的特点,发布到“微力课堂”的公众号后,很受学生欢迎。为了检测微课资源开发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我们选择了“自由落体运动”微课的学习效果情况设计了调查问卷。统计结果表明:72.3%的学生认为帮助很大,其中35.1%学生认为微课课程时间短,便于利用零碎时间学习;28.3%学生认为微课集中解决一个知识点有针对性。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和测试结果的反馈情况都表明:微课的开发和应用适应了信息时代的潮流,真正把主动权归还给学生,帮助学生内化知识、理解知识体系、提升学习兴趣,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成长。同时,精心设计的微课,资源丰富的微信平台都离不开教师的努力。在开发课题的过程中,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也因此取得进步。探索“微”中之“道”,用心经营,方能浇灌出智慧之花。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共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任彦丞.区域教育云解决方案的研究与设计[J].广东通信技术,2017(8):23-26.
[3]肖寅年.谈物理模型在教学中的作用与应用[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6(4):75-76.
作者简介:黄海涛(1984— ),女,汉族,广东广州人,广东省深圳市松岗中学,中学一级,硕士。研究方向:中学物理。
李高(1982— ),男,汉族,湖南湘阴人,广东省深圳市新安中学,中学一级,硕士。研究方向:中学物理。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基于微信平台的高中物理教学研究”(批准号:2018YQJK075)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