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服饰纹样设计因子提取及其应用

2022-07-14 05:58黄柏利吴志明
毛纺科技 2022年6期
关键词:意涵布依族纹样

黄柏利,吴志明,吕 颖

(1.江南大学 设计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2.常州开放大学 艺术系,江苏 常州 213001)

布依族作为贵州世居大族,其服饰被誉为“无字史书”,呈现多样面貌的同时,蕴含着博大精深的造物法则、认知方式、价值体系和文化语境[1]。布依族服饰纹样是该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与历史沉淀中,通过创造、变异、演化等逐渐形成承载文化意象的要素,是民族地域审美特征与语义精神内涵的集中体现。提取服饰纹样可供现代社会需求的设计因子是满足民族文化自身生存空间的内在条件。目前关于民族元素中设计基因的提取与运用,因产品种类的差异,集中研究的领域并不完全具备系统性与全面性。陈香等[2]采用感性工学和统计学理论,基于研究对象的满意度进行现代灯具产品设计方法研究;有从研究对象的文化因子着手构建模型,经权重分析将用户感知度高的因子应用于设计实践[3-4];有致力于文化因子中设计因子的提取与模型构建,探索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方法理论[5-7];还有使用形状文法提取服饰元素文化因子构建图谱,通过用户感知定性分析进行设计应用流程的阐明[8-9]。以上研究均从不同领域提取设计或文化因子应用于产品开发,但较少从民族服饰文化传承的角度对服饰纹样特征细分提取设计因子应用于文创产品。

为将民族文化资源更好地应用于现代设计,本文构建基于用户感知的服饰纹样设计因子进行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方法,从民族服饰中汲取设计素材满足市场需求与文化传承,提升产品内核属性的同时,强化民族创新产品的可得性、可知性、可塑造性和可传播性,实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初衷。

图1 研究流程Fig.1 Research process

1 布依族服饰纹样设计因子

纹样作为民族服饰最典型的代表,构成探索服饰魅力的媒介。纹样可释为“织物或者器物上作为标准模板的纹理”,经过处理的自然界素材深化为可接受的装饰样式,并适应当时的器物造型、材料及工艺制作等多方面需求[10]。布依族服饰纹样是以世居生活环境与原始价值观念为依托,经过自然变迁、社会发展、装饰演绎后结合世间万物在脑海中形成的认知,从而在现实中呈现具象图形的要素,其造型涵盖植物、动物、人物、文字、几何图形等,以形式鲜明的组合方式,构成栩栩如生的画面;其色彩具备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普遍的用色规律,鲜艳浓郁而质朴素雅;其工艺随时代推移技术逐渐精湛,呈现拙中见巧的工艺技法;其意涵总体包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蕴藏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和精神愿景。纹样的造型搭配色彩与工艺,通常出现在衣、裤、裙、帽、鞋、挎包、被面、帐帘及镜褡等纺织用品中,并根据民族特性与地域特征多样演化,形成风格独特的装饰语义符号。

纹样的设计因子作为典型的视觉化符号,通常包含装饰因子和意涵因子,是视觉范畴可见的显性要素与精神层面可感知的隐性要素的有机融合,需要由表及里、内外兼顾的综合分析。历经自然环境的洗礼和社会的变迁,布依族服饰纹样的装饰因子包含造型、图案、色彩、材料与工艺等艺术表征形式;意涵因子包括纹样审美意境中所蕴藏的情感表达,通常折射出该族群的思维观念、文化内涵、信仰崇拜和象征寓意[11]。

