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学科视阈下高校书法学专业中中文类课程的设置

2022-07-13 04:10赵永恒
大学书法 2022年3期
关键词:古文字法学专业古代汉语

⊙ 赵永恒

自1962年潘天寿在浙江美术学院开设全国第一个书法专业开始,高校书法专业招生至今已是60年。60年间,书法教育进入到师范类、综合类以及艺术类院校,形成了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的学位体系。2005年首都师范大学成立书法文化研究院;2012年曲阜师范大学成立全国第一个独立的书法学院。截至2021年,已有14所高校建立了从本科到博士的完整学位体系,高校书法专业学科发展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书法学专业融合了文学、历史学、文字学、哲学等多门学科知识,同时,在研究经史子集、考古书刻等方面,书法学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开设书法学专业的高校,其学科建设、专业课程设置等均要考虑书法学科的性质,而与书法学专业课程设置关系最为密切的当属中文类课程。

一、古文字学基础:了解古文字体系,探析字源演变

(一)古文字学概述与发展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说:“要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这些学科看上去同现实距离较远,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需要时也要拿得出来、用得上。还有一些学科事关文化传承的问题,如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等,要重视这些学科,确保有人做、有传承。”其中,习近平总书记特地指出了“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其中的“绝学”与“冷门学科”多指难以掌握或者研究人数较少的学科,而这些对于学科发展也十分重要。

这里的“古文字研究”指的就是文字的两个体系,即古文字体系与今文字体系。古文字是自汉字产生以来到小篆等一系列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六国古文等;今文字指秦隶以后的字体,包括隶书、草书、行书、楷书。汉字是迄今为止持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者。

古文字学家高明先生在《中国古文字学通论》中按照汉字整个发展过程将篆、隶分为两大发展阶段,前者属古文字的范畴,后者属今文字的范畴,并依照这个顺序,对先秦时期、“书同文字”、两汉时期的字书与辞书直至元明时期的汉字进行了系列研究。

古文字学家李学勤先生将古文字学本身具有的四个分支定义为甲骨学、青铜器铭文研究、战国文字研究以及简牍帛书研究,他认为每一个分支都可称为专门之学,这四个分支是以文字发展到一定阶段为基础的。在中国文字史上,较早有西汉扬雄、东汉许慎等人开始了对古文字的研究,《说文解字》等著作也成为古文字学的奠基之作。到两宋时期,金石学盛行,出现了著录青铜器铭文的《考古图》,比较系统地著录了当时宫廷和私家收藏的古代铜器、玉器;又如《金石录》,记录了从上古三代到隋唐五代的钟鼎铭文款识、碑铭墓志等文字,这些古文字学著作至今仍有重要研究意义。到晚清时期,书法家、文字学家等对古文字的收藏、研究进一步扩大,近代罗振玉、王国维等人也对古文字进行了深刻的研究与总结。

(二)书法学专业与文字的关系

作为书法学专业的学生,笔者在本科学习期间曾接受过楷(大楷、小楷)、行、草(章草、今草、大草)、隶、篆(大篆、小篆)诸体的学习,而学习这些课程,掌握书体正确的书写方法,了解汉字演变,理解字形结构、笔法成因等都需要一定的文字学基础。由此可见,古文字学的学习与掌握对于书法学专业学生来说意义重大。

古人研究文字,有“六书”之说,结合了文字的形、音、义,至于“六书”,《汉书·艺文志》曰:

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1]

由此可见,古人研究文字采用将造字与用字之法结合的方式,启发了当前书法专业的课程设置,了解字源演变有助于学生理解文字的起源与发展。如“白”字,原为烛火的形状,中心是烛芯,意思是明亮、清楚,《荀子》有“身死而名弥白”之语,后来常指白色,在甲骨文和金文里,“白”字有时被假借为“伯”字,其演变过程如下:

再如“保”字,甲骨文和金文中“保”字都是一个大人手抱着襁褓里的婴儿的形状。本义为养育、抚养,引申为保护、保佑。有时又通“褓”“堡”字,其演变过程如下:

又如“安”字,原为在一间屋子里一个女子手置胸前,安详地坐着,本义为安定、舒适、安全,其演变过程如下:

