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地理作为高中教育最基础学科之一,有着十分明显的逻辑性与抽象性,在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养成上也有一定作用,因此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也要把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当作教学的最重要方向,确保学生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在思维能力上实现快速发展。本文通过阐述高中地理逻辑思维概念与构成,分析了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逻辑思维训练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实践应用路径,旨在为有关人士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逻辑思维是一个人在自身认识期间,采取概念、判断,以及推理等不同的思维模式,反映客观事实的一个理性认识过程,也被称作是理论思维。只有真正经过逻辑思维,人们才能更加深入地把握与分析对象本质,从而认识客观世界。但逻辑思维能力之所以难培养的原因,除了其本身的困难程度以外,还主要因为逻辑思维能力是一种无形的潜在变化,无法进行客观评价,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培育才能达到最终效果[1]。因此,要想提升逻辑思维能力,一定要多方位、深层次对其进行解读与培育。
一、地理逻辑思维能力的类型
(一)地理综合分析能力
地理综合分析能力就是把事物的不同要素与部分互相整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并进行考核,从内在组成部分的联系当中发现事物本质与特征。分析就是把事物整体分成要素与部分,然后抽取不同属性对其进行考察,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事物的内部结构,然后确定其不同特征。由于地理学科的知识种类较多,在学习地理知识时也存在理性认识与多感性并存、人文学科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并重的特点。因此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空间性都十分显著,也与学生生活存在紧密联系。
(二)地理比较能力
把两种或者两种之上的事物进行分类比较,从而判断出事物的优劣、不同,以及高下,能够帮助人们准确认识事物,这种思维过程也被称作是比较思维。由于地理要素存在十分明显的区域性,不同地区其对应的社会因素、自然资源也有所不同,呈现的地理事物也有着各自独特的特征,因此在学习地理学科时,也需要引入比较法。
(三)地理判断推理能力
地理判斷推理就是把已有的地理概念知识与之前的事物互相联系,确定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得出正确结论。由于地理学科存在的综合性、空间性和区域性,因此地理知识在实际使用时也有着较广范围,知识的迁移性也十分明显[2]。因此在学习地理知识时,也需学生具备一定的判断推理能力。
(四)地理批判性思维能力
批判性思维就是指学生思维活动必须做到谨慎、严密、周到,要用批判的眼光去检查自身的思维过程,然后提出合理质疑,并不断纠正错误的一种综合性思维。学生在拥有批判性思维之后,就能冷静处理地理问题,也能更加客观地看待地理事物与规律,不会盲目迷信权威,也会在遵循事实的基础之上,拥有自己的独特想法。
(五)地理抽象概括能力
抽象思维是把事物的本质特征与本质属性完全抽离出来,并且把这些特征本质属性与其他特征互相分离的思想过程。而概括则是把抽象出来的特征,以及本质属性共同推到同类事物的整个思维过程。对地理学科学习来说,抽象概括是学生掌握地理概念、探究地理事物规律的最重要思维方式。
(六)地理探究能力
探究能力主要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或者分析已知事物的综合能力。在著名杂志《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在对探究能力进行界定时,就把其描述为科学探究,就是指科学家通过研究自然界事物,并且根据研究结果事实证据,而做出科学合理的一种方式[3]。此外,包括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养成科学观念和领悟研究方法的整个活动。
二、加强高中地理教学逻辑思维的必要性
(一)高考考试要求
地理高考考试也需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而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最重要路径也是逻辑思维方法。高考考核要求也明确学生一定要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发现和提出科学具有创意的地理问题,能够运用充分的论据,解决发现的地理问题;能用科学的语言厘清逻辑关系表达,解决地理问题的整个过程;运用正确地理理念,探讨和分析现实中的各种地理问题。鉴于此,可以看出,掌握正确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是高中学生地理学习需掌握的必备要求。
(二)学生答题实际,缺乏逻辑思维性
近几年来地理高考试题的命题也加大了学科思维量,很多考查都越发重视学生的地理学科能力与学科思维。影响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最核心因素就包括学科思维能力,比如:我们从高考有关试卷分析情况也能看出,学生在答题时出现的最明显失分点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无法从答题角度或是单纯罗列知识点,存在的逻辑性较差;二是学生的空间方向不够清晰,无法正确认识地理区位空间。还有部分学生的字迹潦草、错别字较多等现象,比如:“丘陵”写成“丘林”、“热岛效应”写成“热导效应”。这些问题都能直接反映出学生的思维不够活跃,逻辑思维能力有待加强。
