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心理学视阈下动词属性谓语句成立机制及其意义探究*

2022-07-13 01:15
外语学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自发性事物过程

姜 柳

(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青岛 266100)

提 要:本文基于生态心理学理论,以日语中表“感知结果”类动词属性谓语句为例,力图阐释其成立机制,并结合既往研究中遗留问题论证该机制的意义。 我们认为,表“感知结果”类动词属性谓语句是感知者为认知事物的“可供性”而进行探索活动的产物。 其成立有3 个过程,(1)实施探索活动,(2)陈述探索结果,(3)将其作为属性赋予事物。 该成立机制能够为既往研究有关结论提供理据。 过程一中探索活动解释句子对“事件性”的需求;过程二解释句子对“因果性”的需求,并且,过程二中探索结果的多样性能够解释句子是否需要“被动性”和“自发性”;过程三解释句子对普遍性的需求。

1 引言

一般来说,动词充当句子的谓语时,总会带有时、体或情态等意义(井島2014:36)。 但日语中有很多句子由动词充当谓语,却不具有时、体或情态义。 从语义上来看,谓语动词部分不表示动作或者状态,而表示主语名词的属性特征。 如:

⑤喫茶店落着。 (同上:33)

本文将上述句子简称为“动词属性谓语句”,该定义基于益岡(1987)提出的“属性叙述句”的概念,益岡指出叙述(predication)的类型有两种,一是“属性叙述”,陈述对象所具有的属性,如“日本は島国だ”,并将其称为“属性叙述句”,本文将其译为“属性谓语句”;二是“事件叙述”,描述发生或存在于特定时间和空间的事件,如“子供がにっこり笑った”,并将这类句子称为“事件叙述句”,本文将其译为“事件谓语句”,而“动词属性谓语句”是指由动词充当谓语的属性谓语句。

上述动词属性谓语句,从句法和语义上来看有两点异常之处。 一是主语名词与谓语动词的语义成分不匹配,如例①中“回想起家乡”的经事应该是“人”,而非“这个旋律”。 二是这些句子句尾虽为动词原形,却不具有现在或者将来的时态义。关于该类现象的研究为数不多,三原(2000)在讨论日语心理动词的体貌特征时有所提及,惜未展开论述。 小竹和酒井(2011)聚焦于其中一种类型,探讨由心理动词充当谓语的动词属性谓语句的成立条件。 而堀川(2012)不拘于动词类型,以句子前后项的关系为切入点分析两类属性谓语句的成立条件,一类基于恒常的条件关系,一类基于归纳推理,与本文相关的是第一类句子。 以上研究具有很大启示,但这些研究仅描写句子成立的语义制约条件,却对这些制约条件产生的理据探索不足。 本文以生态心理学(Ecological⁃Psycho⁃logical)为理论基础,力图剖析该类动词属性谓语句的成立机制,论证既往研究所指制约条件存在的原由以及在既往研究中被认定为不合法句子无法成立的原由。

2 理论背景:生态心理学

生态心理学最早由Gibson(1979)提出,其最根本的观点是“知觉的能动性”和“知觉与行为(perception and action) 的 相 互 影 响” (Gibson 1986;佐々木1994;三嶋2000;本多2002,2005)。結城(1952)证明,感知者的积极探索在感知物体的形状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众所周知,通过触觉我们可以感知到物体的形状或长度等,但这必须以感知者自己控制与物体的接触方式为前提。 若令感知者的手处于静止状态,由其他人控制物体使二者接触,那么对形状的感知则无法成立。 結城(1952)由此得出结论:使感知成立的不是感觉刺激的受容,而是感知者具有能动性的行为活动。 做过类似实验且得出相同结论的研究还有Gibson(1962)、Held 和Hein(1963)等。 生态心理学将这种使感知成立的感知者的积极活动称为“探索活动”。 感知的成立需要探索活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感知和行为是紧密不可分离的。探索活动的重要性在语言上也有所体现,如Lan⁃gacker(1995:52)指出大多数形容词语义结构里都存在行为或过程。 如hard surface 中hard 背后隐藏着向对象施加力量的施事。 此外,坂本(2002:166)指出有些隐藏于形容词背后的探索活动可以标记于句子当中,如:

⑥a. Its fur is soft to touch.

b. This music is beautiful to listen to.

