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博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量化分析

2022-07-13 07:17李素敏米志旭
关键词:教育史范式论文

李素敏,米志旭

外国教育史博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量化分析

李素敏,米志旭

(天津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天津 300387)

以中国知网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011-2020年收录的73篇外国教育史博士学位论文为研究样本,通过系统梳理描述了所选样本在研究方法方面的应用现状,总结出样本在研究方法应用方面表现出的特征与不足:研究方法在应用方面存在不规范、传统的思辨研究占据研究方法的主流以及方法与研究问题难于达到适切。对此,应加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法方面的训练;教育史研究过程中要兼具思辨与实证研究方法;以科学精神涵养研究者选用适切研究方法的能力。

外国教育史;博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量化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研究方法是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它直接关系着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方法的重要性,历来不乏推崇,诸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学方法是通向科学成果和技术创新的关口”[1]等。同时,“从认识论的角度,认识主体对客体的认识不可能直接进行,而必须凭借某种工具或媒介。认识和研究的方法,就是这样一种思想工具”[2]。

从教育史学科来看,方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在研究过程中方法选用的适切与否、方法使用的规范程度等直接影响着教育史研究结果的信服度。

一个学科的博士学位论文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该学科最高培养层次研究者的最高学术水平”[3]77,对其研究方法的考察可以帮助我们从某个侧面认识我国教育史领域研究方法的使用状况。此外,教育史学科本身的危机——史料建设的薄弱和研究方法的陈旧——也敦促教育史研究者展开对研究方法方面的探究。[4]

为此,本文藉由对中国知网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收录的2011-2020年间的外国教育史专业博士学位论文进行系统梳理,试图描述论文在研究方法方面的应用现状,并总结样本论文在研究方法应用方面的特点与不足,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教育史专业博士学位论文中研究方法的改善与研究结果准确性的提升提供智识资源。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一)研究样本来源

通过中国知网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以学科专业名称教育史和学位年度“2011-2020”为关键词检索获得教育史博士学位论文179篇,剔除中国教育史方向论文后,最终获得研究样本73篇(详情见表1),涉及9所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表1 研究样本年度及院校分布

(二)研究方法分类与统计

教育研究方法是一个多层次的系统,涵盖方法论、研究范式和具体方法三个层次。[5]最高层次为方法论,用于探讨基本假设、逻辑、原则和规则;[3]77研究范式居于方法系统的中间层次,教育领域较多采用思辨研究范式与实证研究范式这类划分方式。其中思辨研究范式主要由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组成。实证研究范式则包括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和混合研究三个亚类。

具体而言,定量研究包括实验法、调查法等,定性研究涉及民族志、叙事研究、行动研究、扎根理论研究、文本分析、案例研究等。就二者的区别来看,“如果说思辨研究主要是在研究者的头脑中‘想’出来的,主要运用演绎思维,那么实证研究一定要通过设计、取证和基于证据的分析,主要运用的是归纳思维”。[6]114最低层次为具体方法,由分属于思辨范式和实证范式的多种方法集合而成。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对样本论文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进行分类整理,对于名称不一但内容相近的方法予以合并处理。同时在统计研究方法数量时,以单篇论文中研究方法出现的次数为统计方式,1种研究方法按照1个频次计算,因此研究方法在数量总数上是大于论文篇数的。

图1 博士论文研究方法使用总体情况

图2 博士学位论文研究范式对比图

三、研究结果的呈现

(一)研究方法应用的总体情况

从所统计的结果来看(详见图1),73篇博士学位论文中,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居于方法类别的前四位,使用篇数和所占比例分别为:70(95.89)、48(65.75%)、45(61.64%)和37(50.68%)。可见,思辨研究范式仍然是外国教育史研究中所采用的主流方法,实证研究范式中仅有个案研究法使用比例较高,其他实证类方法普遍使用较少,如实地研究法在73篇博士论文中仅有3篇涉及,所占比例仅为4.11%。

图3 单篇论文研究方法应用的数量

(二)研究范式应用的对比

通过对每一年度外国教育史博士学位论文中所采纳的研究方法进行思辨与实证的分类,并且统计两类研究范式的使用次数,可以发现两类研究范式在十年之间的对比情况(详见图2)。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仅在2012年实证研究范式使用数量超过思辨研究的数量;其余年份思辨研究的使用数量都较实证研究普遍。另外,尽管在教育研究领域兴起了一股实证研究的风潮,但是从本文样本统计结果来看,并未明显受到这股实证研究风潮的影响,思辨研究仍然具有极强的