(三)教学中不够重视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不仅仅只是单纯地传授,以及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是从日常地理教学课堂来看,教师仍然存在只重视理论知识传授,轻视综合能力培养的不良现状。不管是教学内容选取,还是教学组织,都不够重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部分教师在利用教材教学时,也是完全根据教材顺序而开展教学,没有融入逻辑训练。
(四)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一生受益
逻辑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对问题分析、问题比较、问题判断和问题推理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从目前的就业市场来看,高教新闻有一则报道显示:当下的用人单位也越发重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他们认为拥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能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形成独特思路,也能拥有自己的独特看法,可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五)思维逻辑性不强
从地理学科的学习情况来看,常常存在这种问题,部分学生虽说具备了解决某项知识的能力,但是由于自身的思维条件存在不够清晰的现象,也违反了某些逻辑规则,他们得出的结果往往是错误的。例如:在一幅经纬网地图上,由于受到思维定式的负面影响,部分学生无法正确理解地球的自转方向,在判断经纬度时,也存在一定错误。
三、逻辑思维训练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实践应用路径
(一)加深地理教师对地理逻辑思维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目前很多中学都没有开设专门培养思维的基础知识课程,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开办专题辅导、课堂渗透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能力。在进行渗透时,也可以教会学生思维训练的方法。除此之外,教师在制订培养目标时,也要有意识地把地理逻辑思维培养纳入到培养目标当中,要正确意识到地理观对学生地理学习有着重要指导作用,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地理教师一定要重点强调学生地理观点,以及地理规律的掌握情况,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时,能够不断反问自我:“在教材中我是否可以找到这些地理观点?作者是如何利用这些地理观点的?如果我没有看教材,需要用多少时间才能证明课本理论呢?如果我没有提出异议,那么我是否可以用事实与理论证明这些观点?”总的来说,对学生而言,这种自我反问的引导方式,能让学生学会正确的逻辑思维方法,并且把其转换为自己独有的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也要把逻辑思维训练融入日常教学过程当中,引导学生整理、归纳、概括地理知识点,还要强调学生自主思考[4]。例如: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就要鼓励学生自主提问,当遇到问题时,可以这样鼓励学生:“你的想法是什么?这个问题能够通过哪种方式解决?该方式又是什么?”这种反复询问与自我暗示的方法,能让学生在潜意识就学会对自己的思维进行调整支配,如此一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得到有效提升。
(二)渗透“异质同构”教学观念
对现代地理课堂教学来说,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坚持异质同构的教学理念,并把其渗透到地理学科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观察具有多样性地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能够探究不同地理元素的不同特征,提升逻辑思维能力,也能让学生深入观察研究对象,掌握更多地理知识。鉴于此,在开展实践教学时,教师也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教学实例,为学生营造更加生活化的学习场景,使学生能在该场景中自主探究,激发求知欲望,不断思考并探究。通过构建教学框架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形成基础的网络结构,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热力环流”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置地理试验步骤,并把其作为教学活动最重要的着力点。比如选取玻璃杯并放置水与沙砾,在此基础上使用灯光照射玻璃杯,然后利用温度计测量杯子中的沙温和水温。但是在开展该实验时,需要学生自主完成,教师主要负责指导与监督。当学生可以自主得到结果以后,教师则在杯中点燃一支香,引导学生主动、自主观察温度的变化情况,然后把其当作是根据归纳热力环流所展现出来的地理原理。
(三)真正落实“去中心化”