2 布依族服饰纹样设计因子提取

民族文化具有深厚底蕴,与生活息息相关并试图影响现代社会创造新物质。设计的文化内涵是通过人类造物艺术创造高附加值产品的根本所在,并贯穿于产品设计的各个层次与组织脉络[12]。本文以搜集的布依族服饰为载体,进行典型表征纹样设计因子提取,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趋势结合。本文研究流程如图1所示,分为4个步骤:首先,进行研究对象的资料搜集,对其筛选的服饰纹样信息予以释义说明;其次,确定研究方法,对研究样本、调研人群、数据处理方法展开说明;随后,将采集的纹样造型及包含的色彩、工艺作为表征装饰因子,构建图谱,归纳其语义作为意涵因子,完成该步骤即可选择特定人群进行调研数据统计,得出首轮纹样元素的意象偏好;最后,对首轮测出的数据选择大众人群进行再次调研统计,综合数据确定设计因子权衡比例应用于设计,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趋势结合,对图案设计的构成方式进行演绎说明,设计大众喜闻乐见的产品适应社会需求。

2.1 因子提取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针对不同人群调研对布依族服饰纹样设计因子的喜爱偏好,采用5级量表形式打分并计算均分,综合确定设计因子评分。

2.1.1 样本选择

采用田野调查法,选取157件具有代表性的上衣、背扇、围腰、头饰等贵州省民族博物馆馆藏布依族服饰,对这些服饰上的纹样造型、色彩、工艺进行研究,分析其意涵。

2.1.2 调研人群

现代产品设计最终目的是为人服务,不仅要求满足用户的生理需求,还需满足用户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要[13]。为了使调查数据既具有广泛性,又有针对性,问卷调查针对2类人群:一是随机大众,无特殊民族信仰与氏族崇拜,能够凭借直观感受表达个人喜好,获得准确认知,本文随机选取100名大众为问卷调查对象(简称大众人群);二是特定人群即布依族民众,本着原生熟悉的前提,有必要选择包含民族特性的有利传承的要素。本文随机选取50位布依族人员为问卷调查对象(简称特定人群);综合2种群体感知数据,获得设计因子评价。

2.1.3 数据处理方法

将所有收集的设计因子进行矩阵构建,单个设计因子样本测评值为Wi,i为测评值序号,n(1,2,…,n)为受访总数,U为设计因子属性代表,H、C、L、J分别代表纹样的造型、色彩、工艺与意涵因子,构造矩阵Wi,即:

(1)

将所有设计因子采用5级量表形式打分,分别计算均值Wi,Wi越接近5分则表明该因子用户感知度重要性越大;首轮特定人员测评和第2轮大众人员测评Wi可采用式(2)计算:

(2)

民族元素产品创新设计最终输出的成果主要面对大众,迎合现代审美眼光,因此大众测评占比相对较多;但又需考虑民族元素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在设计中的体现,特定测评占比也不能太低,否则无法体现该民族蕴含特征,因此计算综合评分时,特定评分占比设置为40%、大众评分占比设置为60%,综合评分W可采用式(3)计算:

W综合=W特定i×40%+W大众i×60%

(3)

2.2 装饰因子提取

2.2.1 表征因子

2.2.1.1造型因子

造型因子是纹样中最具视觉化的显性装饰特征。布依族服饰纹样造型是该民族在长期历史沉淀中创造、演变的艺术结晶,体现了布依族先辈非凡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凝聚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祈愿。因题材内容、表现形式及应用场合等功能需求的差异,其单个内容元素的造型轮廓形态各异,在形式上讲究对称与均衡,又受热情奔放的民族性格影响,寻求突破的变化美,总体轮廓呈现流畅与粗狂并存、抽象与具象结合的特征。选取样本中出现频率较高且具有典型识别属性的纹样造型,采用Adobe Photoshop进行轮廓线条勾勒,提取24组代表性纹样造型构建分析图谱。

将每组纹样造型依次编为H1,H2,…,H24,以纹样造型的民族性为评分标准,用户感知分为5个梯度:非常符合(5分)、一般符合(4分)、符合(3分)、不太符合(2分)、不符合(1分),构建调查问卷进行第1轮特定人群感性评价,利用式(2)计算特定测评均值,平均值越接近5分说明用户对于该样本认可度高,在设计实践中需要多考虑,反之则不然;对测评值由高到低排序确定12组纹样造型,交由第2轮大众人群感性评价,如图2所示;利用式(2)计算大众测评均值;利用式(3)计算综合评分值,结果如表1所示。

