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初探

2022-07-15 10:29张慧琴
学周刊 2022年24期
关键词:专业化教研新课改

张慧琴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苏家湾小学,甘肃定西 743000)

随着当前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教师的业务能力也面临着新的要求,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问题成为当前教育领域关注的一个热点。所谓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指教师在入职以后,通过一定的学习、培训等活动,在教育教学思想、知识结构、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获得不断发展,进而提升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的过程。而小学语文学科中的教师专业化成长则是指小学语文教师通过学校培养和个体努力,在不断提升语文知识的储备和处理能力的同时,还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充盈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素质,这是小学语文教师适应岗位职责、得到学生和社会认可、提升职业声望的重要基础。那么,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什么要重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呢?应该怎样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呢?下面笔者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一、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要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语文教学工作面临的要求也在逐步发生变化,从教学研究的角度来说,虽然其关注点是学生在小学语文中的有效学习和全面发展,但是整个社会对语文教育的期望值最终还是落在了语文教师身上,因为语文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实施者,而这种期望最终转化为了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新课改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变革,特别是对教师在教学中主导角色的新定位,意味着教师在教育教学能力上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不仅要具备广博的语文知识,还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技能、健康的心理素质等,因此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时代的必然要求。

另外,现代社会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新要求,教师作为从事教育的主导力量,更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进一步完善专业知识,从而适应不断发展的课程改革形势。从新时期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来看,根据学生学习、成长的新需求,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一桶水”,而且要根据学生的需求给学生“一潭活水”,要满足学生的全方位需求和差异化需求,所以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现实来看,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备受社会关注,而语文学科是小学课程体系中的核心学科,学好语文不仅能够为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对于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也会产生巨大影响,因此社会对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关注度很高。近年统编版语文教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对小学语文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把新教材的理念落实到学科教学中,需要小学语文教师的不断学习、成长,因此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也是当前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必然要求。同时,当前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专业化成长,从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角度来说,很多教师在就职前接受了专业化教育,经历了较为系统的师范教育与学习,但这时对语文教育工作的理解更多是理论层面;入职之后接受的对新教师的教育,一般是通过岗位培训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在此过程中新教师也要不断进行总结、反思,从而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而随着新教师成为资深教师,尤其是在担任班主任和其他管理角色后,其对专业成长的关注度逐渐在下降,甚至产生了专业化成长的“惰性”,这与不断发展变化的课改新形势相背离,容易出现影响教学正常开展的各种问题,无法有效发挥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从而影响语文教学的有效推进。因此,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必然要求,广大教师要积极应对,并且落实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

二、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策略

(一)认清角色,转变思想观念

有效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新课改不断推进的原因之一,在此背景下教师角色的再造就成了新课改的重要内容。教师不再是单纯的教学任务的执行者,而是对新时期教育的研究者、实践者和创新者。同时新课程改革也使教师的角色进一步转型,由最早的“以教师为中心”逐渐转变为“师生共同成长”,即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的课堂角色。这样的变化,意味着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做到思想上的与时俱进,不断转变教育教学理念。

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师生观、人才观和教育观。在教学观方面,教师要处理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认真思考怎样教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把教与学统一成一个整体,从而提升教学实效。在师生观方面,教师要以尊重与平等的眼光看待学生,正视学生在个体上的差异性,坚持小学语文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用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内在动力。在人才观上,教师要以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立足于新时期对人才的需求,培养适应学生终身发展和未来社会需求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扎实落实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是把学生培养成考试的“机器”。在教育观方面,教师要把教书和育人落实到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通过多样化的语文教学活动来培养、塑造学生,从而发挥语文学科在小学生养成教育中的特有功能。所以,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师角色要由原来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未来学习和生活的奠基者,由原来的知识给予者变为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者和课程教学的研究者。

(二)主动学习,进行行动研究

在终身学习的时代背景下,教师的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前提和重要保证。教育这一行业最大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是一项培养人的长期工程,而教师则是人才培养的主要责任者,不仅可以通过知识的传授去影响学生,还可以通过教师的人格与道德力量,用言传身教的方式去影响学生,所以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必须要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在学习中明确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不断促进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根据新时期对教师的要求,教师的学习既要有关于教学技能的研究,也要关注教师教育能力的提升。首先,教师一定要强化师德和师风建设意识,要明确党在新时期的育人方针,在学习过程中敢于正视自我、剖析自我,从而不断提升教师的思想认识。“学博为师,德高为范。”教师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好学生的榜样。其次,在教育方面,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掌控力,对学生要有耐心,努力做到“不迁怒,不贰过”,通过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来挖掘育人过程中的非智力因素,真正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三)集体教研,助力个人成长