生命力。

(三)单篇论文研究方法应用的数量

从所统计的数据结果来看(详见图3),博士学位论文中使用3种研究方法的论文比重最大,达到38篇;其次是使用4种方法的论文共计17篇;使用5种方法的论文为8篇,使用2种方法的论文为7篇,仅有1篇论文明确表示使用1种研究方法。据此可以看出,外国教育史专业博士学位论文在研究方法数量方面整体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

四、研究方法应用的特点与不足

(一)研究方法应用存在不规范

统观外国教育史博士学位论文在研究方法应用方面的现状,突出表现为方法应用的不规范。首先是研究方法名称上的混乱。以文献研究法为例,它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在所研究的样本论文中,与此定义相符的概念名称竟有6个之多,如“文献研究法”“历史文献法”“文献法”“文献分析法”“文献分析”和“历史文献研究法”;而且这一现象并非仅仅反映在文献研究法这一方法的使用过程中。个案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历史研究法等方法中都存在这一问题。可见,研究方法概念名称的混乱是普遍现象。

其次是在论文中随意以研究方法命名一些研究工具、手段。在样本论文中出现的“方法”可谓是“异彩纷呈”,诸如“教育社会学”“社会性别分析法”“图表法”“范畴的提炼”“国别比较法”“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等都被纳入到研究方法的范畴中;或许作者在论文中可能运用到一些资料分析和处理的方式技巧,但是轻率地冠名以方法就显得有失公允;而一些方法甚至可谓是该论文作者的独创,学术界尚未有如此称谓。

再次,研究方法使用上的“望文生义”。部分作者在使用某些研究方法时仅通过个人的理解来判定方法的内涵与操作程序,罔顾方法本身的含义。例如,样本论文中有部分作者在研究方法部分提到采用了数据统计、计量研究一类的定量方法,“……在历史研究中,有目的地运用计量方法分析历史问题,其实质就是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定量分析,来认识历史现象,进而揭示历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通过运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个案分析的方法和计量史学等方法”,但是通观其论文始末,所用方法的真正内核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因为计量史学就其核心特征来看,“在于通过运用一整套数理统计方法,把数据或可以计算的其他史料作为分析和解释历史的主要证据”[7],而样本论文只是呈现部分数据资料作了例证支持。这显然是作者没有掌握所用方法的核心内容,单纯依凭经验开展研究的体现 。

最后是研究方法体系结构的混乱、缺失。正如上文所提到的,教育领域的研究方法分为方法论、研究范式、具体方法三个层次。但是样本论文在方法的使用过程中往往存在方法体系混乱、缺失的现象。一方面,方法论、研究范式和具体方法堆叠在一起,不加以区分。如一篇论文的研究方法部分包含了历史法、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交叉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涉及到方法体系的两个层次,但并未加以区分。另一方面,大部分论文缺少方法论层面的论述,仅有个别作者涉及到方法论层面的叙述,如浙江大学李丽的博士论文中提到:“教育史归属于历史学中的专门史,研究历史需要一定的史学方法论指导……史学方法论确定研究历史、分析历史的基本方法和总体过程……”[8]

(二)传统的思辨研究占据研究方法的主流

图2清晰地呈现了思辨研究与实证研究方法在外国教育史博士论文中的数量对比情况,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思辨研究方法仍然占据研究方法的主流。究其原因,有学者曾做出很好的解释:“出于对历史学的陌生与回避,我国教育史学科工作者大多抛弃历史学主体研究模式,直接将教育的过去与现在的工作相联系,注重从现实需求出发,思辨性地解决问题。”[9]28教育史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兼具历史学与教育学的双重属性,但是在实际中却过度偏重学科的教育学属性而漠视历史学的一面;而“超越具体的教育历史事实,用思辨的方式追寻教育历史发展的逻辑,是教育史研究具有教育学内涵的重要途径”[10],在此影响下,教育史研究中思辨的方法顺理成章地成为人们优先选择的方式。相反,由于历史学属性受到忽视,往往导致传统的史学实证方法在教育史研究中缺乏其应有的地位,正如教育史学者朱季康所说“……实证性研究的缺乏反应了教育史学科工作者与专业历史工作者学术功力上的差距。”[9]28所以研究方法上的思辨取向以及对于实证方法的忽视不单是浅层的方法方面的喜好取舍问题,其实质是教育史学科属性问题在研究方法方面的映射。

教育史学科的交叉性质决定了它不能偏废任何一门奠定其双重属性的学科,否则就面临“瘸腿”的危险,而当前一些学者在讨论教育史学科危机时常归因于对历史学属性的忽视。为此,我们今后对于研究方法的取向应该跳出单纯就方法而谈方法的层面,立足于从学科属性的高度去看待这一问题。

