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2022-07-12 06:50袁聪颖
科技视界 2022年16期
关键词:植物学课程思政思政

郑 玲 袁聪颖 易 力

(洛阳师范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河南 洛阳 471934)

0 引言

植物学是生物科学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程。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植物学已经不仅仅局限在植物学专业知识方面的学习。 它已经成为一门通过让学生接触、了解、热爱植物界和其赖以生存的环境,进而挖掘蕴藏其中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生命观念,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生命观,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及审美能力的学科。 这就需要在专业课教学的过程中,采用有力的教学措施, 将思政与自然科学有机融合起来,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教学目标的达成。

1 植物学教学内容与思政的融合点

1.1 形成生命观念

在引导学生获得植物学领域的基本事实、 概念、原理的同时,深入发掘其蕴含的认识论、方法论,特别是自然辩证法的哲学思想和思维方式,并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即生命观念。 主要为生命(植物)的物质性、植物结构与功能相统一、植物生命系统的整体性、植物的进化观、植物和环境是统一的整体等观点。

比如在讲到被子植物三大营养器官(根、茎、叶)的形态结构时,要将结构和与功能的相适应的观点渗透其中。 根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为了适应这样的功能,根尖表皮细胞的细胞壁不角质化或仅有薄的角质膜,部分表皮细胞的细胞壁还向外突出形成根毛,以扩大根的吸收面积。 内皮层上凯氏带对于根的选择性吸收具有重要的作用。 植物的茎,主要功能为运输和支持。 韧皮部的筛管主要担负输导有机物质的功能,将叶子合成的有机物运送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木质部的导管主要担负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 将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运送到植物体各个部分。髓射线或维管射线具有横向运输的作用。皮层中的厚角组织和韧皮部的韧皮纤维、 木质部的木纤维具有支持的作用。 植物的叶片, 主要功能是光合作用。 叶片多为绿色的扁平体,有利于叶片充分接受阳光。叶脉的支持功能可使叶片充分伸展在空间。叶片结构可分为表皮、叶肉和叶脉。 叶肉中的栅栏组织或叶肉细胞富含叶绿体,且主要分布于上表皮,便于进行光合作用。

又比如讲到植物界各大类群的特征时,则要使学生理解生物的进化观。 植物界各大类群藻类植物、菌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是由低等到高等,有原始到进化的。 仔细分析各大类群的特征,还会发现它们存在着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规律,这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可以说是不谋而合的。 再比如讲到旱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的叶片时,可以从“植物和环境是统一的整体”这一观点入手,使他们理解不同环境中叶片存在的巨大差异。

1.2 将课本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通过植物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植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将课本知识和现实生活相联系,提升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讲到植物的筛管和导管的作用的时候,可以用“古代用斧子狠砸枣树树干来增加枣树产量”的做法,向学生提出问题:“这和植物哪一类组织相关? ”进而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区分筛管和导管的功能。 又比如讲到植物茎的内部结构的时候,可以提出一句谚语“树不怕空心,就怕剥皮”,使学生将植物学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并进一步明确了心材、韧皮部等重要结构的功能。再比如讲到根的结构这一部分时,可以把绿豆芽、白萝卜、红萝卜带入到课堂里。引导学生观察绿豆芽的尖端部分,学习根尖的四部分结构。通过观察白萝卜和红萝卜的横切面,学习根的初生结构,同时明确白萝卜的木质部较多,所以水分丰富,而红萝卜的韧皮部较多,所以营养丰富。

1.3 提升生态文明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理解植物资源的多样性在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同时培养热爱植物,珍爱生命的情感,切实加强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此部分内容除了教材上的相关内容外,还可以结合本院科研情况进行教学。 如我院教师研究的“灵宝杜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因灵宝杜鹃为河南特有植物,其由于花形大、成簇生长、花朵繁盛、树龄长而具有很高的景观利用价值。 更为重要的是,其作为特有种并具备植物基因库的科研价值和自然遗产价值。 而我院正在建设的“黄河中下游湿地”项目,立足黄河中下游湿地植物物种多样性和群落演替、湿地植物遗传多样性,对于保护黄河流域的植物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1.4 培养理性思维

在植物学教学中注意锻炼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培养理性思维。引领学生在植物学的科学探究中发展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实证思维等理性思维。 通过植物学研究领域重大发现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并关注植物学研究最新进展。

例如,在讲到根的发育过程时,不仅要将根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讲清楚,使学生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而且要引导学生理解根的发育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的过程,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通过观察同一种植物在不同时期的装片,提升学生的实证思维。

