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晓鹏
(河南省濮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眼底内科,河南 濮阳457000)
眼底疾病作为眼科常见的眼部疾病之一,若未及时发现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 可能会对人体带来重大危害,甚至失明[1-2]。 尤其是遗传或先天的眼底疾病,其在小儿时即有初发症状,但不典型, 在一般眼部检查时常被忽视而致使误诊或漏诊,耽误治疗的最佳时机[3]。 随着临床医疗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 当前眼科常用的一种眼底疾病诊断方式为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fluorescein fundus angiography,FFA),其在疾病诊断中具有重大作用, 特别是儿童通过FFA 检查能够更早检出眼底疾病,有利于早期治疗[4-5]。 目前临床上关于小儿FFA 的研究较多,但对FFA 中荧光素钠的剂量选择尚未有共识。 基于此,本研究对74 例行FFA的患儿进行研究, 对比分析小儿眼底血管造影中不同荧光素钠剂量对其检查结果的影响, 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20 年5 月至2021 年5月收治的行FFA 的74 例患儿为研究对象。纳选标准:(1)眼底病变者;(2)符合FFA 适应症;(3)造影前未接受过相关治疗;(4)资料齐全。 排除标准:(1)过敏体质或有过敏史者;(2)无法耐受全身麻醉者;(3)存在心肝肾等严重功能异常者;(4)合并青光眼者。 根据荧光素钠剂量不同分成23 例高剂量组、38 例中剂量组和13 例低剂量组。 其中高剂量组男患者14 例,女患者9 例;年龄2 个月~7 岁,平均(18.75±3.23)个月。 中剂量组男患者22 例,女患者16 例;年龄2 个月~6 岁,平均(18.24±3.15)个月。 低剂量组男患者8 例,女患者5 例;年龄3 个月~7 岁,平均(19.01±3.07)个月。 三组上述基础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三组均行FFA,检查前做好各种相关检查,包括心电图、肝肾功能、血尿常规等,并明确患儿无检查禁忌症后方可进行FFA。 利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 (长春迪瑞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103127)进行散瞳,然后在全身麻醉下开始眼底检查及FFA。 采用10%荧光素钠注射液(Alcon Laboratories Inc,H20130649)+无菌生理盐水配置的0.1 mL 稀释液进行静脉注射, 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及是否出现全身皮疹症状, 确保患儿无过敏征象后,对患儿眼底像进行拍摄,再将机器调整至FFA 界面, 三组患儿按照荧光素钠0.1 mL/kg、0.05 mL/kg 和0.025 mL/kg 的不同剂量分别从静脉将10%荧光素钠快速注入体内,并将5 mg 地塞米松预防性注射,同时开始计时,对视网膜周边部及后极部各期图像进行双眼交替拍摄, 并对视网膜血管走行及充盈状态进行观察, 造影时间10 min后结束。
1.3 评价指标 记录三组FFA 结果、 图像亮度、不良反应情况及臂-视网膜充盈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借助SPSS 20.0 软件处理数据。以n(%)描述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描述计量资料,行重复测量方差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三组FFA 结果 三组FFA 检查结果显示全部患儿诊断均明确, 其中36 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30 例家族性渗出性视网膜病变,黄斑变性、牵牛花综合征各3 例,原始玻璃体增生、视网膜色素变性各1 例。
2.2 三组图像亮度比较 同一时间内, 高剂量组、中剂量组的图像亮度相比基本无差别, 低剂量组的图像亮度偏暗。
2.3 三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三组均无全身不良反应。 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荧光渗漏发生率分别为100.00%、21.05%、0.00%,三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三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n(%)]
2.4 三组臂-视网膜充盈时间比较 三组臂-视网膜充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臂- 视网膜充盈时间对比(±s,s)
表2 三组臂- 视网膜充盈时间对比(±s,s)
组别 荧光渗漏高剂量组(n=23)中剂量组(n=38)低剂量组(n=13)F P 8.25±0.57 8.51±1.03 8.40±1.28 0.521 0.596
FFA 作为一种眼底疾病的重要诊断方式,其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特定的照相机与滤光片在荧光素钠的引导下拍摄眼底图片, 从而观察并诊断眼底的微小结构变化[6-8]。 FFA 图像的清晰度、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均与造影剂荧光素钠的剂量有关。合适剂量的荧光素钠是得到理想造影图像的首要条件。 荧光素钠经静脉注射后,在血浆中游离的只有20%左右,而其余均会结合血液中的血浆蛋白,特别是白蛋白, 故FFA 中的荧光表现主要是由未结合的20%荧光素钠产生。 未结合的荧光素分子可以在眼内巩膜、视神经、脉络膜血管等中自由通行,但其在视网膜色素上皮间的封闭小带及血-视网膜屏障的内皮细胞间的连接无法通行[9-10]。 按照量效原理,荧光素钠剂量越大则显影效果越强,但随之而来的是其副作用的增强。 虽然荧光素钠无法进入机体细胞内, 但其需经肝脏代谢并经肾脏排出, 故剂量过大则或多或少会引起一定不良反应。 小儿身体各种脏器功能尚未发育完善,相比成人荧光素钠的副作用对其的影响更大,风险更高。为此,选择合适的荧光素钠剂量十分重要,有助于提高显影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当前国内尚未有明确的小儿FFA 中荧光素钠剂量使用规定, 临床研究报道有0.05 mL/kg 10%荧光素钠[11]、0.10 mL/kg 10%荧光素钠[12]等使用剂量,均无统一标准。 本研究中,三组FFA 检查结果均显示有明确的眼底疾病诊断, 表明三种荧光素钠剂量的FFA 检查结果均较好。在图像亮度方面,同一时间内高剂量组、 中剂量组的图像亮度相比基本无差别,低剂量组的图像亮度偏暗,说明荧光素钠0.025 mL/kg 的使用剂量会影响FFA 图像的亮度,导致图像阅读困难,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疾病诊断。 发热、恶心、呕吐等均为荧光素钠静脉注射引起的不良反应,严重者会出现支气管痉挛、喉水肿、心脏骤停等,甚至死亡[13]。 沈汉斌等[14]研究荧光素钠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发现年龄、既往史为其主要因素。 相关研究报道,荧光素浓度、剂量、给药途径、注射速度、配方及患者全身疾病、过敏情况、 精神心理等均为荧光素钠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15-16]。本研究使用三种不同荧光素钠剂量均未出现全身不良反应, 分析原因可能是术前严格把控FFA 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并严格排除皮试有疑似或明确过敏反应的患儿, 同时麻醉药物一定程度上预防荧光素钠静脉注射3~5 min 后不良反应的发生。但在FFA 后期检查过程中,本研究发现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荧光渗漏发生率分别为100.00%、21.05%、0.00%,三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荧光素钠0.1 mL/kg 的高使用剂量的荧光渗漏严重,对FFA 显影效果造成严重影响,一定程度上影响检查效果。 孙爽等[17]报道,儿童FFA中使用不同剂量荧光素的臂-视网膜时间均无差别。 本研究中,三组臂-视网膜充盈时间比较无差异,与上述报道一致,提示小儿眼底血管造影中不同荧光素钠剂量的选择不会对臂-视网膜时间产生较大影响, 荧光素钠剂量减少仍可以采集准确的眼底动脉期及动脉前期图像。
综上所述, 相比0.1 mL/kg 与0.025 mL/kg 荧光素钠,0.05 mL/kg 荧光素钠应用于小儿眼底血管造影中的成像图片亮度较高, 荧光渗漏发生率较低,有利于检查结果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