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巧妙创设情境的策略探究

2022-07-12 05:41田丹丹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教育者古诗古诗词

摘 要:语文是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基础课程,通过开展古诗词教学,不仅可以顺利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且还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能力。为此,本篇文章通过分析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情境的创设原则,并结合笔者自身经验,有针对性地列举了几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情境的创设方式,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词 情境创设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2.11.012

在传统模式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很多教育者都过于关注基础性知识,会根据课程内容为学生设置一些十分密集的背诵或抄写训练。此种教学方法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对古诗词的内容进行记忆,但却无法进一步了解古诗词的创作背景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久而久之,很多学生会认为古诗词课程的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不仅不利于学习兴趣的提高,而且还会在无形当中浪费很多寶贵的教育资源。尤其是对于当代小学生而言,由于受到生活经历、学习基础以及理解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很难对古诗词产生深刻且精准的理解,与作者展开跨时空的对话更是无从谈起。而教育者需要做的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他们创设不同主题、不同类型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身处其中,跨越空间与时间的限制,精准地把握诗人的创作意图。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情境的创设原则

(一)主动性原则

随着新课改工作的高效开展,教育者需要进一步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掌握更多有价值的学科知识。而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古诗词情境创设同样也要遵循主动性原则,将学生从晦涩难懂且充满抽象性内容的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为学生呈现出更加直观的教学情境,进而产生更加真实的情感体验。此外,教育者在创设古诗词情境时还要遵循教学大纲中的相关要求,从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学习基础等角度入手,尽可能多地开发一些不同类型的教学情境主题,以此来保证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二)启发性原则

在传统模式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育者一直处于课堂主体地位,而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育者的知识灌输,主观能动性无法顺利发挥。一旦脱离了教育者的指导和安排,很多学生将无法展开自主学习。此外,学生也很难精准地理解古诗词所包含的情感与思想,只能够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逐字逐句地记忆诗句。此种被动式的教学模式更加突出了创设古诗词教学情境的重要意义。教育者需要遵循启发性原则,根据新课程的教学主题,为学生打造更加宽广的自由想象空间。在展开自主想象的同时,在古诗词内容中注入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从真正意义上达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三)实践性原则

新课改工作所重点强调的核心要素为,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实践能力。在传统模式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育者大多采用的是“静听”式的教学方法,并没有实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动态化学习表现,在缺乏教学反馈的情况下,盲目开展后续的教学活动。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如果想要让学生摆脱现实思维的桎梏,与诗人展开跨时空的对话和交流。则必须创设不同主题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不同情境中深刻体会诗人所描绘的画面与场景,并在反复实践的过程中注入自己的心得体会。因此,古诗教学情境的创设应遵循实践性原则,教育者需要将更多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在做中学,学中想,并同步完成知识内化任务。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

(一)利用背景资料来创设教学情境

1.动态资料

如果想要对诗词内容进行更加精准地理解,则必须要进一步了解古诗作者的所处年代、生活经历以及文化底蕴。对于当代小学生而言,对于古诗词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障碍,而教育者需要做的是积极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视频、音频或动画的方式,将与古诗词有关的资料信息展示出来,让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到与古诗词有关的历史背景、社会状态以及作者的生平简介,通过此种方式将学生带入真实的教学情境中,进一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例如,在教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古诗时,教育者则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播放一段安史之乱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可以大致了解这段时期的历史背景,并目睹唐朝天宝年间的真实情况。唐玄宗骄傲奢靡,忽略政事,而奸臣则手握大权,使得唐朝百姓深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在视频中还会呈现出安禄山起兵反唐的场景,整个长安城陷入一片混乱之中,百姓流离失所,随处可以看到尸横遍野的惨象。此时,学生的注意力已经被牢牢吸引到课堂中,教育者则可以在旁予以介绍:诗人正处于乱世之中,他不得不背井离乡,一路西下。经过千难万阻来到成都,但却没有栖身之所。无奈,诗人只能向亲友求助,在浣花溪边搭起一座简陋的茅草屋。但在一场秋风中,茅草屋的屋顶被掀翻,紧接着又来了一场瓢泼大雨,诗人在茅草屋中彻夜难眠,痛苦万分,写下了这首诗,成为流传后世的不朽之作。通过视频资料以及教育者的旁白介绍,学生已经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精准体会诗人当时的心境,并产生情感共鸣,更加有利于后续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

2.静态资料

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古诗词中还包含大量的历史、地理以及人文知识。教育者可以借此机会,为学生展示相关图片,并带领学生在图片情境中展开深层分析,帮助他们更加精准地理解和记忆古诗。

例如,在教授《送元二使西安》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两首古诗时,教育者则可以在幻灯片中向学生展示历史学科中的《盛唐时期疆域全图》,并借助此图来向学生展开介绍。王维和元二是好友,两人在渭城道别后穿越了阳关,远至西安。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此次路途的遥远,则可以在图中标注出古渭城、古安西、古阳关的位置,并将路线图绘制出来。而孟浩然与李白则在黄鹤楼告别,随后顺江而下来到广陵。同理,教育者则可以在图中标注出黄鹤楼、广陵所在地。此外,教育者还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元二向西而去,他的目的地是苍凉且荒原的古安西;孟浩然则向东而去,他的目的地是繁华的扬州。这就可以看出,为何王维的诗中透露出了一种忧伤且担忧的情感,而李白的诗中则传递出一种欢乐且高兴的情绪。在如此情境中,教育者不需要再向学生做出过多的介绍,他们也能够对所学内容有精准的理解。

