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视角的地方院校实验课现状与对策分析

2022-07-11 02:13许君利
科技视界 2022年13期
关键词:仪器设备实验课仪器

王 建 许君利

(盐城师范学院城市与规划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7)

0 引言

高校实验课与实训课(以下统称实验课)是“学生”步入社会的桥梁,目的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能,其配套的实验室则是培养人才和发展科技的基地。随着经济发展、招生人数增加、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及社会对应用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地方高校实验课程开设存在仪器设备建设与完好率、教师结构、教师专业素质等众多因素的制约,其中实验室的建设、维护、利用及管理等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导致实验室建设思路与管理改革势在必行。

1 调查走访对象情况与初步结果

本次调查对象主要是驻江苏盐城的高校学生和部分社会工作人员。共发放问卷250 份,回收有效246份。其中大一、大二、大三和四年级学生及社会工作人员分别为44 人、53 人、45 人、44 人和60 人。但社会工作人员中未上过大学的有34 人,因此,认定的有效调查问卷(被调查者教育程度大学以上,包含在校大学生)为212 份,包含社会工作的大学生有26 人。

本次调查认为大学非常有必要和有必要开设实验课的分别占76.38%、13.70%(见表1), 也印证了大学实验课的重要性。然而,认为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开设实验课的占比高达9.92%, 这与调查中大学实验课“不”可以提升动手能力与分析能力占8.47%基本一致,这在新工科建设,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背景下,略显不协调。

表1 大学实验课重要性及作用调查

具体分析,大一至大四的大学生认为实验课开设非常有必要和有必要的分别合计占95.71%、78.80%、88.70%和92.96%,其中,大一学生占比最高,对应地,认为可以提升动手能力与分析能力占比(97.16%)也最高,应该是学生从高中升至大学,对学科、专业及社会需求状况认知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所致;大二学生占比显著偏低(78.80%),这可能是因为大学前两年开设的基础实验课内容,与现代流媒体上宣传的社会工作地位、条件及社会需求情况差异较大,低于学生内心期望值所致。但经过学生后续理论与实验的学习及对社会需求认知的不断提升,占比也在不断升高,至大四时, 几乎接近社会工作的大学生对高校实验课程的认同度, 这不仅说明实验课对社会需求发展的重要性, 也反映了现代大学生对校园学习生活的快速适应性。

2 实验课的硬件条件限制

当前高校实验室面积、仪器设备及运行经费等呈稳步增长的态势,虽发展迅速,但较高校扩招的速率和社会工业科技发展对人才提升技能的要求而言,发展相对滞后。实验课的调查中,设备是2 人及以下和3至5 人一台(组或部)的分别占6.82%和40.91%,二者小计不足50%,而10 人以上的情况占比高达20.45%,这说明高校扩招下,实验室仪器补充数量存在显著的滞后现象,难以有效地为学生操作能力训练提供基本保障。同时,对仪器设备的操作机会中,只有约45.45%能保证有实践机会,38.64%的学生有少量操作机会,高达15.91%的学生基本上是看看,很少有操作机会。

对于仪器运行维护方面,学生认为使用的实验课中教学仪器先进的仅占36.36%,认为还可以的占比较高,为43.18%,而认为太落伍,跟不上时代,难以接轨现代用人单位需求的占比高达20.45%。这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关注社会需求,通过日常网络和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需求人才动态,也为高校实验设备更新提出新的要求。

其次, 对实验课中仪器设备破损状态的调查中,认为破损很多的和破损很少的学生人数分别占比为31.82%、68.18%,对应地,认为破损仪器设备有维修痕迹的人数占比为84.09%,没有维修痕迹的占15.91%。如此高比例的破损及破损而未进行维修,说明实验室管理存在不足、日常维护与运行存在严重问题。常规的实验室管理, 不仅要求有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科学的操作规范及健全的管理责任体系,还要进行科学与严格地落实,做到学校、院系及实验室的三级联动管理体系与责任机制,完善追究制度,更要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仪器,以确保教学与科研活动正常进行。

3 对策与建议

3.1 提高学生认识实验课程的重要性

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而言,创新能力是社会发展竞争的核心,大量高层次应用型技能人才是创新的基础。但因目前社会地位、劳动待遇、升迁机会及工作条件等因素,导致应用型实践岗位对年轻大学生吸引力不足,间接促使大学生对实验课程的认识与重视程度不到位,为此,可以尝试“走进来,跑出去”的策略。走进来,即用人企业/用人单位走进来,通过介绍各单位发展前景、工作环境、面临人才问题及相关待遇等,让学生了解社会需求,专业前景及待遇状况,从内心培养学生对专业相关、实验课的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跑出去,即通过大学假期社会实践及专业实习等,提前了解和考察行业动态、社会需求及竞争压力,进而充分激发学生进行实验的兴趣。

