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策议程设置研究〔*〕
——基于多源流理论模型的分析

2022-07-11 08:58郝亚明秦玉莹
学术界 2022年6期
关键词:源流共同体中华民族

郝亚明, 秦玉莹

(1.贵州民族大学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 贵州 贵阳 550025;2.南开大学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天津 300350)

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会议还进一步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1〕这事实上标志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由探索探讨阶段迈入到实践推进阶段。回顾已有文献,学界从民族学、政治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视角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理依据、主要内涵、重大价值、实践路径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但从公共政策视角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策议程设置过程进行探究的文献相对较少。公共政策体现国家整体战略和政治价值需要,也反映社会公共问题和公共管理技术的有机结合,因而对一国或地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和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公共政策的出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长期酝酿、逐步推进的结果。作为党和国家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大战略部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如何出台的?其主线地位是如何确立的?其基本背景是什么?具体指向是什么?对诸如此类问题的深度探讨具有极强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美国著名学者约翰·W·金登(John W. Kingdon)提出的多源流理论模型,是研究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经典分析工具,其重要价值在于打开政策产生过程这一“黑箱”。国家政策制定具有复杂性、模糊性和动态性的特征,多源流理论分析方法的强有力之处在于它既能引入数学和语言公式,也可以在组织理论、政策研究、心理学、社会学、生物学和政治科学之间进行价值判断。〔3〕多源流理论认为,政策议程设置是由彼此相互独立的问题源流(Problem stream)、政策源流(Policy stream)、政治源流(Politics stream)在关键时间点打开政策之窗,然后有机耦合的过程(如图1)。当三条源流交汇时,便会出现大的政策变化。〔4〕问题源流包含一些亟待政府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通过指标数据、焦点事件和政策信息反馈被参与者识别出来。政策源流由政策共同体提出的意见主张形成“政策原汤”,经由“软化”阶段,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政策建议和备选方案集合。政治源流由政党意识形态、国民情绪和国家关键职能部门调整组成。三条源流具有不同的动力机制和识别规则。对照多源流理论分析条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策议程设置过程具有多源流理论模型中分析一般议程设置时所含的关键要素,契合多源流理论框架分析的内在逻辑。以多源流理论模型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策议程设置进行分析,可以探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策议程设置的背景起源,以此挖掘其核心内涵导向,并探寻未来推进之策。

一、问题源流

问题源流揭示“问题是如何引起决策者注意的”。问题可通过指标数据变化、政策信息反馈和重大焦点事件进行识别,问题的界定会受到价值观影响。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当前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着“五个并存”阶段性特征,这实际上指明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的问题背景。根据历次重要民族工作会议总结提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策议程设置中的问题源流包含共同性和差异性关系失衡、社会结构中族际区隔明显、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呈现张力、国内外意识形态安全威胁等问题。

(一)共同性和差异性关系失衡

“共同性”和“差异性”关系失衡本质是“一”与“多”的关系问题。〔5〕这一问题表现在理论界与实务界对各民族的差异性关注较多,对共同性关注较少。针对学术研究中的这种问题,费孝通、陈连开等先生曾明确指出:“中国的民族研究限于少数民族,势必不容易看到这些少数民族在中华民族整体中的地位以及他们和汉族的关系。”〔6〕综观地方民族工作实践,也存在此类问题。例如,一些地方在旅游开发中把各民族共创的地域性文化划定为特定民族所有,或是单纯注重历史文物的旅游经济价值,而忽视其增进各民族共同性认同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用。民族工作实践中强化民族差异性或是忽视民族共同性的做法,容易在各族人民潜意识中加深本民族的身份意识和族际边界感。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着重强调的“一体”与“多元”是“主线”和“要素”关系;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内容更是直接指明要“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这些重要政策论述均是对共同性和差异性关系失衡问题的精准聚焦与政策回应,是对处理共同性和差异性工作原则与态度的阐明,是对消解共同性和差异性关系失衡矛盾目标的设立。