在高明先生编著的《中国古文字学通论》中也有类似的文字演变总结,对于“卩”这个偏旁,书中这样写道:

这类的字源演变还有很多,了解字源演变,对我们习书用字有很大帮助,这也是书法学专业必须重视和设置的课程。林沄先生也说:“古文字研究不只是对文字学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它对多种学科的发展都是重要的资料来源。任何涉及先秦时代的研究课题都必须以先秦时代的史料为客观依据。原封未动的先秦古文字资料,当然比辗转传抄翻刻而存留到今天的先秦古籍有更大的可靠性,而且,不断出土的古文字资料还提供了许多过去在书本上根本见不到的新鲜史料。”[3]由此可见,古文字学是研究先秦课题的基础,也是多种学科发展的重要支撑。据不完全统计,师范类院校书法系多开设与文字学相关的课程,涉及的教材有许慎《说文解字》、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王力《古代汉语》、李学勤《古文字学初阶》等,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除技法课程的学习外,还能学习到汉字的起源、发展、性质、体系以及音形义关系与转变等知识,使教学和学习达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目标。王蕴智在《浅谈甲骨文及相关古文字书法的临习与创作》中说:“通过这样的基本训练,第一步可先达到笔端与殷人对话的境界;第二步应写出可与殷商书家相媲美的字,这包括从书写内容到用笔之法皆可得到古人的认可;第三步,则尝试达到高于古人造化且富于当代审美价值的境界……”[4]由此可感受不同类型甲骨文奏刀、用笔的风格变化。

二、古代汉语:区分古今字义,识读古代碑帖

古代汉语是我国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同时也是高校书法学专业的必修课。我们所说的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它从文学记载开始到“五四运动”,有将近三千多年的历史,其课程教学分为远古(殷商时期)、上古(秦、两汉时期)、中古(魏晋、隋唐时期)、近古(宋、元、明、清时期)四个阶段开展。高校古代汉语课程体系还包括对音韵学常识、语法学常识、训诂学常识的学习,涉及文字、字体、语法等多个方面知识,这门课程开展的直接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能读、会读并能知其意。

高校古代汉语课程中开设的“文选”部分以学习先秦两汉的典范散文为主,“通论”部分重点学习古代汉语的基本常识,其学习难点在于对汉字构造的认识、古今词义的异同、词的本义与引申义等;高校所用教材多选取王力《古代汉语》、高小方《古代汉语》等。

艺术源于生活,反映社会历史特征。艺术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诞生而诞生、发展而发展的,古往今来许多经典的艺术作品,往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缩影。每个民族的不同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艺术风格与艺术作品,读懂了古文,我们才能更好地学习和研究古代的文化、艺术等。

艺术从夏商周,经春秋五代,发展到秦汉王朝至唐、宋、元、明、清,从甲骨文、金文、石刻文、简帛朱墨手迹发展到篆、隶、楷、行、草五体的定型,书法沿袭历史,与历史同步发展,因此对于书法学专业学生来说,不仅要会写字,还要会认字,了解字的正确用法将其准确运用到创作中。这既是古代汉语这门课程的教学难点,也是学生们学习的难点。

在书法与古代汉语的交叉知识体系中,古今词义辨析是最重要的一项,很多词的词义、词性发生了改变,我们要在创作运用时辨析其真正意义,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举例如下。

云:1.表示“白云”“云彩”时用“雲”;

2.表示“说话”,引用名人名言时用“云”。

后:1.表示方向时用“後”;

2.表示“皇后”“太后”等专用名词时用“后”。

斗:1.表示计量单位时用“斗”;

2.表示争斗时用“鬥”。

余:1.表示“剩余”之意时可用“餘”;

2.表示“姓氏”时只能用“余”。

发:1.表示“头发”时用“髪”;

