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玉,巫程成,陈方方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a.公共教学部;b.科研处;c.旅行服务与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1231)
协同育人是我国高校贯彻“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具体体现,也是高校、社会、企业联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有力措施。分析协同育人的研究群体与趋势,可以理清高校育人体系研究现状和思想脉络,为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提供方向和参考。
基于文献研究基础与研究前沿的共现网络关系,美国德雷塞尔大学计算与情报学学院教授陈超美博士开发了CiteSpace可视化软件,通过可视化图谱探测特定领域研究主题的动力演化机制和关键路径关系。本研究采用CiteSpace5.6.R2软件,通过文献作者(Author)和研究结构(Institu⁃tion)合作网络分析,关键词时间线图谱(Time⁃line)、突发性检测(Burst)等可视化分析方法来探寻我国高校协同育人的研究群体现状、主题演进及新兴热点[1]。
研究选取中国知网CNKI总库的数据库,检索公式为“主题”=“高校”+“协同”+“育人”,共检索到2001年—2020年间相关文献1291篇,检索时间为2021年1月17日,删除会议介绍、成果介绍、书评及其他不相关条目等无效数据,共得有效文献1271篇。因从CNKI导出文献Refworks数据不包含参考文献字段,CiteSpace不能进行共被引分析,因此本研究更多是基于文献关键词共现分析。
首先,通过CiteSpace可以直接呈现协同育人主题研究群体的合作网络关系,结合支持基金、发表年度曲线、下载量和被引量分析可以得出协同育人研究群体现状;其次,在关键词聚类分析(Keyword Cluster)的基础上,通过CiteSpace关键词时间线图谱(Timeline),形成时间维度的多组词汇聚类,可以较好展示协同育人研究主题传承关系;再者,通过CiteSpace关键词突发性检测(Burst Detection)和时空图谱(Timezone)可以发现协同育人研究领域高度活跃的研究主题,探索新兴热点[2]。参数选取(Selection Criteria)为 Top 50 per slice,时间跨度为2011年—2020年(Slice Length=2和5),使用剪切(Pruning)参数中的寻径(Path⁃finder)或其他功能,通过调整C、CC、CCV阈限值,产生连线、结点、网络密度、模块值(Modularity Q,反映聚类模块区分度指标)和平均轮廓值(Mean Silhouette,反映聚类同质性指标),发现图谱中Q值均大于0.3,Mean Silhouette值均大于0.7,这表明图谱聚类结构合理,各聚类同质性较好,具体参考以下各部分图谱中左上方参数值[3]。
绘制文献发表时间曲线,可以可视化研究总体发展趋势[4]。图1是我国高校协同育人研究年度期刊发文量统计图,黑色方块折线是年度发文数量趋势,黑色箭头断线是年度文献发表数量二次拟合函数曲线,黑色点线是年度文献发表数量三次拟合函数曲线,两条拟合曲线的拟合优度(R2)都达到70%,可认为我国高校协同育人研究在国内社会科学中的发表数量呈增长趋势[5]。文献信息导入CiteSpace5.6.R2软件,无法产生作者合作网络图谱,说明协同育人研究者大多没有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直接统计作者发文数量,发现发文篇数最多的是冯刚,发文4篇;其次是项久雨,发文3篇;韩喜平等14人发文2篇。被引数量最高的文献为2017年曾骊、张中秋、刘燕楠发表在《教育研究》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双创”战略需要协同发展》,被引127;下载量最高的为2017年高燕发表在《中国高等教育》的《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与解决路径》,下载9369次。文献支持基金最多的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支持30篇。发文量排名前三的CSSCI期刊依次为《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32篇),《思想理论教育导刊》(14篇),《中国高等教育》(13篇)。学科分类方面主要为教育学与政治学学科。
图1 我国高校协同育人研究年度期刊文献发表数量统计
运行研究结构(Institution)和聚类(Cluster)参数CiteSpace5.6.R2软件,得到研究机构的合作网络图谱。圆圈越大代表发文频次越高,位置越是处于连线中央,越说明该词具有比较高的中介性(Centrality)。结合CiteSpace的权重统计,发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权重最高(权重为6),影响性开始于2016年。权重为5的有宁波工程学院、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影响性开始于2018年;华南农业大学,影响性开始于2015年;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影响性开始于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百色学院,影响性开始于2017年。结合知网的数据统计,发现发文数量前两位为桂林理工大学(14篇),吉林大学(13篇)。通过图谱参数发现,所有的研究机构中介中心性都为0,说明高校协同育人研究的中介关系较弱,基本上属于单位零合作方式。但同时,当把图谱中时间切片参数调整为5年时,发现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具有相对较高的中介中心性,说明这两所研究单位在高校协同育人研究中发挥了很重要的桥梁作用。