图2 纹样造型样本Fig.2 Pattern modeling sample. (a)Copper drum pattern; (b)Fish frog pattern; (c)Diamond-shaped pattern; (d)Flower and bird pattern; (e)Fish pattern; (f)Field pattern; (g)Shou character pattern; (h)Swirls pattern; (i)Prickly pear pattern; (j)Pomegranate pattern;(k)Rice ear pattern; (l)Butterfly pattern

表1 布依族服饰纹样造型测评Tab.1 Evaluation of Buyi costume pattern

2.2.1.2色彩因子

传统民间造物色彩的象征性和标识性十分突出,体现在民族文化的发展变迁、传播展现等文化特色方面,具有鲜明的形式又彰显着集体意识,存在素朴与绚烂并存、色相与补色对比常在的二元态势[14]。布依族服饰纹样色彩受生存环境、技术限制和民族性格影响,也因时代变迁或创作地域人文风貌的不同,体现出族群属性的丰富而呈现动静并存的色系趋向。整体具有尚蓝情结,在低调沉稳的配色基础上使用浓郁热烈、鲜艳张扬,饱和度、纯度较高的亮彩色作为点缀,产生对比碰撞,形成视觉聚焦而大放异彩,讲究秩序与变化。实际上客观存在的纹样色彩对于民族文化产品设计十分关键。

对布依族服饰纹样中常用的配色组合采用全自动、高精度的DataColor 850台式分光测色仪提取色彩RGB值,选择出现相似色相频率高且排名靠前的12组色系为暂定样本。选择特定人群为调查对象,将12组样本编号依次为C1,C2,…,C12,按照造型因子调查问卷方法,利用式(2)计算特定测评均值,结果由高到低排序,确定6组色系图组交给大众测评,结果如图3所示。利用式(2)计算大众测评均值,利用式(3)计算综合评分值,结果如表2所示。

图3 色彩样本提炼Fig.3 Color sample extraction

表2 布依族服饰纹样色彩测评样本Tab.2 Color evaluation sample of Buyi dress pattern

2.2.1.3工艺因子

在本民族自创基础上融合其他民族技法、博采众长,形成民族特色的工艺特征。布依族服饰纹样采用的工艺因子可提取刺绣、蜡染、织锦3类,因地制宜地运用巧妙技艺可塑造出独特的肌理效果,具有装饰性和实用性。传统工艺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可以创新图案工艺技法的设计,极大丰富了设计素材,拓展服饰类商品的可塑性。

本文采集具有典型特征的工艺技法进行罗列,并为其编号:蜡染(L1)、织锦(L2)、盘线绣(L3)、布贴绣(L4)、打耔绣(L5)、缠绣(L6),平绣(L7)、破线绣(L8),如图4所示。民族工艺要素相较于其他要素的确定性、稀少性和有据可循性,按照造型因子调查问卷方法,利用式(2)计算特定测评和大众测评均值,利用式(3)计算综合评分值,结果如表3所示。

图4 工艺样本Fig.4 Process sample

表3 布依族服饰纹样工艺测评样本Tab.3 Sample of Buyi costume pattern process evaluation

2.2.2 意涵因子提取

基于以上视觉化装饰特征分析,民族表征显性的纹样、色彩、工艺、造型、图案、款式等要素蕴藏着民族生存发展之时储备的情感,具备典型可读取的语义,涵盖历史文化、生存背景、风土人情、民族信仰以及社会价值和艺术审美观念,反映了个性独特的民族艺术审美倾向,总体反映了布依族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深厚的民族内涵。将布依族服饰纹样的装饰因子运用感知理论分析具备的符号语言,将目标对象的主观感受结合客观评价,经筛选,由特定人群进行感知测评提取16组对立语义词汇,在此基础上完成大众测评感知符合现代人需求的意涵因子,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布依族服饰纹样意涵归纳样本Tab.4 Inductive samples of Buyi clothing patterns

