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课改后涌现的创新教学方法很多,它们可支撑教师推进自身课程教学的创新改革,打造适合学生高效学习的良好学习环境。问题情境教学法则是其中一种能够辅助教师创设良好教学氛围,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的先进教学方法。本文将从问题情境教学的角度出发,探讨教师如何在高中地理课堂上科学地引导学生走进问题情境,展开深度的、高效的问题探究学习,使其从良好的情境体验中提升个人的地理学习效果,更好地保障高中地理教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地理;问题情境;创新改革;教学方法
大多数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时,倾向于对理论性的地理知识进行死记硬背,这种学习方式既体现了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端,又体现了地理教学改革力度不足的问题。高中地理教师应针对实际的地理教学情况,引入新课改倡导的“问题情境创设教学”这一科学教学方法,让地理教学能够真正迸发出应有的创新发展活力,也让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自觉地参与地理课堂的学习活动,以自身为学习主体,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探究、情境体验等学习行为,提升地理学习效果。
一、问题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发挥的作用
问题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依托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重要知识点,提出有效的问题,并将其设置成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走进情境中,对相关知识问题展开探究学习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高中地理教师将问题情境教学法引进来,这是推进地理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
(一)问题情境增强学生主动思考意识
很多学生在地理课堂上都表现出被动学习的特点,一边聆听教师讲课,一边圈出需要重点识记的知识内容。学生的这一学习行为反映了一个问题,即学生缺乏对地理知识的深入求知欲,难以在这种学习欲望的驱动下,主动思考地理知识问题。因此,学生的地理学习始终处于浅层化的状态[1]。而问题情境创设法的运用,却可以帮助地理教师改善这方面的问题,让学生学会对地理知识问题进行主动思考、分析,尽可能地理解新学的知识点,使其避免对某些地理知识一知半解,影响其地理学习实效。
(二)问题情境可增强课堂教学交流
传统地理课堂的教学氛围不够热烈,不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交流,而且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动机会也不多。这种沉闷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变得越来越沉默,难以做到主动配合教師的教学行为,也难以主动发表自己对课堂知识的个人学习见解。
而教师开展问题情境教学,可以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尤其是问题情境教学中,“问题”是非常关键的教学要素,教师可利用“问题”来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发起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活动,也可利用“问题”来驱动学生相互间展开学习交流。这可弥补传统教学中互动教学效率低的不足,让地理教学成为师生、生生共同探讨重要知识点的主要阵地。
(三)问题情境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让学生从地理课堂中习得各项重要的知识点,形成各项必要的学习能力,这是教师开展地理教学的终极目标之一。在问题情境式的地理课堂中,教师可围绕“培养学生能力”这一核心目标来展开有效的教学活动,这一教学举措可以发挥很重要的教学作用。一方面,学生可展开有深度的问题探究学习活动,让学生不仅形成应有的问题意识,还可使其在问题驱动下展开有效的探究学习,懂得主动从课堂中深挖其他重要知识点,这对于扩展学生的地理知识结构有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
另一方面,学生在问题探究学习过程中,可以懂得自主分析问题,自主结合教材知识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学习过程可以让学生提升自己的问题分析与问题解决能力,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因此,从“能力建设”的育人目标来看,教师将问题情境教学法融入高中地理教学,可显著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水平与学习能力。
二、问题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创新实践应用策略
(一)围绕问题研究教学栏目,开展问题情境教学
高中地理教师要推进自身课程教学的创新变革,不仅要遵循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引入科学的教学手段,激活新时期地理教学的发展活力,还要适当地发挥自己的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对教材中已有的教学资源进行快速地挖掘,并予以全面的整合,将其运用到地理课堂中。
“问题研究”这一教学栏目在新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重,教师要在问题情境教学法的引领下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则可挖掘这一教学栏目的有效教学资源,合理组织学生参与问题研究学习活动中,并且让学生走进一定的教学情境之中,对教学情境之中蕴含的地理问题进行自主地探索。
例如,在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材中,第二章节设有“问题研究”教学栏目,其教育主题为:何时“蓝天”常在。教师为了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可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放映各种“蓝天”的图片,让学生在观看图片的过程中,发现“蓝天”的变化[2]。教师可利用自己的教学语言,推动学生快速走进这一教学情境之中:“在很久之前,人们眼中的蓝天是怎样的?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我们头顶上的蓝天又是怎样的?”
教师可根据这一教学栏目的教学目标,继续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放映“蓝天”受到污染的动态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在浏览动态图片、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走进更加生动的教学情境之中。教师可抓住这个机会提出新的问题:“这些动态图片或视频反映的是什么社会现象?这种社会现象具有怎样的特点?蓝天受到了怎样的伤害?其中的影响因素是什么?我们如何才能改善大气环境,让‘蓝天’始终那么蓝呢?”