(二)社会结构中族际区隔明显

社会结构中族际区隔明显的问题表现在民族社会结构分层和民族心理距离有待缩减。马戎从我国的行政区划、学科设置、学校制度、文化娱乐等不同角度指出了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二元结构存在。〔7〕并且其指出政府统计资料和学者社会调查中所反映出的族群间收入差距,主要是源于各民族在产业结构、教育结构、职业结构上的区隔问题。〔8〕此外,也有学者基于量表分析的方式,对维汉民族的心理距离进行测量,指出维汉民族间的心理距离有待进一步缩减。〔9〕概而言之,不同程度的族际区隔问题都容易固化族际边界,过度强化民族身份意识,不利于巩固民族团结。长期以来政策文本中一直强调的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正是在回应此类问题。近年来,居住在城市和散居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已经超过少数民族总人口的1/3,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已增长至3000多万人,各民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联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10〕以推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途径,是我国正确化解民族社会结构区隔的科学体现。

(三)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呈现张力

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张力问题一直是多民族国家建设中的焦点问题,此种张力会消解多民族国家的合法性和内聚力。基于这一判断,不同国家均在探索致力于增强国家认同的有效政策。对我国而言,同样存在这一问题。我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正确把握中华民族意识与各民族意识之间的关系,有效处理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之间的张力,对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至关重要。同时,国外反华势力通常以民族问题为借口,挑拨我国民族和谐关系,企图干涉我国内政,并利用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张力影响我国各民族团结统一。近些年国外反动势力策划的民族冲突事件愈加凸显增强各族民众国家认同的重要性。事实证明,在多民族国家建设中,当民族认同高于国家认同时,便会有损国家稳定和民族发展。只有多民族形成较高程度的国家认同,国家才能统一稳定,并成为多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强大政治屋顶。就此而言,我国政策文本中反复强调的爱国主义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五个认同”等政策理念,某种程度上是对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张力的回应,也是对现实解决路径的清晰指引。

(四)国内外意识形态安全威胁

历次重要民族工作会议对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强调,表明国内外意识形态安全威胁是长期存在的。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要坚决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要守住意识形态阵地,积极稳妥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意识形态问题,持续肃清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思想流毒。〔11〕这可以视为国家对民族领域意识形态安全问题一锤定音的态度回应和政策总结,体现了我国对这一问题的重点关注和积极应对。民族领域的风险隐患威胁着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守住意识形态阵地,是我国立基于国内外大局,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的重要利器。近年来,西方敌对势力总是利用民族、宗教、人权等问题干涉我国内政,图谋对我国进行“西化”和“分化”。〔12〕综观国内外两个大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还面临众多的风险与挑战,其中敌对势力瓦解、分化、阻挠、破坏国家统一和主权完整的阴谋从未放弃,国内民族问题和边疆民族地区往往成为敌对势力阻挠、遏制中国发展崛起的利用工具。〔13〕上述问题无一不在威胁着我国的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无一不体现出在国际风险挑战中加固民族团结这一思想长城的重要性。

综上观之,问题源流呈现出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双重挑战,并且问题源流中的诸多问题也存在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关系。其中,共同性和差异性关系失衡是导致社会结构中的族际区隔,以及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出现张力的深层根源性问题,而国际上民族事务呈现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问题,也在考验着我国解决民族事务的风险预警能力。如何加固多民族国家的内在凝聚力,凸显中华民族实为共同体的结构关系和重大价值是亟待解决的关键议题。

二、政策源流

政策源流包含政策共同体提出的政策建议和备选方案集合。政策共同体是由政府内外部专家学者、政府官员、新闻媒体等组成。他们提出一些意见和主张,经过听证会、演讲、宣传等“软化”阶段,向政府决策机关和社会公众传递自己的思想,最后具备技术可行性、符合价值标准和得到公众默许支持的政策思想成为政策建议和备选方案集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议程设置过程中包含着以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为代表的两类政策共同体,他们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策议程设置提供了理论推力和政策实践推力。