(三)方法与研究问题难于达到适切

众所周知,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问题的性质决定了选择何种方法对其进行研究,而恰当方法的运用又会反过来促进人们对该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11]。所以,如何实现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的平衡、适切是开始研究之前需要考量的一个重要问题。现实中,外国教育史博士研究生往往由于自身学科通识基础不牢固(如教育史学理论和研究方法方面训练不足)及科学精神的缺失,以至于在处理研究问题与方法方面缺乏科学、合理地考虑,造成了研究问题与方法的脱节。样本论文中也存在这一现象,典型表现为与学科、问题适切的方法论的缺失,研究方法与问题之间没有严密的逻辑关系。样本论文中鲜有方法论层面的论述,遑论与学科、主题相应的方法论;同时已有的研究方法与问题也缺乏紧密的联系。外国教育史研究就其研究过程来看,涉及到史实、史料的选取、分析以及解释等环节,不同环节有其对应方法,而所有方法都应该是围绕研究问题展开而有逻辑关系的。但是多篇样本论文却表现出方法指涉与研究问题不密,方法内部逻辑混乱的现象。

另外也存在作者盲目引用其他学科的方法工具,放大方法普适性的问题。例如样本论文中有多位作者在研究中应用到路线图法,借以呈现教师教育发展[12]、公民教育目标的转向[13]等主题的历史阶段特征、主要内容等。路线图法是在技术预见中较为通用的一种方法,“它是应用简洁的文字、图形、表格等形式描述技术变化的步骤或技术相关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帮助使用者明确该领域的发展方向和实现目标所需的关键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化的方法来映射复杂系统的演变和发展”,最大特点是操作的灵活性和可视性。[14]论文在引用这一方法过程中并未做出方法适用性方面的分析;相较于技术这一主题来说,教育史研究的对象往往是零碎的史实、史料,且牵涉面较之技术也更广,能否简单套用路线图法的操作程序来呈现所涉主题的历史阶段、主要内容是值得审视的。

五、建议与对策

(一)加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法方面的训练

研究方法应用的各种不规范归根结底还是方法训练不足所致。国内外国教育史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研究方法方面的训练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一是研究方法类课程在学生培养方案中所占课时数偏少,例如样本论文涉及的部分高校教育史专业研究方法课程开设时长通常为1学期36个课时;

二是对于研究方法类任课教师来说,方法课处于其学术研究的边缘,未能投入足够的学术精力;

三是研究方法类课程考核方式也仅仅是以期末结课论文的形式进行,对于学生是否掌握研究方法的基本知识和运用能力难以有效评估。相较于国内研究方法训练在培养过程中的尴尬处境,国外对于博士研究生的方法训练极其重视。

例如纽约大学斯坦哈特文化、教育和人类发展学院对于博士生统一要求完成36学分的课程,包括6学分的专业基础课程、6学分的同源课程、3学分的系内研讨会课程、3学分的论文开题研讨会课程、15学分的研究性选修课程和3学分的专业研究方法课程。其中研究性选修课程部分旨在让博士生熟悉正式的研究方法和实践,以便为之后的设计和研究做准备;这些课程包括1)由专业、系或学院提供的研究基础或研究方法概论课程;2)为满足学生的专业研究方法论课程要求而开设的预备课程;3)第二学期的系内研讨会,集中讨论专业领域的研究课题;4)研究设计、数据分析、测试和测量领域的高级课程以及这些课程的预备课程;5)与论文写作特别相关的其他同源课程;6)为论文进行定性研究提供支持的课程;7)旨在提供现代外语阅读知识的课程;8)第二学期的论文开题研讨会;9)旨在提供实施和评估研究所需的其他技能的课程,例如统计学。[15]而专业研究方法部分3个学分的课程,主要涉及历史研究、调查和相关研究、实验和准实验设计与分析、行为科学的研究设计和方法论、定性实地研究等方法训练内容。

由此可以看出,纽约大学非常重视成体系的研究方法安排。在数量上一般都安排数门方法类课程;在内容上,兼备质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方法;在层次上,注重课程内容由浅入深的递进。对于国内研究方法课程的安排,我们可以有选择地借鉴其经验。在研究方法课程师资安排上,应该安排专业的研究方法教学团队,组建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授课队伍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因为不同学科的教师在特定的方法领域必然有其优势,博采众长可以有效提升方法课教学的实效。最后在方法课程的考核形式上,应该丰富评价形式不限于提交论文,只要科学准确地利用所学的研究方法完成相应地研究即可,如可以允许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开展田野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等。

