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2022-07-16 11:54:29黄义芳
高考·下 2022年2期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化学教学高中化学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和完善,高中化学教学方式也在发生着与时俱进的变化。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高中化学教学,要求教师在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增加学生互动参与程度,强调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中去体验知识的形成,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改变以往被动式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学习能力。文章以体验式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为主要探究对象,论述了体验式教学的内涵及其应用特点,并以此为分析依据,尝试探究高效的化学体验式教学方式,最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围绕日常课程教学实践对体验式教学的具体应用策略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高中化学;化学教学

引言

在日常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会面临着概念多、知识杂、难记忆等一些学习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会直接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新课程教学标准的提出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体验程度,在主动地探究和体验学习中发现化学课程学习的趣味性,改变以往被动式学习的模式,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1]。因此,体验式教学作为现代化教学方式的一种全新模式,在实践应用过程中,教师要突出学生学习时的主体性,围绕学生学习需求,设计多样化的课堂学习模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增强课堂学习体验,逐步优化化学课堂教学质量。

一、体验式教学的内涵及其应用特点

(一)体验式教学的内涵

体验式教学就是在日常化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理论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与相应的化学学习活动,在具体教学情境的引导下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使学生感知和体会隐性的化学知识,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在体验式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来源于直接的学习经验和间接的学习经验。间接学习经验就是学生在日常课堂以及书本学习过程中在教师的帮助下获得知识的学习过程和形式,而直接的学习经验则是学生通过自主实践和探究主动汲取知识的过程,更加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二)体验式教学的应用特点

1.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以往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动地接受教师讲解的知识点,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只需要认真听讲,认真做笔记即可。不同于以往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主要特点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强调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通过多样化的课堂学习模式,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中,感受知识的形成,在身临其境的化学实验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2.强调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化学课程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抽象性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抽象的化学知识难以在短时间内进行深入的理解,只能机械地进行着记忆和背诵。这样的学习氛围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的心理,影响课程学习的兴趣[2]。对于学生来说,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为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提升创造有利的条件。

3.注重学习体验的实践性。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在实践应用中主要是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并从学生生活角度以及学习需求角度出发,在具体的学习主题和课题引导下,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观察、探究以及实践和反思等学习活动,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一教学过程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亲身实践,在主动的学习体验中,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概括、总结与反思,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主动实践,将课本单一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融合,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二、体验式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它能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并主动思考。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一个优秀的教师懂得如何利用各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中。在实际教学应用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互动课堂以及生动的教学语言等形式,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增强学生学习体验[3]。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观察和思考的机会,为学生获得良好的课堂学习体验创造机会。高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學类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化学实践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就是常用的教学策略之一。例如,在选修“化学与生活”相关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为学生渗透相关生活中的化学应用及其与生活实践之间的紧密关联。如,在食盐中增加碘元素,可以避免长期缺碘而出现甲状腺肿大的问题,将这些化学元素的作用和价值融入实际应用中去,并通过讲解这些元素在生活中是如何影响人体健康的,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构建良好的学科知识体系。又如,在学习“浓硫酸的性质”这一部分知识时,对于铜和浓硫酸反应的实验,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多样化的问题学习情境,指引学生对二氧化硫的性质、氧化还原反应以及漂白原理等知识做全面性的综合认识,并针对学生实验评价,以及实验设计能力进行针对性的培养。问题情境可以如下设计:1.能不能用品红溶液鉴定二氧化硫和氯气?它们在原理上有什么区别?2.将实验产物二氧化硫通入溴水或者高锰酸钾溶液中都可以产生褪色的效应,这是否能够证明二氧化硫具有一定的漂白性?3.将二氧化硫通入氯化钡溶液中并没有产生化学沉淀,你能否设计几种将二氧化硫通入氯化钡溶液中可以产生沉淀的实验方案吗?请说明理由再做实验设计。通过问题情境的构建,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体验的兴趣,为后续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立足课程教学内容,明确设计体验教学目标

在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大多是被动接受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只是按照教师讲授的知识内容去进行学习、记忆以及练习巩固。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虽然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但是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关注与重视,并未体现现代化素质教育正确的价值观念。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打破了这一传统教学的弊端,学生可以在主动参与学习的体验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从而增强课程学习体验,形成良好的学习观念,全面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三个维度的综合教育理念。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出相应的教学内容,确保学生体验学习活动的有效性,使学生可以在课堂学习目标的导向下,积极地思考并体验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意识。例如,在学习“铁及其化合物”这部分化学知识时,学生自主体验学习的教学目标,可以做如下设计:1.学会铁的氢氧化物实验室制作方式,并初步理解Fe2+和Fe3+之间的相互转化,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了解不同价态铁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通过探究不同价态的铁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实验,自主选取实验器械并设计实验过程,在实践参与的过程中去分析和解决问题;3.通过学生自主参与铁的氢氧化物制取以及铁的化合物之间相互转化的实验过程,深入体会科学实验以及科学成果的来之不易,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又如,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相关知识时,体验式教学目标可以做如下设计:1.通过有效的课内学习,初步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常见定量计算方式及其适用范围,并能够将其应用于日常简单的化学计算中去;2.通过参与Zn与不同浓度稀硫酸的化学实验反应,在参与过程中巩固实验操作能力的同时加强问题分析和处理的能力;3.通过对具体的化学反应速率进行测量和实践参与的活动,体验化学实验带来的学习乐趣,并逐步形成实事求是和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通过这种递进式的教学目标设计,让学生在参与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围绕学习目标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借助学生参与、教师主导的双边互动教学过程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带动学生情感价值观念的全面发展。

