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民俗文化是中国乡村文化特色的集中体现,是乡村振兴的“文化稳定器”和“资源蓄水池”。民俗文化出版应积极落实细化政策规定,发挥政策引领作用;提升编辑的民俗文化出版意识,挖掘民俗文化出版空间;围绕主题,打造特色丛书品牌;走融合出版之路,从民俗文化传播对乡村振兴的可适性出发,促进民俗文化出版的发展和民俗文化的传播。
【关 键 词】民俗文化出版;乡村振兴战略;文化振兴;融合出版
【作者单位】于乐,四川外国语大学。
【基金项目】四川外国语大学2017年科研资助项目(sisu201743)。
【中图分类号】G239.27.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2.11.019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战略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作为总要求。文化振兴作为路径之一,为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的“软”支撑。作为一个民族世代沿袭的文化习惯和文明自觉,民俗文化“是产生并传承于民间、世代相袭的文化事项”[1],是在大众日常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文化现象,其集合了物质民俗、精神民俗、社会民俗等内容要素。民俗文化是中国乡村文化特色的集中体现,是乡村振兴的“文化稳定器”和“资源蓄水池”。在这种富含传统文化印记的传承过程中,民俗志的自觉整理和民俗文化出版物的传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进入21世纪以来,民俗文化的出版和传播局面焕然一新,为乡村振兴贡献了力量。
一、民俗文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
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促进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与城镇化进程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在经过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演变,尤其是十九大报告提出城乡融合发展理念后,作为中国社会重要构成的乡村,无论是在经济和制度基础上,还是在社会结构与文化层面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2]。从实现方式上看,乡村振兴的实现既要有政策的支撑,又要有乡村文化“软”实力的熏陶。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保障,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提升乡村文明软实力,让农村不断焕发新的活力。如何发挥民俗文化在乡村现代化建设中的潜在力量并转化为乡村振兴的隱形动力,是一个新时代的命题。具体而言,可以通过本地民俗文化特有的关系网络和传播渠道,使其蕴含的力量逐渐渗透乡村的生产生活环境,从而对乡村的产业、人才、生态、组织产生影响力。
二、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策划民俗文化出版的意义
民俗出版物以民俗文化为内容主体,以民间百态为创作素材,通过真实的生活记录揭示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民俗文化出版物定位于从文化传播和传承的角度记录民俗的文化内涵,挖掘民俗的时代精神,从民间百态出发建构中国文化符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丰厚的文化土壤。进入21世纪,深耕民俗文化出版领域的专家团队和编辑人才,围绕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聚焦乡村文化振兴主题,开展了系列图书的策划与出版活动,打造了如《年味儿》《正定歌谣》等优秀作品,丰富了乡村文化生活,推动了乡村振兴建设。
服务国家宏观决策,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进程是民俗文化出版义不容辞的职责。然而,从文化传播和传承的角度看,其使命并不仅限于此。科学地引导大众,在社会大众和国家战略之间架起文化理解与认同的桥梁,是民俗文化出版应该承担的历史使命。这项使命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是能够提振乡村振兴的文化力量。多元的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本,是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营养元素。至今仍存续于中国大地,盛行于乡村的民俗文化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生活素材和艺术养分。民俗文化出版让民众再次体认现代文化之源与先进文化之根,从民俗文化中汲取乡村振兴的文化力量。
第二,是能够催生乡村振兴的经济力量。社会文化观念与价值取向是经济发展的精神条件,正向的文化与价值对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民俗文化的出版可以促进民俗产业的发展,并有可能进一步生成乡村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民俗文化出版中内蕴的传统习俗、信仰观念有助于实现文化产品产业的保值和增值。
