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职匹配”谈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兴趣和专业匹配关系

2022-07-14 08:09
行政科学论坛 2022年5期
关键词:霍兰德个体理论

李 槟

(河南省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研究室,河南 郑州 450003)

最早由波士顿大学帕森斯教授提出的“人职匹配”理论,经由职业咨询家威廉逊等发展后应用于指导求职者就业,并在西方逐渐成熟。“人职匹配”理论进入我国后在就业市场研究方面引起了较大反响,当前的很多研究皆致力于从指导就业者获取理想职业的角度出发并产生了丰厚的成果。然而,从“人职匹配”理论来探讨职业兴趣和专业匹配关系的研究,尚不多见,故本文从此处切入,用“人职匹配”的理论和观念来剖析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兴趣与专业的匹配关系,以图丰富当前的相关研究,并提出一些协调职业兴趣与专业设置矛盾的对策。

一、从“人职匹配”到职业兴趣和专业匹配

影响较大的“人职匹配”理论主要包括帕森斯的特质因素论、霍兰德的人格类型论、罗伊的亲职影响论、鲍丁等人的心理动力论等。

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基础上,罗伊提出了亲职影响理论。该理论认为,孩童早期的生活经验,尤其是他们从父母处获得的生活经验会极大地影响其人格的形成,进而影响其成年后的职业选择和职业行为。因此,主要由依赖型(过度保护与过度要求)、回避型(忽视和拒绝孩童要求)、接纳型构成的亲子关系类型,会对个体的职业选择产生不同的影响。比如回避型的亲子互动模式常易导致孩童将来选择与人打交道较少的技术、户外、科学、动植物饲养等职业,而接纳型或依赖型的亲子互动模式则容易导致孩童将来选择乐于与人打交道的服务、商业、组织、文艺娱乐等职业。虽然说罗伊的这个理论在后来的测试和研究中被证明缺陷很大,因为其没有充分考虑孩童成长过程中会经历很多可能重塑其人格的事件,但该理论认识到教育理念影响个体心理需求并进而影响个体人际关系、职业取向的看法,是很有价值的。

与罗伊过分强调孩童时期的经验有所不同,帕森斯的特质因素论强调个体是否适合某项职业需要从三方面综合考量。第一是考量先天遗传和成长环境对个体的生理、心理影响,第二是考量个体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和职业价值观,第三是考量职业的收入和工作环境。然后,通过测量个体的心理特质来分析其职业兴趣、职业能力和职业价值观,结合个体的职业要求——薪水、晋升空间、工作环境等因素来确定其适合的职业。总体上看帕森斯的特质因素论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很高的实践价值。

相较之下,霍兰德的人格类型论的着眼点更为集中,即着重探讨个体的职业兴趣和职业环境的匹配度,以此来考量人与职业的匹配度。霍兰德将个体的职业兴趣和职业环境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并且认为个体都是尽量寻找那些符合自己职业兴趣、使自己能力得以比较充分发挥、让自己心情愉快的职业去从事,个体如果能比较清楚地界定职业兴趣的类型并能清楚地辨别职业环境类型,就可以比较正确地选择职业并实现“人职匹配”。霍兰德人格类型论考量的对象比较集中,而考量对象的分类却非常详细,因此成为求职时常用的一种测量方法,也成为利用“人职匹配”理论研究就业问题的主要理论来源。

尽管罗伊的亲职影响理论、帕森斯的特质因素论和霍兰德的人格类型论各自的着力点不同,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即强调人要匹配职业,更详细地说就是人的心理、性格、职业兴趣等特性要与职业环境、职业要求相匹配。

可以说,强调人的心理、性格、职业兴趣等特性要与职业环境、职业要求相匹配的“人职匹配”理论,运用到当下我国高职院校实践中则可以衍生出一个比较具体化的研究命题,即职业兴趣和专业匹配,也就是说“人—职”匹配可以具体化为“职业兴趣—专业”匹配。其因有二。首先,在帕森斯的特质因素论和霍兰德的人格类型论中,职业兴趣都是影响人职匹配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考察职业兴趣对包括高职院校学生在内的个体的职业选择,以及“人—职”匹配度便非常重要。而且,我国高职院校确确实实存在着学生职业兴趣不高的现状。早有研究发现,由于片面理解和追求“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高职学生培养理念,人才培养重视技能训练而轻视职业素养的情况比较突出,具体表现就是学生职业兴趣不高、主动融入就业环境的意识不强、缺乏主动追求职业提升和技术进步的精神[1]。因此,从职业兴趣角度观照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其次,中等职业院校、高等职业院校、普通高等院校对劳动者进行“专业培养”,将其塑造为符合职业市场需求的“半成品”甚至“成品”,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基本趋势。也就是说,劳动个体要走向职业市场一般要经历学校“专业培养”的淬炼,“专业培养”成为“人—职”匹配的不可缺失的桥梁。

由此可见,“人—职”匹配有必要具体化为“人—职业兴趣—专业—职业”匹配。探讨职业兴趣和专业匹配问题并因而实现“人职匹配”,对于探讨高职院校学生培养问题显得非常有必要和有意义。

二、开放动态的专业设置:“专业”匹配“职业兴趣”

当下,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兴趣未必和专业正好相互匹配,那么要实现两者匹配,路径之一便是了解学生的职业兴趣并因此设置对应专业。