(一)专家学者的学理推进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提出以前,专家学者对民族问题的深入研究,存在学理争议与智识凝聚两股推进力量。在学理争议上,较早出现了“中华民族是不是汉族”“中华民族是一个”以及“中华民族是实体还是复合体”等学术大讨论。〔14〕近年来,关于民族政策的发展方向,学界也出现了民族问题的“去政治化”、〔15〕民族政策的第二代转型,〔16〕以及质疑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声音。对于学术界的争议性讨论,中央对此也有回应。例如,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一锤定音——取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种说法可以休矣。〔17〕此外,很多早期的相关研究也为政策制定提供了有益参考。例如谷苞先生对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形成及发展进行了详实的论证,〔18〕揭示了各民族关系的内部机理。费孝通先生基于历史学和考古学的学术梳理,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19〕成为了民族工作制定及开展的学理依据。可以看出,无论是学理争议,还是智识凝聚,都在交替助推着民族政策的发展。

自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提出以来,专家学者们也积极展开对这一概念内涵、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的热烈探讨。通过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关键词共现分析发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经历了从2010年至2013年的起始探索阶段,2014年至2016年的初步扩展阶段,以及2017年至2020年的快速跃升阶段。〔20〕不同专家学者分别从民族学、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视角展开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相关研究。例如,青觉等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内涵、构成要素和实践逻辑进行了探讨;〔21〕王延中阐释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做好民族工作、决胜全面小康的重大意义;〔22〕郝时远深入分析了文化自信、文化认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深度关联;〔23〕周平系统分析了中华民族的性质和特点,〔24〕强调了其在现代国家建构中的基石地位。〔25〕综上,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中华民族作为共同体的实体内核、结构构成以及功能价值。上述多个方面的学理论证也回应了中华民族缘何成为共同体、为何是共同体以及如何加固共同体,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二)中央顶层设计推动

多源流理论认为,政策建议和备选方案的形成是一个不断提出议案、讨论、修改,然后再提出的反复过程。〔26〕政策源流的政策产生是渐进式的,此过程是“柔软上升”的。〔27〕而政策推进是否稳定受到政策共同体内部紧密性的影响。

从多源流理论框架来看,中央顶层设计的推力具有渐进性和稳定性两个特征。在政策设计推进过程中表现出党中央对民族工作的整体布局和目标指引。一方面,从新中国成立初始,我国为实现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便制定了较为全面的民族政策。随着时代发展变化,历代中央集体均在结合民族工作实际的基础上对民族工作重心作出调整,并且取得了诸多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凸显了国家、民族、人民三者命运紧密相连的共同体思想,也成为后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宏观战略背景。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坚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来做。”〔28〕就此而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牢固树立”“积极培养”“大力培育”再到“铸牢”,而后成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的发展过程,体现的正是“绵绵用力、久久为功”,顺应民心、反馈民心和争取民心的战略思想(如图2)。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个必然要求”,即“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更是清晰指明了中央顶层设计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归因,其中包含着对现实问题的回应和对长远战略目标的推进。

另一方面,政府内部政策共同体的紧密性保障了政策制定的稳定性。有学者通过对1978—2016年国家民委独立或联合下发的254份政策文件进行分析后指出,民族委员制对于民族事务部门间的合作关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9〕由党委主管统一战线工作的统战部,也为党统筹民族工作大局、协同民族工作管理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30〕民族事务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不仅加强了政策共同体的内部紧密性,也保证了民族政策推进的连贯性和协同性。

一般来看,公共政策文本的形成程序与公共政策的一般过程相对应。〔31〕在2019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确立为民族工作主线之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政策具有较强的连贯性,可以看出其“柔软上升”的渐进发展过程。在2014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核心概念提出后,相关议题便开始散见于部分政策文本中,政策话语表述为“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等,其内容涵盖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参与主体、培育内容、实践方式和重要目标及意义,但是尚未形成专门性的指导文件(如下页表1)。因此,这一阶段可以视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议题提出、初步探索阶段。