(三)创设体验学习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实践参与

在体验式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课堂教学过程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组织各种化学实践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思维。通过课堂学习实践活动的创建,让学生可以自主地参与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可以在学习活动中进行主动的思考,在学习活动中进行学习的创新,在学习活动中实现综合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在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中也曾明确指出:“要让学生经历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探究的过程。”在这一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新课程教学中的许多学习内容在设计时都是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使学生能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真正将“学化学”逐步向“做化学”这一目标转变。例如,在“皂化反应”的实践学习活动中,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利用植物油制作香皂。首先由教师指导学生明确手工皂制作配方,然后设计植物芳香油的提取过程,最后运用提取好的各种植物精油制作手工皂。通过这样的实践学习活动,既可以使学生对皂化反应进行复习,掌握普通肥皂的制作方法,同时又能够理解植物芳香油的提取原理,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提炼,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熟练掌握萃取、蒸馏、压榨等实验方法。又如,在讲解有机化学基础中糖类这一节相关知识时,在对淀粉的辨别方法进行学习之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家中进行相关的小型实验:让学生用碘伏溶液和面粉糊,以及煮熟的面汤做实验。通过实验过程,学生可以发现,无论是面粉糊还是煮熟的面汤,在加入碘伏溶液之后,都会出现由黄色逐步变为蓝色的化学现象。学生参与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就会对这一实验变化进行主动的思考,在强烈的好奇心驱动下主动地查阅相关学习资料进行论证,为“做化学”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在将化学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活动进行有效的融合过程中,科学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增强体验式教学的课堂教学效果。

(四)重视教学反馈,深化体验式教学效果

在体验式教学方式的应用实践中,教师除了要多样化课堂教学方式之外,同时还要强调对课堂教学反馈情况的重视程度,通过学生学习反馈及时掌握学生对课堂知识点的学习情况,并适时调整课堂教学进度,最大化课堂教学质量。在实际课堂应用过程中,教师要在学生释疑之后,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通过分析、综合、反思,以及归纳等方法的应用,将课堂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梳理和整合,在新旧知识的融合过程中,逐步构建完整的化学知识体系。在学生分析比较的学习实践中,将所学知识逐步由“懂”向“会”转变,同时在应用实践中能够举一反三,达到对化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深化体验式教学效果的课堂中,教师应当从两个方面对学生体验学习予以重视,有序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一方面是对学生学习情感态度上的認识与调整,使学生能够清晰地认识到学习化学课程最终目的是获得知识的同时能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在实践教学中,注重体验活动的多样性和开放性。在具有探究性的主题学习活动中,让学生积极地体验和实践,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实践活动表现出来,由教师根据教学反馈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答疑解惑。例如,在学习氮的氧化物的危害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先为学生播放导入教学视频,使学生对氮的化合物所产生的化学危害有一个简单的了解。然后从以下主题入手进行探索性学习体验:1.分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及其产生原因,尝试提出针对的解决方式;2.探究汽车排放尾气与氮的氧化物污染之间的关系,结合自己所学知识,探究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3.实践采样的方式对空气样本进行采取,经过实验分析之后,制作一份本地的空气质量环境报告。通过这样一系列的体验、探究、学习活动,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感受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进行有效的融合,深化体验式教学的效果。

结束语

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教学方式,在实践应用中教师要善于积极地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从学生实际学习需求出发,多样化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从课前、课中以及课后三个角度出发进行学习体验和学习反思。在学生主动参与体验的学习过程中,拉近学生和化学知识之间的距离,增强课堂学习体验,为高中化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李长江,张英锋.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设计与探究性实验试题研究[J].教学研究,2012,35(5):109-111,116.

[2]毛建明.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设计与探究性试题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17):239.

[3]李双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试题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7):72-73.

作者简介:黄义芳(1977— ),男,汉族,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侨育中学,中学一级,本科。研究方向:高中化学教学。

猜你喜欢
体验式教学化学教学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云南化工(2021年9期)2021-12-21 07:44:22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云南化工(2021年6期)2021-12-21 07:31:38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分析体验式教学在中职会计课中的应用
文理导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4:35:21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29:37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基于体验式教学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3:11:23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