1.5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及审美能力

在植物学的学习的过程中将传统文化(古诗词)、美学与植物学知识有机融合,提升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例如,在学到苔藓植物时可以引用刘禹锡的诗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在讲到植物分类中槭树科的枫树时引用“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在讲到蔷薇科的梅花时引用“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在讲到菊科的艾草时,可以引用“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在欣赏诗句的同时,学习到了植物学知识,同时也加深了对古代传统文化的理解。

1.6 培养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植物学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学习古今植物学家科学研究的故事和当代植物领域的重大发现,培养学生社会担当和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例如,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植物学家蔡希陶为响应国家寻找“南药”(止血药)的指示,开始了艰难寻找血竭之源的艰苦工作。 他带领年轻的科技工作者在孟连地区南垒河岸的金山、 银山上进行地毯式的搜索,终于发现了大片的龙血树。 随后以此树为研究材料,研制成了上好的止血药。 当时的老百姓终于用上了廉价的国产止血药,摆脱了病痛的折磨。

2 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主要路径

2.1 提高教师的思政教育能力

激发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是课程思政取得实效的首要环节。 现实中有的教师只注重知识传递、无视价值塑造,对所教课程的育人功能认识不足,这就使得课程思政的效果大打折扣。 要在植物学教学中真正地开展课程思政,就要首先提升教师的思政教学意识和水平。 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参加课程思政建设培训,提升开展思政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同时积极申报课程思政方面的项目和实践,如“思政样板课程”“思政论文比赛”等。 还可以在成立植物学课程思政课题组,定期进行思政公开课展示和说课展示,提升课堂思政教学能力。

2.2 修订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的正确设计和合理使用能够明显地提高教学质量,它不仅可以起到沟通教师和学生的媒介作用,还可以起到对学生和教师都有约束力的“契约”作用,促使他们各自完成自己的施教和学习任务。 因此,教师需要更新植物学教学大纲。 新的教学大纲在原有的知识、能力等课程目标基础上,增加了思维、品格、价值观等思政方面的目标。 要将思政元素与植物学知识点有机融合,实现知识、能力、思维、品格多维度的全方位育人。 同时还要探索以学生和专家反馈、课程成绩分析、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等为主要方式的课程评价体系,建立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课程思政建设运行机制。

2.3 改革教学方法

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植物学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案例式、情境式、讨论式、研究式等多种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将课程思政渗透入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引领学生形成生物学的基本观念,锻炼理性思维,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例如,在讲到裸子植物的时候,可以举例沙漠植物“百岁兰”。 百岁兰虽只长两片叶子,却能在连仙人掌都无法生存的纳米比沙漠存活, 挑战了植物耐干旱和极端恶劣环境生存的极限。 百岁兰的超强适应干旱的能力完全取决于它的叶子。 它的叶子能够从沙漠强烈温差导致的少许雾气中凝结水分。在这样恶劣的环境条件下一株百岁兰可存活几百年到一两千年之久。 从这个例子引导学生认识到植物对于环境的高度适应性,使学生认同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并鼓励学生在新的环境中主动适应环境,这样才更有利于自身的发展。

2.4 完善评价方式

新的植物学课程评价标准将课程思政作为教学质量重要的评价指标加入评价体系中。 通过网络平台实现过程性评价,同时将教学过程中的互评、自评和教师评价结合在一起。 关注课堂教学整体性目标—过程—评价的一致性。 制作评价量化表,从教学理念(核心素养)、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基于课程思政的评价。 布置带有思政元素的开放性课后作业,调动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弥补课时不足、扩展课程的深度和广度。 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中均加入思维、品格等层面与思政相关的考核点,促进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2.5 将课程思政融入实践教学

植物学实践教学主要包括植物学实验和野外实习,是植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植物学实验的植物形态解剖学部分,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植物装片。 在观察植物根、茎、叶、种子、果实发育过程的装片时, 一方面引导学生在观察植物微观结构的时候,要善于发现和欣赏植物的美;另一方面也要关注到植物任何一个器官的发育都是动态的、 发展的过程,使学生能够体验到动态发育的观点。 在制作植物装片时, 要以科学家刻苦钻研的事迹鼓励学生发扬“工匠”精神,关注每一个细节,做到精益求精。 而在植物分类实验部分和野外实习中,要引导学生关注我国丰富的植物资源,体验到植物的多样性,形成保护植物、维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 结语

总之,在植物学教学中融入思政建设,已经是植物学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植物学教学中,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措施和途径,将课程思政和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起来,实现育人过程中的“润物细无声”。

猜你喜欢
植物学课程思政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再论《山海经·五藏山经》的植物学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数据库在植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植物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植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