通过此类调研可知用户认为:感知造型因子形式丰富,具有典型代表性;感知色彩因子动静相融,符合大众审美;工艺因子拙中见巧,不同表现技法充满趣味性;意涵因子作为民族服饰情感的传递,蕴含着深厚的造物法则及其文化审美内涵,因此在设计中注重典型色彩和造型的应用有助于民族服饰文化基因的保存,民族工艺的使用可大大拓宽技法表现形式,同时也需要考虑意涵因子作为隐形特征的存在去诠释风格,综合因子测评来进行文创产品开发。

3 设计应用

获得可供设计的因子后,综合造型、色彩、工艺、意涵4个层面进行降重处理,将4份综合评分筛选后的样本分别以框格形式整理在同一页面进行比较,依旧随机抽取100名大众作为用户调研对象,设置问题:以下哪个设计因子的布依族服饰纹样素材作为应用于丝巾图案中是您喜爱并有意愿接受穿戴的呢?发放问卷100份,实际回收问卷94份,有效问卷94份。经统计,造型因子37份、占比39.36%,色彩因子19份、占比20.21%,工艺因子15份、占比15.96%,意涵因子23份、占比24.47%,表明布依族纹样中可供利用的设计因子,按照用户感知程度排名为造型因子、意涵因子、色彩因子、工艺因子。由以上数据统计可知用户对于布依族服饰元素的喜爱偏好,在后续设计中设计师可依据测评值酌情考虑感知程度值较大元素在现代文创产品设计中的使用,使得创新产品在保留文化意蕴的基础上较大程度满足市场需求,减少产品损耗率,提高设计效率。

丝巾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纺织品,图案新颖、色彩鲜明,具有实用性、装饰性、时尚性的特征。本文选取丝巾为设计对象进行图案设计,并将周边礼盒和手提袋作为包装衍生设计,可使商品销售时传递出系列感。

根据上述步骤最终提取纹样因子H3、H4、H7和色彩因子C1组作为设计素材进行图形设计,融入意涵J13特征凸显风格,赋予产品隐性内涵作为设计作品传达的概念,实现文化输出。丝巾的图案变化多样,不同图案对于丝巾的风格和感性意象都有着明显的影响[15]。为了将原有的文化素材实现现代设计的转化,因此回归本质进行重构,如图5所示。通过创新设计手法改变4种属性原貌进行图形演绎,既实现布依族服饰文化的传承,又满足现代消费的审美需求。在纹样造型上,较大程度上保留造型元素以夸张的设计手法予以满铺组合呈现,摒弃其原纹样单独造型方式出现的单调性;在色彩的配置上,参考布依族服饰纹样测评色组的色相配比,运用与流行趋势相匹配的色系作为色彩倾向;在丝巾风格的塑造上借鉴布依族服饰内涵因子,通过神似将布依族纹样元素潜移默化传达,通过削弱民族特征使丝巾图案保留布依族服饰意蕴,同时又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

3.1 似物非物的造型变化

将单个纹样造型在固有轮廓的基础上进行变异、拉升、错位、叠加、反复、虚实与重组,形成全新面貌图案,使造型从整体大形上具有原本纹样的形态,但脱离本体又呈现新面貌,实现形似到神似的物象转变。将服饰偏好造型H4、H7通过夸张、扭曲、流线式勾勒得到抽象的单个轮廓造型,边缘线条波纹化处理整体呈现似风又似火的形态,产生视觉变幻的律动感;采用H4进行四方连续排列,H7采用二方连续与之组合造型,H3作为几何角隅图案镶嵌包边,取得上下、左右、翻转等力学关系上的相对重力平衡,通过不同组合方式的结合寻求变化性,呈现秩序与格律的朴素美感,既能传达布依族人的热情与民族性格,又符合现代人审美需求,效果如图6所示。