知识图谱的研究主题可以通过关键词聚类分析,呈现研究主题的内在延伸关联,进一步引入时间属性,产生时间线图谱,呈现时间维度的研究主题传承关系和主题内部关键词关联。具体路径为:将数据导入CiteSpace5.6.R2软件,选择关键词(Keyword)节点参数,为不破坏内在关联,不采用任何裁剪技术,采用LLR算法,得到我国高校协同育人研究主题知识图谱,通过Visible得到我国高校协同育人研究关键词词频及中心度列表(表1),发现“人才培养”主题研究的中介作用最为明显,中心度为0.84。
表1 我国高校协同育人研究关键词词频和中心度分布
为深化期刊文献之间的联系,研究对1271篇文献关键词进行聚类,由LLR算法识别出43个研究领域聚类及聚类名称。进一步点击Timeline,调整颜色、节点和线条,产生时间线知识图谱。运用Show the largest k cluster路径,聚焦前10个主要研究主题的知识图谱(图2),加号大小代表研究主题关键词中心度大小,曲线线条代表对应聚类关键词的时间维度传承关系,横线线条代表每一个右边聚类的关联关键词时间联系,结合聚类名称关联性情况和分析深度,在此基础上将相关聚类合并,主观建构为四大知识域。
图2 我国高校协同育人研究时间线知识图谱
第一个知识域命名为“协同机制研究”,包括#8聚类“协同育人机制”,#9聚类“协同创新”,协同育人的机制是协同育人体系达到立德树人目标的上层设计,关系到协同育人是否能全面系统推进。通过CiteSpace的共现历史(Citation History)和共现记录(Keywords Appeared Records)发现,该知识域中关键词“协同创新”影响力从2012年一直持续到2019年,“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影响力从2014年一直持续到2018年,同时关键词“思维能力”“人才培养”“应用型本科高校”“地方本科高校”等是该知识域的主要关注点和影响点。如王素君、吕文浩、刘阳2015年在《现代教育管理》中研究了校企协同育人三种模式:项目需求模式、平台互助模式和战略联盟模式;薛二勇2012年在《中国高教研究》中探讨了如何将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纳入国家的创新体系等。
第二个知识域命名为“育人方式研究”,包括#0聚类“实践育人”,#5聚类“创新创业教育”,#7聚类“校企协同育人”,#3聚类“对策”。育人方式是从对策角度推进协同育人工作的具体路径和方式,关系到三全育人执行力的问题,是第一个知识域的理论具体化。研究发现该知识域中关键词“协同培养”影响力从2012年一直持续到2019年,“整合”影响力跨度从2011年一直持续到2019年,“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影响力跨度从2016年一直持续到2018年,“思政教育”影响力跨度从2014年一直持续到2019年,其中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思想政治工作”“课程思政”“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健康教育”有比较高的中介性,“实践性”“创业”“全面协同培养”“立德树人”“教学改革”等是该知识域的主要关注点和影响点。如黄蓉生和孙楚杭的《构建高校实践育人长效机制的思考》提出高校实践育人要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刘学忠的《地方应用型大学协同育人体制机制新探》探讨了要协调推进政府、企业、社会各利益相关方,构建育人新模式;孙雷的《“卓越计划”理念下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探索》提出校企协同中,高校必须按照市场规律,研判行业企业需求,找准协同点;胡绪明的《高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功能定位及实施对策》提出要实现高校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优势互补作用,共振发力,重点推进制度、平台、队伍建设。
第三个知识域命名为“育人主体研究”,包括#1聚类“辅导员”,#6聚类“师范生”,协同育人主体是推进育人工作不断深入的执行者,是不断推进育人实效的抓手。研究发现该知识域中关键词“全员育人”影响力从2012年一直持续到2019年,“协同效应”影响力跨度从2016年一直持续到2019年,其中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体系”有比较高的中介性,“研究生”“工程教育”“全面协同培养”“大思政”等是育人主体研究的主要关注点和影响点。如秦在东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特殊使命》提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承担着时代发展的社会使命、政治使命、文化使命、道德使命、救赎使命和历史使命;杨晓慧的《高等教育“三全育人”:理论意蕴、现实难题与实践路径》提出要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校企政家四方面育人责任。
第四个知识域命名为“育人载体研究”,包括#2聚类“思想政治理论课”,#4聚类“双一流”,研究发现该知识域中关键词“构建”影响力从2016年一直持续到2019年,“育人”影响力跨度从2015年一直持续到2019年,其中关键词“思想政治”“产教融合”有比较高的中介性,“机制”“法学专业”“双一流建设”等是育人载体研究的主要关注点和影响点。如秦王占仁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研究》认为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要形成育人合力和系统工程;任娜的《论高校党建与“双一流”建设的协同共进》提出要推动高校党建与“双一流”建设协调共进,思政育人与教育内涵式融合发展。
研究前沿是研究主题当前研究和未来研究重点的集中反映。研究通过CiteSpace可视化界面突发性检测(Burst)功能,运行Network Summary Table功能,共获取我国高校协同育人研究的11个突现词(见表2),并记录其突现强度和时间跨度,强度越大表示该关键词得到的关注越多,时间跨度表示该关键词受关注的时间区域。研究发现“协同创新”研究主题关键词具有最高的强度,同时也具有最长时间的研究关注,强度为13.61,热度持续从2013年到2017年。
