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踝针用于腰椎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

2022-07-12 01:59夏厚纲王丹丹
辽宁医学杂志 2022年3期
关键词:进针粒细胞计数

王 琪 夏厚纲 王丹丹 寇 祯 张 磊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0)

腰椎退行性病变易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折等,手术为其显著治疗方式之一。手术中使用较大剂量麻醉镇痛药易增强患者术后痛觉敏感性,加深其疼痛程度,进而加大术后镇痛药剂量[1-2]。术后使用镇痛药物一定程度上可减轻患者疼痛感,但易引起较多不良反应。目前腰椎手术围术期镇痛方式主要为药物镇痛,易引发一些不良反应。腕踝针为中医针灸的一种方式,对各类疾病镇痛效果有良好疗效,广泛应用于临床[3-4]。为此,本研究探讨了腕踝针用于腰椎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旨在为临床提供治疗方式选择。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4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康复科78例行腰椎手术患者。纳入标准:具有腰椎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指征;首次腰椎手术;年龄为60~82岁;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患者;严重肝肾等功能障碍患者;对阿片类药物成瘾患者;对本研究药物过敏;晕针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9)和实验组(n=39):对照组男25例,女14例;平均年龄(67.25±4.39)岁。实验组男23例,女16例;平均年龄(68.11±4.82)岁。两组资料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与实验组沿着穿刺路径至皮下进行局部浸润麻醉镇痛:将1%利多卡因注射液1∶1稀释,穿刺前皮下麻醉,局注2ml 0.9%氯化钠;经皮穿刺至结束前0.5h,使用静脉微量泵注射40mg地佐辛注射液及0.9%氯化钠溶液,以2ml/h速度进行滴注。对照组术后根据患者疼痛程度给予药物镇痛。实验组术后进行腕踝针治疗,方法:①取穴:下5区为足外侧中央,临近腓骨后方,与悬钟、光明穴相当;下6区临近跟腱外侧,与跗阳穴相当。②实施:于手术结束返回病房后及术后每日给[s3]予腕踝针(华佗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型号:0.35×25mm)进行一周的镇痛治疗。于患者双侧内踝高处上三寸或外踝上三寸部位,围绕小腿做一水平线,取下5区和下6区作为进针点;采用0.2%安尔碘对进针部位进行常规消毒,固定进针点,以斜角15~30°方向向近心端进针,后以0~15°方向纵向刺入皮下,再以0°刺入直至留出2~3mm针身;以针下松软且患者无明显针感为适宜程度,胶布固定,遮盖针眼,留针30min。

1.3观察指标 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于干预前后评估疼痛:患者根据疼痛在一条10cm线段上标记疼痛,分数为0~10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疼痛程度越高。

于术后第1d、第5d分别抽取患者干预30min后的静脉血,记录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水平。白细胞计数正常范围:3.5~9.5×109/L,中性粒细胞正常范围:1.8~6.3×109/L[5]。

记录患者手术后出现头晕、食欲减退及腹胀欲呕的不良反应例数。

2 结果

2.1两组疼痛评分比较 术后1d、3d、5d实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VAS评分比较分)

2.2两组血常规指标比较 术后第1d两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d实验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血常规指标比较

2.3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实验组头晕、食欲减退及腹胀欲呕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不良反应比较[n(%)]

3 讨论

腰椎手术时间较长,对机体创伤大,且患者麻醉苏醒其躁动发生率高,且术后切口由明显疼痛。切口疼痛是疼痛源导致中枢与外周敏感化,引起急性或慢性疼痛。外周敏感化包括手术损伤组织而释放炎症介质、神经损伤引起异位冲动、免疫细胞对损伤神经元进行攻击,产生炎症细胞因子[6]。临床对术后疼痛多采用镇痛药物进行止痛,效果确切,但有一定副作用。

腕踝针将身体两侧分为6个纵区,纵区内各定1进针点,于横膈位将身体分为上下两部分,上为针腕部,下为针踝部,根据病症区域选择进针点;该针通过对机体内因子含量调节以发挥镇痛,可修复神经损伤[7-8]。腰部在下半身,按照“上病取上,下病取下”原则,腰痛进针取踝部作为针刺点。双侧踝部为足阳明胃经、足少阳但经、足太阳膀胱经交界部位,为临床中针刺腰椎神经病变的取穴点。下5、6区为督脉皮部分,针刺该部位能促进腰背部气血运行,具有镇痛功效。腕踝针针刺要点是浅刺且不得气,刺激浅表组织以激发营气,起到荣则不痛效果[9-10]。针刺通过传递液压能量改善病灶处血液循环,且针刺能促进内源性阿片物质释放,也能释放抗镇痛物质[11]。故腕踝针治疗通过不同形式刺激机体持续发挥镇痛效果。本研究中术后3d、5d实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说明腕踝针对腰椎手术患者具有良好镇痛作用,故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12-13]。术后疼痛机制应激与炎症因子密切相关,炎症细胞水平可从侧面反应患者疼痛程度[14]。VAS评分为主观评分,本研究中术后第1d两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无显著差异,术后第5d实验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提示腕踝针能通过改善血常规指标以更好发挥镇痛作用。实验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腕踝针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可放心使用[15-16]。

综上所述,腕踝针可有效减轻腰椎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感,调节机体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水平,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有助于促进术后恢复,推荐使用。

猜你喜欢
进针粒细胞计数
肌骨超声引导针刀进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新生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危险因素分析
罕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伴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嗜碱性粒细胞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古代的计数方法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古代的人们是如何计数的?
蒙西医结合治疗对宫颈癌术后中性粒细胞及CD4+/CD8+的影响
养老穴治疗落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