在学生走进这一问题情境之后,会主动联系社会生活中的“大气污染现象”展开想象,进而主动对教学情境中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独立思考,直到找出大气污染的根本原因,然后归纳相关的知识点,再结合自己已学的地理知识,尝试提出预防大气污染的一些方法。这一教学活动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行为习惯,还可使其走进情境中,在问题的分析与探究学习过程中,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二)依托地理实验教学内容,推进问题情境教学
实验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比重并不小,通过实验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地理现象的形成与发展原理,也使其可以直观地发现一些特有的地理规律,让学生能够突破对抽象地理知识的学习障碍,提高自身的地理认知与理解能力。而教师在地理实验教学中开展问题情境教学,则可以优化地理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更好地发挥地理实验教学的作用,加快实现地理课程教学目标。
目前在地理实验教学中,学生的探究学习欲望和学习激情不高,教师更需要将问题情境教学法融进来,改进现有的地理教学过程[3]。例如,教师可围绕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水循环”这一教学内容,开展“模拟水循环”的实验教学活动。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可先让学生回忆自己在生活中见过的一些现象,如:我们在生活中都见过天空下雨,也见过地面上的水逐渐消失不见,还见过水流过地表面,甚至渗入地底……
随着学生不断回忆自己见过的这些生活现象,他们会走进生动的情境之中。教师可趁此机会提出“水循环”这一地理概念,并让学生参与到模拟水循环的实验操作活动中。在这一实验操作教学环节,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个人的情境体验、实验操作体验,对水循环相关的地理问题展开深入的探究学习:“什么叫水循环?在水循环的整个过程中,发生了哪些自然现象?体现了怎样的原理和地理规律呢?你们能否举出生活中的实例,根据水循环的特点、演变过程,阐述这一实例的水循环过程吗?”
在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与探究学习时,教师还可鼓励学生自主根据实验内容来提出新的问题,如:“大气中水汽的来源究竟有哪些呢?如果海洋蒸发的水汽被输送到陆地上,那么海洋的水量是否会减少呢?”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展开更细致、深入的问题探究学习,使其挖掘更深层的地理知识,并不断地自主解决个人的学习疑问,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地理课堂中的问题分析能力、问题探究能力与实验操作能力。
(三)利用丰富地理地图资源,加强问题情境教学
在地理学科的教学资源体系中,地图资源占据着极大的比重,它也是教师非常重视的地理教学资源。一方面,地图是直观化的教学工具,可辅助教师开展直观教学,引导学生对抽象地理知识进行深刻的认知与理解;另一方面,地图蕴含着丰富的信息,教师一般可让学生在读图的过程中,自主获取图中的信息,然后利用这些信息来展开深层的学习,让学生的地理学习更具高效化[4]。
教师在利用地图资源展开地理教学时,可适当引入问题情境教学方法,增强地理教学的教学力度,让学生在问题情境的学习体验下,提高自身的地理知识学习质量。例如,在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常见的地貌类型”这一课中,教师可先向学生展示某一地貌景观示意图,将学生带进情境之中,并合理地设计课堂问题:“你们能否描述一下自己从图中看到的景观呢?它的地貌类型是什么?你们是如何判断出来的?它的形成条件是怎样的?一般分布在哪个地区?”
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比较多,教师可根据上述教学流程,引导学生不断走进更多的问题情境之中,对其他地貌类型的地理知识进行自主的学习。教师可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图文材料,让学生一边分析图文材料,一边展开联想,在脑海里勾勒出相应的地貌景观模样,然后围绕一系列的地理问题展开深入的学习。如:“常见的地貌类型包括哪些?它们的特征分别是怎样的?它们的形成条件存在哪些不同?对地貌形成造成影响的因素有哪些?”
这些问题能够引领学生一步步地对“常见的地貌类型”相关知识进行系统的掌握,教师应积极开发这些知识内容相关的地图资源,要将丰富的地图资源融入地理课堂,让学生在直观的、生动的教学情境中,对各种有效的地理学习问题展开深度探究。这一教学举措可充分发挥地图资源的优势作用,提高地理教学的整体质量。
(四)基于地理实践教学载体,促进问题情境教学
地理实践教学活动是教师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理念下,要给予高度重视的教学内容,旨在改善传统教学中理论教学比重偏多、实践教学比重偏少的问题,让学生能够转变死记硬背的机械化学习方式,懂得从实践活动中学习原本不易理解与掌握的地理知识[5]。教师可在地理实践教学中适当地创设问题教学情境,有利于提高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
例如,在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这一课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参与到这一实践活动中:自主调查当今社会存在哪些运输方式,查找自己所在地区的交通布局相关资料,自主调查自己所在地区的繁荣地段的经济发展现况。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他们无疑走进了真实的情境之中,教师可合理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活动内容,对相关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交通运输可起到哪些作用?人们是如何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的?交通运输与城市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时,可以由浅入深地掌握本节课的地理知识,包括“交通運输的含义”“交通运输的方式”“交通运输布局”“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等知识点。教师可鼓励学生利用知识内容,建构合适的知识结构,并学会从不同角度,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准确的解读,使其形成综合性的地理思维方式,让学生真正在地理学习中获得健康发展。
结束语
总之,问题情境教学方法已经进入了广大教师的视野,而且颇受教师的青睐。高中地理教师也不例外,应将问题情境教学法与自身教学进行有机融合。教师应立足新课改规定的各项教学要求,以及地理教学的实际需要,探寻有效的教学路径,推进问题情境教学法在地理课堂中的运用,旨在切实提高新时期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聂冬冬.谈问题导学视域下高中地理教学情境建设[J].文渊(中学版),2019(4):661.
[2]冉茂琴.多媒体辅助下的高中地理情境教学研究[J].读写算,2019(12):21.
[3]倪颖慧.如何在高中地理课堂提问中创设熟悉情境,增强趣味性[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9):141.
[4]邱金华.问题式教学促进高中地理深度学习的策略[J].考试周刊,2020(29):139-140.
[5]任有水.情境问题设计培养高中地理综合思维的策略[J].赢未来,2020(6):119-121.
作者简介:李英(1981— ),女,汉族,安徽亳州人,安徽省太和第一中学,中学一级,本科。研究方向:高中地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