根据目前的很多研究可以发现,当代大学生对现实型和管理型职业更感兴趣,而对社会型、艺术型职业不是很感兴趣。比如童腮军和章小兰根据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选取上饶师范学院的19个专业的507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的方式力图发现当代大学生职业兴趣和专业的关系。该调查根据霍兰德理论,将专业划分为管理类专业、现实类专业、社会类专业、常规类专业、研究类专业和艺术类专业,同时将职业兴趣也对应划分为管理型、现实型、社会型、常规型、研究型和艺术性。调查显示的学生所学专业与其理想的职业兴趣之间的匹配度如下表所示[2]:

学生的专业与理想职业兴趣吻合度表

根据这个调查表可以发现两个现象:一是学生们所在的专业同他们的职业兴趣、想要从事的职业整体匹配度不高,这说明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二是学生们对现实型和管理型职业更感兴趣,这说明他们对现实类和管理类的专业更感兴趣,这些专业主要有公共事业管理、市场营销、经济管理、电子、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等;三是学生们对社会型和艺术型职业不感兴趣,说明他们对社会类、艺术类专业不感兴趣,这些专业主要有社会工作、教育、心理学、音乐、舞蹈、美术和播音主持等。

根据以上结论,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也应该做出两个对应的举措,以便实现职业兴趣和专业的匹配以及“人职匹配”。首先,为改变专业和职业兴趣匹配度低的现状,高职院校应该持开放的理念,既不适合一入校就将学生的专业划分过细,更不适合将学生的专业完全定型化,以此避免学生根据职业兴趣选择专业的余地太窄。其次,针对现实型和管理型职业更受欢迎的现状,高职院校应坚持专业动态调整,适当提高现实类和管理类专业开设数量,或扩大现实类和管理类专业学生招收量;针对社会型和艺术型职业不太受欢迎的现状,高职院校也应该坚持专业的动态调整,大胆减少社会类和艺术类专业开设数量,同时对这两类专业的开设申报予以收紧。

总之,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应该持开放、动态的专业设置理念,以便让专业匹配学生的职业兴趣,从而提升“人职匹配”度。

三、培养学生专业兴趣:“职业兴趣”匹配“专业”

目前,一种现实情况是,高职院校不可能总是频繁地调整专业来匹配学生的职业兴趣,其现实原因有二。首先,高职院校专业的设置是从国家和社会需求的高度出发的,有很多专业确实不被学生喜爱,但又是必不可少的。其次,高职院校的专业动态调整虽然是必要的,但也是一个周期较长的过程,因为专业调整既涉及新师资的培养和旧师资的调整、安置和重新上岗等问题,还涉及设备的更换等因素。因此,除了考虑专业匹配职业兴趣之外,也有必要考虑让职业兴趣匹配专业,即通过高职院校的教育来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进而培养其职业兴趣。

实际上,学生的职业兴趣及专业兴趣是可变的,是可以通过教育重塑的,至少金斯伯格和舒伯的职业发展理论就持类似看法。金斯伯格认为,职业选择是一个发展性历程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化决策,一个人从出生到十一岁是职业选择的“幻想期”,从十二岁到十七岁是职业选择的“尝试期”,十七岁以后是职业选择的“现实期”。发展了金斯伯格理论的舒伯也认为,个体的能力、兴趣和人格特征与每种职业要求的能力、兴趣与人格特征之间,绝非单一的、固定不变的关系,是具有较大的弹性的,即每个人适合从事多种职业,而同一种职业也可以由很多不同的人从事。舒伯将个体的职业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成长阶段、确立阶段、维持与衰退阶段,并认为每个发展阶段都是个人与社会环境之间、自我概念与现实之间不断调适的动态过程[3]。虽然金斯伯格和舒伯的职业发展阶段划分未必符合每个个体,但他们都共同地用“发展变化”的观念来看待人与职业的关系,这对丰富“人职匹配”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由此来看,高职院校通过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来实现“职业兴趣”匹配“专业”,也是一条可行的且短时间内即可见效的“人职匹配”路径。

职业兴趣,就是个体对某种职业或者从事某种职业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特殊倾向。职业兴趣与一般兴趣不同,它不仅仅包括兴趣本身,还包括职业能力和职业责任,即职业兴趣=兴趣+能力+责任[4]。因此,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培养兴趣、能力和责任来完成学生职业兴趣的培养。具体来说,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兴趣的培养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扩大感兴趣的职业选择范围;培养与职业有关的间接兴趣;培养对该职业的情感,保持稳定而持久的对职业的兴趣以提升自己钻研该职业的热情和精力[5]。至于职业能力的培养,除了让学生积极获得跟本职业有关的专业基本技能之外,还要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了解所要从事职业的现状、发展动向等,另外还需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格魅力[6]。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责任的培养,主要是让他们了解从事职业后所要履行的义务、所要遵守的规范准则和所要恪守的基本纪律。当然,高职院校也有必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荣誉感,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将要从事职业的存在价值与意义,从而提升其对该职业的兴趣。

总之,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发挥教育功能的作用,积极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让职业兴趣匹配所学专业,从而提升“人职匹配”度。

四、结语

综合来看,“人职匹配”的理论和观念不仅在个体就业活动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功能,而且可以用来研究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兴趣和专业匹配问题。具体而言,要实现“人职匹配”,高职院校既可以通过开放动态的专业设置让专业匹配学生的职业兴趣,也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实现职业兴趣匹配学生所学专业。事实上,根据实际情况将两者结合起来,效果会更佳。

猜你喜欢
霍兰德个体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荷兰“家畜养老院”
How Cats See the World
被纵容的天才
狗熊的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