表1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政策文件及内容

2017年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32〕并将其写入党章,其重要性得以强烈凸显,这标志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策话语规范表述形成。从相关政策文本中可以看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成为民族工作的阶段性目标,也明确成为学理研究的重要性内容。这一阶段可以视为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策细化、逐渐推进阶段。

此外,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政策的横向协同性来看,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确立为主线之前,政策之间已呈现出全面布局且具有环环相扣之意。例如,表明中华民族实体性和一体性的政策表述有“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石榴籽”;对于支撑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相关的社会结构、事实依据、历史依据、主要内容的论述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三个离不开”“四个共同”“五个认同”……;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推进的政策安排有“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路径、“筑牢各族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的教育路径、“构建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等社会路径……同时,上述政策理念也体现着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同一目标,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可以说,全景式政策布局奠定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战略工作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

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策发展过程和学界研究趋势可以看出,二者具有较强的同步性,这更体现了我国政策共同体内部的紧密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策议程的政策建议和备选方案集合,具有学理性研究和中央顶层设计两股推进力量。学理性研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持;顶层设计经历了历时性的纵向推进和横向的政策协同布局,体现了议程稳定和共同取向。从议题提出之时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需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教育、心理、法律等方面的政策条件支持均已做好了广泛和全面的准备。在此过程中也完成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公共政策的价值合理性检验、公众群体性支持和其内在科学性论证,并形成了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政治源流

政治源流中包含着政党意识形态、国民情绪的推动和国家关键职能部门的调整。政党意识形态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政策体现的价值取向。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是民族政策的真正本质所在,是民族政策的精神实质所在;〔33〕国民情绪也被誉为“政治气候”,经常通过公众舆论的导向所表现出来,代表着普遍民意;国家关键职能部门的调整体现着国家的施政理念,尤其是在机构改革中蕴含着党的治国理念。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指导地位

多源流理论认为,政党的意识形态是影响政策议程设置的关键因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认识人类社会民族现象、把握民族过程发展规律和解决民族问题的科学思想体系。〔34〕中国共产党自执政以来,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作为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政策创新的理论内核。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提出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判断以及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定位。国家历代领导集体都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发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不懈开展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宣传教育,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实际上揭示了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的制度基石保障、民族团结重心、文化精神内核和历史使命依据。〔35〕2020年汪洋同志在“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题协商座谈会上发言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民族理论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36〕更是揭示了党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定位和政治定位。〔37〕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强大生命力和持久力,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运用这一理论推动民族发展的强大领导力和创造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和结合我国现实国情的又一次理论跃升和理念升华。

(二)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国民情绪

国民情绪代表着一个国家内多数群体正在沿着相同的方向思考。多源流理论认为,政府内部的成员可以感受到一种国民情绪,即公共舆论的变化或是广泛的社会运动。多民族国家中,国家认同通常被视为巩固民族团结的精神内核,象征着国民对国家的一种情感认同和精神热爱,其通常被视为个人对国家归属感的衡量标准。我国学者也对此展开了很多研究。例如,徐平等人曾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四个方面对五个自治区的国家认同展开详细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自治区的各民族都有着强烈的国家认同,这种认同既建立在对祖国的先天性情感和文化熏陶的基础上,更建立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成就所产生的政治认同基础上。〔38〕也有学者以拉萨市等六个示范区为例,对其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中华文化认知、爱国主义、民族政策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认知,以及爱国认同进行调研,研究结果表明,几乎全部的受访者均具有强烈的中华民族自豪感,以及对民族政策的赞同和强烈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意愿。〔39〕还有学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云南藏区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落实情况与民族关系进行了考察,发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现程度与民族关系的和谐显著正相关,国家认同高于民族认同,民族认同寓于国家认同之中。〔40〕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证明,我国民族政策是深得各民族群众认同的,维护国家统一、巩固民族团结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情感价值诉求。