2.表示“发财”“发达”时用“發”。

……

此外,学习古代汉语,对于理解字词意义,顺通碑帖文意等也具有重要影响。如“出乖露巧”一词中“乖”要按古意理解,为“不合理、不和、不顺”之意,而今义的“乖”是指“乖巧”“听话”,如果按今义理解,就难以理解这个词的意思。孙过庭《书谱》中提道:“心遽体留,一乖也;意违势屈,二乖也;风燥日炎,三乖也;纸墨不称,四乖也;情怠手阑,五乖也。”[5]这里的“乖”就是“不和”“不顺”的意思,如此就更好理解“纸墨相发”和“纸墨不称”了。又如“登峰造极”一词,意为达到较高的水平,其中“造”字在词中为“到”意,今为“制造”之意,如果按现代词意理解,则很难达其意。

学习古汉语,理解词意是书法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进行书法创作的基础,也有助于书法学专业学生识读古代碑帖。《三字经》中讲:“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韩愈在《师说》里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上述两个“句读”,其中“句”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句,曲也。从口、丩(jiū)声。”甲骨文为,金文为,本义为能够相对完整地表达意思的一段话,衍义为诗词短语为句法语法、句子的一部分等意;“读”,指语句中的停顿。古代诵读文章时,分句和读,极短的停顿叫读,稍长的停顿叫句。在古代出现活字印刷术之前,经书断句等都是以师生口口相传的方式进行,而《三字经》与《师说》都告诉我们学习古代汉语要会识文断句,以字词为基础,以古文识读为导向,从而加深对古代碑帖的理解,如《祭侄文稿》中说:

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庿瑚琏,阶庭兰玉。每慰人心,方期戬穀。何图逆贼间舋,称兵犯顺。尔父竭诚,常山作郡。余时受命,亦在平原。仁兄爱我,俾尔传言。尔既归止,爰开土门。土门既开,凶威大蹙。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为荼毒?念尔遘残,百身何赎。呜呼哀哉![6]

其中“庿”同“庙”;“瑚琏”,宗庙中盛黍稷的祭器,比喻国家的宝贵人才,出自《论语》;“兰玉”,芝兰玉树,比喻优秀子弟,出自《世说新语·言语》;“戬穀”,福禄;“舋”同“衅”,间隙、伺隙、乘隙等意。如果没有一定的古汉语知识,理解就会变得艰难。

三、古代文学:提升人文素养,坚定文化自信

“文学”和“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其虽分属两个范畴,但都是以“字”为创作载体,“字”成为书法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书法与文学的重要衔接。我们常说“写”书法,也说“写”诗文,书法与诗文的创作过程往往是同时的。古往今来,很多书法大家也是文学大家,诸如苏轼、黄庭坚、赵孟等,他们既懂文学,又擅书法。书文工整、笔墨精良在古代来说是社会地位的象征。书法是以线条美、视觉美来展示作者的神韵与心境,文学用内容来反映作者的思想与观念,它们共同传递着时代的理念和感受。

书法和文学体现着中国文化最独特的精神。书法是国学文化的核心,文学是国学文化的表现形式,书法与文学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高校书法课程的两大学习板块有临摹与创作,临什么?创什么?又为什么而创?这既是书法内容表达的选择,也是艺术审美方面的表达。

(一)书写古代文化经典

就一般创作而言,我们大多是选录一些名家名作、古典诗词等,主题包括爱国、思乡、咏史、咏物等,写作时大都为整篇或者其中契合主题的部分,形式大都为条幅。对于创作主题和内容的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说:“要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的艺术作品。”,总书记还强调:“文艺工作者要自觉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艺术训练,努力做到‘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的确,汉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基,书法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无论是书法临摹还是书法创作,经典诗词、文学作品一直是书法作品表现的重要元素。因此高校书法学专业学生在学习书法专业课程的同时,要从根本上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在创作中,要扎实自己的文学功底,对所选的古诗词能理解精准,把握词意,选用与词意相契合的书体进行创作。如气势恢宏,激情澎湃的诗文最好采用行草书书写,益于表达情感;如柔情似水,诗意缠绵的诗词则多用楷、隶书体。将书法与文学紧密结合,以笔墨写诗词,以诗词表现笔墨!