其次,高校实验课的常规教学任务是验证已知理论与现象,但这种过程不能全面体现出学生自主性与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遏制了对实验课程的积极性,为此, 可以适当尝试和鼓励由学生结合专业课程内容,自主设计实验过程与步骤,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同时,调整实验成绩在各环节的比例,注重过程性考核,促进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

3.2 拓展实验平台,合理规划建设

目前高校仪器设备数量较多, 但老旧化严重,先进与贵重仪器不足,面对扩招背景下学生急剧增多的情况,实验场地相对较少或小,学生对先进仪器上机率低等问题突出,同时,大班制人数众多,课堂难以有效组织。为此,合理规划仪器建设经费、完善场地规划和设备报废制度、尽快腾挪场地,进行仪器更新。同时,打破院系之间仪器使用限制,加强实验室/器材的共享制度, 不仅可以降低实验室建设和维护成本,还可以提高实验教师和仪器的利用效率,进一步降低实验课人数规模,提高教学质量。

3.3 仪器保养和维护

实验室设备维护与保养是仪器设备正常运行和使用的前提,又是顺利开展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一。它不仅包括设备与器材等硬件维护,也包括各种规章制度与操作规范等软件方面的维护。事实上, 仪器设备的检修与维护工作应该是高校教学、科研管理过程的重要环节与组成部分,很多学校均也正常开展,但仅侧重于实验室水、电与煤气等基础检修,而机械装置所需的机油与润滑油、化学仪器的防尘措施、 常用电脑设备的软件使用权限等问题常被忽略,以致开展教研时,仪器精度不达标或软件受限等。而且,高校实验教师多由教研教师担任,而非实验技术人员,因此,不懂仪器的技术原理,当然不会、不敢也无法对设备与器材等硬件进行有效维护与保养。

3.4 重视实验队伍建设

鉴于实验型高层次人才社会需求型强, 待遇高,为此,地方高校应打破常规,根据专业实验岗位的需求,以市场定位,引进高学历、高水平的人才参与实验教学与实验室管理;也可以通过绩效考核与职称评审机制,引导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的科研人员转型参与实验教学与实验室管理;进一步地,对已有实验队伍,加大开展进修、培训、交流和调研等活动,提升知识水平与课堂组织技能等,并借助课时与工作量分配制度,调动实验教师的积极性。

需要指出的是,在实验操作过程、耗材损失、仪器维护保养及实验室管理方面十分有必要建立科学的容错机制,学校与院系应勇于担当,真正让实验教师从内心敢于做实验,敢于带学生做实验,敢于组织和协调大班实验。教师要以包容态度和实际行动促进实验创新,以培养新时期复合型的现代大学生,更要培养具有扎实功底的实验教师。

3.5 加强实验课程的管理,完善课程的考核制度

传统的终结性考核或实验报告制度存在偶然性、主观性。鉴于实验课中,确立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法与步骤、结果统计与分析等烦琐性、过程性考核可以全方位、人性化地从实验原理知识的掌握、实验过程的规范性及统计分析的可靠性等方面,科学地评价学生的理解程度、动手能力、分析辩证与总结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协作意识等。因此,深化实验课程改革,不仅限于实验内容、实验方式,还应该侧重于考核方式的变革。通过过程性考核制度让学生了解自身知识体系的不足,以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与能力,也可以让教师意识到教学环节中的薄弱点,查漏补缺,完善后续教学。

4 结语

地方高校实验课程服务的主题对象是大学生,因此,学生主体对实验课及实验室建设的评价与要求,应该是实验课改进与实验室改善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基于此,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程的重视程度,让学生可以进入实验室,敢于尝试探索、敢于开展自主实验,敢于实验创新,是实验课程开设的首要目的,也是实验室肩负的历史使命。以学生为本,转换思路,合理建设规划实验平台,重视实验队伍建设,完善课程的过程性考核制度,并对软、硬件方面进行科学的综合维护,面向社会需求,促进大学实验课高效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仪器设备实验课仪器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
“自由”的实验课
上实验课
基于能力培养自制实验仪器设备
北京近4万台仪器设备向社会开放共享
一堂实验课引发的思考
星敏感器用仪器星等的确定