(三)国家关键职能部门的调整

国家关键职能部门的调整被视为推动某一政策议程的重要推力。实际上,我国历次重要部门机构改革均蕴含着党的治国理念。2018年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决定,为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将民族工作放在统战工作大局下统一部署、统筹协调、形成合力,更好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更好协调处理民族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将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归口中央统战部领导。〔41〕这不仅体现了党统筹民族工作大局、协同民族工作管理、对民族工作的重视,也凸显了坚持和加强党对民族工作全面领导的基本原则。此外,为切实提高国家应对外部安全危机与挑战的能力,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安委)于2013年11月12日正式成立。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42〕这个事实也体现出了党对边疆民族问题这一国家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实际上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提供了政治动力。

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策议程的建立及推进

通过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的各源流分析可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策议程的提出是现实问题驱动、民族政策承续和施政理念创新交汇的必然结果,三条源流清晰揭示了其背景起源、价值导向和政策目标。其中,问题源流揭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策议程所要解决的靶向问题;政策源流指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含的学理依据和政策发展脉络;政治源流彰显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施政理念的价值取向和民心所指。在三条源流交汇过程中,问题源流展示出较强的现实推力,政策源流表现出稳定的持续推力,政治源流表现出强劲的内在动力,并且三条源流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助推的趋势。当问题源流持续凸显,政策源流逐渐深化,政治源流战略推进,政策之窗就此打开。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和“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43〕“主线”具有占据某一事物的主导地位和统领事物发展的意涵,此时标志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策之窗的开启。同年10月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这一专门性政策文件,提出了完整、全面的政策方案。其中明确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并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作出了全面战略部署。〔44〕至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策议程完成了其前期议题提出,政策商议、讨论推进,政策议程建立等阶段(如图3)。

综上可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策议程设置,既是化解民族问题的政策回应,也是在巩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推动民族国家建设背景下的战略思考。在此过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可以视为阐释民族关系本质内涵与指明民族关系发展方向的一个图景。其精确地揭示了国家与民族、各民族间、各民族成员间的根本关系,抓住了民族工作的主要矛盾,同时也是对未来民族关系发展方向的一个概括。为发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策效用,应该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问题源点,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的政策方针,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化的政治环境,以此形成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到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实践的递进层次结构,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实效生发于民族活动实践中。

(一)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问题源点

为充分彰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策实效,需要聚焦其形成的问题源点。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的一系列民族工作原则及思想,便是化解“问题源流”的指导思想和实践抓手。其中包含的正确处理各民族共同性和差异性关系原则、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正确把握“四个关系”,以及要坚决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等,均是聚焦问题源流的政策回应和解决路径。在未来的政策落实中,要从解决各类民族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出发,牢固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民族工作的主线,按照增进各民族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的原则,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指导思想在民族工作和民族日常生活中贯彻落实。在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进路中,不断增强各族人民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二)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的政策方针

为有效发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策价值,仍要发挥政策共同体的推动作用。一方面,需加强学术共同体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话语的多学科建构研究。〔45〕其中需要重点关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四个与共”基本内涵,“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的重要原则,以及“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等创新民族工作的思路。上述政策理念不仅为民族实践指明了具体的方向,其本身也亟待学理研究予以阐释推进。另一方面,在坚持顶层设计上,需要加强相关政策协同保障。例如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以及推进各民族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全方位嵌入。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常态化教育机制,需要加强民族学校教育、社会文化宣传、政府服务支持、群众团结教育等,通过国家、社会与个人多层级主体联动共同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全方位嵌入”过程中,同样也需要国家予以各民族在空间互嵌、文化互嵌、经济互嵌、社会互嵌、心理互嵌等方面的政策支持。通过构建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在各族人民“共居共学共事共乐”中,不断凸显各族人民情感相通、利益共联、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状态。

(三)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化的政治环境

为逐步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理念,需要不断完善与优化政治环境支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强调政治归属和政治认同,是国家层面最高的社会归属感、面向世界的文化归属感,核心是引导各族人民增强“五个认同”,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法治意识。〔46〕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蕴含的政治价值理念,既是立基于国内民族团结大局,也是面向世界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站位。在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中,要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同时,加强各民族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的政治文化环境建设,培养各族人民关心并积极参与国家事务、民族事务治理的公民意识和政治情感。此外,要高度重视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提升各族人民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不断健全我国法律制度环境保障。通过不断完善与优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环境,坚定各族人民“五个认同”意识,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力和内在动力,进而不断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注释:

〔1〕〔11〕《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光明日报》2021年8月29日。

〔2〕陈振明、薛澜:《中国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重点领域和主题》,《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3〕〔27〕〔美〕保罗·A·萨巴蒂尔编:《政策过程理论》,彭宗超、钟开斌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117、113页。

〔4〕〔美〕约翰·W·金登:《议程、备选方案与公共政策》,丁煌、方兴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0页。

〔5〕〔37〕郝亚明:《从政治定位来深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8期。

〔6〕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49页。

〔7〕马戎:《中国社会的另一类“二元结构”》,《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8〕马戎:《经济发展中的贫富差距问题——区域差异、职业差异和族群差异》,《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9〕戴宁宁:《维汉民族交往中的“民族心理距离”解析》,《新疆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10〕〔46〕尤权:《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科学指引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国民族》2021年第11期。

〔12〕吴仕民主编:《民族问题概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93页。

〔13〕〔22〕王延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民族研究》2018年第1期。

〔14〕郝亚明、赵俊琪:《“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转变视角下的理论价值与内涵探析》,《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

〔15〕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16〕胡鞍钢、胡联合:《第二代民族政策:促进民族交融一体和繁荣一体》,《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17〕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编:《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创新观点面对面》,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年,第44页。

〔18〕谷苞:《论中华民族的共同性》,《新疆社会科学》1985年第3期;谷苞:《再论中华民族的共同性》,《新疆社会科学》1986年第1期;谷苞:《三论中华民族的共同性》,《西北民族研究》2007年第1期。

〔19〕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4期。

〔20〕郝亚明、秦玉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热点分析与路径演化——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

〔21〕青觉、徐欣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内涵、要素分析与实践逻辑》,《民族研究》2018年第6期。

〔23〕郝时远:《文化自信、文化认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

〔24〕周平:《中华民族的性质和特点》,《学术界》2015年第4期。

〔25〕周平:《中华民族:中华现代国家的基石》,《政治学研究》2015年第4期。

〔26〕曾令发:《政策溪流:议程设立的多源流分析——约翰·W.金登的政策理论述评》,《理论探讨》2007年第3期。

〔28〕〔4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152、9页。

〔29〕郝亚明、赵俊琪:《民族事务部际合作的制度设计与实践效果——基于国家民委联合发文的视角》,《西北民族研究》2018年第4期。

〔30〕《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9页。

〔31〕任弢、黄萃、苏竣:《公共政策文本研究的路径与发展趋势》,《中国行政管理》2017年第5期。

〔32〕《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39页。

〔33〕周平:《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及我国民族政策价值取向的调整》,《学术探索》2002年第6期。

〔34〕郝时远:《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指导地位》,《民族研究》2004年第3期。

〔35〕秦玉莹、郝亚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的构成要素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分析视角》,《贵州民族研究》2021年第4期。

〔36〕《汪洋出席全国政协民宗委主题协商座谈会》,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hoto/2020-12/02/c_1126814152.htm?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38〕徐平、张阳阳:《五个自治区国家认同的调查与研究》,《民族研究》2013年第4期。

〔39〕洪盛志、孙明福:《基于文化认同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研究——以拉萨市等六个示范区为例》,《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

〔40〕王德强、史冰清:《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民族关系和谐的实证研究——基于云南藏区的问卷调查》,《民族研究》2012年第2期。

〔41〕《中共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zhengce/2018-03/21/content_5276191.htm#1。

〔43〕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7页。

〔4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zhengce/2019-10/23/content_5444047.htm。

〔45〕郝亚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亟待多学科共创理论话语体系》,《民族学刊》2021年第10期。

猜你喜欢
源流共同体中华民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论影雕的源流与雕刻构图
爱的共同体
《源流》前进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源流2020年目录汇总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多康藏区藏族源流考释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