另外,知觉和行为在“可供性(affordance)”的意义上也互相关联。 可供性是环境中的物体能够给观察者(observer)提供行为的可能性。 比如椅子对人而言可以提供“坐”这一行为。 存在于环境中的物体,无论其是场所、物质、事态、动物、人造物,等等,无一例外均具有“可供性”。 在环境中活动的动物,通过探索活动来认知环境中的“可供性”。 要想确认某种物体对自己而言是否能够提供某种行为,对该物体实施该种行为即可,如若想要知道纸是否可以撕碎,实施“撕”的动作便可得知。 换言之,物体所能提供的行为,可以作为观察者认知其“可供性”的探索活动。 但是,可供性因观察者而异。 比如,水对人类而言不提供“呼吸”的行为,但是对鱼来说就能够提供这一行为。 像这样,某个事物对某个观察者而言能够提供何种行为,不仅仅依赖于该事物的属性,同样依赖于观察者的属性。

3 “感知结果”类动词属性谓语句生成过程

从生态心理学角度来看,我们认为该类动词属性谓语句是潜在的感知者为认知事物的“可供性”而进行探索活动的产物。 其成立包括如下过程,即实施探索活动、陈述探索结果、将其作为属性赋予事物。

3.1 过程一:实施探索活动

生态心理学认为,环境给观察者提供各种行为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人类为认知环境中事物的“可供性”而实施各种各样的探索活动。 该类句子能够成立首先建立在感知者实施探索活动的基础之上。 这一过程可以从例⑦的语言测试中得到印证。 以引言中所举例子为测试对象,可以发现这些句子无一例外均可将表示感知者进行探索活动的动词标记于句子当中,并且这一动词与主语名词的可供行为一致。

物体所能够提供的行为,可以作为感知者认知其“可供性”的探索活动。 “このメロディー”的可供行为是“聞く”,“このせんべい”的可供行为是“食べる”,均能够作为表示探索活动的动词还原到句子当中。 若脱离探索活动这一过程,则动词属性谓语句难以成立。 如下例⑧a 是合法的句子,但⑧b 却是非合法句子。

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是由于例⑧a 存在“この仕事をやる”这一探索活动的过程,而例⑧b 无法或者很难锁定主语“太郎”的可供行为,因此无法将表探索活动的动词还原到句中。 如⑧c 所示,加上助词“と”可以激发“付き合う”这一可供行为,句子的合法性有所提升。

3.2 过程二:陈述感知内容

该类句子成立的第二个过程是潜在感知者通过探索活动,将由此所体验或探索的结果以及由于探索活动所引起的感情等一系列感知内容陈述出来。 堀川(2012)指出认知对象属性的主体是发话者而非行为者,强调行为者的不相关性。 但是,本文认为,行为者必然存在。 这一观点可以通过例⑨所示语言测试得到证实。 我们可以将行为者还原到句子中,行为者可以是发话者“私”,也可以是非发话者“花子”。 句子前项“たら”从句表示探索活动,后项表示探索活动的结果。 无论行为者与发话者是否一致,句子作为描述探索结果的“事件谓语句”无一例外均可成立。

由于过程二中感知者是陈述通过探索活动而感知到的内容,因此前项和后项之间产生因果关系这一语义特征限制。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其是否能够与表示因果关系的表达方式共现来确认。 如例⑩所示,均可与表因果关系的“ことで”共现。

3.3 过程三:属性赋予

第三个过程是潜在感知者将感知内容作为物体的属性赋予对象。 它在句法上表现为省略表示探索活动的动词,将对象名词话题化,且句末使用动词的原形。 这一过程可以通过是否与“って、ね”共现来判断。 关于“って、ね” 句型,岩男(2008:62)指出,在描述属性的表达中,提顿词“って”和“は”都可以实现提示属性主的功能。但是,在描述事件的表达中,提顿词“って”的使用产生限制,需通过“のだ”句式强制使其具有“话题—说明”的句子结构,否则句子不自然。 因此,当“って”话题句末尾未使用“のだ”“らしい”等表达时,可以判断其是作为描述属性的提顿词使用。 下例中划线部分已经是感知者经历过探索活动,将探索活动的结果赋予对象而形成的属性谓语句。