(二)书写自作诗词

当前,弘扬传统文化成为文化继承与创新的主流,很多赛事都提倡自作诗词,且自作诗词优先入选,这又要求学生们掌握诗词写作的能力,将自己的诗词与酣畅笔墨相结合。通过两种不同的艺术手法表现统一主题,这是中国书法所独具的。正因此,高校书法学专业课程设置、教学研究不能单纯将书法归属于美术学科,忽略书法学科的文学性,要多从文学、美学和古典文献学等角度开设学习课程。据了解,书法类院校大都开设古代诗词课程,如山西师范大学、太原师范学院等,开设有“古诗词鉴赏与写作”“诗词格律”之类课程,所用教材有王力《诗词格律》、启功《诗文声律论稿》、吴丈蜀《词学概说》等。正如刘熙载所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7]一幅作品,一首诗词,都能反映作者的个性特点。书法是写字,但绝不仅仅是写字,为此在高校书法学科建设基础上,要将书法的文学性与艺术性、历史性与创新性等融入教学。

高等书法教育,不仅是学问的积累,更是“传道”与“载道”的重要体现。笔墨修炼可成书家妙品,文学通识可赏文人佳作。由于书法学科的包容性、文学性、审美性等交叉学科特点,高校书法学科建设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李培根在《书法学学科的交叉思考》一文中写道:“书法理论是书法学学科建设的基石,建立科学完善的书法理论体系是书法学学科建设的关键,而与考古学、文学、史学等学科紧密联系似乎成了书法理论体系建设的必然选择。”[8]因此,无论是古文字还是古汉语,都是更好地理解、继承、弘扬书法艺术的基础。高校在书法学学科的建设与课程设置上应注重其交叉学科性质,将中文类课程及时有效地纳入教学体系,让书法学学科在交叉学科体系内形成良性循环,更好地让新一代青年研习、传承中国书法文化,识读古代碑帖,临摹与创作出更好的书法作品!

余论

目前,高校书法专业大多设立于美术学专业之下,美术学专业代码为1304,书法学专业代码为130405T,属美术学学科下特设的专业,并非独立的学科。而对于开设书法专业的师范类、艺术类、综合类院校来说,其教学大纲、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内容开设等也都是各自为政,各为系统,并没有像其他兄弟学科如音乐、美术等具备完善的学科架构体系。近年来,关于书法学学科建设的各类论坛、学术交流、各级各类的文章也是层出不穷,很多专业学者已经认识到架构完善书法学科体系的重要性。

对古文字学来说,涉及考古学、古文献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知识,这对古文字资料的发掘、整理和保护领域、对探索中国古代历史文化领域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这些史料大多以“书法”方式呈现,掌握古文字起源、发展、可以更好地探析字源演变,读懂读通相关古文献资料等,在完善书法学科建设的同时积极响应国家“强基计划”,可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古文字学人才、书法学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古文字的辨识和解读也是古汉语知识基础,掌握古代汉语便于区分古今字义,识读古代碑帖,理顺书论名句,能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至于古代文学,是书法创作的载体。目前书法专业学生都以艺术专业招入,其文化修养、基础内涵等都各有欠缺,学习古代文学相关知识对于提升人文素养,坚定文化自信,更好地传承书法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学科建设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民族的复兴与振兴不仅要靠经济实力,也需要软实力,需要传统文化的支撑。完善书法学科体系建设,是“文化自信”的立足点,是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更是高校培养合格书法人才的基础,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内涵,开展书法学科建设探讨并付诸实践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注释:

[1]李学勤.古文字学初阶[M].北京:中华书局,2013:10.

[2]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63.

[3]林沄.古文字学简论[M].北京:中华书局,2012:9.

[4]王蕴智.浅谈甲骨文及相关古文字书法的临习与创作[J].大学书法,2021(5):115.

[5]孙过庭.书谱[G]//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126.

[6]俞丰.经典碑帖释文译注[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513.

[7]刘熙载.艺概[G]//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715.

[8]李培根.书法学学科的交叉思考[J].大学书法,2021(4):59.

猜你喜欢
古文字法学专业古代汉语
“一带一路”国家古代汉语课程调查报告
贵州师范大学书法学专业学生作品选登
大学古代汉语教学中传统方法的坚守和信息传播时代的创新
对师范学校古代汉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探讨
古文字中“口”部件的作用研究
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的高职法学专业教学探究
《古代汉语》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及策略
法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新视野下的文字学教学研究
试题库建设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