表2 我国高校协同育人研究11个共现网络突显词
结合研究主题的时区图谱,可以进一步细化协同育人研究的前沿趋势。在运行关键词聚类分析的基础上,执行Timezone View指令,得到聚类网络时区图谱(图3)。Q值和M值表明协同育人研究主题轮廓分明,分化显著,同质性较好。时区图谱2019年到2020年期间的研究主题词也代表了最新的研究前沿。综合突显词和时区图谱发现:①协同育人研究前沿具有时间段差异性。2012年—2015年,“教育组织部门”主题为研究前沿,主要是教育部和教育行政组织部门科教结合,为推行协同育人工作出谋划策,探究对策与思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2015年—2017年,“校企合作”主题为研究前沿,这一阶段,辅导员、专业教师等思政工作者探索实践育人创新路径。2017年—2019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题为研究前沿,创新创业教育和各种育人方式凸显,研究领域积极探索高校“立德树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对接校企人才培养方案[6]。②协同育人研究前沿具有明显政策导向性。从时区图谱可以明确看出2012年、2015年和2017年是三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出现了明显的突显词集聚特征。2012年教育部、中科院联合实施的“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深入实施人才培养措施;2015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业”的双创育人战略;2017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激发有关企业积极支持高校共同开展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7]14-16;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重大战略计划。这些政策都是协同育人高度相关的政策文件,同时结合研究的时间段差异性,发现这些时间节点既是三个明显研究前沿的时间点,也是我国高校协同育人研究的四个研究阶段划分的时间节点。
图3 我国高校协同育人研究时区图谱
从2011年到2017年,从科技结合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主题变化,我国高校协同育人研究一直未停止,我国高校立德树人工作也一直处于进行时。2019年教育部连续推出两批企业支持的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更是推进高校、政府、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深化。
通过可视化知识图谱方法,研究得出三个结论。①研究群体方面,研究者分化,没有紧密的合作关系。发文篇数最多的是冯刚,被引数量最高的研究者为曾骊、张中秋、刘燕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支持最多,发文量最高的CSSCI期刊为《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学科主要体现为教育学,武汉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具有相对较高的中介中心性。②主题演进方面,“人才培养”研究主题关键词具有最高的中心度,通过关键词聚类和时间线图谱,建构了四个知识域,即“协同机制研究”“育人方式研究”“育人主体研究”“育人载体研究”。③研究前沿方面,“协同创新”研究主题关键词具有最高的强度,同时也具有最长时间的研究关注。2012年—2015年,“教育组织部门”主题为研究前沿;2015年—2017年,“校企合作”主题为研究前沿;2017年—2019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题为研究前沿;2012年、2015年和2017年是三个重要的研究时间节点。
本研究也为未来的研究者提供了一定理论参考。第一,通过可视化工具CiteSpace分析了我国高校协同育人研究知识图谱。已有文献虽然有相关高校实践育人的知识图谱分析,但大都局限于教育相关的文献计量研究,集中在创新创业教育、教育管理、思想政治工作等主题的知识图谱研究,本研究则借助可视化文化工具,对研究群体、主题演进、前沿趋势进行了深入剖析。第二,对协同育人的研究主题进行了主观理论建构。知识图谱可以聚类分析研究主题的知识群落,但在研究主题分散的情况下,无法为研究者提供明确的研究趋势指导,本研究在时间线图谱的基础上,主观构建归纳为四大研究知识域。第三,协同育人研究横断面兼顾。可视化时间线图谱可以自动呈现时间维度下的研究主题演进,但是对于每一个研究阶具体的研究内容无法一目了然,突显词和时区图谱可以自动呈现研究前沿,但对于研究前沿的时间阶段划分本质无法知晓,本研究则通过共现记录,全面报告协同育人纵向研究历史的横断面图谱全貌,以及协同育人的未来研究图谱基因。
高校协同育人研究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落实立德树人的创新途径,如何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到位,全面提升创新型人才的质量,发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合力,这既是高校人才培养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人力资源建设使命[7]14-16。结合图3,未来研究可继续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三全育人”“协同创新”等研究主题进行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