(二)创设诵读情境,引发情感共鸣

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对于小学生而言,古诗教学之所以有着如此高的难度,主要是由于此种体裁形式十分特殊,与我们现代人的文字表达方式与阅读习惯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古诗词本身非常适合开展诵读训练,教育者应当根据教学大纲中的相关要求,为学生创设诵读教学情境,通过此种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诗词内涵,产生情感共鸣的同时,逐步形成整体认知。

例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古诗所描写的是塞外将士的日常生活场景。由于整首古诗的节奏感十分强烈,因此更加适合教育者组织诵读训练。在新课程开始之前,教育者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来向学生播放一段朗读音频,并将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自行展开仿读练习。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诵读热情,教育者可以通过比赛的方式,由各个小组推选出一名参赛选手,在班级中进行诵读展示。当活动正式开始之后,学生的参与热情十分高涨,整个课堂中的学习气氛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此时,需要重点强调的是,教育者需要密切观察学生在诵读过程中的动态表现,及时为他们解答一些在诵读训练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在进入比赛阶段后,教育者还要给每一位参赛选手专业且系统化的评价,并通过民主投票的方法选出最优的参赛作品,针对获胜的小组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事实上,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更加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注和认可。此种竞赛式的诵读训练能够将学生的学生热情瞬间点燃。而教育者也可以通过此种方式来侧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并对后续的诗词教学方案作出适当的调整与改进。

(三)创设生活情境,丰富教育资源

本文在此处所提及的生活情境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将学生带入自然场景中,根据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来截取一些比较典型的场景,让学生从客观的角度入手来进行观察。教育者在这一环节中要在旁予以引导,并为学生解答疑惑。其二,根据新课程的教学内容,通过创设语言情境,将生活中的事物带入课堂中,并与校本资源内容紧密结合,以此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指出: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因此,如果想要让小学语文诗词课程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教育者则一定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他们在生活情境中达到理想的学习状态。在日后的课堂中,教育者决不能够忽视学生已经掌握的生活经验,而是要从这一层面着手,为学生创设出熟知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将课堂中学习到的古诗词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结合到一起。让学生可以深刻体会到,这些看似于与我们当代生活十分遥远的古诗词,其实就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并将书本中晦涩难懂且抽象的古诗词语言更加生动、具体地加以展示。

为了便于理解,笔者在此处列举一次令人印象深刻的教学经验:在教授《元日》这首古诗时,当时正好要开始假期。在新课程开始之前,我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播放了《新年好》这首歌曲作为课堂导入,拿出5—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即将到来的假期,并分别列举出在过年期间需要做哪些事情。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致被充分调动起来,并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以往过新年的体会。随后,教育者可以借此机会来导入此堂课程的教学主题:各位同学已经能够知晓很多过年时期需要遵循的习俗,那么此堂课程所学的古诗,描写的就是新年时的热闹景象。请跟随教师的引导,从王安石的视角出发,一起来看一看宋朝人是如何欢度新年的。不难看出,只要能够尝试改变,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创设多元化的主题情境,则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创设图片情境,加深文本理解

图片情境的创设则是将诗歌的内容进行形象化处理。在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中,可供教育者选择的图片有很多,例如教材中的插图,与教学主题有关的挂图,以及各类简笔画和剪贴画,等等。自古以来,诗与画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在学习言简意赅的古诗词内容时仍然存在较高的难度。教育者则可以借助图画内容,将古诗中所传递出来的画面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并引导学生完成知识建构,进而更加精准地理解作者情感,走进古诗的意境。

例如,在教授《登鹳雀楼》这首古诗时,很多学生不能够很好地理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句诗所描绘的场景。教育者则可以通过图片的方式来向学生加以展示,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加顺利地理解诗歌内容。再如,教授《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时,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的雄伟景象,并深刻体会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奇妙壮美。我拿出一部分课程时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理解,将诗句中所描绘出的场景画下来。随后再向学生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将图片内容与自己的绘画作品进行对比,以此来判断自己是否能够正确解读作者的创作心理。

(五)创设表演情境,深化语言品析

通过为学生创设表演情境,可以将学生带入角色之中,通过演绎的方法来体验古诗作者以及古诗中人物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

例如,在教授《小儿垂钓》这首古诗时,教育者可以让学生扮演古诗中所描写的垂钓的小孩儿,提前准备好道具,让学生手握鱼竿,静心等候鱼儿上钩。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将更加精准地理解“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这一场景中小儿的慌张心态。再如,在学习《绝句》这首古诗时,教育者则可以向学生提出思考问题:“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我们是否能够将诗句中的“上”字替换成“飞”字呢?并邀请学生演示一下“飞”和“上”这两个动作。而教育者则要在旁边加以指導,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飞”更多表达的是一种漫无目的和悠然自得的状态;而“上”所传递出的是速度和气势,因此在此处用“上”会更加传神。

综上所述,通过在小学语文的古诗教学中巧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情感认知,开阔他们的视野;同时还能够让学生更加精准地解读古诗中所传递出的思想与情感内涵。在日后的课程中,教育者要从学生的角度入手来创设不同主题的教学情境,进一步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祖才《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情感体验——“体验式”教学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策略》,《新课程》2019年第9期。

[2] 林春木《让诗意栖居在语文课堂——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考试周刊》2019年第91期。

[3] 马剑《浅析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如何巧妙创设情境》,《试题与研究》2020年第24期。

[4] 杨玉民《如何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巧妙创设情境》,《课程教育研究》2020年第26期。

[5] 杨喜梅《如何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巧妙创设情境》,《新课程》2020年第20期。

[6] 刘丽川《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对策研究》,《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年第31期。

(田丹丹,二级教师,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教育者古诗古诗词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踏青古诗词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古诗词中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