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红
为了提升薄弱校课堂教学质量,解决农村学校师资缺乏、校本研修能力不足的问题,实现优质师资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昌平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构建了“双师课堂”,建立科学高效的备课、上课、管理模式。
1.基于现状确定学校,建立“13+X+J+Q”学校架构
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学校、偏远地区的学校、小规模学校、需要个性化扶助的学校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升区域教学质量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双师课堂”项目重点关注和主要实施的对象。
针对区域内学校分布以及学生的数量等实际情况,我们确定了“13+X+J+Q”的学校架构,“13”指的是13所农村小规模学校,这些学校多处于山区,交通不便,学生数量少,师资力量薄弱,难以进行学科的校本教研,需要先进的教育理念、优秀的教育资源、高素质教师的引领。“双师课堂”可以带动小规模学校、山区学校的教学质量快速提高,促进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X+J+Q”指的是学区+集团+其他学校,将“双师课堂”逐步推进到学区、集团和其他有个性化需求的学校。
2.立足能力遴选教师,建立“2+41+39+631”教师队伍架构
“双师课堂”建立了“2+41+39+631”教师队伍架构,即以教研室2名道德与法治教研员为主导,从全区遴选出41位教师为主体,组成输出教师的核心团队。输出教师分为三个层次:成熟期教师——市区骨干教师、发展期教师——已经具备一定教学经验的青年骨干、培养期教师——重点培养的优秀青年教师。在发挥骨干教师作用的同时着力培养一批青年教师,并随项目推进动态扩充输出教师。13所山区小规模学校的39位道德与法治教师作为输入教师,间接辐射全区631位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
3.及时发现问题、适时优化,架构“三条线”
第一条是教学内容线。以课堂为中心,进行单元整体建构、单元整体教学,注重对单元整体备课思路和核心素养培育的研究和落實,关注单元内各个主题内容间的内在联系,关注思政学科育人功能和思政教师育人能力的提升。
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一至六年级教材,每学期每年级选1-2个单元作为“双师课堂”的教学内容,形成课表。教学内容随着新形式的要求也在逐步调整,并根据教学计划逐步实施。为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增强学习的系统性、实效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昌平区在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推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每一讲的教学内容由区域内优秀教师录制微课。
第二条是课堂教学线。“双师课堂分享—全区观看—联片推优课—区级研究课—双师课堂分享”,形成闭环,不断更新改进。
第三条是课堂资源线。输出教师要将用于“双师课堂”的教学设计、课堂学习单、课件等相关材料通过云平台进行区域分享,满足输入教师和区域教师的学习与使用。
4.提升“双师课堂”效果,建立三个模式
建立“双师课堂”教学模式。以2名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和41名优质教师为主体,组成输出教师,13所学校是输入学校,借助资源平台和直播平台,间接辐射全区631位道德与法治教师。
建立“理教材—说结构—研设计—析环节—听试讲”双师备课模式。按照教学单元或主题进行分组,安排成熟型教师担任组长。教师独立梳理教材后,在组长的带领下在小组说教学结构,撰写教学设计,进行组内研讨,分组进行说课。最后,进行分组试讲,达到要求后上传资源,进入“双师课堂”讲课。
建立闭环运行管理模式。为了更好地发挥“双师课堂”的作用,建立“教研员—输出教师—输入教师—输入校教研级组—联片教研组—区教研活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闭环运行管理模式。教研员与输出教师提前做好授课准备,并将授课资源上传到教师云平台,授课后一周内完成教学反思,并及时提供录制好的教学课例。输出校授课教师在校本教研时共同研讨教学设计,本校每位道德与法治教师从其他单元内容里选出一节课,精备一节课并完成教学实录,输入教师提前下载资源,并在教研组内展开交流研讨,于授课当天全程“入镜”完成授课。输入校教师要进行校内学科组教研。区域内道德与法治教师提前下载相关资源,并在教研组内进行二次备课,按要求进行授课,并以此为参考,逐步迁移到其他单元教学。
我们以“双师课堂”带动一组、联结一片、提升区域,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提高全区学科教师专业能力,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编辑 _ 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