第三,是能够增强乡村振兴的社会力量。作为一种文化形式,民俗文化蕴含并宣扬的价值观念是在世世代代反复累积、不断传承的基础上实现集体遵从的。因而,民俗文化出版对文明乡风的塑造、良好家风的生成、社会正气的弘扬和淳朴民风的维持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社会支撑。
三、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打造民俗文化出版物的挑战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过程中,民俗文化的价值逐渐被挖掘,民俗文化出版也日益受到出版单位重视,在出版数量和出版质量上呈现上升趋势。但总体来看,民俗文化出版情况仍不稳定,出版格局也远未形成辐射效应。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目前,民俗文化出版仍面临一定的挑战。
1.政策有待细化落地
国家政策导向是出版方向的指引。目前,国家越来越重视民俗文化的保护,近些年陆续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法规,客观上推动了民俗文化的研究活动。其中,于2008年正式出版的6卷本的《中国民俗史》,随着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的入选,已成为民俗文化出版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项重大成果,并为一大批高质量、有情怀的民俗文化出版物的出版开辟了土壤。但从整体上看,此类出版物涉及的出版单位相对较少,且存在定价较高、发行量较小、市场份额较少等问题。国家出台的政策虽然为民俗文化出版指引了正确的方向并提供了强大的保障,但是更加细致、有针对性的规范和政策不足,没有实现对民俗文化出版全过程的支持,须补充对民俗文化传承者的保护方案、新生代民俗文化传承者的培养政策等。
2.品类独立性不足
民俗文化出版物的出版对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就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来说,还存在独立性不够的问题。从图书出版形态来看,民俗文化图书的出版往往作为文化丛书的一个组成部分存在,“在目前近千种民俗类图书中,被作为单行本放入某一丛书出版的就将近半数”[3]。从图书内容类型来看,民俗文化图书常被划至文化、宗教、地理、历史等学科领域图书中,针对性较弱,关于民俗文化的传播方向不够精准。从原创性来看,以当当网在售的民俗类图书为例,虽然民俗类文化图书已大量问世,但大部分以编著形式出现,主动、自觉“著”的形式则较少。与此同时,在“著”的形式中,偏重于记录、保存类的“史”“志”型学术著作较多,普及性、大众化读本较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民俗文化传播的广泛性与深入度。
3.集大成的民俗文化类出版门槛较高
从出版物的技术要求来看,一部能全面表现和深刻表达民俗文化的出版物,要求作者和出版单位在选题酝酿、编著制作、出版发行过程中反复斟酌,出版的时间跨度一般较长。就集大成的民俗文化图书出版来说,作者为了有效感知所描写对象,一般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调研和访谈,大量的图片拍摄和整理等,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蒙古部族服饰图典》为例,作者郭雨桥以图典的形式一一展示蒙古族43个部族的服饰遗产4000余件珍贵服饰,并对其形成原因、历史沿革以及民俗文化要素进行系统诠释,为记录民俗历史和传承中华文明作出了贡献。然而,该书之所以能够成功付梓,源于作者用了17年的時间,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走遍了蒙古族聚居区,以至该书被冯骥才先生称为“用一生扛起的大书”[4]。可见,出版成本的高昂与流程的不确定性,使得部分民俗文化出版的门槛偏高,限制了出版的数量。
4.大众接近度较弱
民俗文化出版中无论是以文字为主的图书类出版形式,还是以纪录片为主的影像类出版形式,主要目的在于系统地记录与留存民俗文化记忆,传承相应的民俗资源。这种出版定位使得出版物在创作过程中,必须把本土文化、地方语言、民间风俗等零散性、碎片化、日常化的民俗文化进行系统归纳、整理和阐释。需要注意的是,一些民俗文化出版物在关注宏大叙事时忽略了大众的切身体验,有可能对读者来说,这些出版物仅仅是一种历史作品。与此同时,能做到权威叙事的往往是占有出版资源的学者团队或者官方群体,这使得民俗文化出版物呈现学术性较强、叙事精英化等特征。如此一来,本来贴近民众日常生活的民俗文化出版物或逐渐成为相关学者研究的学术著作,或成为图书馆馆藏的借阅书籍。
5.融合出版有限
民俗文化涉及大量地方方言和俗语,内容涉及面广泛,仅靠文字或者图片的记载难以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的展示。以2020年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的《正定歌谣》为例,在这一民俗文化图书出版的过程中,重点和难点在于对歌谣搜集和采录。该书作者以高超的专业水准和人文素养对歌谣进行了遴选、分类、记录,并精确阐释了歌谣中的民俗内容。然而,歌谣作为一种以传唱形式流传下来的民俗文化,熟悉的民众虽然会唱,但对曲调不甚了解,更无法将曲调记录下来,只能以录音形式保存。要想真正将歌谣世世代代传唱下去,仅靠录音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应当有专业人员谱写曲风、曲调,并通过影像记录留存歌谣传唱者的相关信息,实现数字出版。融合出版的优势在于通过出版前期的经费支持、中期的团队力量整合和出版发行时的宣传等,以原创性的歌谣词曲、影像挖掘民俗文化与精神的深层内涵。
