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 俊,刘 阳,徐剑峰,张 海,廖 帅,文汧卉,王 雪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四川 绵阳 621000*通信作者:刘 阳,E-mail:490242357@qq.com)
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病之一,致残率和致死 率高[1],我国颅脑损伤的发生率每年约为110/10万[2]。颅脑损伤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其中轻度患者占80%以上[3]。颅脑损伤患者常出现脑功能障碍,如头痛、意识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等,颅脑损伤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情况越来越多[4],主要表现为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反应迟钝等[5-7]。因此,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定至关重要。目前,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和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是临床上使用较多的认知功能评定工具,但传统的神经心理评定量表对颅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的评定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是广泛应用于检测认知水平和情绪状态的神经电生理手段,在脑电的基础上对特定事件进行脑电信号提取,能够对特定认知过程相关的神经反应进行实时测量,重复性较好[8]。P300是其常用的检测成分之一,能够客观显示认知功能状态,反映大脑选择性注意、决策、工作记忆等认知及心理加工过程的神经电生理变化[9]。本研究通过检测受试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并进行MoCA和MMSE评定,探讨事件相关电位P300对颅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评定的应用价值。
纳入2021年1月-9月在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神经外科住院的颅脑损伤患者。入组标准:①诊断明确的颅脑损伤患者,符合颅脑损伤诊疗指南[10],有明确的脑外伤史,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9~15分;②年龄18~65岁;③能配合完成相关检查;④右利手。排除标准:①伴有意识障碍或失语等;②合并其他精神疾病者。符合入组标准且不符合排除标准的颅脑损伤患者共36例。同期在医院其他患者家属和护工中招募健康对照组。入组标准:①身体健康;②年龄18~65岁;③能配合完成相关检查;④右利手;⑤与入组患者无亲属关系。排除标准:有卒中病史及精神疾病史。符合入组标准且不符合排除标准共36例。所有受试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通过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采用MEB9200K型肌电/诱发电位仪进行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由神经电生理医师统一实施。电极安置方法:按照国际脑电图10/20系统法,记录电极置于Cz点,参考电极通过并联后安置于双侧耳垂,地线置于FPz,电极与皮肤阻抗均低于5 kΩ。在听觉刺激Oddball范式下进行脑电活动采样,靶刺激为概率20%、频率2 kHz、声强80 dB的纯短音,非靶刺激为概率80%、频率1 kHz、声强60 dB的纯短音。患者需对目标刺激作出按键反应,将产生的电位叠加30次,得到P300。检测指标包括潜伏期和波幅。潜伏期即刺激开始到各成分最大波幅值点横轴直线距离;波幅即基线到波峰的垂直距离。所有受试者均在安静的神经电生理室进行检测。本研究中,若颅脑损伤患者P300潜伏期大于对照组,则判定为阳性。
MMSE由Folstein等[11]编制,是目前广泛使用的认知功能评定工具,评定内容包括时间与地点定向力、语言、记忆力、回忆、注意力及计算力。总评分范围0~30分,评分≤26分为存在认知功能障碍。
MoCA由Nasreddine等[12]根据临床经验并参考MMSE的认知项目编制而成,是对认知功能损害进行快速筛查的评定工具。MoCA包括注意与集中、执行功能、记忆、语言、视结构技能、抽象思维、计算和定向力共8个认知领域的检查项目。MoCA总评分范围0~30分,评分<26分为存在认知功能障碍。
由临床心理科医生进行MoCA和MMSE评定。受试者在评定时均处于安静并且无外界干扰的环境中,评定耗时约20 min。
采用SPSS 24.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单样本Kolmogorov-Smirnov检验数据正态性,分类变量以[n(%)]表示,连续变量以(±s)表示。研究组P300潜伏期、MoCA与MMSE对认知功能障碍的检出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ɑ=0.05。
在3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1例,年龄18~65岁[(47.86±13.26)岁],受教育年限6~12年[(6.33±3.38)年]。在36例健康对照组中,男性24例、女性12例,年龄18~65岁[(47.69±13.45)岁],受教育年限6~12年[(6.42±3.62)年]。
研究组MoCA和MMSE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12.510、-9.041,P均<0.05)。研究组P300潜伏期高于对照组(t=6.665,P<0.05),波幅低于对照组(t=-9.459,P<0.05)。见表1。
表1 两组量表评分、P300潜伏期和波幅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scores of scales,latency and amplitude of P300 between two groups
表1 两组量表评分、P300潜伏期和波幅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scores of scales,latency and amplitude of P300 between two groups
注:MoCA,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MSE,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
P300波幅(μV)7.76±0.90 9.87±0.99-9.459<0.050组 别研究组(n=36)对照组(n=36)t P MoCA评分(分)18.08±4.29 27.36±1.20-12.510<0.050 MMSE评分(分)22.53±3.54 28.11±1.09-9.041<0.050 P300潜伏期(ms)406.08±26.95 367.08±22.50 6.665<0.050
在研究组中,P300潜伏期阳性者共33例(91.67%),MoCA和MMSE检出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者分别为34例(94.44%)、25例(69.44%)。研究组P300潜伏期阳性检出率高于MMSE对认知功能障碍的检出率(χ2=5.675,P<0.05),MoCA对认知功能障碍的检出率高于MMSE检出率(χ2=7.604,P<0.05),P300潜伏期阳性检出率与MoCA对认知功能障碍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5,P>0.05)。
关于认知功能评定,临床工作中一般采用MMSE和MoCA。目前,P300在精神病学和神经病学领域应用较多,如神经退行性疾病、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痴呆、抑郁症及精神分裂症等[13],而在颅脑损伤中的应用相对较少。本研究中,颅脑损伤组和健康对照组MoCA、MMSE评分与P300检测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既往研究表明,P300潜伏期和波幅可作为评价认知功能的指标,一般来说,P300潜伏期越长,波幅越低,则认知功能受损越严重[14]。因此,P300检测结果对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5]。本研究中,颅脑损伤患者中P300的应用和传统量表的评定结果一致,对颅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筛查具有一定的敏感性,但三者各有特点:MoCA通常对视空间和事后回忆等认知功能障碍的评定比较敏感[16],但在对颅脑损伤所致认知功能障碍进行评定时,其客观性和灵敏性相对较差;评定步骤相对复杂、耗时较长,且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和患者主观因素的影响[17]。MMSE是一种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的认知功能筛查量表,但其客观性较差,需要受试者密切配合。P300检测操作相对简单,且不受受试者知识水平的影响。P300是ERP中正常成年人经任务刺激后发生的,其受外界刺激及人为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18],可作为早期认知功能变化的敏感性评价指标[19]。
有研究报道,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定时,MoCA比MMSE更敏感[20]。Pendlebury等[21]研究表明,MoCA对轻度认知障碍的评估可能比MMSE更敏感。本研究中,对颅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的评定结果显示,MoCA对认知功能障碍的检出率高于MMSE检出率,提示MoCA可能比MMSE更敏感。本研究中,P300潜伏期阳性检出率高于MMSE对认知功能障碍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P300潜伏期阳性检出率与MoCA对认知功能障碍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P300和MoCA可能更能反映颅脑损伤患者实际的认知功能情况。提示在临床工作中,P300检测可能有助于神经外科医生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定,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从而达到改善预后的目的。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①未对颅脑损伤患者的严重程度及具体损伤部位进行区分;②样本量相对较小,缺乏临床多中心数据;③无法确定认知功能障碍的类型。随着ERP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需要进行更多样化的医工结合研究,包括影像技术、电生理技术与神经外科的深度结合,以期加深对颅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评定的认识,并开发更适宜的评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