(二)教育史研究过程要兼具思辨与实证研究方法

教育史学科的双重属性必然要求教育史研究中兼具思辨研究与实证研究,而不能偏废其一。然而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尽管二者在教育研究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是“从科学研究程序和知识形成的条件来看,教育思辨研究与实证研究也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物,而是相互融合的科学共生体。”[16]

一方面,思辨研究与实证研究处于科学研究序列的不同位置,二者共同构成了科学研究的完整链条。正如我们所知,科学研究始于问题、假设,而最初问题的提出、假设的创立都是研究者通过思辨、想象等方法得来的;然而,问题、假设仅仅是研究的开始,其最终能否成为真正的科学成果是需要通过确证才得以实现的,这一确证过程就是实证研究展开运用的过程。就此我们可以看出二者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是“共生”存在的,并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关系。

从另外的角度来看,思辨研究与实证研究还处于一种“融合”的关系之中。这意味着“两种研究范式均需要从对方研究成果中不断吸取养料,以提高研究质量。”[17]146

具体而言,思辨研究需要借助实证研究的帮助。“思辨研究方法说到底是一种运用逻辑思维进行分析、判断的研究方式”,但是在应用逻辑思维展开思维活动的过程中也难免不依据一些理论、事实与前人观点,没有实证基础的思辨无异于是“乌托邦”式的思维游戏,其观点与立论是难于站得住脚的。[6]114同时,实证研究也需要依凭思辨研究得以开展,“优秀的思辨研究为实证研究提供研究假设、确定研究范围、聚焦研究问题……”[17]146。

历史上诸多优秀思辨研究的成果成为了后继实证研究展开的奠基石,如1916年爱因斯坦提出的引力波理论成为了后世物理学家证实引力波存在的先导。黄书光在《教育史研究的方法论刍议》一文中也提到教育学研究是以“育人”为指向的研究,“具有浓厚的艺术气质和人文主义情怀,需要与科学实证精神相互助推,共同促进学科研究的纵深发展”[18]63。因此,对于思辨与实证研究方法在外国教育史研究中的应用,我们应该立足于研究的使命与任务,充分发挥二者在研究过程中的效用。

(三)以科学精神涵养研究者选用适切研究方法的能力

研究方法对于研究来说意义重大,“适切的研究方法可以提高研究的效率和研究成果的可靠性”[19]。在我们将研究主题确定以后,“不是要将各种研究方法一网打尽,而是要注意研究方法的适切性”。[18]63而人们也普遍认同研究方法的适切性主要是指方法与研究问题和研究内容的一致程度,往往研究方法的适切性不足也就意味着方法对于研究问题和研究内容的实现缺乏有力地支撑。

在这里,我们对于研究方法适切性的讨论其实是围绕方法与问题的关系来展开的,而其中问题的提出者与方法的选择者却被忽略掉了,其实方法适切与否关键取决于作为研究主体的研究者。正如高绣叶所说:与其说是问题的属性决定了研究方法,不如说是研究者对于问题的理解、对于某种方法的偏好促使研究者选择某种研究方法。[20]

研究者能否在方法与问题之间实现平衡、达到一致,主要取决于客观方面的方法素养以及主观方面的科学精神;研究者方法素养的提升可以通过研究方法方面的训练加以实现,这一内容上文已有提及,这里就不再赘述。而科学精神对于研究方法的适切与否来讲更为重要,科学精神是一种追求真理的精神,“无偏见、系统、认真、严谨、规范”[21]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有了科学精神的指引,研究者就会自觉地学习研究方法及其相关知识,树立科学观念,坚持科学态度,掌握并规范、恰当地运用各种研究方法。”[22]

现实中一些研究者尽管具备了良好的方法素养,但是由于个人主观的取舍而导致的方法问题屡见不鲜,如个别研究人员出于急功近利的目的往往选择容易产出成果的方法而不顾方法的适用与否;样本论文中,部分作者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罔顾论文的研究问题与任务,甚至出现抄袭他人研究方法的现象,这无疑是科学精神缺失的表征。所以在外国教育史研究中培植科学精神就显得至为关键。基于科学精神的内涵,应努力从以下方面培植科学精神:

一是要在科学研究中践行实践原则。科学研究不是坐而论道,而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活动;而研究者也正是在无数次的科学研究实践中尝试各类研究方法,熟悉其适用范围、功能作用,以此为经验才能在研究中准确选择合适的方法,实现其研究任务。

二是要在科学研究中恪守研究规范。每一研究方法都适用于一定的主题内容,每一研究方法都包含着一系列操作规程,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务必要遵守基本的科学规范,不取巧图便,这是科学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研究者能够选取合适的方法的制度规约。

三是要在科学研究中常备质疑态度。相同的学科领域必然有一些基本的方法工具能够共享使用,但是研究者从不同的问题出发而选取研究方法时,务必要持有质疑的态度,试问此时方法是否适用主题,是否能够实现研究任务,这是研究者规避方法与问题脱节的重要利器。

[1] 彭爱辉, 陈新秀. 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方法课程设置及其启示[J]. 教育探索, 2021(06): 85-89.

