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冠华
(云浮市中心血站 检验科,广东 云浮 527300)
随着医疗水平及技术不断发展,输血在临床急救、手术应用中占有重要席位。虽然我国早已颁发实施了《献血法》,但目前国内的献血率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较大,且以无偿献血为主的血液保障模式易受预备献血者的心理、生理等因素影响,导致国内血液供应仍不足,这将严重影响医疗救治结果。同时由于输血存在交叉感染、疾病传播等危险因素,如何保证血液安全性并增加血液储存量这一问题已备受社会重视[1-2]。WHO血液战略中指出,建立固定的低危献血人群可有效提高血液质量及血液储存量,保证输血安全性。重复献血者因其对无偿献血的认知及参与度较高,需要投入的宣传及时间较低,血液来源较为可靠、稳定[3-5]。故本次研究针对云浮市初次献血者与重复献血者的血液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为血站招募/保留献血者、构建固定献血队伍提供理论支持。
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云浮市无偿献血人群的血液标本,根据既往是否有献血经历分为初次组32012例,重复组18051例。按照我国2012年实施的《GB18467-献血者健康检查》[6]要求进行筛选检测。入组标准:①年龄18岁及以上;②男性体重50kg及以上、女性45kg及以上;③舒张压90~140mmHg,收缩压60~90mmHg,脉压≥30mmHg;脉搏60~100次/min,专业运动员、飞行员等特殊高耐力职业者应不低于50次/min;④献血前三月并未进行阑尾、疝气及扁桃体等手术者;⑤献血前一年未接种狂犬疫苗或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者;⑥患者各项资料明确、完整,且签署知情同意书和符合伦理委员会标准。排除标准:①自身基础疾病过于严重或有器官及肢体残疾者;②伴有传染性皮肤疾病、巩膜黄染、麻风、结核病或性传播疾病者;③献血前半月内进行过拔牙或小型手术者;④患有感染性疾病或疾病痊愈未满3月者;⑤处于月经期及月经前后3日内者和(或)妊娠期、哺乳期未满一年、流产未满6个月者;⑥献血前五年内有输血或使用血液制品经历者。
使用澳斯邦STAR8CH酶免分析加样系统、TECAN EVO20018全自动加样仪、西门子BEPⅢ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系统、TECAN SUNNISE酶标仪、迪瑞CS-600B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仪器对各项目进行检测。ALT、HBsAg、抗-HCV、抗-TP及抗-HIV均由专业检验技术人员严格遵守标准操作规程使用两种不同厂家的试剂盒进行初、复检:使用厦门新创、珠海丽珠、北京万泰及法国伯乐等试剂盒,ALT指标由专业检验技术人员使用长春迪瑞公司生产的试剂盒检测;所有检测试剂均为国家生物制品批签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①分析两组献血者的血液ALT、HBsAg、抗-HCV、抗-TP及抗-HIV检测结果并对比指标阳性率;②对比两组检测阳性者人群分布特征,包括性别、年龄等。
通过SPSS 19.0统计学软件解析数据,计数资料,如指标阳性率、总阳性率及人群分布特征使用率(%)描述,组间对比行χ2检验;用P<0.05提示有统计学差异的数据。
经对比初次组高于重复组,两组总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分析两组献血者的检测结果[n(%)]
两组献血人群均以男性阳性者占比高于女性,年龄分布均以31~40岁者占比最高,职业分布均以工人占比最高,且初次组性别、各项年龄阳性率均高于重复组,职业中医务人员、公务员和工人均高于重复组(P<0.05),两组其余职业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检测阳性者人群分布特征[n(%)]
续表2
手术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用医疗器械对患者病坏组织进行切除、缝合等,用以维持患者健康,而某些大型手术或是切口较大的手术往往会导致患者出现大出血现象[7]。大出血会导致患者出现休克、生命体征下降、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十分危险。输血是临床手术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可以将血液输送给患者,以维持患者体征,帮助患者脱离生命危险,但并非所有血液均适合患者,需要找到与患者相同血性的血液输入,反之会造成生命危险[8]。
血型可以分为A型、B型、AB型、O型四种类型,四种血液型号均能接受自己同类型血液,而AB型则可以接受四种类型的血液,O型属于万能血液,可以提供给A型、B型、AB型血液供给,但是只能接受输入O型血[9]。
血液并未一直保持活性,新鲜血液在一定期限内可以保持其所有性质,而当血液存储超过24h以后,其中的Ⅷ因子、白细胞和血小板迅速凋亡。随着储存时间的增长,全血在储存中的各种成分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如红细胞氧亲和力的下降和活力逐渐丧失[10]。血液一般使用ACD和CPD抗凝保存液保存,其一般保质期为21d,一般使用ACD抗凝液5d内、CPD抗凝液10d内血液均为新鲜血液,而血液中的血小板和白细胞只能保存十几小时,之后其活性便会下降,由于全血未经消毒,如果血细胞或血浆中存在传染病病原体,未被输血传播传染病常规检测所检出的话可能传播病原体[11]。
随着国家对无偿献血的宣传力度加大,献血人群分布范围亦与日俱增,虽然血液检验及血浆病毒灭活等技术已不断精进,血液安全水平总体有所提高,但由于人体感染病毒后存在窗口期,而全血及红细胞病毒灭活等技术仍亟待突破、相关血液健康知识宣教力度仍待提高,因此血液安全性的问题日益凸显[12-1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总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初次组高于重复组(P>0.05);其中,以ALT及HBsAg的阳性率最高,这与我国是乙肝大国有关,且2013-2014年间云浮市乙肝监测得出的发病率为120.68/10万[14-15]。两组献血人群均以男性阳性者占比高于女性,年龄分布均以31~40岁者占比最高,职业分布均以工人占比最高,且初次组性别、各项年龄阳性率均高于重复组,职业中医务人员、公务员和工人均高于重复组,两组其余职业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初次组高于重复组,可能原因在于此年龄段的人群多因生活、工作等存在不良的生活及饮食习惯,且男性存在商务应酬等交际,易接触到HIV、TP的易感途径及高危人群[16]。另有学者报道[17-18],HCV的流行率与职业及年龄有关,职业越不稳定、年龄越大则感染HCV的几率越大,而工人由于多为流动人口,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无偿献血的发展任重而道远,重复献血者由于多次献血、经常接触医学知识宣教,其血液检测指标的阳性率远低于初次献血者,因此加强重复献血者的保留及招募,形成稳定的献血队伍,可有效提高血液安全及供应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