四、民俗文化出版与乡村振兴战略共生发展的路径
2016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提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要实现这种自信的代代相传,需要释放民俗文化的力量。民俗文化出版物关系到民俗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以及乡村振兴的文化氛围塑造。因而,在民俗文化出版的议题选择与类型开发上,应从民俗文化传播对乡村振兴的可适性出发,促进民俗文化出版的发展和民俗文化传播。
1.落实细化政策规定,发挥政策引领作用
民俗文化出版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在乡村振兴领域中发挥着独特作用。要充分释放民俗文化的魅力,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尤其要发挥政策的引领作用。2022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出版管理部门和有关机构在制定实施方案、配套政策时须考虑民族文化出版内容,让民俗文化出版有章可循。
2.提升编辑民俗文化出版意识,挖掘民俗文化出版空间
作者是民俗文化出版物的第一创造者,编辑是优秀出版物的识别者、助推者。 助力乡村振兴,需要编辑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和深厚的学术造诣。优秀的编辑可以发掘有潜力的稿件,并在此基础上对民俗文化稿件进行加工与再创造。这就要求编辑除了具有较强的民俗文化出版意识,还要对民俗文化领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与认知,能够准确把握民俗文化出版与乡村振兴战略之间的关系,挖掘民俗文化出版空间,发挥民俗文化出版的作用。这是民俗文化出版物得以传播并有效助力乡村振兴的前提。
3.围绕主题,打造特色丛书品牌
如何在兼顾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好地实现出版物的社会效益,这是当代出版人必须思考的问题。对于一项文化事业来说,品牌的确立至关重要,好的丛书品牌有长久的生命力,这是出版机单位持续发展的关键。出版单位可以尝试围绕民俗文化主题制订丛书编印计划,做好品牌文库建设。在主题丛书编印过程中,首先,要以民俗文化的传播为目标,从民众的生活、文化习惯入手设计内容与出版形式,由专家主笔,迎合民众的阅读兴趣,做到深入浅出。其次,在民俗文化丛书的内容中,要关注民生问题,凸显价值关涉,通过知识性、可读性、趣味性与收藏性的整体打造,扩大市场规模。最后,出版单位要深入调研,发掘优秀作者,与研究乡村、民俗等领域问题的学者及机构紧密合作。
4.贴合大众需求,找准取材选题切口
目前,在以学术性著作为主的民俗文化图书和小众化的民俗文化影像出版物中,传播或传承的多是学者或艺术家眼中的民俗文化形态,这使得民俗文化出版物与普通民众之间有一定距离。民俗文化出版物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普及,并真正融入乡村生活,应当在选题上与民众的兴趣、需求契合。但这并不是说只出版民众所需的民俗文化出版物,而是要在庞大的民俗文化体系中关注多元化的切口,瞄准细小的分支,从民俗文脉的源头找准选题切入点,精准贴合大众需求。面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民俗文化出版应当适当放弃对宏大叙事的追求,在展示民俗事项类别的基础上,捕捉与民众生活关联、与乡村改造关联的文化内容。当下,一些出版单位开始关注这种关联,从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取材,以地域特色文化与生活趣味为切口,开发民俗文化资源,反哺乡村振兴战略。
5.不断开拓,走融合出版之路
民俗文化自身地域性、形象性、零散性的特点对民俗文化出版物的策划、开发和发行提出了要求,即出版单位应充分考虑民俗文化的特性,以合适的出版类型实现传播。因而,民俗文化出版不应拘泥于传统的出版形态,可以尝试跨媒体、跨行业合作,比如,文创产品与文化活动等多种类型的组合。具体来看,可关注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在出版过程中,出版单位应当与作者、新闻媒体等实现跨界合作,尽可能地增强民俗文化内容表现的张力,使其出版形态多样化。二是在发行推广时,出版单位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官方视频号等平台传播与推广民俗文化,或者借力大型书展、图书分享会等形式,开展民俗体验活动。三是在传播过程中,出版单位可以出版物内容條目为基础,设置体验阅读项目,增强大众与民俗文化的互动感受,开发民俗文化出版物周边产品,尽可能开拓从线上到线下、从文字到影像、从一维到多维的立体化传播方式。
|参考文献|
[1]蔡志荣. 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J]. 西北民族研究,2012(1):208-211+188.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N]. 人民日报,2018-02-05.
[3]李苓,金舒扬,顾子慧. 民俗文化出版发展之思:以台湾汉声模式为鉴[J]. 中国编辑,2015(5):41-44.
[4]《蒙古部族服饰图典》出版 冯骥才点赞“用一生扛起的大书”[EB/OL]. (2021-01-16)[2022-04-28].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9035118550564381&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