[2] 张斌贤, 王晨. 教育史研究:“学科危机”抑或“学术危机”[J]. 教育研究, 2012(12): 12-17.

[3] 张琦, 姚家新. 从学科承继到“方法自觉”: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论文研究方法的检视与思考[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21, 36(01): 76-83.

[4] 贺国庆. 外国教育史学科发展的世纪回顾与断想[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01(3): 23-27.

[5] 韩双淼, 谢静. 国外教育研究方法的应用特征——基于2000-2019年34本教育学SSCI收录期刊的文献计量分析[J]. 高等教育研究, 2021(1):68-76.

[6] 马勇军, 姜雪青, 杨进中. 思辨、实证与行动:教育研究的三维空间[J].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2019(5): 111-122.

[7] 徐浩, 侯建新. 当代西方史学流派(第二版)[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167.

[8] 李丽. 英国工人阶级文化与教育思想研究[D]. 杭州:浙江大学, 2018: 42.

[9] 朱季康, 胡金平. 对当今教育史学科危机及出路的思考[J]. 现代大学教育, 2014(1): 26-31.

[10]刘庆昌. 教育史研究的教育学内涵[J]. 教育科学, 2012, 28(2): 90-96.

[11]吴原. 论教育研究中的方法情结与问题意识[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 30(13):10-13.

[12]王萍. 美国中小学教师教育发展研究[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12:17.

[13]付宏. 从国家公民到世界公民:美国公民教育目标的转向[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11:19.

[14]曹学伟, 高晓巍. 技术预见主要研究方法综述及可实施路径分析[J]. 今日科苑, 2020(1):1-9.

[15]Doctoral Policies for PhD and EdD Students[EB/OL]. (2021-07-28)https://steinhardt.nyu.edu/current-students/ doctoral-studies/doctoral-policies.

[16]李琳璐. 教育研究范式的祛魅:思辨与实证的融合共生[J]. 大学教育科学, 2021(3): 31-38.

[17]王卫华. 教育思辨研究与教育实证研究:从分野到共生[J]. 教育研究, 2019(9): 139-148.

[18]黄书光. 反思与前瞻:教育史研究的方法论刍议[J]. 高等教育研究, 2017(11):61-65.

[19]应嘉. 编辑视角下中小学教师学术论文写作能力的研究——基于1158份中小学教师调查问卷的分析[J].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 2021(Z1):154-160.

[20]高绣叶. 从问题到研究者:教育研究方法的重新考评——对于问题决定方法的反思[J]. 现代教育管理, 2014(08):13-16.

[21]蒋凯. 涵养科学精神——教育研究方法论的省思[J].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1):63-70.

[22]王子舟, 刘君, 周亚. 方法根植于精神与素养——图书馆学研究方法问题三人谈[J]. 图书馆, 2014(4):1-7.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ethod Designs of Doctoral Dissertations in the History of Foreign Education

LI Su-min, MI Zhi-xu

(School of Education,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7, China)

This study sampled 73 doctoral dissertations on the history of foreign education in the CNKI doctoral dissertation database from 2011 to 2020 to examine the status of the method designs, the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the deficiencies such as irregularities in the application of methods, traditional speculative research as the mainstream method, and inappropriate question-specific methods. It thus recommended that doctoral students should be well trained in speculative and empirical methods, and scientific design of appropriate methodology in studies on the educational history.

history of foreign education; doctoral dissertation; research methods; quantitative analysis

G529

A

1008-0627(2022)04-0097-08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雄安新区公共服务体系与教育发展规划研究”(17JZD012)

李素敏(1965-),女,河北邢台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比较高等教育、外国教育史。E-mail:lisumin@126.com

(责任编辑 周 密)

猜你喜欢
教育史范式论文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从教师视角谈“读思达”课堂范式——以“百分数的认识”为例
浅析中国教育史学科发展现实路径
中国传统哲学研究中的认知范式转移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蔡元培构建教育民主决策制度的尝试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