此外,由于这些句子是通过探索活动而得到经验或结果等,因此根据感知者的不同,体验结果也会不同,从而赋予的属性也会随之改变,如:

4 “感知结果”类动词属性谓语句成立机制的意义

4.1 对“事件性”的误读

堀川(2012:163)中指出,在该类句子中,句子前项虽然是名词(如このメロディー),但它并不指代事物,而是指代一种事件(如このメロディーを聞く),我们将其简称为“事件性(コト性)”。另外,小竹和酒井(2011)也提及过,以心理动词结尾的属性谓语句能够与表示原因的“で”或“によって”共现,而“この喫茶店は落ち着く”虽是属性谓语句,却无法与原因表达共现,如:?? この喫茶店で/によって落ち着く,这是因为“この喫茶店”中没有“事件性”。 若补充“事件性”便可以与原因理由的表达共现,如“この喫茶店に行くことで/によって落ち着く”。 二者只提及到存在这种现象,却并未对其中缘由进行分析。 从上文所述成立机制来看,疑问迎刃而解,句子对“事件性”的需求是源于潜在感知者的“探索活动”。 从生态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该类动词属性谓语句是潜在感知者为认知事物的“可供性”而进行探索活动的产物,探索活动正是为句子带来“事件性”的根本原因。 此外,以往研究误将“事件性”认定为主语名词所具有的特征(小竹 酒井2011,堀川2012)。 但是,试将动词还原到句子中即可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如:

4.2 经事的“被动性”

但是“腹立つ”却可以用于说话者直接的感情表露,如:

此外,“怒る”“喜ぶ”虽无法用于表述说话者直接的感情流露,却可以用来描述他人的感情流露。 因此,当潜在感知者作为旁观者,描述在探索活动中发现的结果时,该属性谓语句依然成立。此时须将心理动词的经事体现在句子当中。

为保证普遍性,经事须为通指类名词,否则属性谓语句无法成立,如上所示,我们探讨了有关小竹和酒井(2011)提出的经事的“被动性”这一语义制约条件是否合适的问题。 其提出的经事的“被动性”这一语义制约条件虽然正确,但该制约条件仅适用于一部分属性谓语句。

4.3 对“自发性”的需求

堀川(2012)指出该类句子后项事件均具有“自发性(自発性)”,如“このメロディーは故郷を思い出す”可以和“てならない”共现,表示一种情不自禁的情感。 并且堀川(2012)一并将“のどが渇く”“肩が凝る”等表达从广义上一同看作具有“自发性”的事件。 但是,堀川文所指“自发性”中存在两种性质不同的类型,一类可以与“てならない”共现,另外一类表示自然而然产生的结果,无法与“てならない”共现。 这两类不应混为一谈,需要进一步探讨。 此外,小竹和酒井(2011)中提及到若句末心理动词能够形成否定命令句,则属性谓语句不成立。 但是如果该动词能够与表示非意图性的“てしまう”共现,则依然能够作为属性谓语句成立。 如:

如上所示,“自发性”并非必须存在,句子对“自发性”的需求受探索活动内容的影响。

5 结束语

本文以日语中表“感知结果”类动词属性谓语句为研究对象,探究其成立机制。 从生态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该类句子是感知者为认知事物的可供性而进行探索活动的产物。 其成立有3 个过程,即潜在感知者为认知事物的可供性而进行探索活动,并将探索活动中的体验或结果以及由于探索活动而引发的情感等感知内容陈述出来,最终将其作为属性赋予该事物。 其成立机制可以解释以往研究中遗留的问题,首先为前人指出的“事件性”这一制约条件的产生提供理据,其次纠正前人研究中对“事件性”的误读,最后解释句子对“被动性”“自发性”的需求是否必要及其背后的原由。

①本文例句在使用时直接标明出处。 语言测试中例句均为前文已引用例句,因此不做任何标记。 除语言测试外,文中未直接标明出处的例句为自拟例句。

猜你喜欢
自发性事物过程
共享魅力
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缝扎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新形势下民族院校自发性学生组织管理创新研究
单独中的洞见
对如何提高法语专业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思考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