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坤林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市政工程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受到市政施工特殊性的影响,施工人员被划分到了特殊工种的类别,在作业的过程中会面临一定的风险。因此,在对市政工程进行施工管理的时候,需要树立起危机意识,基于危机管理来为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提供保障,同时确保整个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这其中,管理者需要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进行预测,并制定针对性的计划,采取有效的手段对事故进行预防。基于此,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归纳总结法,探究了危机管理意识在市政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希望为工程管理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无论是市政工程还是其他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都会隐藏着一定的风险。这要求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都具备较强的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能够基于施工环境、施工要求以及施工内容来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进行预测,并在这个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做好危机的预防与处理,能够为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危机管理的过程共分为前兆阶段、紧急阶段、相持阶段以及解决阶段这四个环节。基于危机管理意识,管理人员可以提前发现危机并及时对其进行处理,这可以起到危机预防的效果,同时也可以避免危机的影响被进一步扩大。在解决了危机之后,还需要对危机形成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避免今后重复发生类似的危机,并在这个基础上构建起完善的危机管理制度。
危机管理指的是在生产活动开展过程中管理部门对隐藏的威胁进行监察和评测,并在这个基础上针对已经出现或者还没有出现的问题进行精准处理的过程。危机管理的目的是减少风险和问题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对于市政工程来说,施工过程中的危机管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危机出现之前,要察觉出来,并对危机的隐匿性威胁进行有效处理,以此来降低危机出现的可能性。第二,在危机出现的时候,相关人员要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针对性措施来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第三,在完成危机处理之后,需要对危机出现的原因、有效的处理方法等进行分析,并对常用处理方案进行整合。在今后如果发生同类型的危机,就可以直接使用这些方案进行处理,提高危机管理的效率,使危机管理制度变得更为完善。
在市政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每个流程都存在很多不确定性的元素,因此其中会隐藏着一定的危机,尤其是会出现多种类型的突发性危机。可以说在各个施工环节当中,危机如影随形,是难以完全避免的。面对这些危机,施工单位需要在施工流程中运用科学的措施和专业化的手段对危机进行预防和处理,避免小危机转变为大危机。这其中比较常见的危机就是质量层面的危机,受到施工建设水平、施工技术以及施工安全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市政工程容易出现工期延误等问题,这会带来经济层面的损失,同时还可能会因为质量问题而给公众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在危机管理的过程当中,要将质量危机作为管理的重点,运用有效的手段解决质量危机,避免出现工期延长或者物质被损耗的问题。
第一,市政工程施工过程当中出现的危机大多是无规律的,在危机管理的过程中难以使用既定的模板,而是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有效的防范措施,并不断积累经验,对管理效果进行逐步强化。第二,市政工程施工危机大多不连续,危机的发生具有间隔性。但在危机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构建起一个连续性与循环性的模式。第三,随着施工流程的推进和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危机管理的过程也应该处于动态变化的状态,而不应该是固定不变的。
基于危机管理意识,在危机发生和出现之前,相关人员需要保持较高的警惕性,能够提前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对危机进行控制,将其扼杀在摇篮中。对于市政施工单位来说,可以在施工管理的过程中从源头处对危机进行预防和处理,将诱发危机出现的因素进行消除。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有效的培训活动来对危机进行预防,同时还可以通过宣传教育的手段来使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都保持较高的警惕性,增强对危机的敏感性。
在市政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中,在很多环节都可能会出现危机,这些危机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具备危机管理意识,就可以对危机进行识别和发现,并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危机影响范围被进一步扩大。通常来说,危机在出现之前都会表现出一些预兆,通过对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可以使他们充分地了解和关注这些征兆,能够敏锐地发现潜在的危机,进而采取有效措施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使危机所产生的影响变得最小化。
