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妍,钱芳,朱海青,张菊芳**
(1.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药剂科,上海 201800;2.上海市中医医院药剂科,上海 200071)
华法林主要通过抑制肝脏环氧化还原酶达到抗凝目的,属于“高风险药物”[1]。随着临床药学的发展,临床药师参与患者抗凝管理被广泛认可[2]。影响华法林抗凝效果的因素较多,服药期间监测INR 值指标可了解效果[3]。本研究通过调查2020—2021年期间在我院使用华法林患者的情况,分析华法林临床用药合理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根据我院复高医疗信息系统,查询并筛选出2020—2021 年住院期间使用华法林的患者病历70 份,其中男性36 例,占比51.43%;女性34 例,占比48.57%;年龄42~97 岁,平均年龄(74.24±11.68)岁,年龄段在80~89 岁的患者最多,占比32.86%。
对服用华法林的70 例患者病历进行系统调查,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如住院天数、年龄、性别、科室、出院诊断)以及华法林使用的适应证、服用剂量、频次、房颤患者的CHADS2-VASc 评分、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合并用药、药品不良反应等情况;并分析华法林临床应用中需要密切关注的监护要点。华法林钠片为上海信谊九福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每片含华法林钠2.5 mg。
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描述。
我院服用华法林的患者主要集中在内一科、内二科、肿瘤科、外科、急诊留观5 个科室。内一科的住院患者使用华法林的人数位居临床科室首位。患者年龄分布在42~97 岁,人均住院天数约为12 天。4 类疾病中因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服用华法林的患者例数和占比最高。我院涉及使用华法林的各临床科室例数、性别、年龄段、人均住院天数情况,详见表1。依据CHADS2-VASc 评分,对55 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进行卒中风险评分,其中4~6 分高危患者32 例(58.18%),2~3 分中危患者21 例(38.18%),0~1 分低危患者2 例(3.63%),高危患者占比最高。
表1 华法林患者的临床科室分布情况汇总
华法林的剂量范围为0.63~3.75 mg/d,平均日剂量为1.96 mg,剂量中位数为1.88 mg。患者在住院期间INR 波动范围在0.88~6.87,以INR 2.0~3.0 为达标范围,达标范围内有15 例(21.43%),INR<2.0 为41 例(58.57%),INR>3.0 为13 例(18.57%),其中有3 例(4.29%)患者INR 大于4.5以上。住院期间患者PT 波动范围在1.98~74.6 s,我院PT 值在9.6~12.0 s 为正常范围,正常范围内 有5 例(7.14%),PT<9.6 s 为1 例(1.43%),PT>12.0 s 为64 例(91.43%),其中有8 例(11.43%)患者PT 大于40 s 以上。
本研究统计了我院可能会影响华法林抗凝效果常用的联合使用药物,包括增强华法林抗凝作用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等、头孢菌素类、胺碘酮等;降低华法林抗凝效果的药物,如巴比妥类、螺内酯、苯妥英钠等;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迈之灵、血塞通注射液等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丹参、当归、川芎等活血化瘀类中药饮片。70 例患者中仅有3 例患者未合并使用上述药物,人均联合用药种类为(4.89±1.97)种,合并使用7 种及以上药物的患者人数最多,具体详见表2。
表2 联合用药品种及占比
患者中有7 例出现不良反应,人均联合用药种类为(4.85±2.06)种,当INR>3.0 时出血事件发生率最高,见表3。大部分患者存在合并用药情况,因此人数上有交叉。出现出血不良反应患者中,联合用药较多的是利尿剂5 例(71.43%),他汀类药4 例(57.14%)、质子泵抑制剂3 例(43.86%)。
表3 出血患者的例数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我院华法林主要由内科应用于非瓣膜病房颤、肺栓塞、动静脉栓塞等症状,住院患者使用华法林的平均年龄为(74.24±11.68)岁,男女比例基本一致,以80~89 岁老年人为主。华法林用药人群年龄分布广,受调查的患者中年龄最小者11 岁,年龄最大者85 岁。不同年龄的患者、不同病理生理条件下使用华法林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情况,如华法林可干扰在骨中合成的γ-羧基谷氨酸蛋白的羧基化,孕妇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的骨骼发育不良;甲状腺机能亢进、发烧、高代谢疾病均会影响华法林的体内代谢[4]。
华法林的最佳抗凝强度INR 值为2.0~3.0,低于2.0 时血栓形成风险显著增加,高于3.0 时颅内出血风险开始增加[5]。我院患者住院期间INR 值波动范围在0.88~6.87,INR 值达标率较低,仅有21.43%。使用华法林治疗时应注意四点:一是选择合适的剂量;二是需密切监测患者INR 值、有无出血现象;三是保持合适的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四是重视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和患者其他危险因素[6]。
我院服用华法林的住院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略低于有关文献报道[7]。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血尿、消化道出血、皮肤瘀斑、血痰及咳血,其中发生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人数最多(57.14%);同时,出血情况的严重程度随着联合用药种类的增多而加重,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人均联合用药种类为(4.85±2.06)种,当INR>3.0时出血事件发生率最高。尽管许多药物可以与华法林发生相互作用而改变凝血酶原时间,但药品说明书中没有详细阐述,这可能是因为缺乏足够的临床和实验室证据[8]。比如胺碘酮可以抑制华法林s-异构体和r-异构体的代谢而增强抗凝活性,联合使用胺碘酮可能会导致华法林剂量产生6%~65%的变化[9]。再如动物实验表明[10],丹参可以改变华法林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变化,联合使用后会导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两者相互作用的药理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CYP50 酶的抑制或诱导效应相关[11]。
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影响因素较多,患者对抗凝治疗的重视程度、认知度及依从性好坏直接关系到抗凝治疗的成败。因此,临床药师应采取以下措施确保用药安全:一是每日对住院医嘱中使用华法林的患者进行评估,开展医嘱审核、药学查房、抗凝监护、用药宣教等药学服务;二是为患者提供详细的用药指导和系统的健康教育;三是对患者进行全程化药学监护,关注药品不良反应,并对临床医生提出相关处理建议;四是开设抗凝药学门诊,提供专业性药学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