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娜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审美情趣、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笔者探索打造开放的课堂,通过激发兴趣,打牢语文基础;创设情境,发展学生思维;开展实践活动,培养自主能力三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1.激發兴趣,打牢语文基础
兴趣对于学生学习至关重要,教师要在课堂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变为自主探究、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例如,笔者在教授《小公鸡和小鸭子》这篇课文时,考虑到学生都很喜欢童话故事,就采用了自主学习的形式,让学生自己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小动物的不同习性。这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把了解到的相关知识用绘画或手抄报的形式展示出来,在交流分享中巩固了语文知识。
2.创设情境,发展思维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例如,在学习《彩色的梦》这篇课文时,笔者先让学生质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了解了“彩色的梦”是作者用彩色铅笔画出来的,于是,笔者播放大自然四季的美景图片,用语言创设情境,使学生在脑海中产生相关的画面,进行联想和想象。然后,笔者问学生:“你想用手中彩色的铅笔画些什么?”学生的思路一下就被打开了,有的说要画连绵起伏的大山,有的说要画浩瀚的宇宙……又如,在学习《我是一只小虫子》时,学生通过探究了解了小虫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再小的生命也有有趣的生活。笔者抛出一个问题,把探究进一步引向深入:“你想当哪种小虫子?为什么?”问题一提出就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有的说想当一只小蚂蚁,因为蚂蚁有神奇的记忆力;还有的说想当一只小瓢虫,因为它是花园中的小淑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同时也训练了表达能力。
3.开展活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探究性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中,笔者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
语文教材每单元都有一个主题,将单元内容和活动有机整合,可以循序渐进地落实学段目标,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例如,在“动物”这一单元主题中,笔者设计了以“马”为题的实践活动。活动主要采用合作学习的模式,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交流相关知识。有的小组展示的是跟马有关的成语,有的小组展示的是跟马有关的古诗,还有的小组展示的是跟马有关的历史故事等。最后,每个小组将这次活动中的材料、成果按照一定的顺序整理成书,并为这本书起了名字。
开放的课堂让学生们在课内与课外知识的结合中学习,在自主合作的学习中展示交流,从而促进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和提升。
编辑 _ 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