市政工程当中的部分危机可以进行预测,但也有很多危机无法提前感知,同时表现出了突发性的特征。对于这部分危机,施工人员要形成危机管理意识,增强自救能力,这也是将危机进行化解的重要途径。通过人为的努力,可以使危机所带来的危害被进一步降低,同时使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受到的危机侵袭被削弱。施工单位会通过培训教育、模拟训练等途径来帮助施工人员了解在面对突发性危机时候的应急处理方式,实现对生命财产的有效保护。
为了使危机管理意识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市政工程当中的所有工作人员都要在思想观念上加强重视,主动在日常工作当中渗透危机管理,实现危机管理与施工管理的相互融合,在这个基础上对管理观念和管理方法进行创新。通过这种方式,工作人员可以对施工现场各个环节中蕴藏着的危机形成正确的认识和合理的判断,第一时间发现危机并解决危机。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施工单位需要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在其中融入危机管理的内容,使他们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认识到危机管理的重要性。同时,还要在其中引入典型的案例,这样可以使相关知识点变得更为形象和生动,各个岗位的管理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与接受,在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也能保持较高的警觉性,对危机表现出较强的敏感性。除此之外,各个岗位的员工也要密切沟通,以此来对危机形成的原因和带来的危害形成准确的认识。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也要充分交流,在危机发生之后共同商讨化解对策。只有这样,才能使所有的人员都树立起危机管理意识,使每一名员工都参与到危机处理当中来。
危机管理工作涉及到了多样化的元素,需要对很多工作进行协调,展现出了较强的系统化和复杂化特征。因此,在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当中要构建起一支高水平的危机管理团队,这可以为各项管理活动的开展提供人力资源的支持,降低危机产生和出现的概率,同时为市政工程的施工营造一个更为安全和稳定的环境,使施工单位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社会效益。在危机管理工作当中,各个部门需要保持紧密配合,每个成员都需要具备较强的危机管理意识,在危机发生之后能够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和解决。同时,施工单位还要对危机管理的内容进行分解,使其落实到各个具体的工作岗位当中去,并在其中安排专门的人员来对危机进行处理,提高危机化解的效率和危机管理的成效。
为了使每一名危机管理人员的作用都充分发挥,促进人员之间的相互配合,就要在施工单位当中构建起危机管理模式,在其中明确每名管理人员需要承担的责任,确保他们在工作内容方面的衔接性。为了提高整个团队的综合实力,同时也为了提高每个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施工单位需要定期开展组织教育培训活动,使管理人员掌握常见的危机管理方法,了解市政工程在施工环境、施工技术、施工质量等方面存在的危机。除了学习理论知识之外,还可以组织情景模拟训练活动,创设危机情境来帮助管理人员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
为了在市政工程的整个施工现场当中形成危机管理意识,就要构建起危机管理预警机制,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对危机发生和出现的征兆信息进行收集,并在整体上采集有利于危机防控的施工数据,同时对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基于危机管理预警机制,管理人员在整个施工环节都可以接收到各个部门上传的施工数据,基于数据采集、数据挖掘以及技术分析等环节来对危机进行全面分析和深入剖析,并结合实际情况形成危机处理方案,在对现有危机进行妥善处理的基础上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危机进行预测,做好及时有效的预防。在该机制当中,信息采集是最为基础的环节,这是危机预警的基础。因此,施工时单位需要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信息的完整性,以此来将市政工程的施工现状和管理现状反映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要搜集市政工程领域当中有价值的信息,另一方面要采集施工管理过程当中与危机管理有关的信息。在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危机管理和危机整改方案,并将该方案进行公布,接受内部员工监督和外部群众监督。
实践证明,市政工程的施工环境会对危机管理的有效性产生直接的影响。施工现场的很多危机都源自于施工环境,只有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这些危机。同时,在和谐的施工环境下,管理人员能够形成统一的危机管理思想,并在团结合作的情况下形成施工合力,对常见的管理危机和管理风险进行规避,使各项工作都能顺利地推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市政工程施工现场当中加强监督与检查,对常见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在现场全面展开安全管理工作。对于发现的危机和存在的风险,要做到彻底解决,避免再次发生。同时,还要确保危机管理制度能够真正地落地。如果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的话,要在第一时间进行纠正,基于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的协调和配合来为市政施工创造良好的环境。最后,还要做好安全检查的工作,对检查制度的完善程度进行检查,同时对是否存在违规操作的行为进行检查。如果发现问题或者发生危机的话,需要立即解决,将危险因素彻底消除。
总的来说,市政工程施工过程当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危机。作为管理人员,需要树立起较强的危机管理意识,对可能出现的危机和风险进行预防,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管理。作为施工人员,也要认识到危机管理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危机预防和处理手段。作为市政工程施工单位,需要构建起一支专业化的危机管理团队,要在施工现场形成危机管理预警机制,同时还要营造安全稳定的施工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