从教师成长的角度来说,任何一个学科教师的成长进步都不可能完全依靠个人的单打独斗,因为个人的能力和眼界是有限的。而通过集体教研活动,教师不仅能够实现和其他教师的交流,激发教师“智慧”的火花,还能借此向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学习,从而助力个人的成长进步。

首先,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教研活动。从国家的角度来说,为了不断提升一线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使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落实各项方针政策与课程标准的新要求,以及使教师全面把控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国家每年都在组织各级各类的培训活动,其形式多样,有统一的线上学习培训、专家讲座、送教活动,还有国际级、省级的教师顶岗培训活动,这些教研活动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学习新知、交流经验的机会,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教研活动的组织,不仅能够让教师领略新知识,观摩新课程,而且能够让教师拓展新视野,获得新感受,从而起到引领、示范、传承的作用,这对于整体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其次,要重视校本教研活动。校本教研是推动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内在动力,也是促进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主要路径之一。校本教研更加贴近一线小学语文教师的实际,教研的针对性更强、更“接地气”,能够帮助教师解决其直接面对的问题。同时,校本教研活动具有时间、内容上的连贯性,也就是可以结合本校普遍关注的问题,如统编版教材的应用、“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阅读教学如何有效推进开展一系列的教研活动,并且在教研的基础上及时开展实践,其效果会更优。为了发挥校本教研助力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作用,一定要规范好小学语文学科的校本教研,减少形式化的教研活动,多开展“小主题、有实用”的深度教研活动。此外,教师还要做好教研规划,切实把“定方向、定时间、定内容、定主讲人”的教研要求落到实处,使教师在教研中不断收获,在收获中不断成长。

(四)教学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德国诗人海涅曾经说:“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教师的教学过程也需要及时的反省和思考,即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重要环节,著名语文教育家叶澜老师曾经说过:“一个教师写了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可能成为名师。”这句话就是在强调教学反思的重要性。所谓教学反思是指小学语文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决策和教学结果等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表现,对其进行审视和深入分析的过程。小学语文教师通过教学反思,寻找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针对问题及时改进,能够有效提升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具体来说,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依据教学结果对自身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方法等进行反思。在教学理念方面,教师要敢于深度挖掘教学行为背后在思想认识方面存在的局限或者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寻找解决问题的新路径;在教学行为上,教师要把教学行为与教学结果密切结合,特别是要关注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表现,其主体地位是否得到了有效发挥,以及三维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以教学效果为反馈,关注哪种方法更契合学生的需求。在进行教学反思时,教师可以通过自己撰写反思笔记的方式,也可以通过教师之间互相听评课、与学生进行座谈交流的方式,全面把握教学情况,解决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不断促进自身的进步。

(五)师徒结对,榜样引领成长

小学语文教师在专业化的成长过程中,要发挥优秀教师的模范引领作用,通过师徒结对的方式,发挥学校“教学名师、特级教师、骨干教师”的传、帮、带的作用,把优秀教师宝贵的语文教学经验、良好的语文教学方法等传授给其他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通过榜样的引领示范作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师徒结对之后,要按照一定的规则要求来开展工作,例如在集体备课过程中要在分头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交流,规范教师的备课环节;然后落实常态化的听评课制度,师徒之间互相听课、评课,这样既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能够取长补短;最后及时撰写教学总结与反思,强化师徒之间的常态化交流,帮助教师尽快成长。

(六)课题研究,提升理论水平

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载体,新课改的推进对教师的要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变化之一就是要求小学语文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小学语文教师通过课题研究不仅能够提升对学科教学以及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的认识,提升职业认知和奉献意识;还能够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了解到先进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理念,形成更为科学的教育教学思想。在此过程中,教师也能够了解到新方法、新教学模式,从而提升教学技能。教师通过课题研究能够在无形中培养自身的学习意识、思考意识和科研习惯,这样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还能够提升看问题的高度与深度,从而促进自身的专业化成长。

总之,在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是语文教学的主导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重视提升教师的自身素质,强化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意识。小学语文教师要做到与时俱进,通过转变思想观念、强化学习意识、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向优秀教师学习等方式,来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从而更有效地发挥自身在语文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猜你喜欢
专业化教研新课改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