图6 纹样因子设计演绎Fig.6 Deduction of pattern factor design

3.2 色彩要素的视觉变幻

色彩碰撞主要是以不同色系之间产生对比效果,如明度对比、纯度对比、色相对比和彩度对比等,利用不同的色彩属性差异形成视觉感官变化。布依族服饰纹样的色彩整体呈现“尚蓝黑”情结,与其他亮彩色组合形成鲜明碰撞,浓郁大胆却雅俗兼备。色彩设计并非对布依族纹样色组一成不变的采用,而是需要结合趋势流行色进行参考,选用色彩因子C5色块提取色调为红蓝色系,提取WGSN流行趋势网发布的2022年的趋势色彩进行整合,通过绘图软件进行不规则色块选择填充、调整色域数值、异色参差穿插得到碰撞中寻求和谐的潮流丝巾风格配色,作为丝巾图案设计的灵感来源,如图7所示。

图7 色彩方案Fig.7 Color scheme

3.3 古今工艺的细腻融合

随着现代服装染织工艺、染料制作工艺、服装后期定型工艺的完善,民族工艺技法在体现其工艺特征的同时与现代技术结合,提高工业化生产效率,开创独特的工艺手法,丰富工艺装饰种类,满足消费审美需求[16]。利用布依族服饰纹样中出现的诸多工艺要素,选取单一或组合工艺形式运用于丝巾系列文创设计。丝巾具有直接接触人体敏感部位触觉效果,对面料的柔软度要求极高,在材质上不易用布依族服饰采用的原材料,但面料的图案可采用扎染工艺、边缘采用织锦装饰,局部进行盘线绣实现工艺的丰富性,保留布依族服饰工艺技法的基础上满足现代人的个性化需求。

3.4 意涵情感由表映里植入

情感设计是基于个人对消费者对客观事物满足需求时产生的态度和价值观的理解进行的相关性设计,使消费者对于布依族服饰纹样提炼要素在脑海加工形成认知后的认同印象,由设计师进行成品实践,从被动消费转变为主动参与,深化消费者和产品之间的情感联系,获得文化认同。从上述结果总结布依族服饰纹样中提炼内涵的总体特征为“变化和均衡”蕴含于丝巾图案设计中,从造型、色彩、工艺等装饰因子蕴含的意涵转变为设计因子实现整体平衡与情感传递,设计成品如图5所示。

图8 丝巾系列包装设计应用Fig.8 Application of scarf series packaging design.(a)Silk scarf pattern;(b)Silk scarf;(c)Packing bag;(d)Packing box

将布依族服饰纹样具备的设计因子结合现代时尚审美观念进行的民族元素创新设计,顺应市场需求也满足设计师创作题材的灵感来源,追根溯源实现民族文化的再利用,采用上述方法的设计实践表明:基于用户感性意象的文化元素运用于现代文创产品设计方法具有实行性,设计效果符合预期。

4 结束语

文化遗产作为已经消逝的旧时产物,保留着特定时代的艺术性毋庸置疑,结合现代设计观念顺应市场需求,才有可能将传统的事物在保留原有深层内涵的基础上以崭新的面貌再现并流传致远。从用户的情感意象着手,通过研究布依族服饰纹样元素,从纹样中提取装饰因子和内涵因子,梳理要素进行因子分析,经过两轮筛确定纹样的造型、色彩、工艺、意涵因子的用户喜爱偏好,在保留布依族服饰原有文化意境的基础上突破其固有模式,植入了情感要素设计图案应用于丝巾系列产品设计,检验了服饰纹样中以现代审美观点筛选设计因子的可利用性、可关注性、可接受性,拓展了区域民族文化产品的附加值。

猜你喜欢
意涵布依族纹样
审美人类学视野下布依族古歌的美学探究
拯救“濒危”花纹
布依“三月三”
雨来了
An Analysis of the Ecological Idea of Bouyei Ethnic People in ManagingNatural
经典的艺术几何纹样
听说,陈意涵充满了正量
布依族小打音乐 斗弹达吟
平遥漆器植物纹样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