高中地理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在各环节融入“去中心化”理念。以前教师在课堂上是中心,现在要在传统教学模式上寻求突破,对“教”与“学”进行有效整合,学生可以对教师提出质疑,通过双方的探讨与活动,逐步实现共同提升的目的。高中地理教学中落实“去中心化”,需要教师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为学生创造到讲台上讲解案例的机会,在完成归纳利弊以后,建立专门的学习档案,将其与学生考试成绩相关联,解决传统单向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获得发展,高中地理教学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例如:教师要结合“如何减少工业区域对住宅区域带来的影响”为题,引导学生参与到讨论活动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将学生合理分为若干小组,确保小组内既有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有成绩稍差的学生。接下来教师鼓励学生根据掌握的“热力环流”知识,探索城市定位与规划等理论知识,学生在小组中完成课件制作与案例探究,这样所有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实现整体发展目标。
(四)使用“三维目标”教学方法
“三维目标”包括实际、逻辑和思考,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理知识,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在深入探索过程中能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在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更多思考的机会,特别是让学生经历地理推导过程,能够尽量做到举一反三。教师应该要求学生积累丰富的地理基础知识,并弄清楚地理概念和地理原理等,也逐步让课堂教学活动向课外延伸,能够将地理知识做到活学活用。例如:对于“自然地理”这部分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发挥多媒体设备的作用,在各种先进技术的支持下,能够有效模拟地球运动变化情况,也让学生可以清晰观察到太阳照射过程。接下来,教师要结合地球运动方向、关系、黄赤交角相对变化等内容,在课堂上使用地理标本、挂图,或者是播放幻灯片、纪录片,在各种教学工具辅助下,便于学生对相关运动过程有进一步思考和推导。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多角度完成观察活动,自身眼界也更加开阔,所学高中地理知识得到了巩固。
(五)结合高考题,加强逻辑思维训练
分析2020年广东高考地理卷可知,主要沟通设置情境的方式引出问题,能够站在地理学科层面上综合考查学生,将学科价值充分凸显出来。试题内容不仅包含了时代内容,也与實际生活密切相关,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展现中国故事与人们的智慧,也反映了国内外变化形势。例如:在高考试题中结合南极罗斯冰架,不仅要求学生在宏观上分析“洋流”的成因,也需要在微观上结合冰筏漂移,灵活运用大气受热过程、热力环流、热大环流,以及地球运动意义等知识解决问题。同时学生也要弄清楚降雨与降雪的不同点,分析两者的影响,这样才能保证答题的准确性与完整性。例如:对“水土流程”这个常见的生态问题来说,为了让学生了解流水作用地理的具体情况,可以从水、土、流、失等角度开展探究活动,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相应指导。通过这种方法,原本复杂的地理过程就变得更加清晰,将思维的有序性体现出来,不仅学习过程非常有趣,也让学生掌握了牢固的地理知识,实现了自身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结束语
在新课改深入推进过程中,对高中地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堂各个环节渗透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确保学生在课堂上既能掌握丰富知识,也能掌握有效的学习技巧,提升高中地理学习效率。基于此教师在组织日常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关注学生的逻辑思维,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方法鼓励学生思索与探究,逐步形成完善的思维,也保证高中地理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高幼芳.试论高中地理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从逻辑思维角度出发[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15(5):97-98.
[2]曹红艳.基于地理图像的高中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以必修一为例[D].吉林:延边大学,2018.
[3]陀龙剑.高中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提升研究[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7):36.
[4]吴青杨.高中生地理空间定位思维训练的实验研究[D].广东:华南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张建可(1984— ),男,汉族,河南平顶山人,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华中师范大学龙岗附属中学,中学一级,本科。研究方向:高中地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